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成绩显著,始终走在江苏省的前列。苏州市教育信息化以“城乡一体、整体推进”为导向,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为根本任务,基本形成以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育体系的先进理念,在基础设施均衡建设、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e卡通、教师远程培训等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是我省教育信息化的一面旗帜,在全国也享有较高的美誉。这是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成果,也是全市教育系统干部和广大教师辛勤耕耘的结晶,这些经验应当好好总结并推广发扬。新时期,苏州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国和省教育事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及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引领下,结合实际,创新思路,把握机遇,加快推进,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我就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工作和大家交流三点体会,供同志们讨论时参考。
第一,深刻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建设,把信息化摆在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推进信息化,关键是提高人的信息化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必须走在社会信息化的前列。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颁布为标志,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建设,有这样几个鲜明特点,需要我们深入领会牢牢把握。一是高度重视顶层设计。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从分散建设到整体推进、从各自为政到区域规划的过程,正是在这样不断整合的过程中,我省的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亮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时期的教育信息化,将是一个自上而下整体推动的建设过程。去年底,我省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颁发了《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既是对国家信息化工作会议和规划精神的积极响应和对接,也是首次在省级政府层面对教育信息化作出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突显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意义。二是系统阐释核心理念。时任国务委员的刘延东同志明确提出并系统阐释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个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的提出,是我们更新教育信息化观念的关键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体现在信息技术必须更深地进入教育的主流业务,必须服务教育的全过程。只有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教育教学的过程才是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既要与教学相融合,推动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创新,也要与管理相融合,实现监管模式的创新;既要与公共服务相融合,实现面向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服务创新,也要与科研相融合,实现科技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三是充分明确目标任务。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和任务,高度概括为“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就内容而言,“三通两平台”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整体,方向明确,任务清晰,便于落实和推动。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工作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到2015年实现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85%,到2020年实现90%,这个是我们年度计划中需要持续跟进的目标。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建设既要加快落实进度,形成阶段亮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建设,实现教育信息化机制创新,突破仅靠项目推动的旧有发展模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应用的建设新格局。
第二,进一步增强教育信息化统筹力、执行力。中央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主体,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是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主体。教育部从领导机构、工作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了力量整合,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工作。我省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厅际协调小组,每年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全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从教育改革和发展全局出发,统筹和部署全省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加强教育信息化统筹力和领导力,要着重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要进一步明确教育信息化推进责任。教育信息化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是简单的辅助教学,教育信息化是各级各类教育主流业务的一部分。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以往认为教育信息化只是技术工作、推进教育信息化只是技术部门职责的陈旧观念。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政府的责任是,整体规划、统一标准、优化政策、统筹资源、争取投入、指导建设、督促检查、确保安全。学校的职责是,科学计划、积极应用、确保投入、组织研究、要维护安全。对于运营方,我们的要求是希望其能够服务教育、执行标准、有利于普遍应用、保证发挥最佳效益。二要进一步强化教育信息化应用。教育信息化必须坚持应用导向,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信息化能不能切实服务于教育改革和发展全局,能不能切实惠及广大师生,应用是关键,这是我们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各类业务部门和各级学校要知晓并研究自身在信息化领域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从自身的实际现状和需求出发,找准现阶段的重点任务,分阶段、分层次稳步推进工作,不断加强各类教育的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教育管理的效益和水平。三要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机制。“政府引导、市场推动、教育需求、多方参与”是教育信息化的总体建设原则。教育信息化这样一个复杂过程,单靠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是难以完成的,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社会方方面面已有的、能够支撑教育信息化的各种条件各种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特别是企业的力量,共同支持教育信息化发展。在基础设施、云平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等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积极稳妥地与大型国有通信运营商展开合作,充分利用现有公共通讯、存储与计算资源, 形成社会共同关心、参与和支持的建设新机制。
第三,抓住机遇,继续扩大苏州教育信息化先行优势。苏州教育信息化在十多年的实践中,为全省乃至全国教育信息化贡献了很多智慧和经验,是我们进一步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实验试点区、成果孵化区、经验推广区。新时期苏州市委市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做了科学的规划和部署,提出了“智慧教育”的核心任务,全面启动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征程。我们坚信苏州必将在新时期继续发挥和扩大先行优势,继续引领全省教育信息化进程,必将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和经验。在这里,我希望苏州能在三个方面为全省提供更多可供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一要坚持理念先行。先进的理念是苏州教育信息化取得丰硕成果的思想基础和保障。新时期对于教育信息化核心理念的阐述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理论前提。工作的差距归根到底是理念的差距。客观上,有些地方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还停留在辅助教学的阶段,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和内在规律还缺乏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影响还没有真正破题。苏州要继续提高认识,深入领会,进一步探索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线,努力形成教育信息化理念高地。二要坚持教师先行。苏州始终坚持形式丰富、注重实效、关注体验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形成了一支素质均衡、技能优良、能有效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教师队伍,这是苏州教育信息化持续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三通两平台”建设是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标志性工程,其中“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意义更为重大,是一项较为长期的工作任务。本着“发达地区先行、教师先行、职业教育先行”的建设原则,我们希望苏州积极行动起来,在建设模式、应用类型、资源共享等方面努力探索,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综合优势,为全省更好地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三要坚持资源先行。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利用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优质资源的均衡化,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目标,更是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治要求。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来为诗书之地、人文之乡,拥有丰厚的优质教育资源。苏州应充分加强协作,探索和建立高效持续的资源共享合作机制,利用网络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势,有计划、有系统、高质量地做好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开放共享,把体现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优质资源推广到更多地区和学校中去,在促进全省教育的区域均衡、城乡均衡、校际均衡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新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奋发有为,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辑:王晓明)
第一,深刻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建设,把信息化摆在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推进信息化,关键是提高人的信息化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必须走在社会信息化的前列。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颁布为标志,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建设,有这样几个鲜明特点,需要我们深入领会牢牢把握。一是高度重视顶层设计。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从分散建设到整体推进、从各自为政到区域规划的过程,正是在这样不断整合的过程中,我省的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亮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时期的教育信息化,将是一个自上而下整体推动的建设过程。去年底,我省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颁发了《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既是对国家信息化工作会议和规划精神的积极响应和对接,也是首次在省级政府层面对教育信息化作出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突显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意义。二是系统阐释核心理念。时任国务委员的刘延东同志明确提出并系统阐释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个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的提出,是我们更新教育信息化观念的关键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体现在信息技术必须更深地进入教育的主流业务,必须服务教育的全过程。只有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教育教学的过程才是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既要与教学相融合,推动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创新,也要与管理相融合,实现监管模式的创新;既要与公共服务相融合,实现面向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服务创新,也要与科研相融合,实现科技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三是充分明确目标任务。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和任务,高度概括为“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就内容而言,“三通两平台”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整体,方向明确,任务清晰,便于落实和推动。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工作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到2015年实现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85%,到2020年实现90%,这个是我们年度计划中需要持续跟进的目标。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建设既要加快落实进度,形成阶段亮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建设,实现教育信息化机制创新,突破仅靠项目推动的旧有发展模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应用的建设新格局。
第二,进一步增强教育信息化统筹力、执行力。中央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主体,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是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主体。教育部从领导机构、工作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了力量整合,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工作。我省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厅际协调小组,每年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全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从教育改革和发展全局出发,统筹和部署全省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加强教育信息化统筹力和领导力,要着重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要进一步明确教育信息化推进责任。教育信息化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是简单的辅助教学,教育信息化是各级各类教育主流业务的一部分。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以往认为教育信息化只是技术工作、推进教育信息化只是技术部门职责的陈旧观念。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政府的责任是,整体规划、统一标准、优化政策、统筹资源、争取投入、指导建设、督促检查、确保安全。学校的职责是,科学计划、积极应用、确保投入、组织研究、要维护安全。对于运营方,我们的要求是希望其能够服务教育、执行标准、有利于普遍应用、保证发挥最佳效益。二要进一步强化教育信息化应用。教育信息化必须坚持应用导向,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信息化能不能切实服务于教育改革和发展全局,能不能切实惠及广大师生,应用是关键,这是我们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各类业务部门和各级学校要知晓并研究自身在信息化领域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从自身的实际现状和需求出发,找准现阶段的重点任务,分阶段、分层次稳步推进工作,不断加强各类教育的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教育管理的效益和水平。三要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机制。“政府引导、市场推动、教育需求、多方参与”是教育信息化的总体建设原则。教育信息化这样一个复杂过程,单靠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是难以完成的,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社会方方面面已有的、能够支撑教育信息化的各种条件各种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特别是企业的力量,共同支持教育信息化发展。在基础设施、云平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等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积极稳妥地与大型国有通信运营商展开合作,充分利用现有公共通讯、存储与计算资源, 形成社会共同关心、参与和支持的建设新机制。
第三,抓住机遇,继续扩大苏州教育信息化先行优势。苏州教育信息化在十多年的实践中,为全省乃至全国教育信息化贡献了很多智慧和经验,是我们进一步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实验试点区、成果孵化区、经验推广区。新时期苏州市委市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做了科学的规划和部署,提出了“智慧教育”的核心任务,全面启动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征程。我们坚信苏州必将在新时期继续发挥和扩大先行优势,继续引领全省教育信息化进程,必将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和经验。在这里,我希望苏州能在三个方面为全省提供更多可供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一要坚持理念先行。先进的理念是苏州教育信息化取得丰硕成果的思想基础和保障。新时期对于教育信息化核心理念的阐述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理论前提。工作的差距归根到底是理念的差距。客观上,有些地方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还停留在辅助教学的阶段,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和内在规律还缺乏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影响还没有真正破题。苏州要继续提高认识,深入领会,进一步探索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线,努力形成教育信息化理念高地。二要坚持教师先行。苏州始终坚持形式丰富、注重实效、关注体验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形成了一支素质均衡、技能优良、能有效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教师队伍,这是苏州教育信息化持续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三通两平台”建设是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标志性工程,其中“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意义更为重大,是一项较为长期的工作任务。本着“发达地区先行、教师先行、职业教育先行”的建设原则,我们希望苏州积极行动起来,在建设模式、应用类型、资源共享等方面努力探索,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综合优势,为全省更好地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三要坚持资源先行。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利用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优质资源的均衡化,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目标,更是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治要求。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来为诗书之地、人文之乡,拥有丰厚的优质教育资源。苏州应充分加强协作,探索和建立高效持续的资源共享合作机制,利用网络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势,有计划、有系统、高质量地做好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开放共享,把体现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优质资源推广到更多地区和学校中去,在促进全省教育的区域均衡、城乡均衡、校际均衡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新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奋发有为,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辑:王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