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不是陶渊明的南山,是我们村的南山。
她不是一座,是从东到西的一行。
驮篮山、尖山、寨山、牛角山,一座比一座高,像向世人演示等差系列。她们的顶,或圆或尖,体现了造山运动发动者在几千万前的多样灵感。
据说,寨山上安过军寨,杨文广南征,在此停驻。那支大宋军队在山东坡操练射箭,箭矢落处,后来成为村子,村名叫杨令箭。山脚下的村子,则叫花沟。
那些山,离我们宋家沟村有三四里路。几个绿森森的巨大存在,我们出门即可看到,出村更能看到。小时候,我白天到村边玩耍,能看到老鹰在山顶飞翔;夜晚在院里乘凉,能听见狼在山中长嗥。
十岁那年,我第一次爬山。学区搞“六一”庆祝活动,组织八所小学的高年级学生去了那里。红旗与绿树辉映,童声与鸟鸣交织。我随大伙钻树林,攀陡坡,带着满头汗水到达寨山顶。那一刻,我觉得一下子长高了——山在脚下,树在脚下,杨令箭在脚下,花沟在脚下。花沟名不虚传,那个季节开满野花,万紫千红。
登山回来,再看南山,感觉更为亲切,情感近乎崇拜,仿佛那是托举自己成长的神灵。是的,她们坐成一排,整天瞅着我,看我上学念书,看我下地拾草,看我辍学务农,看我当上民办老师再去教学。
后来,我离开村子外出工作,多在东北方向,而且越来越远。每次回家,来到村后高岭,南山扑入眼帘,我心间骤然一热,仿佛她们和我的亲人一起等我,不知等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离开老家,出村回望,自然免不了在心中与南山告别。
这些年来,我去过好多地方,登过好多名山。但那些山再怎么有名,再怎么壮丽,都替代不了南山在我心中的位置。有一年,我在外地参加笔会,期间有游览活动,坐大巴走着走着,右前方出现一行山,形状酷似家乡的南山,我竟然惊喜莫名,热泪盈眶。回到住地,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见到的外地“南山”,讲我的思乡思亲之情。这是我平生唯一一次给父母写信。
我再回家时,父母说起了我的信,说起了南山。原来他们看了几十年南山,却一次也没去过。母亲说:“要是上去看看有多好。”父亲板起脸说:“不去,这么大年纪了还有那份闲心,人家不笑话咱?”
几年后,他们还是去了。那时父母已经达到共识:看了大半辈子南山,不去爬一回,往后想爬也爬不动了。于是,他们选了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带上煎饼和水,一大早就往村外走。村里村外,有人问他们去哪里,他们说,去花沟走亲戚。说这话的时候,他们觉得老脸发红,很不自然。在一连串谎话的掩护下,他们终于走到花沟,向寨山攀去。二老相互扶持,气喘吁吁,一步步登上山顶。他们说,那天在山顶坐了好久,看東看西,看南看北,看自己的村子,自己的宅子。他们还想看看我居住的城市,可惜看不到。
因为父母的这次游览,我对南山益发亲切。回老家时拍照,拍父母,拍院落,拍村子,总也忘不了拍南山。父母过世后,我再回去,还是习惯性地拍几张南山照片带回去,闲暇时端详端详,仿佛父母依然坐在山顶,向我观望。
想不到,我去年春天再回老家,眼前景象让我大吃一惊。我的第一感觉是,南山长刺了。
真是长了刺。那刺高高的,长长的,竖立在几个山顶。那刺白白的,梢上分叉,异常锐利,刺破了蓝天。
我早就见过这东西,在新疆的戈壁滩上,在内蒙古的草原上,在其他地方的山岭上。我知道,它叫风力发电机,是一种清洁能源。但是,家乡的南山上装它,我却没有心理预期,感到非常不适,难以接受。
其实,家乡这些年一直在变,村庄的模样,道路的模样,树木的模样,乃至人的模样,都变得不似从前。这一切一切的变,都曾在我心中引发波澜。但这些波澜,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南山长刺给我带来的心理冲击。它在我心中简直是引发了台风,引发了海啸。我觉得有了它,南山不再高大,天空不再完整。有了它,家乡大变了模样,家乡不再像家乡了。
自那一天起,南山上的一根根长刺,就扎在了我的心上。后来再回老家,虽然感觉不像第一次那么强烈,但还是别别扭扭,很不舒服。
我知道,这是感情作怪,感性作怪。我试图用理性说服自己,像咽下一些醋,让南山之刺在我心中变软。经历了一次次漫天雾霾,我对清洁能源完全持欢迎态度。尤其是对发展太阳能、风能,我更是举双手赞成。
宋家沟村的太阳能路灯,就是我安装的。2014年春节前,村支书找到我,说能不能拉点投资,让村里变变样子。我只是一介书生,到哪里拉投资去?我问,装路灯需要多少钱?他说四万就够。我给一个当老板的堂弟打电话,说咱俩一人出一半,把这事办了吧。堂弟痛痛快快答应,宋家沟村就在那一年的春节有了路灯。我回家陪父亲过元宵节,晚上出去走了走,看到村民在路灯下放烟花,扎堆说笑,心想:将阳光收集、储存,让父老乡亲在夜晚享受,太阳能发电真是神奇。
然而,我对南山上的风电机还是难以接受。上网查百度,风电的优点有许多,缺点也有许多,缺点的第一条,便是“噪声、视觉污染”。我想,家乡南山上的风电,带给我的岂止是视觉污染,更是心理污染。有了它,我心中的家乡似乎不再纯洁。
今年春节前再次回家,我发现家乡又有一个大的变化:村后竖起了一座座银白色的钢架,扯着电缆,从西北而来,向东南而去。村里人说,这叫特高压,从内蒙古来的。我知道,中国的特高压技术在世界上领先,是将西部的煤炭挖出来就地发电,再通过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输往东部。这能够缓解运输压力,也减轻东部的空气污染。但这还是用了化石能源,早晚有一天会走向枯竭。
长远目标,最佳目标,应该是取用别的能源。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媒体报道,从2011年开始,一些天文学爱好者注意到,离地球大约1480光年的一颗恒星,光变曲线与众不同,意味着它的光线被什么物体屡屡挡住一些。排除了种种可能性之后,专家猜测,那个遮挡物,可能是高级文明取用恒星能源的装置。
20世纪60年代年代,苏联天体物理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肖夫提出了著名的“卡尔达肖夫指数”。他说,根据对能源的需求,文明分为三个类型:Ⅰ型文明能够攫取邻近星球的能源;Ⅱ型文明可以采集恒星的全部能量;Ⅲ型文明已经可以做星际旅行,是能源方面的大师。用这个标准衡量,人类尚未达到Ⅰ型文明的水平。
照卡尔达肖夫的说法,人类在能源探索方面任重道远。我们应该去寻找和使用更多更好的能源,让人类文明上层次、上台阶。
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山陵长刺,是人类迈向更高级文明的进步,虽然这一步是那么那么微小。我见过一位风电部门的工程师,他说起风能的利用,豪情满怀:与雾霾相比,那点噪声算什么?那点视觉污染算什么?
但是,听了他的宣讲,我心里还是隐隐作痛。
南山长刺,刺得一些人心痒;
南山长刺,刺得一些人心痛。
这个时代,就是痒与痛并存的时代。
我用此文记录的心痛,大概会成为一种“噪声”,似乎与时代格格不入。
你听,风来了,山上的电机叶片在呜呜转动,强有力地盖住了我的声音……
2017.3.
她不是一座,是从东到西的一行。
驮篮山、尖山、寨山、牛角山,一座比一座高,像向世人演示等差系列。她们的顶,或圆或尖,体现了造山运动发动者在几千万前的多样灵感。
据说,寨山上安过军寨,杨文广南征,在此停驻。那支大宋军队在山东坡操练射箭,箭矢落处,后来成为村子,村名叫杨令箭。山脚下的村子,则叫花沟。
那些山,离我们宋家沟村有三四里路。几个绿森森的巨大存在,我们出门即可看到,出村更能看到。小时候,我白天到村边玩耍,能看到老鹰在山顶飞翔;夜晚在院里乘凉,能听见狼在山中长嗥。
十岁那年,我第一次爬山。学区搞“六一”庆祝活动,组织八所小学的高年级学生去了那里。红旗与绿树辉映,童声与鸟鸣交织。我随大伙钻树林,攀陡坡,带着满头汗水到达寨山顶。那一刻,我觉得一下子长高了——山在脚下,树在脚下,杨令箭在脚下,花沟在脚下。花沟名不虚传,那个季节开满野花,万紫千红。
登山回来,再看南山,感觉更为亲切,情感近乎崇拜,仿佛那是托举自己成长的神灵。是的,她们坐成一排,整天瞅着我,看我上学念书,看我下地拾草,看我辍学务农,看我当上民办老师再去教学。
后来,我离开村子外出工作,多在东北方向,而且越来越远。每次回家,来到村后高岭,南山扑入眼帘,我心间骤然一热,仿佛她们和我的亲人一起等我,不知等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离开老家,出村回望,自然免不了在心中与南山告别。
这些年来,我去过好多地方,登过好多名山。但那些山再怎么有名,再怎么壮丽,都替代不了南山在我心中的位置。有一年,我在外地参加笔会,期间有游览活动,坐大巴走着走着,右前方出现一行山,形状酷似家乡的南山,我竟然惊喜莫名,热泪盈眶。回到住地,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见到的外地“南山”,讲我的思乡思亲之情。这是我平生唯一一次给父母写信。
我再回家时,父母说起了我的信,说起了南山。原来他们看了几十年南山,却一次也没去过。母亲说:“要是上去看看有多好。”父亲板起脸说:“不去,这么大年纪了还有那份闲心,人家不笑话咱?”
几年后,他们还是去了。那时父母已经达到共识:看了大半辈子南山,不去爬一回,往后想爬也爬不动了。于是,他们选了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带上煎饼和水,一大早就往村外走。村里村外,有人问他们去哪里,他们说,去花沟走亲戚。说这话的时候,他们觉得老脸发红,很不自然。在一连串谎话的掩护下,他们终于走到花沟,向寨山攀去。二老相互扶持,气喘吁吁,一步步登上山顶。他们说,那天在山顶坐了好久,看東看西,看南看北,看自己的村子,自己的宅子。他们还想看看我居住的城市,可惜看不到。
因为父母的这次游览,我对南山益发亲切。回老家时拍照,拍父母,拍院落,拍村子,总也忘不了拍南山。父母过世后,我再回去,还是习惯性地拍几张南山照片带回去,闲暇时端详端详,仿佛父母依然坐在山顶,向我观望。
想不到,我去年春天再回老家,眼前景象让我大吃一惊。我的第一感觉是,南山长刺了。
真是长了刺。那刺高高的,长长的,竖立在几个山顶。那刺白白的,梢上分叉,异常锐利,刺破了蓝天。
我早就见过这东西,在新疆的戈壁滩上,在内蒙古的草原上,在其他地方的山岭上。我知道,它叫风力发电机,是一种清洁能源。但是,家乡的南山上装它,我却没有心理预期,感到非常不适,难以接受。
其实,家乡这些年一直在变,村庄的模样,道路的模样,树木的模样,乃至人的模样,都变得不似从前。这一切一切的变,都曾在我心中引发波澜。但这些波澜,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南山长刺给我带来的心理冲击。它在我心中简直是引发了台风,引发了海啸。我觉得有了它,南山不再高大,天空不再完整。有了它,家乡大变了模样,家乡不再像家乡了。
自那一天起,南山上的一根根长刺,就扎在了我的心上。后来再回老家,虽然感觉不像第一次那么强烈,但还是别别扭扭,很不舒服。
我知道,这是感情作怪,感性作怪。我试图用理性说服自己,像咽下一些醋,让南山之刺在我心中变软。经历了一次次漫天雾霾,我对清洁能源完全持欢迎态度。尤其是对发展太阳能、风能,我更是举双手赞成。
宋家沟村的太阳能路灯,就是我安装的。2014年春节前,村支书找到我,说能不能拉点投资,让村里变变样子。我只是一介书生,到哪里拉投资去?我问,装路灯需要多少钱?他说四万就够。我给一个当老板的堂弟打电话,说咱俩一人出一半,把这事办了吧。堂弟痛痛快快答应,宋家沟村就在那一年的春节有了路灯。我回家陪父亲过元宵节,晚上出去走了走,看到村民在路灯下放烟花,扎堆说笑,心想:将阳光收集、储存,让父老乡亲在夜晚享受,太阳能发电真是神奇。
然而,我对南山上的风电机还是难以接受。上网查百度,风电的优点有许多,缺点也有许多,缺点的第一条,便是“噪声、视觉污染”。我想,家乡南山上的风电,带给我的岂止是视觉污染,更是心理污染。有了它,我心中的家乡似乎不再纯洁。
今年春节前再次回家,我发现家乡又有一个大的变化:村后竖起了一座座银白色的钢架,扯着电缆,从西北而来,向东南而去。村里人说,这叫特高压,从内蒙古来的。我知道,中国的特高压技术在世界上领先,是将西部的煤炭挖出来就地发电,再通过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输往东部。这能够缓解运输压力,也减轻东部的空气污染。但这还是用了化石能源,早晚有一天会走向枯竭。
长远目标,最佳目标,应该是取用别的能源。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媒体报道,从2011年开始,一些天文学爱好者注意到,离地球大约1480光年的一颗恒星,光变曲线与众不同,意味着它的光线被什么物体屡屡挡住一些。排除了种种可能性之后,专家猜测,那个遮挡物,可能是高级文明取用恒星能源的装置。
20世纪60年代年代,苏联天体物理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肖夫提出了著名的“卡尔达肖夫指数”。他说,根据对能源的需求,文明分为三个类型:Ⅰ型文明能够攫取邻近星球的能源;Ⅱ型文明可以采集恒星的全部能量;Ⅲ型文明已经可以做星际旅行,是能源方面的大师。用这个标准衡量,人类尚未达到Ⅰ型文明的水平。
照卡尔达肖夫的说法,人类在能源探索方面任重道远。我们应该去寻找和使用更多更好的能源,让人类文明上层次、上台阶。
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山陵长刺,是人类迈向更高级文明的进步,虽然这一步是那么那么微小。我见过一位风电部门的工程师,他说起风能的利用,豪情满怀:与雾霾相比,那点噪声算什么?那点视觉污染算什么?
但是,听了他的宣讲,我心里还是隐隐作痛。
南山长刺,刺得一些人心痒;
南山长刺,刺得一些人心痛。
这个时代,就是痒与痛并存的时代。
我用此文记录的心痛,大概会成为一种“噪声”,似乎与时代格格不入。
你听,风来了,山上的电机叶片在呜呜转动,强有力地盖住了我的声音……
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