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思考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minyi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的课程,在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同时,其实践性教学环节更是不容忽视。本人结合以往对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经验,对“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出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加强对《基础》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从接受思想道德理论和法律知识到形成良好的品德素质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是一个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过程。我们从小学所开设思想品德课到大学所开设的《基础》课其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由内化向外化的转变,实现从道德意识到道德行为的飞跃,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但长期以来,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多把着眼点放在帮助学生解决理论层面的问题,即“知”这一环节上。我们总是以为只要教师把思想道德理论和法律知识的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会形成相应的品德和素质。可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虽然学生通过背诵记忆了大量的理论知识、行为法则、法律条文,但在具体的操作时,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却表现出缺乏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正确分析和判断,以及对自身行为的正确选择和有效控制。可见,一个人仅仅停留在道德认知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在大学生群体中,这种知行脱节的现象也表现的比较突出。他们明明知道某种行为是错误的,却难以节制,明明知道某种行为是对的,是社会所需要的,却无动于衷,有时甚至对此嗤之以鼻。而解决学生知行脱节、知行悖离问题的关键则是要在“行”的环节上下工夫,即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这种主观意识外化为人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即在实践的过程中将这种品德意识通过人们的行为具体表现出来,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进而发展成为自身的品质。
  
  二、加强《基础》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做法和设想
  
  1.关注大学生日常行为,从课堂实践做起
  有这样一个例子:“在一个有关重建当代公民道德的座谈会,有几所大学的人文学科的教授参加。其中有两位中年教授的发言提出:当代中国青年的道德风貌应该是汉代儒生、魏晋高僧加英国绅士,把这三种人品风貌结合起来。对此,有三位老年教授强烈反对,他们主张,当代中国青年的道德风貌,还是应该以现代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烈士作为基准。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中有两个人在开会时迟到了,进来时还快步走到主持会议的领导人面前热烈地握手,这一举动致使正在进行的发言被打断,而他们对此却完全不在意。另外,这几位教授都是抽烟的,在会议中间还隔着桌子把香烟丢来丢去,而小小的会议室里还有不少女士在里边。甚至于散会后坐电梯下楼时,他们也没有掐灭香烟。”
  在我们的教育中,更多的时候是像前面提到的几位教授那样为我们的学生设置一个看起来有些高不可攀的目标,但却忽视了在山脚下,帮助学生制定一个类似“不迟到”这样小目标,以便于他们能够很快找到上山的正确路径,并不断向上攀登。按照中国文化的标准,他们这些行为举止属于“小节”,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小节”正是人们日常行为习惯的自然而真实的流露。例如,在开学第一节课,留一份课后作业,即由各班班长主持召开主题班会:结合近百人合班上课这一实际,让学生讨论如何对合班进行管理,并制定出具体的制度及处罚办法。各班将发言记录和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上交。然后综合各班意见,形成合班的规章制度。这既是一份作业,又是一次有效的实践活动。这种做法既有效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又避免了学生对于教师强硬管理方式所造成的逆反和抵触心理。经过几年的积累和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如下。关于座位问题:各班必须在指定的范围内就坐,具体座位可自由选择。这样既给学生留下选择的空间,又便于教师进行有的放矢的管理。关于出勤、迟到问题:由各班的生活委员按照规定的时间表轮流坐在指定的位置上负责记录迟到同学名单,对迟到同学给予处罚,超过三次者加重处罚。这样既对学生的散漫行为进行了有效管理,又可以逐渐杜绝迟到现象。病事假情况可由本人或同学提前向任课教师请假,事后请假无效。旷课、早退问题由班长汇报情况,教师通过抽查监督实行。对旷课者给予较重处罚,这既是对违反纪律行为的处罚又是对不尊重教师这一行为的处罚。关于课堂纪律问题:由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实施监控,对上课扰乱课堂的同学要与之及时沟通,并记录在案,一次警告,二次处罚。关于作业问题:必须按照教师的要求和指定的时间上交作业,对补交或不交或抄袭作业的学生都要给予相应处罚。
  以上这些规定都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小节”问题,面对这些“小节”问题,学生最初在认知上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同学对自己的做法是无意识的,是多年以来的习惯所使然;有的学生则是明知故犯,是周围的大环境所使然;有的同学则是洁身自好,能够进行自我约束,还能通过自身的良好行为来进一步影响他人。不管大家最初的认识如何,通过参与并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过程,也是他们对自己日常行为进行重新认识和反思的过程,同时将这些行为规范作为班级的规章制度固定下来,又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可能开始有些同学迫于老师和同学的监督,不得已而为之,但坚持一段时间后,随着自我认识的加深,当这些行为慢慢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时,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那他的道德品质就会逐渐稳定起来。
  2.固化大学生日常行为,从校园实践做起
  学生良好的品德素质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又不断反复的过程,仅仅局限于《基础》课的课堂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整个校园这个大环境中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台湾有这么一所学校,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每年三千多学生中,因违反校规校纪被校方开除的二、三百人。学校没有工人,没有保卫,没有大师傅,一切必要工种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学校实行学长制,三年级学生带一年级学生。全校集合只需3分钟。学生见到老师七米外要敬礼。学生没有寒假作业,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这就是台湾享誉30年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该校“道德教育为一切教育之根本”的教育理念和高度务实的教育方法给我们带来很大启示。
  学校制度和学校纪律本身就是重要的道德资源和道德环境。当前我国社会道德规范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约束力。要使道德规范成为社会成员的行为选择,就要将道德规范与制度法规结合起来,增强其约束力。因此,学校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的教育理念,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具体的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并通过大力的宣传和认真学习,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制度和纪律,进而学校要实行有效的约束、监督和管理机制,逐步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化、制度化。
  3.深化大学生日常行为,从社会实践做起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一方面我们力求把对学生的课堂教育管理与校园环境管理相互协调一致,另一方面还将致力于把校园管理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品德教育在社会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积极引导学生自发组建各种社团组织,比如“爱心社”“社区服务队”“环保社”等,在立足于校园内开展各种活动的基础上,不断走向社会,可以深入到社区,宣传环保知识、法律知识,到老年公寓和儿童福利院搞献爱心活动等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社会服务实践不仅将课堂中所学到的道德原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信念,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而且在帮助他人、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具体实践中使
  自己的道德行为进一步得到深化,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
  
  三、加强《基础》课实践教学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1.改革考试方法,完善考核机制
  《基础》课作为一门课程在课程结束时,势必要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检验。我国在应试教育模式的指导下,一直把考试的分数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而考试的内容也多为靠死记硬背,需按统一的理论知识作为考试的重点。这种重考试结果、轻学习过程和行为养成过程的考试方式极大的限制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束缚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新,不利于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养成。因此在考试的方式和方法上需要创新,以利于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养成。因此在考试的方式和方法上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探索。可以采用将多种形式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可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在设计试卷时,要注重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和社会实际问题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对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考核,把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为重要参考计入成绩,把学生学习的感悟、心得体会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等活动都纳入考核之列,力图将《基础》课的考试由原来重考试结果向重培养思想品德养成过程转变。
  另外,《基础》课这门课,仅半学期的时间就结束了,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考核不应随着课程的结束而停止,学校可以构建全方位的学生德育评估体系:每学期学生的任课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提供德育考核成绩;各院系根据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的实际情况给出考核分数;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最后由学生所在院系根据综合各项考核分数给出综合测评分数。还要把这些考核分数与学生干部选拔、入党、评优、奖学金的评定等多项与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结合起来。从而使真正德才兼备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
  2.落实校园实践,学校各级部门须通力合作
  要把课堂、校园作为学生践行日常行为的最好的实践基地,就需要学校的各级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比如学校在贯彻实施各项规章制度时就要求学校的保卫部门、学生处、各院系主管学生部门、各级学生会、各相关社团在学校的整体领导下安排固定的或流动人员在校园内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对于违反规定的同学给予必要的处罚。又如在整顿校纪时,对于学生的迟到现象,各部门也要通力合作,在课堂上任课教师可掌握第一手材料,各院系的领导、辅导员以及教务部门人员可通过在教学楼流动检查、巡查来掌握情况,这种多管齐下的做法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建设良好的校风,优化育人环境
  我们只是单方面强调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远远不够的,它还要求建设包括学校领导、教师、教辅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合力作用下所形成的优良的校风。校风是学校全体成员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行为、态度和习俗的表现。优良的校风是学校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有了优良的校风,才会有优良的教风,进而才会有优良的学风。只有注重营造积极健康、幽雅的校园人文环境,让全体师生的精神面貌体现在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之中,才能对学生起到春风化雨般的良性熏陶作用。
  4.学校、家庭、社会互动配合,实行全方位渗透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学校要承担起责任,也需要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江泽民同志说:“加强和改革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我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指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因此,在进行学校教育的同时,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改善家庭育人环境。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力度优化社会育人环境的力度,努力消除各种腐败现象,纠正各种不正之风,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舆论导向作用,鼓励、支持和引导人们营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立体网络,优化全面的育人环境,才能达到共同育人的教育效果。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根本变化,各个社会领域也经历着深刻的内部调整。在此过程中,大学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因而必须作出迅速反应,否则就不能担负起自己的使命和职责。笔者认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大学文科教育的调整,最根本的是要联系社会发展现实,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自觉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服务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具体而言,就是要积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积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增强实践教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特别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从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函授教育,到80年代兴起的广播电视教学,直到今天,得益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学已变得日益普及,并得到学校、公司和IT业的巨大推动。随着网络大学和远程教育的兴起,网络教学课件的实时交互性以及学生在学习中所具有的主动性越来越受到欢迎,使得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使用网络教学。但应该看到
当前,基础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带有与其相关特征的词汇也经常出现在音乐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但是,必须承认,我们对有关“以审美为核心”的很多概念理解得还不够完善,因此,所谓“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实践也必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想要更有意识和更有成效地开展“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正确地理解“以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认识模糊原因、提出其背景及涵义是必要前提。
以马斯洛(A.H.Maslow)、罗杰斯(C.R.ROGERS)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关注学习者的意愿、情感和需要,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以形成情感融合、气氛适宜的学习情景。建构主义心理学倡导:创建解决问题情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进行丰富的、多向的交流,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教学,新教改正是基于这些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情感态度教育这一课程目标。可以说,当前的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教学模式发生巨变。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并为学生学习提供多渠道服务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理念。立体化建设是一种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完善课程教学建设工作的新观念,立体化建设内容应包括教材、习题集、参考书、试题库、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网站等方面全方位课程建设。课程教学模式(包括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后助学模式)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有
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近年来我校依据实验室发展规划,逐步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优化实验室布局结构,多渠道筹资改善基础教学实验条件,修订教学计划,优化实验课程体系,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开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室开放也逐步实现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