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与职高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探讨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LIJI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从初中升入到职业高中学习,是每一个人人生当中迈出的重要一步。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普遍 重视。而英语作为职高阶段的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在学生从初中向职高转向衔接过程中意义重大。如何使初中与职高的英语教学有效的衔接,使初中学生在短期内适应职高的英语学习,更好的投入到职高学习当中,则需要教育工作者做出实质性的研究和解决方案。本文主要探讨了有关影响初中向职高英语教学衔接过渡的因素,并提出初中与职高英语教学高效衔接的方法和途径,以期达到对初中转向职高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作用,对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与职高 英语教学 衔接
  在这个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信息时代,到处都高举着人才经济市场的旗帜,英语成为当下一门重要的交际语言愈发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缕缕清风的扑面袭来,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渐渐壮大起来,职高英语的学习教学由此逐步走上正轨。但是对于初中刚毕业跨入职高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来难免会显得吃力,一方面是受到社会学习环境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与学校的教学方法和英语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有关。因此,在初中转向职高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步入职高学习的学习正轨,完善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职高英语教学活动当中来。
  一、影响初中与职高英语教学衔接的因素
  1.教材难易程度的差别。初中的英语学习大多注重词汇量的积累和一些简单句式语法的理解,步入职高后,英语的学习有了全新的转换,不仅需要记住大量的词汇和基础语法句式,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一些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式的理解甚至语法的熟练掌握都需要学生一一去攻破和摸透。对于那些英语基础不太理想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伤脑筋的时期。很多学生会因此产生自暴自弃、厌学的消极情绪和想法。
  2.初中与职高英语教学方法的不同。初中英语老师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一般表现为词汇量的熟记和掌握运用、基础语法的掌握以及做题的方法讲解。到了职高,没有老师天天督查背诵单词,也不会过于强调初中学过的英语语法。旨在培养自主学习英语,自觉完成英语教学任务,不只体现在英语这单一学科,其他课程也如此。打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很多职高学校采取学生教学老师听取引导的教学模式,让老师能更为快速的了解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实际情况,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而初中向高职英语过渡的进程还需学生自己慢慢的接受和习惯。
  3.初中与职高学生主体之间的差异。大多数初中毕业就读于职高学校的学生,相对来说基础都比较薄弱,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初中学习英语的时候可能对英语学习不太上心,或者不太敢兴趣。而职高英语学习的难易程度相对来说要比初中的英语学习提升一个更高的层面,使学生一时间难以适应。很多刚入职高的学生仍然停留在初中学习的状态和过程中,没有意识到自身已经是职高学生这一主体身份的转变,以片面浅层次地来思考问题,导致在英语学习练习的实际当中矛盾重重,无法与职高英语教学相呼应。
  二、初中与高职英语教学衔接的方法探讨
  1.注重学生德育、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衔接。初中毕业的学生在步入高职学校的学习当中,心理难免会有点落差,情绪和性格方面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而正值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正处于性格和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难以抵制社会的诱惑,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会走弯路。这时候职高学校的校领导及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把道德品质摆在教育的第一位置,多召开学生开导工作的会议,多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让学生摆好端正学习态度,排除一些不利因素,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2.抓好课堂教学,做好英语教材、教学目标的转向。课堂教学方法要适宜,英语老师要根据学生大致的掌握方向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因职高生的英语基础不是特别好,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巩固初中的英语知识,让学生听懂,跟上教学的进度。对职高英语教材全新内容的导向应让学生有个大致的了解,还有教学目标应明确向学生说明,教师自身也应准备好这方面的工作,这样学生在学习英语起来不会盲目,没有目的性。
  3.做好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转向。初中生在进入职高学习,难免保留着初中时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保留,坏的习惯在步入职高就一定要改掉。初中时候的学习习惯一般为老师课堂讲,学生下面听,记笔记,课后不懂再问。到了职高,学习习惯要开始转变,老师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听懂,记牢,大部分知识都需要自己自发的学习,尤其是英语。由以前的短篇阅读换成长篇阅读,还有一些题型的变换,都是需要学生自己慢慢总结和适应的,做好英语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衔接工作对接下来英语的学习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结束语
  英语学习是促进我国人才多方面多层次发展,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学习路径,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必然的练习。培养英语学习的能力和专业人才是教育事业的一项重大任务,初中向高职英语教学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实践才能得出真理,总结经验才能为下一步的发展道路做好准备,奠定基础,教育部门和从事英语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学习,深入研究教学,让初中向职高英语教学的转变过程更顺畅,更有效衔接,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
  参考文献:
  [1]辛翠娟.职业高中英语与初中阶段教学衔接问题分析[J].才智,2014,(22):123-124.
  [2]谢书梅.初中与中职英语教学衔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9):234-235.
  [3]张彧.初中职高衔接英语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5):33-34.
其他文献
【摘要】鉴于人称代词在自然语言中的重要性,语言学界对人称代词的研究向来十分重视,人称代词成为各语言学流派关注的研究问题之一。原生英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原生汉语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英汉语人称代词的系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英语和汉语具有不同的衔接方式,以实现行文的流畅与连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英汉语句法及人称代词使用频率的差异,适当增加人称代词的使用,从而使英语习作更加连贯
【摘要】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一种自觉的能动的心理状态,它是学习和工作的潜在动力。孔子曰:“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的培养是优化非智力因素的措施之一。  【关键词】兴趣培养 职业教育 教材 教法 学法  不断变化的时代需要老师创新,也赋予我们教师新的职责,我们要做到以下方面: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明确学
【摘要】Disappearance 这部小说是由圭亚那驻华大使所著,中文版本《消散》更是广受欢迎。本文选取了词语以及语句为研究样本,简要分析了其翻译策略,即归化和异化相互渗透、融入,以及创新性的翻译,使译本《消散》成功再现了原著的意蕴同时,又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为推动两国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极大贡献。  【关键词】《消散》 归化 异化 翻译策略  一、引言  《消散》是首部被译成中文的圭亚那小说,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和核心,词汇的教学一直是困扰老师与学生的一大问题。随着新一轮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词汇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词汇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面对浩如烟海的英语词汇,我们的学生常常感到身心疲惫,而效果并不明显。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词汇学习上,但效果并不理想。很多的学生就因为词汇这一关就永远被关在了大学的门外,因为没有一定量的词汇,提高英语就只
【摘要】当下,青少年的英语阅读成绩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能力也取决于英语阅读动机。英语阅读动机的种类和强弱之间关系到青少年开展英语阅读活动的时间,也决定着英语阅读成绩的高低。不同青少年,由于外部环境、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等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英语阅读动机,而这些动机的存在决定着英语阅读质量的高低。由此对青少年的英语阅读动机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规划青少年英语英语阅读动机的发展方向,帮助青少年提高英语阅
《将仲子》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主要讲述了一位女子劝说情郎不要翻越墙头相会,以免自己招致父兄责骂,邻里闲话。全诗由女主人公内心独白式的情语构成。虽从字面上只见女主人公的告求和疑惧,但诗行中却历历可见“仲子”的神情音容:那试图逾里、逾墙、逾园来会的鲁莽,那被劝止引发的不快,以及女主人公唯恐惊动自己的父母、兄弟、邻居而产生的既爱又怕、既惊又惧的情态,俱可于诗中得之。我国古代诗论,特别推重
【摘要】英语写作是单招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单招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目前的单招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影响英语写作的因素。而国外所研究的过程教学法却备受推崇。为此,笔者就过程教学法在单招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过程教学法 单招学生 英语写作  单招英语写作课是综合性很强的实践课。通过英语写作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近年来,单招
【摘要】无论在什么语言中,句子的各种成分都是按照一定的次序来排列的。本文所探讨的“语序”,指的是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即句子里面分句间的先后排列词序。探索和揭示英汉语序的异同规律,将有利于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笔者以英汉语序为切入点,探索并实例论证不同语序原则指导下的英汉语序调整。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语序的三对重要概念,掌握语序的普遍规律的同时认识语序的灵活多变。其次,选取了制约英汉语序的四个原则加以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交际即人们通过语言进行思想交流,信息传递等。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及长期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往往会给各自的语言赋予不同的含义。英国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谈到“语法、词典之类的参考书对译者来说都没有多大用处,只有上下文包括最广泛的语言——文化背景,才能说明含义”。也就是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