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萨迪·设拉子依的《蔷薇园》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kan8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伊朗时,在《共创中伊关系美好明天》的文章中引用了中古波斯著名诗人萨迪的诗句:“驼铃相闻,舟楫相望。沿着绵延万千里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文明远行并拥抱,两国人民远行并交好。正如萨迪在诗中写道:‘久远,方值得留恋。’”
  翻阅《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在萨迪·设拉子依(1209—1291)条目下的一则轶闻引起我们浓厚的兴趣。这则轶闻说的是,公元14世纪摩洛哥著名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于1348年游经我国汗沙城(今杭州)时,受到地方长官的热情款待。有一次在乘坐雕舫画艇游览时,主人安排一艘载着歌手乐师的船只随行助兴。由于主人嗜好波斯(现伊朗)音乐,他命歌手将一首“极其委婉动听”的波斯歌曲用波斯语重复演唱了数遍,以致伊本·白图泰竟将其中几句歌词“熟记无误了……后人依据《伊本 ·白图泰游记》的记载,查到那歌词原是波斯中古时期著名诗人萨迪·设拉子依创作的一首抒情诗《我对你一见钟情》:
  你走过我身旁,总该看我一眼/难道由于矜持才对我如此冷淡?/纵使到和阗也绝找不到这妩媚容颜/亭亭玉立的翠柏,哪片草坪也难得寻见/请中国画家端详这姣好的面容/画一幅肖像,否则何必描绘水墨丹青?/若撩起面纱露出你弓样的娥眉/天边皎月也得收敛她迷人的清辉/翠柏躯干挺拔,但缺少美丽的面庞/太阳面庞美丽,但略欠秀发芳香/自从开天辟地,未见有人如此妩媚娇艳/你是皎月,是安琪儿?是凡人,还是天仙?/我对你一见钟情,心潮如波涛汹涌……
  诗人运用比拟、夸张等多种艺术手法,描摹令他神魂颠倒的一位娇艳、妩媚、矜持的美女,如此鲜明生动,栩栩如生。更让我们欣喜的是这首诗中所含的“中国元素”。比如形容该美女容貌时说“纵使到和阗也绝找不到这妩媚容颜”,和阗,亦称于阗,系古代塔里木盆地周边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今和田地区。它原是古“丝路”上的一颗明珠,唐代曾设毗沙都督府,元代是蒙古诸王分封地,设宣慰使元帅府。它物产丰富,尤以产洁白玉石闻名,故“于阗”在蒙语中意为“地之乳”。它又是闻名的歌舞之乡,著名乐曲《于阗乐》汉代即传入宫廷。萨迪诗中竟也提及于阗,足见当时此地早已声名远播。再如诗人说想请“中国画家”为这美女绘一幅肖像。我们读《伊本·白图泰游记》得知伊本·白图泰一行当年初到剌桐城(今泉州),从码头经过一街市,待他们返回时,见他与随从的画像已悬挂街头。“中囯画家”的机敏与画技,令他们震惊不已。想不到这“中国画家”的声名,早在伊本·白图泰抵达中国之前,已在西亚一带传播。这不禁令我们想起阿拉伯世界流行的一句格言:“阿拉伯人的舌头,中囯人的手。”说的是阿拉伯人以口齿伶俐、能言善辩闻名,而中国人则在心灵手巧方面更享盛誉——这想必是阿拉伯人从汉、唐以来古“丝路”上源源不断运往西域的精美瓷器、丝绸、绣品的设计、制作与画工等方面真切感受到的。而萨迪的这首描写爱情的抒情诗之所以这样快地传入中国内地,为中国歌手用波斯语演唱与流传,除其旋律优美动听外,也还有这首诗的译者张鸿年先生所说的特殊原因,即当时正值中国元朝,随着中国与波斯贸易、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来华的波斯人日增,波斯语与汉语、蒙语逐渐成为中国内地的三种通用语。而伊本·白图泰的相关记载,也正是这种频繁交流的真实映证。
萨迪·设拉子依

  德国大诗人歌德在读过有“设拉子夜莺”之称的14世纪波斯诗人哈菲兹·设拉子依500余首《抒情诗集》的德译本后,对其推崇备至,并由此先后用十余年时间,系统研读了当时对西方人来说还十分陌生的波斯、阿拉伯、印度和中国等东方国家的诗歌与文学作品,并将研读中的所思所感写成大量诗歌,分别集成《西东合集》和 《中德四季晨昏杂咏》,成为继《浮士德》和《威廉·迈斯特》之后歌德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他在为《西东合集》题诗中这样写道:
  谁要真正理解诗歌/应当去诗国里徜徉/谁要真正理解诗人/应当前往诗人之邦
  而为歌德称颂的14世纪波斯诗人哈菲兹·设拉子依,恰是萨迪·设拉子依的“小老乡”,他继承并发展了13世纪一批星座般辉映“诗国”与“诗人之邦”波斯夜空的诗人们(如鲁达基、萨迪·设拉子依、菲尔多西、奥玛尔·海雅姆、鲁米等)的衣钵,成为波斯中古时期最具世界影响的著名诗人之一,而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正是萨迪·设拉子依。
  萨迪·设拉子依(1209—1290)出生于波斯设拉子城一个清贫的宗教人士之家。那时,曾与罗马帝国比肩的波斯帝国已沦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行省,他自幼便懂得什么是异族统治。但这也更促使他勤奋好学,父母双亡后,他也不忘抓紧点滴时间刻苦学习。由于学业出众,他被派往巴格达内扎米耶学院深造,受到阿拉伯文化的熏陶,并开始诗歌创作。毕业后,他重返设拉子。不久,成吉斯汗的孙子旭烈兀为贯彻蒙古国大汗继续西进的指令,指挥麾下骠悍的蒙古骑兵越过阿姆河,狂飙霹雳般席卷而至,使他再一次亲历国破家亡的惨状。他无心在故乡忍受异族的统治与摧残,决心仿效苏菲派前辈一样离家远走,去各地游学,做一名宣扬社会公平、正义,揭露统治者贪婪、奢靡与伪善的“行脚僧”。他在国外侨居30余年,足迹遍及亚非广大地区,包括埃及、埃塞俄比亚、阿富汗、印度,还曾到过中国新疆喀什噶尔(今喀什)地区。喀什位于萨迪在《我对你一见钟情》中提及的于阗西北约400公里处,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喀什与于阗便成为塔里木盆地周边古“丝路”上的重镇。萨迪在四处游学的日子里,长期生活在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语言、不同职业的人士之间,广泛汲取他们的知识与经验,通过观察、体味与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和创作灵感。在游学过程中创作了大量抒情诗、讽喻诗、训诲诗、颂歌、挽歌和“鲁拜”诗(四行诗)等等。直至13世纪中叶蒙古占领者败走后,萨迪才重返故乡。他晚年一直在故乡设拉子度过,由于得到君王萨德的赏识,得以安心写作,并相继完成他毕生最重要的两部著作《果园》(1257)和《蔷薇园》(1258),奉献给世界文坛两朵光彩夺目的奇葩。他曾说过:人生需经历两个阶段,第一是探索阶段,会经历种种艰苦、磨难,以及犯这样那样的过错,但也积累了经验;第二阶段即应根据以往的经历,总结收获与教训。他的这两部作品,恰是他幼年失孤,国破家亡,不甘在异族统治下苟延残喘而四处游学30余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的艺术结晶。   波斯中古文学的诗与散文,自公元7世纪萨珊王朝起,至13世纪巅峰时期群星荟萃,许多著名诗人同时也是散文大家。萨迪自然也不例外,他的散文著作《论文五篇》《帝王规劝》《论理智与爱情》等,言简意赅,清新晓畅,一直是波斯文学的经典。与前辈苏菲派诗人、文学家不同的是,他除了反对愚腐、奢靡,注重个人功修和自省之外,还注意将自己对自然、对社会事理的思考、领悟,以及哲理思辨糅合在文学创作与讲学之中。他的作品,无论诗与散文,都有很强的哲理性。与阐述穆斯林应遵循的道德的训诲性诗集《果园》不同,他的《蔷薇园》采用的是散文与诗交织的文体——于散文叙述中画龙点睛般地穿插、点缀着告诫、格言、幽默或讥诮的短诗,使它更显多姿多彩,引人入胜。正如他在《蔷薇园》的《跋》中所说:“我用美丽词彩的长线串着箴言的明珠,我用欢笑的蜜糖调着忠言的苦药,免得枯燥无味,使人错过了从中获益的机会。”在《蔷薇园》开头部分,他写道:“我在这本书里写了各地奇闻、圣人训喻、故事诗歌、帝王言行,其中也掺杂着我自己的一部分宝贵的生活经验。”这本书的内容十分庞杂,如萨迪所说,他“把这花木繁茂的花园,仿照天堂,分作八个部分”:包括记帝王言行、记僧侣言行,以及论知足长乐、论寡言、论青春与爱情、论教育、论交往、论老年等等。说故事,讲见闻,发议论,既无贯穿全书的人物,也无前后相连的情节,不拘形式,不受羁绊,或长或短,从心所欲。于娓娓讲述中,深刻揭露与讥讽13世纪中亚封建社会的种种黑暗,也真实地记述了普通百姓真诚、勤劳、直朴的本性,和他们对公正、自由与幸福生活的企盼与追求。
  最早将《蔷薇园》译介到中国的是回教人士王静斋阿訇,当时(1943年)的译名是《真境花园》。我们手边的这本《蔷薇园》是1958年为纪念《蔷薇园》出版700周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老编辑、翻译家水建馥先生翻译的。捧读着它,仿佛跨越时空,在深夜,随着头缠长巾、身着一袭粗毛织的长衫的萨迪,在“树木繁茂,清幽可爱,地上像是铺了碎玉,葡萄藤上像是挂满了七簇星的项链”的花园里,伴着潺潺的溪水和婉转的鸟鸣,听着萨迪隽语风生、诙谐有趣的叙述与训诲。我们将那些令我们怦然心动的故事和富有哲理的箴言俪句摘录在小本上,就像用衣襟兜满花园里随手采撷的鲜花:蔷薇、香草、风信子……悠悠自得,乐而忘返。
  后来,每当我们翻阅那小本,字里行间依旧感受到《蔷薇园》那花团锦簇、香风细细的景致……譬如在《记帝王言行》这一卷里,我们摘录了萨迪述说的这样一则故事:一个波斯国王横征暴敛,百姓不堪忍受,纷纷逃亡,致使国势日衰。一天,臣下为他诵读10世纪波斯诗人菲尔杜西创作的史诗《列王记》中扎哈克王朝衰微、法里东继位一节时,宰相乘机问国王:“法里东一无财宝,二无国土,三无军队,何以能据有天下?”国王说:“你不会不知道是百姓拥戴他,肯为他出力。”宰相乘机诤谏:“陛下,既然天下得失在于民心向背,为何您不能对百姓宽厚仁慈,让他们在您的庇护下安居乐业,而偏要迫使他们逃散呢?!”国王却没有接受这诤谏,反将宰相下狱。不久国内果然叛乱蜂起,国王也被赶下了台……萨迪就此吟道:
  假如帝王欺压人民,/危难中就会众叛亲离。/你若时时体念人民,/战争时才能无所畏惧。/因为君主如果英明有为,/全国人民便是军队。
  再一则关于努什旺国王的故事,说有一次努什旺国王在荒野狩猎,仆从为他烹调野味,找不到盐,正准备到村里去要的时候,国王说“:拿百姓家的盐,别忘了付钱。如果坏了规矩,这村子就要破产了。”仆人不以为然:“讨一点儿盐有什么要紧呢?”国王说:“一切罪恶起初都微不足道,由于相习成风,最后便不可收拾了。”萨迪就此吟道:
  国王如果在一个百姓的园子里/取一只苹果,臣属就会砍走一棵树;/苏丹如果放纵了自己,/拿走五个鸡蛋,他的臣属/就会杀死百姓家的一千只母鸡。
  《记僧侣言行》一章里的一则则小故事同样给人以教诲与警示。比如揭示一个信徒的虚伪,他说信徒们去国王那里赴宴时,这个信徒吃得比平时格外少,而祈祷时又比别人长得多,以求得大家的尊敬。但一回到家,他便急忙吩咐开饭。儿子问:“您在国王那里没吃饭吗?”他回答说:“因我另有所求,在人们面前没有多吃。”不料,儿子知道他的“另有所求”只是伪装谦逊与恭敬,以博得国王和他人的好感,于是回应说:“啊,既然这样,您的祈祷也不能算数,也得重新来过。”对此,萨迪讽喻道:
  你把你的优点放在手心,/把缺点藏在腋窝里。/虚伪的人!假如困苦来临,/你的赝币岂能买到东西?
  萨迪一生中还有错被西欧基督教士兵组成的军队当作战俘抓去的经历。他在大马士革住厌了,跑到耶路撒冷郊野去住,不料却被俘获,押送到的黎波里挖壕沟。他赋诗吟道:
  他离开人群逃进山林,/原想在此永远修行,/不料会有这样遭遇:/来和野蛮人住在一起。
  一个阿勒颇的富商,同情他的遭遇,也赏识他的为人,花钱将他赎出,并将女儿许配给他。不料他这女儿却暴虐蛮横,常对他恶语相向,有一次,她竟这样恶狠狠地骂道:“若不是我父亲花10块金币从法兰克人手中将你赎出,你会有今天?”萨迪说:“不错,是他把我赎出的。可是他又把我卖给你了。” 萨迪这样吟道:
  我听说从前有一个高贵的人物,/把一只羔羊从狼嘴里救出。/晚上他拿起刀子要把羔羊宰杀,/羔羊临死之前说了这样的话:“你把我救出来,赶走了恶狼,/现在我才明白你和它一样。”
  面对这凶悍霸道的泼妇,他无法忍受,被迫离家出走,继续四处游学流浪……
  萨迪在《蔷薇园》中,用这样一则则有趣的故事、传说和“箴言的明珠”,来宣扬勤劳、刻苦、知足、行善、仁爱和谦恭,反对贪婪、暴虐、擅权、霸道、虚伪和自私。那些箴言、俪句,意蕴深刻,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给我们以启迪、警示和滋养。譬如:
  无信的人不能当作伴侣,/善变的人不会讲情义。
  我宁愿受苦,补缀我这旧衣,/不愿向富人写信求乞。/我若靠别人爬进天堂,痛苦胜过跌进地狱。
  狮子虽然饿死在洞里,/也不吃野狗剩下的唾余。/你尽管尝尽饥饿的苦头,/也别向委琐的小人乞求。/愚人虽是法里东那样的富豪/不要把他看得很高。/贱人尽管穿上一身锦绣,/也只是包了金的石头。
  有了知识而不运用,/如同一个农人耕耘而不播种。
  《蔷薇园》是萨迪晚年深居简出,“以泪水的钻石划开心灵的石壁”,将“我这记忆的石板上的空虚字句通通洗掉”,呕心沥血,精雕细刻,为后人留下的瑰宝。他笃信:
  我的身体化为尘土之后,/我的诗文将会继续留存;/世间的一切都是变动不居,/我的画图却将永远留下记忆……
  他甚至还说:
  假如它能得到王上嘉许的恩惠,/就能和中国的绘画,阿詹的画叶媲美。
  “阿詹”是摩尼教的经典,其中附有许多插画,相传也出自中国画家之手。在当年,能与中国的绘画媲美的诗文,在萨迪看来自然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萨迪的作品不仅在伊斯兰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在世界文坛上也有一席之地,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几世纪来,萨迪那富于哲理的诗句常被人们摘录、引用,联合国总部大厅就悬挂着他的警句:
  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
其他文献
【摘要】課堂教学是一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能够按照教学计划,系统地组织教学,并且对教学质量负担起一定责任;以学生为主体,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引领教师将“教本位”变为“学本位”, 培养和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优化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想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必然经过一番努力,把这两者有机地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迫使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开放教学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使每个学生有所发展。开放式教学不仅意味着“拆掉学校的围墙”,它意味着整个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内容、评价等全方位的开放,强调不断拓宽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空间,开阔视野,培养他们自主参与的能力和高水平的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开放教学 自主学习 个性发展  开放式教学,旨在
【摘要】曾经的语文课上,我们最爱听学生那琅琅的读书声。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用心灵与作者对话;在琅琅书声中,学生在起伏跌宕、轻重有致的感情波涛中受到美的熏陶。可是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已很难再听到或高亢激昂、或深沉婉约的读书声了,这未免让人感到有些遗憾和担忧。如何让我们的校园上空重新回荡起那优美的旋律呢?本文谈一下个人看法。  【关键词】朗读 意义 措施  一、提高认识,明确朗读的意义 
【摘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求知欲,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激活课堂教学,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是真正的教学好助手。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多媒体技术 学习兴趣 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文言文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作为老师,我们怎样帮助学生很好地去吸收这些良好的养分呢?在教学实践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文言文
【摘要】历史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科学性,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居于基础地位。因为历史学科既研究各国以及各个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的发展情况,又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客观规律。从教育领域来看,上好历史课对于加强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很重要,有很必要。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历史教学 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兴趣是人积极地认识、欣赏和探索某种事物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地、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走向成功的大门。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乐此不疲。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激趣艺术的探索和运用。学生才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就会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激趣 运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那么,在课堂教
成功学大师奥格·曼迪诺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中提醒我们:传记和色情作品同样危险,二者都让人从旁观中得到快感。这种观点虽然怪异,却也道出了传记文学的魅力。由于传记兼具文学性和历史性,使它成为最守成不变,也最具流动性和包容性的文体。  我们将传记的发展大致分为五个时期:(一)上古、中古时期的古典传记和圣徒传记属于“原始传记”,其中不乏神话传说的成分;(二)文艺复兴时期,以“真正的人”为传主的传记诞
【摘要】《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本文中的几个方面去尝试。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指导  一、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  1.开展活动。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老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