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其实施生命教育是必要且急需的。目前阅读疗法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阅读可增强大学生心理免疫力,使大学生珍爱生命,认识、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教育 阅读疗法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
大学时期是人一生中情感最丰富、最激烈、最动荡的时期,是形成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发展水平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大学生一方面处于不断求知探索之中,另一方面又处于压力、竞争之下。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对生命不负责任。一旦遭受挫折,就会产生厌世的情绪,做出极端行为,甚至走上人生的不归路。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实,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大学生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挫折、打击的方式,与缺乏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有直接关系。所以重视和倡导生命教育,不仅意味着对大学生个体自然生命的关怀,而且意味着对大学生生命价值与人生态度的引导与提升。目前,生命教育已在全球迅速展开,生命教育将帮助大学生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寻找自身的价值体系,提升生命的质量。
(1)生命教育内涵
生命教育是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尊重生命,珍惜有限生命,建立起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促进价值观、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教育[1]。大学生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而珍惜生命的价值,建立健康的人生观,陶冶健全的人格。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起点,发展生命、完善生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为宗旨的教育,它通过关爱、珍爱、尊重生命、提升大学生的觉悟,引导其成长与发展。
(2)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背景
近年来,大学生危害自己或他人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相当一部分人的生命观存在着较大的偏颇和误区:生命意识淡薄,不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缺乏对生命应有的尊重与珍惜,抗挫折能力低下,常常采取消极或否定态度来应对困难。大学生生命教育已成为目前高校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我认为生命教育需要的方向与原则应该是首先考虑到“要活着”,而不是“不想死”的问题。
西方生命教育的传统观念:“生命教育的研究源于对死亡的思考”的陈旧观念,不足为范。(见1959年心理学家赫尔曼《死亡的意义》一书)渴望活着自然不想“了断自己”,那还用说吗?我们对青年人的教育应该与其生命蓬勃、憧憬明天同向和一致,而不是一些让人感到灰暗和沮丧的观点。
生命的本质和本能是维护生命、冲向发展、展望前途、指向未来的。动物和人生理心理的天然趋势便是如此。因此,我们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方向的原则是极力扶植它固有的可能的处于潜隐状态的生命朝气和生命驱力,使其心态阳光,生机勃勃。
为了让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阳光,积极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及社会的灰暗面,我们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引导。
(1)热爱生命。拓宽和浓厚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兴趣,并使他们具有多方向发展的渴望和想法。如此,一方面受挫,其它方面仍兴犹未已。
(2)与家人、朋友以及学校、事业单位建立强劲的相互吸引关系。我们爱他们,他们爱我们;而且会易位而思,我的自裁,走不归路,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痛苦和损失。
(3)有建立事业的志向、进取的驱力,战胜困难、化阻碍为顺利的信念,拓展思维的能力或信心。
(4)有发展思维的习惯与能力,想得宽、想得通,就不会想不开。不绝望,有希望,会想死吗?
(5)学习心理学,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人的心理,人的情绪有两极性的自然转化,否定、紧张、消极的情绪自然而然会向肯定、松弛、稳定转化。—般情况下,过一段时间就会月明风清,心情就会转好……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利用宣泄和外抑制疏导心理。宣泄的方式可以利用文艺方式和与人倾诉衷肠、观光旅游等来解决。外抑制,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做一些费神的事转移注意力,忘记不愉快的事情与记忆。
以上谈到的五个方面,由于目前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学生的能力在飞速发展,可以在大学图书馆鼓励学科馆员开展心理导读服务,同时可以通过应用阅读疗法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疗法的引导,让学生感悟到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历经不同的精彩与辉煌,以及它的慢慢沉浸于宁静,最后回归于自然,每一个状态与过程都有它的不同的优美和独特的风景。
二、阅读疗法的研究进展
“阅读疗法”(Bibliotherapy,或译为“阅读治疗”)一词源于希腊语,是“图书”与“治疗”两词的合成,指利用阅读图书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阅读图书,辅助医治情绪、情感等方面的紊乱病症。阅读疗法的本质是通过阅读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应对各种外界影响的能力。阅读疗法在西方国家非常受重视,1961年,“阅读治疗”一词首次被收入第三版《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并给予了这样的解释:在医学、精神病学领域,利用精选的阅读材料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同时,通过有指导的阅读,帮助人们解决一些有关人本身的、内在的问题[3]。
阅读疗法在西方己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早期的阅读疗法带有宗教色彩。中世纪时,就有利用宗教类书籍辅助治疗的记录。美国的著名内科医生本杰明是第一位正式开展阅读治疗的医生。他在1810年提出,通过阅读有益健康的读物来减轻压力,矫正病理情绪状态。20世纪30年代后,阅读疗法得到了西方国家相关机构的普遍重视。193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医院图书馆分会设立了阅读疗法委员会。1964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召开了第一次“阅读疗法”研讨会。20世纪80年代,在人们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阅读疗法在心理治疗中开始得到重视。目前,阅读疗法在国际上已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近20年内阅读治疗作为一种干预措施,被许多的专家应用于临床治疗如进食障碍、强迫障碍、自杀行为的干预手段和教育发展。
阅读疗法被西方医学界用作治疗精神病的工具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我国对阅读疗法的研究尚属初级阶段。我国对阅读疗法的专门研究起步很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将国外的研究引入中国。在进入21世纪后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对阅读疗法的概念及适用症进行了探讨,在理论研究方面有了比较成熟的发展。2008年王波先生学术专著《阅读疗法》的出版,展现了一个完整的阅读疗法研究体系。阅读疗法不仅是人类治疗身心疾患的需要,而且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从而调整心理状态,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目前阅读疗法已从理论研究进入了实际应用当中。阅读疗法研究的热点主要是阅读疗法干预和将阅读疗法应用于临床的研究,而针对高校大学生开展阅读疗法的探讨,成为了我国阅读疗法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阅读疗法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实施
阅读疗法以书为媒介,其内隐性和保护性方式,符合大学生思想的心理发展特点,易于推行和被接受。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与作品的感情内涵引起程度不同的共鸣的过程,从而改进大学生的处世态度,引领大学生思索生命的意义,明确人生的目标,寻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读书可以使居无定所的思想稳定下来,使那些迷惘和困惑的灵魂找到家园,使大学生能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顿悟解决心理冲突的途径,提升生命的质量。
1.高校生命教育中应开设与阅读疗法相关的专题讲座
在高等学校开设与阅读疗法相关的专题讲座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老师通过有针对性的讲授和引导,让学生懂得使用正确的书籍进行正确的阅读,理解生命成长特点,把握好生命成长中的烦恼和困惑,调节生命成长中形成的内压力。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使他们充分感受到阅读疗法是一种及时、可行、有效的好方法。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寻求帮助的迫切性。在高等学校开设与阅读疗法相关的专题讲座,可以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引导他们心胸豁达、积极向上,懂得生命的美好与脆弱,辩证看待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疾病和挫折,走向人生的美好与完善。通过开展这样一系列的生命教育讲座活动来提醒大学生要认真对待生活,珍爱生命,过有意义的人生。使他们在学习专业技能之外,增强对美好生活的选择能力,对是非美丑的辨别能力,对人生目的、价值、意义的探索能力,从而正确对待自己的大学生活。总之,要引导大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认识、发现、创造生命的意义。
2.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大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因此,当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时,可以通过阅读相应的书刊这味“心药”来获得心理帮助,排解困扰。需要通过阅读来调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增强意志品质,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正是大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和图书馆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图书资源优势,为图书馆的工作赋予了新的服务内涵[4]。从大学生自杀的个案可以看出,有的大学生之所以选择轻生来结束自己年轻鲜活的生命,就是对生命失去了信心,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种对于死亡的亲近,折射出大学生对人生的目标和生命意义的缺失。大学生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充满了挫折和不确定性因素,因此需要成功方法的指导与借鉴。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力量之大,甚至能够改变读者的命运,帮助大学生重塑价值观、人生观,缔造优秀的人格。近年来,励志图书的大量出版和持续热销,诸如《生命的重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己拯救自己》、《简·爱》、《约翰·克里斯朵夫》等,给遭受挫折和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奉上了“心灵鸡汤”。
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尝试阅读疗法,并且从中获益呢?这就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咨询和阅读指导,让面临不同问题的学生对症下药,选择适合的图书得到相应的精神疗效。在实践中人们总结出:对于家庭经济困难、身患疾病、遭遇挫折和人生目标不明确的大学生,倡导阅读人生哲理方面的书刊,能起到鼓舞斗志、克服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作用;对于意志消沉的大学生,通过阅读心理保健期刊,可增强其心理免疫力,帮助其树立信心,领悟世事、人情,排解忧烦。当大学生遇到心灵困惑、遭受心理危机时,心理辅导老师指导其走进图书馆,通过阅读励志书籍,学会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找到开启心灵的钥匙,把问题解决、消灭在萌芽中;通过阅读伟大人物的传记,领悟人生奥秘,把磨难视为人生宝贵的财富,以宽阔的胸襟接纳所面临的一切,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一切苦难,珍爱生命,实现大学生心理自助。
3.在校园网上开展阅读治疗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网络载体强大的教育辐射力,开发网络教育系统,开展网络服务,进行生命教育。在校园网主页上建立“读书网”,一方面上传具有启发意义的佳作、励志故事、名人传记故事、人生哲理、名人名言等,方便大学生随时上网查询和浏览,另一方面可随时用电子邮件向咨询台发送问题,咨询台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他们甄选恰当的图书和开列书目,及时回复。这种方便快捷的网上求助能及时缓解大学生的苦恼和压力。网络的匿名性、保密性、随意性、灵活性、宽泛性,以及无压力、无顾虑、无强制性等特征,易于推行,更受大学生欢迎。同时开通利用网络上的留言功能,还可使更多的大学生受益。阅读是大众需求,是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需求。把一些励志的鼓舞士气的优秀电子图书推广到同学们中去,使一些出现烦恼不想通过咨询来改变现状的同学通过“读书网”,从书中寻求答案,寻求精神食粮,丰富精神世界,实现生命价值的真正所在。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能够触动人的心灵深处,可以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甚至可以激励人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符合大学生“相对闭锁、独立自主”的心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心灵重塑和改造工程,既要有教师、学校的齐抓共管,又要有学生本人的积极配合及自我调整。教育者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根据产生的新问题改进教育方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使教育和治疗更富有成效。阅读疗法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生事物,还需要认真研究并通过实践摸索来探求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但是,可以预见在高校生命教育中,阅读疗法将具有越来越强的生命力。阅读疗法能够引导大学生认识、发现创造生命的可贵、可歌、可颂意义,真正理解生命的内涵,加深对生命本质的理性思考,爱惜生命,用奋斗不息的乐观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人生态度,认真过好每一天,使每一天都有收获、有意义,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谱写美好的青春之歌。
参考文献:
[1]刘环.让生死不再两茫茫[J].思想·理论·教育,2003,(33).
[2]陈瑜.生命教育——按摩心灵的手[N].解放日报,2003- 09-11.
[3]王昕,吕彬江.利用阅读疗法开展网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探索,2006.5.
[4]方婧.阅读疗法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教育 阅读疗法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
大学时期是人一生中情感最丰富、最激烈、最动荡的时期,是形成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发展水平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大学生一方面处于不断求知探索之中,另一方面又处于压力、竞争之下。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对生命不负责任。一旦遭受挫折,就会产生厌世的情绪,做出极端行为,甚至走上人生的不归路。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实,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大学生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挫折、打击的方式,与缺乏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有直接关系。所以重视和倡导生命教育,不仅意味着对大学生个体自然生命的关怀,而且意味着对大学生生命价值与人生态度的引导与提升。目前,生命教育已在全球迅速展开,生命教育将帮助大学生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寻找自身的价值体系,提升生命的质量。
(1)生命教育内涵
生命教育是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尊重生命,珍惜有限生命,建立起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促进价值观、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教育[1]。大学生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而珍惜生命的价值,建立健康的人生观,陶冶健全的人格。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起点,发展生命、完善生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为宗旨的教育,它通过关爱、珍爱、尊重生命、提升大学生的觉悟,引导其成长与发展。
(2)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背景
近年来,大学生危害自己或他人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相当一部分人的生命观存在着较大的偏颇和误区:生命意识淡薄,不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缺乏对生命应有的尊重与珍惜,抗挫折能力低下,常常采取消极或否定态度来应对困难。大学生生命教育已成为目前高校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我认为生命教育需要的方向与原则应该是首先考虑到“要活着”,而不是“不想死”的问题。
西方生命教育的传统观念:“生命教育的研究源于对死亡的思考”的陈旧观念,不足为范。(见1959年心理学家赫尔曼《死亡的意义》一书)渴望活着自然不想“了断自己”,那还用说吗?我们对青年人的教育应该与其生命蓬勃、憧憬明天同向和一致,而不是一些让人感到灰暗和沮丧的观点。
生命的本质和本能是维护生命、冲向发展、展望前途、指向未来的。动物和人生理心理的天然趋势便是如此。因此,我们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方向的原则是极力扶植它固有的可能的处于潜隐状态的生命朝气和生命驱力,使其心态阳光,生机勃勃。
为了让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阳光,积极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及社会的灰暗面,我们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引导。
(1)热爱生命。拓宽和浓厚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兴趣,并使他们具有多方向发展的渴望和想法。如此,一方面受挫,其它方面仍兴犹未已。
(2)与家人、朋友以及学校、事业单位建立强劲的相互吸引关系。我们爱他们,他们爱我们;而且会易位而思,我的自裁,走不归路,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痛苦和损失。
(3)有建立事业的志向、进取的驱力,战胜困难、化阻碍为顺利的信念,拓展思维的能力或信心。
(4)有发展思维的习惯与能力,想得宽、想得通,就不会想不开。不绝望,有希望,会想死吗?
(5)学习心理学,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人的心理,人的情绪有两极性的自然转化,否定、紧张、消极的情绪自然而然会向肯定、松弛、稳定转化。—般情况下,过一段时间就会月明风清,心情就会转好……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利用宣泄和外抑制疏导心理。宣泄的方式可以利用文艺方式和与人倾诉衷肠、观光旅游等来解决。外抑制,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做一些费神的事转移注意力,忘记不愉快的事情与记忆。
以上谈到的五个方面,由于目前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学生的能力在飞速发展,可以在大学图书馆鼓励学科馆员开展心理导读服务,同时可以通过应用阅读疗法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疗法的引导,让学生感悟到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历经不同的精彩与辉煌,以及它的慢慢沉浸于宁静,最后回归于自然,每一个状态与过程都有它的不同的优美和独特的风景。
二、阅读疗法的研究进展
“阅读疗法”(Bibliotherapy,或译为“阅读治疗”)一词源于希腊语,是“图书”与“治疗”两词的合成,指利用阅读图书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阅读图书,辅助医治情绪、情感等方面的紊乱病症。阅读疗法的本质是通过阅读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应对各种外界影响的能力。阅读疗法在西方国家非常受重视,1961年,“阅读治疗”一词首次被收入第三版《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并给予了这样的解释:在医学、精神病学领域,利用精选的阅读材料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同时,通过有指导的阅读,帮助人们解决一些有关人本身的、内在的问题[3]。
阅读疗法在西方己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早期的阅读疗法带有宗教色彩。中世纪时,就有利用宗教类书籍辅助治疗的记录。美国的著名内科医生本杰明是第一位正式开展阅读治疗的医生。他在1810年提出,通过阅读有益健康的读物来减轻压力,矫正病理情绪状态。20世纪30年代后,阅读疗法得到了西方国家相关机构的普遍重视。193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医院图书馆分会设立了阅读疗法委员会。1964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召开了第一次“阅读疗法”研讨会。20世纪80年代,在人们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阅读疗法在心理治疗中开始得到重视。目前,阅读疗法在国际上已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近20年内阅读治疗作为一种干预措施,被许多的专家应用于临床治疗如进食障碍、强迫障碍、自杀行为的干预手段和教育发展。
阅读疗法被西方医学界用作治疗精神病的工具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我国对阅读疗法的研究尚属初级阶段。我国对阅读疗法的专门研究起步很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将国外的研究引入中国。在进入21世纪后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对阅读疗法的概念及适用症进行了探讨,在理论研究方面有了比较成熟的发展。2008年王波先生学术专著《阅读疗法》的出版,展现了一个完整的阅读疗法研究体系。阅读疗法不仅是人类治疗身心疾患的需要,而且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从而调整心理状态,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目前阅读疗法已从理论研究进入了实际应用当中。阅读疗法研究的热点主要是阅读疗法干预和将阅读疗法应用于临床的研究,而针对高校大学生开展阅读疗法的探讨,成为了我国阅读疗法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阅读疗法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实施
阅读疗法以书为媒介,其内隐性和保护性方式,符合大学生思想的心理发展特点,易于推行和被接受。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与作品的感情内涵引起程度不同的共鸣的过程,从而改进大学生的处世态度,引领大学生思索生命的意义,明确人生的目标,寻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读书可以使居无定所的思想稳定下来,使那些迷惘和困惑的灵魂找到家园,使大学生能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顿悟解决心理冲突的途径,提升生命的质量。
1.高校生命教育中应开设与阅读疗法相关的专题讲座
在高等学校开设与阅读疗法相关的专题讲座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老师通过有针对性的讲授和引导,让学生懂得使用正确的书籍进行正确的阅读,理解生命成长特点,把握好生命成长中的烦恼和困惑,调节生命成长中形成的内压力。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使他们充分感受到阅读疗法是一种及时、可行、有效的好方法。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寻求帮助的迫切性。在高等学校开设与阅读疗法相关的专题讲座,可以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引导他们心胸豁达、积极向上,懂得生命的美好与脆弱,辩证看待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疾病和挫折,走向人生的美好与完善。通过开展这样一系列的生命教育讲座活动来提醒大学生要认真对待生活,珍爱生命,过有意义的人生。使他们在学习专业技能之外,增强对美好生活的选择能力,对是非美丑的辨别能力,对人生目的、价值、意义的探索能力,从而正确对待自己的大学生活。总之,要引导大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认识、发现、创造生命的意义。
2.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大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因此,当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时,可以通过阅读相应的书刊这味“心药”来获得心理帮助,排解困扰。需要通过阅读来调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增强意志品质,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正是大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和图书馆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图书资源优势,为图书馆的工作赋予了新的服务内涵[4]。从大学生自杀的个案可以看出,有的大学生之所以选择轻生来结束自己年轻鲜活的生命,就是对生命失去了信心,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种对于死亡的亲近,折射出大学生对人生的目标和生命意义的缺失。大学生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充满了挫折和不确定性因素,因此需要成功方法的指导与借鉴。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力量之大,甚至能够改变读者的命运,帮助大学生重塑价值观、人生观,缔造优秀的人格。近年来,励志图书的大量出版和持续热销,诸如《生命的重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己拯救自己》、《简·爱》、《约翰·克里斯朵夫》等,给遭受挫折和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奉上了“心灵鸡汤”。
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尝试阅读疗法,并且从中获益呢?这就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咨询和阅读指导,让面临不同问题的学生对症下药,选择适合的图书得到相应的精神疗效。在实践中人们总结出:对于家庭经济困难、身患疾病、遭遇挫折和人生目标不明确的大学生,倡导阅读人生哲理方面的书刊,能起到鼓舞斗志、克服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作用;对于意志消沉的大学生,通过阅读心理保健期刊,可增强其心理免疫力,帮助其树立信心,领悟世事、人情,排解忧烦。当大学生遇到心灵困惑、遭受心理危机时,心理辅导老师指导其走进图书馆,通过阅读励志书籍,学会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找到开启心灵的钥匙,把问题解决、消灭在萌芽中;通过阅读伟大人物的传记,领悟人生奥秘,把磨难视为人生宝贵的财富,以宽阔的胸襟接纳所面临的一切,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一切苦难,珍爱生命,实现大学生心理自助。
3.在校园网上开展阅读治疗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网络载体强大的教育辐射力,开发网络教育系统,开展网络服务,进行生命教育。在校园网主页上建立“读书网”,一方面上传具有启发意义的佳作、励志故事、名人传记故事、人生哲理、名人名言等,方便大学生随时上网查询和浏览,另一方面可随时用电子邮件向咨询台发送问题,咨询台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他们甄选恰当的图书和开列书目,及时回复。这种方便快捷的网上求助能及时缓解大学生的苦恼和压力。网络的匿名性、保密性、随意性、灵活性、宽泛性,以及无压力、无顾虑、无强制性等特征,易于推行,更受大学生欢迎。同时开通利用网络上的留言功能,还可使更多的大学生受益。阅读是大众需求,是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需求。把一些励志的鼓舞士气的优秀电子图书推广到同学们中去,使一些出现烦恼不想通过咨询来改变现状的同学通过“读书网”,从书中寻求答案,寻求精神食粮,丰富精神世界,实现生命价值的真正所在。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能够触动人的心灵深处,可以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甚至可以激励人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符合大学生“相对闭锁、独立自主”的心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心灵重塑和改造工程,既要有教师、学校的齐抓共管,又要有学生本人的积极配合及自我调整。教育者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根据产生的新问题改进教育方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使教育和治疗更富有成效。阅读疗法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生事物,还需要认真研究并通过实践摸索来探求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但是,可以预见在高校生命教育中,阅读疗法将具有越来越强的生命力。阅读疗法能够引导大学生认识、发现创造生命的可贵、可歌、可颂意义,真正理解生命的内涵,加深对生命本质的理性思考,爱惜生命,用奋斗不息的乐观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人生态度,认真过好每一天,使每一天都有收获、有意义,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谱写美好的青春之歌。
参考文献:
[1]刘环.让生死不再两茫茫[J].思想·理论·教育,2003,(33).
[2]陈瑜.生命教育——按摩心灵的手[N].解放日报,2003- 09-11.
[3]王昕,吕彬江.利用阅读疗法开展网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探索,2006.5.
[4]方婧.阅读疗法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