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成都及重庆两地485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测量的方式考察自尊和应对方式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身份认同对它们关系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农村身份认同偏好组在消极应对、自尊及学校归属感上比身份认同模糊组和城市身份认同偏好组差,且差异显著;(2)消极应对对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尊和积极应对对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积极应对的作用更为重要;(3)自尊是农村身份认同偏好组学校归属感的最佳预测因素,而积极应对则是城市身份认同偏好组和身份认同模糊组学校归属感的最佳预测因素。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自尊;应对方式;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4—0099—05
1 问题提出
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归属的需要是一种基本需要,它的缺失会引起身心疾病。由于人口的流动,传统家庭的瓦解,使得人们对于归属感、亲密的需要更为迫切。实证研究也指出,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学校归属感强的个体具有更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和更好的学校适应。对流动儿童的研究表明,他们存在着行为、心理健康及学校适应问题,且其学校归属感显著低于城市儿童。由此看来,流动儿童进入陌生的城市之后其学校归属感的形成和发展将深刻影响到其后继的学校适应和社会性发展。但目前鲜有研究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是多样化的。徐坤英等通过理论分析后指出,个体自尊对学校归属感的形成非常重要。应对是指个体在面对现实环境的变化时,有目的、有意识的调节行为,具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在陌生的城市寻找到归属感。目前,众多研究一致性的结论是:流动儿童身份认同混乱,流动儿童群体内部按照其身份认同的状况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即认同乡村身份、认同城市身份和身份认同模糊。已有的研究只是对身份认同本身的探讨,并没有考虑不同的身份认同模式可能对流动儿童学校及城市适应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身份与自尊关系密切,身份认同直接影响着人们与其他群体间的亲疏关系,并且身份认同一致的人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和情感归属。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表明,积极的身份认同相对于消极的认同做法更有利于其城市社会融入;国外对移民的族群认同研究也表明;族群认同或种族认同与个体自尊呈正相关;职业认同在人格特质、同伴关系和职业决策之间起着调节作用;个人认同在文化认同和心理功能的适应性之间起着调节作用。综上,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在自尊、应对方式及学校归属感之间是否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这是本研究需要考察的。
此外,有学者认为农民工子女既不认同城市身份,也不认同农村身份,被迫认同流动群体,即身份认同出现内卷化现象,并有可能影响到未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但是石长慧的研究显示,流动少年整体上同时存在着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好。那么,流动儿童既不认同农村身份也不认同城市身份的这种模糊状态,是意味着其身份认同的内卷化,还是因为其暂时并不知道该确定自己属于什么身份比较适合?本研究对以上的矛盾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具体考察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特点,以及个体因素(自尊和应对方式)对其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并进一步探求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偏好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以深入揭示在不同身份认同的情况下流动儿童的个体因素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模式问题,为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和心理健康提供预防和干预的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重庆和成都两地7所学校四年级到初二591名流动儿童,经筛选后有效被试485名(详见表1)。
2.2 研究工具
1)学校归属感问卷:采用徐坤英编制的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该问卷采用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1—5分,共24个项目。计算各项目的平均分,得分越高说明学校归属感越强。本研究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
2)自尊问卷: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中文版。該问卷采用4级评分,回答从“很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共10个项目。计算各项目的平均分,得分越高表明自尊水平越高。本研究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
3)应对方式问卷:采用解亚宁在国外应对方式量表基础上根据我国人群的特点编制而成的问卷。该问卷采用4级评分,回答从“不采取”到“经常采取”,共20个项目。计算各维度的平均分,得分越高说明越频繁的采用相应的应对方式。本研究该问卷的整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1。
4)身份认同问卷:在唐有财调查时使用的身份认同问卷基础上做了修改,问卷题项为“如果让你自己选择,你更愿意待在现在这个城市还是回老家?A:回老家;B:待在现在的城市:C:不清楚”。选A意味着农村身份认同偏好;选B意味着城市身份认同偏好;选C意味着身份认同模糊。
2.3 研究程序
由心理学研究生担任主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剔除无效问卷后,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身份认同偏好的流动儿童在个体因素、学校归属感上的差异比较
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偏好的描述性统计发现,农村身份认同偏好110人(22.7%),城市身份认同偏好169人(34.8%),身份认同模糊206人(42.5%),近半数的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困难。将这三类身份认同模式的流动儿童在自尊、应对方式及学校归属感上平均分的差异比较(见表2)后发现,三类流动儿童在消极应对、自尊和学校归属感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在积极应对上无明显差异。
进一步多重比较后发现,在消极应对上,农村身份认同偏好>身份认同模糊>城市身份认同偏好;在学校归属感上,农村身份认同偏好<身份认同模糊<城市身份认同偏好,且在这两个变量上农村身份认同偏好与其他两种认同模式差异显著,但身份认同模糊和城市身份认同偏好间无明显差异;在自尊上,农村身份认同偏好<身份认同模糊<城市身份认同偏好,且三种认同模式间差异性显著。 3.2 流动儿童自尊、应对方式、学校归属感的相关分析
对自尊、应对方式(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学校归属感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见表3):学校归属感与自尊、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自尊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
3.3 自尊和应对方式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影响
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考察自尊和应对方式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作用。回归分析的思路为:在第一步采用强迫进入的方法纳入性别、年级和转学次数,然后在第二步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引入个体因素,以考察在控制了上述因素后其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影响作用,具体如表4所示。
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控制性别、年级和转学次数因素的影响后,自尊、积极应对对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消极应对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这些个体因素可以解释学校归属感变异量的25%。进一步,通过比较个体因素对学校归属感预测作用的大小发现,积极应对对于学校归属感的预测作用更为重要。
3.4 身份认同模式对个体因素与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之间关系的影响
根据前文分析,把流动儿童群体划分为农村身份认同偏好、城市身份认同偏好和身份认同模糊三组,考察在不同身份认同模式下个体因素对学校归属感的预测作用。分析思路同前,结果见表5。
结果显示,消极应对方式仅对身份认同模糊组的被试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其他两组被试不具有显著的影响,说明身份认同对于消极应对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对于农村身份认同偏好组来说,自尊对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影响;对于城市身份认同偏好组来说,自尊和积极应对对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影响;对于身份认同模糊组来说,自尊、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对其学校归属感均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比较还发现,自尊是农村身份认同偏好组的最佳预测因素,而积极的应对方式则是城市身份认同偏好组和身份认同模糊组的最佳预测因素。
4 讨论
4.1 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特点及其在个体因素、学校归属感上的差异
本研究发现在流动儿童群体中,有近半数的人身份认同模糊,稍多于三分之一的人倾向于城市身份认同。这与以往的研究是一致的,说明流动儿童的确存在身份认同困惑的现象。本研究还发现,在积极应对上,三种身份认同模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消极应对和学校归属感上,城市身份认同偏好和身份认同模糊组的被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结果优于农村身份认同组;虽然在自尊上不同身份认同模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其得分均高于问卷均分(>2),身份认同模糊组高于农村身份认同偏好组。由此看来,流动儿童身份认同模糊并不意味着其存在身份认同的内卷化现象。这提示笔者,流动儿童身份认同模糊,可能是因为他们在选择认同城市身份还是农村身份时比较犹豫,不知道认同哪一个身份比较恰当;或者采取回避身份认同等消极的做法。这也告诉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提高流动儿童的自尊,并引导他们对城市身份的积极认同,以利于其更好的学校适应。
4.2 自尊和应对方式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排除性别、年级和转学次数因素的影响后,自尊、积极应对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消极应对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且较为稳定的个人因素(自尊和应对方式)可以解释学校归属感变异量的20%,远高于安全感10.2%的解释量。由此可见,儿童在流入到城市的时候,其本身已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个人因素对其学校归属感及学校适应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自尊和应对方式这两个个体变量,因为人格特征相对来说更为稳定,但是通过老师、同学、家长以及城市媒体积极正面的引导,挖掘流动儿童自身存在的优秀品质,如勤劳、节俭等,使流动儿童对自己有一个更为积极的评价,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尊水平。此外,应对方式可以通过学校的一些心理或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干预,达到使流动儿童尽可能的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的目的,从而提高他们的学校归属感。
4.3 身份认同在个体因素与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中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发现,虽然从整体上而言,消极应对对于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存在着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但当纳入身份认同这一变量后,消极应对仅对身份认同模糊组的被试存在显著影响,对于农村身份认同偏好和城市身份认同偏好组被试均不存在显著影响。这说明,身份认同对于消极应对与学校归属感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提示笔者要注意对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进行必要的干预,尤其是那些身份认同模糊的流动儿童,要特别注意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
对于身份认同不同的流动儿童,自尊对其学校归属感的影响是一致的,但是积极应对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为:积极应对只对城市身份认同偏好和身份认同模糊的流动儿童组具有显著影响,对农村身份认同偏好组的影响不显著。这表明积极应对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身份认同的影响,证明了身份认同具有调节作用的假设。
通过比较还发现,自尊是农村身份认同偏好组学校归属感的最佳预测因素,而积极的应对方式则是城市身份认同偏好组和身份认同模糊组的最佳预测因素。可见,对于农村身份认同偏好组的流动儿童被试来说,单纯的通过干预他们面对问题时的应对方式是无效的,有效改善其自尊水平才是最根本的途径。为此,在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城市融入及社會性发展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引导他们对自身积极的评价,增强其自尊水平,并引导他们在遇到问题时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应对。
5 结论
1)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存在农村身份认同偏好(22.7%)、城市身份认同偏好(34.8%)和身份认同模糊(42.5%)三种模式;农村身份认同偏好组在消极应对、自尊及学校归属感上比身份认同模糊组和城市身份认同偏好组差,且差异显著;身份认同模糊与城市身份认同偏好的流动儿童在消极应对和学校归属感上并无显著差异。
2)消极应对对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尊和积极应对对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积极应对的作用更为重要。
3)对于不同身份认同模式的流动儿童,个体因素对其学校归属感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自尊是农村身份认同偏好组的最佳预测因素,而积极的应对方式则是城市身份认同偏好组和身份认同模糊组的最佳预测因素。应该注意提高流动儿童的自尊,并引导他们对城市身份的积极认同。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自尊;应对方式;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4—0099—05
1 问题提出
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归属的需要是一种基本需要,它的缺失会引起身心疾病。由于人口的流动,传统家庭的瓦解,使得人们对于归属感、亲密的需要更为迫切。实证研究也指出,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学校归属感强的个体具有更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和更好的学校适应。对流动儿童的研究表明,他们存在着行为、心理健康及学校适应问题,且其学校归属感显著低于城市儿童。由此看来,流动儿童进入陌生的城市之后其学校归属感的形成和发展将深刻影响到其后继的学校适应和社会性发展。但目前鲜有研究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是多样化的。徐坤英等通过理论分析后指出,个体自尊对学校归属感的形成非常重要。应对是指个体在面对现实环境的变化时,有目的、有意识的调节行为,具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在陌生的城市寻找到归属感。目前,众多研究一致性的结论是:流动儿童身份认同混乱,流动儿童群体内部按照其身份认同的状况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即认同乡村身份、认同城市身份和身份认同模糊。已有的研究只是对身份认同本身的探讨,并没有考虑不同的身份认同模式可能对流动儿童学校及城市适应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身份与自尊关系密切,身份认同直接影响着人们与其他群体间的亲疏关系,并且身份认同一致的人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和情感归属。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表明,积极的身份认同相对于消极的认同做法更有利于其城市社会融入;国外对移民的族群认同研究也表明;族群认同或种族认同与个体自尊呈正相关;职业认同在人格特质、同伴关系和职业决策之间起着调节作用;个人认同在文化认同和心理功能的适应性之间起着调节作用。综上,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在自尊、应对方式及学校归属感之间是否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这是本研究需要考察的。
此外,有学者认为农民工子女既不认同城市身份,也不认同农村身份,被迫认同流动群体,即身份认同出现内卷化现象,并有可能影响到未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但是石长慧的研究显示,流动少年整体上同时存在着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好。那么,流动儿童既不认同农村身份也不认同城市身份的这种模糊状态,是意味着其身份认同的内卷化,还是因为其暂时并不知道该确定自己属于什么身份比较适合?本研究对以上的矛盾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具体考察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特点,以及个体因素(自尊和应对方式)对其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并进一步探求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偏好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以深入揭示在不同身份认同的情况下流动儿童的个体因素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模式问题,为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和心理健康提供预防和干预的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重庆和成都两地7所学校四年级到初二591名流动儿童,经筛选后有效被试485名(详见表1)。
2.2 研究工具
1)学校归属感问卷:采用徐坤英编制的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该问卷采用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1—5分,共24个项目。计算各项目的平均分,得分越高说明学校归属感越强。本研究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
2)自尊问卷: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中文版。該问卷采用4级评分,回答从“很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共10个项目。计算各项目的平均分,得分越高表明自尊水平越高。本研究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
3)应对方式问卷:采用解亚宁在国外应对方式量表基础上根据我国人群的特点编制而成的问卷。该问卷采用4级评分,回答从“不采取”到“经常采取”,共20个项目。计算各维度的平均分,得分越高说明越频繁的采用相应的应对方式。本研究该问卷的整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1。
4)身份认同问卷:在唐有财调查时使用的身份认同问卷基础上做了修改,问卷题项为“如果让你自己选择,你更愿意待在现在这个城市还是回老家?A:回老家;B:待在现在的城市:C:不清楚”。选A意味着农村身份认同偏好;选B意味着城市身份认同偏好;选C意味着身份认同模糊。
2.3 研究程序
由心理学研究生担任主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剔除无效问卷后,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身份认同偏好的流动儿童在个体因素、学校归属感上的差异比较
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偏好的描述性统计发现,农村身份认同偏好110人(22.7%),城市身份认同偏好169人(34.8%),身份认同模糊206人(42.5%),近半数的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困难。将这三类身份认同模式的流动儿童在自尊、应对方式及学校归属感上平均分的差异比较(见表2)后发现,三类流动儿童在消极应对、自尊和学校归属感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在积极应对上无明显差异。
进一步多重比较后发现,在消极应对上,农村身份认同偏好>身份认同模糊>城市身份认同偏好;在学校归属感上,农村身份认同偏好<身份认同模糊<城市身份认同偏好,且在这两个变量上农村身份认同偏好与其他两种认同模式差异显著,但身份认同模糊和城市身份认同偏好间无明显差异;在自尊上,农村身份认同偏好<身份认同模糊<城市身份认同偏好,且三种认同模式间差异性显著。 3.2 流动儿童自尊、应对方式、学校归属感的相关分析
对自尊、应对方式(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学校归属感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见表3):学校归属感与自尊、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自尊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
3.3 自尊和应对方式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影响
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考察自尊和应对方式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作用。回归分析的思路为:在第一步采用强迫进入的方法纳入性别、年级和转学次数,然后在第二步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引入个体因素,以考察在控制了上述因素后其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影响作用,具体如表4所示。
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控制性别、年级和转学次数因素的影响后,自尊、积极应对对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消极应对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这些个体因素可以解释学校归属感变异量的25%。进一步,通过比较个体因素对学校归属感预测作用的大小发现,积极应对对于学校归属感的预测作用更为重要。
3.4 身份认同模式对个体因素与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之间关系的影响
根据前文分析,把流动儿童群体划分为农村身份认同偏好、城市身份认同偏好和身份认同模糊三组,考察在不同身份认同模式下个体因素对学校归属感的预测作用。分析思路同前,结果见表5。
结果显示,消极应对方式仅对身份认同模糊组的被试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其他两组被试不具有显著的影响,说明身份认同对于消极应对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对于农村身份认同偏好组来说,自尊对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影响;对于城市身份认同偏好组来说,自尊和积极应对对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影响;对于身份认同模糊组来说,自尊、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对其学校归属感均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比较还发现,自尊是农村身份认同偏好组的最佳预测因素,而积极的应对方式则是城市身份认同偏好组和身份认同模糊组的最佳预测因素。
4 讨论
4.1 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特点及其在个体因素、学校归属感上的差异
本研究发现在流动儿童群体中,有近半数的人身份认同模糊,稍多于三分之一的人倾向于城市身份认同。这与以往的研究是一致的,说明流动儿童的确存在身份认同困惑的现象。本研究还发现,在积极应对上,三种身份认同模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消极应对和学校归属感上,城市身份认同偏好和身份认同模糊组的被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结果优于农村身份认同组;虽然在自尊上不同身份认同模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其得分均高于问卷均分(>2),身份认同模糊组高于农村身份认同偏好组。由此看来,流动儿童身份认同模糊并不意味着其存在身份认同的内卷化现象。这提示笔者,流动儿童身份认同模糊,可能是因为他们在选择认同城市身份还是农村身份时比较犹豫,不知道认同哪一个身份比较恰当;或者采取回避身份认同等消极的做法。这也告诉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提高流动儿童的自尊,并引导他们对城市身份的积极认同,以利于其更好的学校适应。
4.2 自尊和应对方式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排除性别、年级和转学次数因素的影响后,自尊、积极应对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消极应对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且较为稳定的个人因素(自尊和应对方式)可以解释学校归属感变异量的20%,远高于安全感10.2%的解释量。由此可见,儿童在流入到城市的时候,其本身已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个人因素对其学校归属感及学校适应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自尊和应对方式这两个个体变量,因为人格特征相对来说更为稳定,但是通过老师、同学、家长以及城市媒体积极正面的引导,挖掘流动儿童自身存在的优秀品质,如勤劳、节俭等,使流动儿童对自己有一个更为积极的评价,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尊水平。此外,应对方式可以通过学校的一些心理或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干预,达到使流动儿童尽可能的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的目的,从而提高他们的学校归属感。
4.3 身份认同在个体因素与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中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发现,虽然从整体上而言,消极应对对于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存在着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但当纳入身份认同这一变量后,消极应对仅对身份认同模糊组的被试存在显著影响,对于农村身份认同偏好和城市身份认同偏好组被试均不存在显著影响。这说明,身份认同对于消极应对与学校归属感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提示笔者要注意对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进行必要的干预,尤其是那些身份认同模糊的流动儿童,要特别注意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
对于身份认同不同的流动儿童,自尊对其学校归属感的影响是一致的,但是积极应对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为:积极应对只对城市身份认同偏好和身份认同模糊的流动儿童组具有显著影响,对农村身份认同偏好组的影响不显著。这表明积极应对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身份认同的影响,证明了身份认同具有调节作用的假设。
通过比较还发现,自尊是农村身份认同偏好组学校归属感的最佳预测因素,而积极的应对方式则是城市身份认同偏好组和身份认同模糊组的最佳预测因素。可见,对于农村身份认同偏好组的流动儿童被试来说,单纯的通过干预他们面对问题时的应对方式是无效的,有效改善其自尊水平才是最根本的途径。为此,在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城市融入及社會性发展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引导他们对自身积极的评价,增强其自尊水平,并引导他们在遇到问题时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应对。
5 结论
1)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存在农村身份认同偏好(22.7%)、城市身份认同偏好(34.8%)和身份认同模糊(42.5%)三种模式;农村身份认同偏好组在消极应对、自尊及学校归属感上比身份认同模糊组和城市身份认同偏好组差,且差异显著;身份认同模糊与城市身份认同偏好的流动儿童在消极应对和学校归属感上并无显著差异。
2)消极应对对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尊和积极应对对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积极应对的作用更为重要。
3)对于不同身份认同模式的流动儿童,个体因素对其学校归属感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自尊是农村身份认同偏好组的最佳预测因素,而积极的应对方式则是城市身份认同偏好组和身份认同模糊组的最佳预测因素。应该注意提高流动儿童的自尊,并引导他们对城市身份的积极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