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十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计算机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地位。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来开展的教学活动,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 即CAI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多媒體计算机再现教学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多媒体计算机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情景。教学中常有一些事物,因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无法让学生亲眼看见;一些微观的事物和微小的变化,无法通过仪器设备让学生进行观察,这些都是课堂教学难点。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内容丰富认识材料,感知了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从而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在计算机教学中,往往在课堂枯燥的讲授,学生毫无兴趣,但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通过动画、图形、声音的演示,加上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原有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同我们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并内化到自己新的认知结构中,形成自己新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二、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他还作了另一个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三、多媒体教学能营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多媒体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安排学习进程,独立地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培养自己思维的独创性。如识记一个单词、理解或背诵课文、表演对话等都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的优势进行人与机、生与生、师与生等方式的交互。
虽然多媒体教学对于教学过程来说是有着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但它还还存在一些问题 :
(一)课件的制作费时费力
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仅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要求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每一个课件在制作前不但要事先备好课,设计好课程内容,同时还要设计课件的制作。并且为了让课件更漂亮,内容更加生动,还要从网上去寻找或者制作图片、声音、动画等素材,所以制作仅仅一节课的课件,往往要花一两周的时间。更何况,目前在农村许多学校,对于不少老师而言,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都有困难,他们要花的时间和精力就会更多。
(二)过分依赖电脑,让“多媒体”成了“一媒体”
有的教师看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好处,对此产生依赖思想,但是在使用时,又怕操作失误,为了方便,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几乎也只是教师一个劲的点鼠标,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却则忽略了对其他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选择。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演变成了 “以电脑为中心”的教学,它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总的来讲,计算机辅助教学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他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计算机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结合。
(三)课件内容喧宾夺主、华而不实
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的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及声音效果。如:有的老师在课件中每一张幻灯片的出现都设置动画效果,每出现一个文本框或艺术字就有系统自带声音效果,有的甚至截取影片中的声音等等。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只顾觉得好奇了,而忘记了上课的内容,教学效果更无从谈起。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逐渐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让它被合理运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的每一节课才会越上越精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才会发挥的淋漓尽致。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多媒體计算机再现教学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多媒体计算机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情景。教学中常有一些事物,因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无法让学生亲眼看见;一些微观的事物和微小的变化,无法通过仪器设备让学生进行观察,这些都是课堂教学难点。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内容丰富认识材料,感知了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从而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在计算机教学中,往往在课堂枯燥的讲授,学生毫无兴趣,但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通过动画、图形、声音的演示,加上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原有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同我们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并内化到自己新的认知结构中,形成自己新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二、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他还作了另一个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三、多媒体教学能营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多媒体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安排学习进程,独立地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培养自己思维的独创性。如识记一个单词、理解或背诵课文、表演对话等都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的优势进行人与机、生与生、师与生等方式的交互。
虽然多媒体教学对于教学过程来说是有着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但它还还存在一些问题 :
(一)课件的制作费时费力
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仅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要求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每一个课件在制作前不但要事先备好课,设计好课程内容,同时还要设计课件的制作。并且为了让课件更漂亮,内容更加生动,还要从网上去寻找或者制作图片、声音、动画等素材,所以制作仅仅一节课的课件,往往要花一两周的时间。更何况,目前在农村许多学校,对于不少老师而言,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都有困难,他们要花的时间和精力就会更多。
(二)过分依赖电脑,让“多媒体”成了“一媒体”
有的教师看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好处,对此产生依赖思想,但是在使用时,又怕操作失误,为了方便,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几乎也只是教师一个劲的点鼠标,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却则忽略了对其他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选择。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演变成了 “以电脑为中心”的教学,它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总的来讲,计算机辅助教学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他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计算机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结合。
(三)课件内容喧宾夺主、华而不实
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的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及声音效果。如:有的老师在课件中每一张幻灯片的出现都设置动画效果,每出现一个文本框或艺术字就有系统自带声音效果,有的甚至截取影片中的声音等等。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只顾觉得好奇了,而忘记了上课的内容,教学效果更无从谈起。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逐渐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让它被合理运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的每一节课才会越上越精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才会发挥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