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黑为何难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ang1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汉前期,由于政府“无为”,以地方豪强为主体的黑恶势力猖獗,一度遍及京畿及洛阳、济南、太原、大梁、河内等一二线城市,本该是“首善之区”的京畿,黑恶势力遍地,就连享有二千石俸禄的高官都拿他们没办法。
  汉武帝时,河内轵县黑恶首领郭翁伯身材短小,谈吐平庸,但心狠手辣,稍有不快便白刃相见,所杀之人众多。洛阳地区发生械斗,都须请他摆平。
  汉宣帝时,涿郡西高氏、东高氏皆为“豪猾”大族,他们垄断市场、非法经营,郡府以下官员都说“宁负二千石,无负豪大家!”为此,中央派来几任郡守都斗不过他们,其他坏人趁机违法作乱,当地治安恶化到老百姓出門全靠拿起武器自我防范。
  明清时,江南就有“打行”,以受雇行凶为“谋生”手段。“打行”行凶,有秘不告人的办法,拳击落点,或胸,或肋,或下腹,使人内伤,在算定的期限内死亡,或三个月后死,或五个月、一年后死。倘受害者家属以人命控诉,早已过了验伤期限;倘若被打后立即告状,要求验伤,外表却又看不出痕迹,他们以此逍遥法外。
  古代黑恶势力不仅猖獗,而且有三个特征:一是与官员勾结,有保护伞;二是组织严密;三是崇尚暴力,垄断市场、巧取豪夺、违法经营、牟取暴利。
  黑恶势力危及政权,历代王朝也曾重拳出击。据记载,春秋时期,晋国的郤氏家族侵霸他人田产、强夺他人妻室。晋厉公以郤氏“族大、多怨”,于周简王十二年(前574)诛灭了郤氏家族。这是我国史书中关于“打黑”的最早记录。
  尽管古代“打黑”有时也能成功,那多半是皇帝亲自发起的,比如剥贪官皮、专打保护伞的“打黑皇帝”朱元璋。但地方“打黑除恶”难度就大了,“打黑”英雄的结局似乎也大都不妙。
  一代枭雄曹操曾是东汉末年的“打黑”干将。公元177年,曹操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严肃法纪,并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违法者,都要用大棒惩罚。
  皇帝宠信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为非作歹,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曹操因此得罪了蹇硕等权贵。后碍于其父曹嵩的关系,曹操被明升暗降,调至远离洛阳的顿丘(今属河南濮阳)。
  黑祸恶人为何难治?多种原因交缠,除了大小“保护伞”外,其头目多为黑白一体或由黑漂白也是重要原因。西汉宣帝时,京师偷盗猖獗,躲在幕后的黑老大们竟然全是“居皆温厚,出从童骑,闾里以为长者”的社会贤达;最后,封建政治经济制度,才是黑恶难除的内因。
  除了上述原因外,自身执法不严也是原因之一。古代也有法律,但地方官是靠熟读“四书五经”的科举出仕,并非法律专业人士。因此,官员对付黑社会尽管手段雷霆但往往违法,自然容易被政敌构陷而结局不妙。
其他文献
如今一些影视剧为了提高收视率,描写地下工作的镜头中频频出现枪战和打斗,甚至把地下工作者演绎为武林高手。这完全违反了隐蔽斗争的原则。当年党的地下工作的重要目标是在政治上争取敌占区的人心,地下工作者多数在搞工运、农运、学运和秘密的统战,发动和组织群众拥护共产党。  而且地下党在从事隐蔽战线斗争时,从来不搞暗杀之类的恐怖袭击。因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革命斗争的目标是推翻整个反动统治而不是消灭个人,
“法礼之辩”(国家法律与忠孝礼节之间的矛盾)一直困扰着古人,因为古代经常发生于法不容、于情可宥的案件(比如为亲人复仇)。历朝历代都曾召开“最高国务会议”,讨论“法礼之辩”,每次都争论激烈,难以统一意见。仅仅有唐一代,就有两则典型案例。  唐开元十九年(751年),监察御史杨汪奉命前往川中嶲州(今四川西昌),因有人举报嶲州都督张审素贪污军款。杨汪在路上被张审素的党羽劫持,张审素的党羽当着杨汪的面杀死
明孝宗弘治年间,有个叫满仓儿的女孩。她的父亲是彭城(今江苏徐州)的千户,按说,这个级别军官的工资并不是很低,应当足以养家糊口,但不知何故,他却弄得生活没法维持。满仓儿的父亲思来想去,打算把满仓儿卖掉。主意一定,他立即找到一个姓张的老妇,要她出面替自己卖掉满仓儿。  这张老太把满仓儿卖给了一个姓张的乐妇(歌妓)。此后,满仓儿被一卖再卖。先是张姓乐妇把她转卖给一名乐工(掌管音乐的官吏),继之,这名乐工
朱元璋出身穷苦,深知穷人无立锥之地的窘迫,因此他一当上皇帝,就把穷人的住房保障问题提上了日程。  《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朱元璋让南京的官员在龙江找了一块闲置土地,盖了260间瓦房,供没有住房的南京人居住。圣旨颁布后,南京的官员很快就执行了。于是一个月后,朱元璋又给华亭县的官员下了一道圣旨,让他们对宋朝留下来的居养院进行翻修,修好后让没有住房的百姓居住。华亭县的地方官也很快执行了。  试点成功,朱元
《三国志》,准确地说,应叫“四国志”。因为,当时在东北还有一国,其名为燕,存在了近五十年。它的国都名襄平,也就是今天的辽阳。它设有相国、将军,而且人数达几千人。国灭时,有户口4万,人30万,郡4个。  其开创者,名公孙度。  一  公孙度起家,和自己名字有关。当时,他所在的玄菟郡太守也姓公孙。公孙太守几代单传,好不容易生了一个少爷,取名公孙豹,可惜公孙豹体质特差,长到18岁生了一场大病,一命呜呼了
一  公元705年,东都洛阳,一场好莱坞式的军事大片正在上演。  相王李旦率领司马袁恕己,兵分三路,捉拿宰相韦承庆、房融和司礼卿崔神庆。另一个宰相张柬之联合多名羽林将军,闯入奉宸府,杀掉了武则天的两个面首张昌宗和张易之,然后将他们的人头送进了女皇的集仙殿。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武则天禅位,太子李旦登基,是为唐中宗。这就是著名的“神龙政变”。李氏夺回政权后,武则天和“二张”的旧部很快就遭到清
小时候看《红楼梦》,觉得贾政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他就是个妈宝男,啥事都听贾母的;放着好好的正妻不爱,偏宠阴毒的赵姨娘, 还动不动就打骂宝玉。近来重翻《红楼梦》,惊觉贾政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男人。  百善孝为先,是古代的教育手段。贾政是个读书人,自然对贾母孝敬有加。《红楼梦》第22回,贾政下朝要陪贾母吃饭、哄贾母开心。贾母看他在这里碍手碍脚的,就赶他走,岂料他非但没走,还赔笑道:“今日原听见老太太这里
反腐剧《人民的名義》热播,“市委书记李达康”成为流量担当。“不与商人做交易,我乃京州李书记”,说得斩钉截铁,大快人心。李达康为什么惹人爱?因为他几乎达到了我们心目中官员的理想状态:能干事、能担责、不腐败。老百姓要的无非就是这几条:官员能干事,就能让自己的日子越来越好;官员能担责,自己的问题就能及时得到解决;官员不腐败,办事成本就低、效率就高,不公平的事情就少。有钱花,有人管,能办事,百姓的生活就有
汉朝多奇人,陈遵便是其中最不靠谱的一个。他一生酗酒成性,只要有了酒,一切都可以不管不顾。  因为是官二代出身,陈遵身上带着一些纨绔气质,加上他从小就失去了老爸,家里人更溺爱他、娇惯他,所以他变得更加放纵不羁。又因为有曾任京兆尹(长安市长)和廷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爷爷这个坚强靠山,陈遵后来参加了工作也依然不改顽虐的本性。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陈遵在长安市做公务员。同事们都朴素敬业、安分守己,只有
1934年,漫画《父与子》在德国问世,以人间温情对抗白色恐怖,因此备受鲁迅等大家的推崇。  1944年,其作者埃·奧·卜劳恩因受纳粹迫害而在狱中自杀,临终前写道:“我为德国而画……还望将我的儿子抚养成人。”其实他早在漫画中表达了美好的愿望——父子俩手拉手奔向苍穹,化作太阳和星星,为人间带来光明与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