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孩子不仅要求知识的学习,对于艺术的教育也是寄寓着很大的期望。艺术教育是一个人个人素质和修养的提升,在个人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需要从小就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养成,都是从小开始的,小班幼儿艺术的熏陶与学习为终身学习和享受艺术奠定基础。以自然资源中可利用的材料为主,充分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经验,积极主动地帮助幼儿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让幼儿寻找自己所熟悉的自然资源中的美。
【关键字】小班 艺术经验建构 自然资源
让幼儿感受和欣赏自然资源的美,让幼儿学会发现和感受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幼儿利用自然资源尝试、创造,充分尊重和理解幼儿的艺术想象、表现和创造。做好幼儿艺术教育的引路人。
一、自然资源的定义和意义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其包括土地、水、空气、动植物等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幼儿艺术经验的建构过程,是一种从幼儿自身经验和人类共有经验来激发幼儿艺术创作动机,从而建构新经验的过程。
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学校教育,这一思想早在十几年前陶行知先生就曾经提过。陈鹤琴先生也认为利用周围的环境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对于幼儿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就地取材,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开展丰富多彩、有特色的幼儿艺术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大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大自然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利用大自然资源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可以完善艺术教育的构建方式。让孩子爱上自然,合理利用资源材料是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以大自然作为教育活动的载体,能够扩大幼儿的学习空间,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拓展孩子的思维和操作空间。艺术经验的积累能够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以及对事物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小班幼儿艺术经验的建构
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蔬菜,水果颜色鲜艳不仅带给孩子美的感受,还能激发幼儿美的想象。自然资源给艺术活动增添了许多的色彩简单的材料能让活动富有乐趣。
1.欣赏——“色”
五颜六色、色彩斑斓的花一直是孩子们议论的焦点话题。班级微课程《幼儿园的花》便是基于小班幼儿对花的认识。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在种植园中发现了很多美丽的花,在声声地赞叹中,他们闻闻、看看、说说、比比,讨论着花的名称、花瓣的多少、花瓣的样子。要回活动室的时候,还有的孩子对花的美恋恋不舍,想继续把花拿回到教室中欣赏,这一想法引起了孩子们的讨论:有的孩子说要保护花;有的孩子说要把它画下来;有的孩子说要把它拍成照片;在一阵阵的探讨当中,我们利用孩子们对花的探索兴趣,开展了《幼儿园的花》这一班级微课程活动。
与凤仙花的初次邂逅,让幼儿对花有了不同的认识。正值夏季的幼儿园,大多数花都谢了的时候,唯独有一种花开的旺盛。红色、粉色、紫色,不一样的颜色,却类属同一种花,有着同样的名字。在认识了凤仙花之后,我们开始和幼儿一起寻找幼儿园里更多的不同颜色的花。每次孩子们发现新品种的时候,他们就像是寻到了宝藏一样,欢呼雀跃的感叹:幼儿园是一个大花园。从认识各种各样的花到观察各种个样的花,再到记录各种各样的花,这整个过程教师都跟随幼儿的兴趣,及时合理的利用好自然资源,增强了幼儿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幼儿真正的与花,与色彩进行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同时利用凤仙花所特有的染色功能开展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先引导幼儿尝试凤仙花怎样染指甲;再进行家园合作,请家长分享制作指甲油的视频,取得了家园共育;然后又深入探讨其他的花能否染指甲。
从幼儿园走出去,孩子们寻找到了周围小区、公园、乡村、田野里更多的花,看到了更多的自然界的色彩,他们学会了欣赏自然界中的色。
2.发现——“形”
艺术来源于生活。幼儿在生活中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从而达到对艺术的良好熏陶。创造的根源来自于事物的具体形象,幼儿对物体形象的认知是展开想象的基础。进行想象是幼儿创作的动力和兴趣,激发幼儿欣赏自然中美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幼儿对艺术教育经验积累的基础。
在构建小班幼儿艺术经验的时候,我们也会借助于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借形想象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自然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的发现与创作。在进行想象这一艺术创造的过程当中,我们还提倡环保节能,利用废旧物品来进行想象、创作,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环保意识和习惯。
3.表现——“相”
幼儿利用自然资源中有趣的形象进行艺术创作,形式多种多样,活动丰富有趣,擴展了幼儿的视野。
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我们会更多的想让孩子用美术作品的形式把观察到的物体记录下来,一方面锻炼了孩子的美术技能;另一方面,培养了孩子记忆和用图形、色彩等表现物体的技能。让幼儿把所观察到的花画出来,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和记忆能力,还帮助幼儿发展了构图能力,同时也让幼儿对色彩有了更一步的了解。美术作品的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绘画的材料各不相同,取之不尽。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等成品材料;叶子、树枝、松塔、果实、石头等自然材料;果壳、毛线、牙刷、纸盘等生活材料,都可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材料。由“相”想象和联想,教师合理引导,幼儿思维创造,丰富小班幼儿艺术经验。
三、自然资源的艺术秘密
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利用自然资源对小班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充满了趣味性与生动性。春天的绿草、夏天的花、秋天的果实、冬天的雪,都极具美的意境,陶冶着孩子的艺术情操。基于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少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思维活跃敢于想象、敢于创作,他们会把手中的操作材料自由组合、变幻莫测。我们要合理的适时地利用大自然中蕴涵着的丰富资源,激发幼儿观察创作的兴趣,扩大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促进幼儿艺术经验的和谐建构。
幼儿的艺术经验建构具有过程性、体验性和螺旋上升的特点。幼儿艺术经验的建构过程,是一种从幼儿自身经验和人类共有经验来激发幼儿艺术创作动机,从而建构新经验的过程。地方性美育资源的开发,不仅仅局限于园内外资源,还应充分发掘地域特点的美育资源的价值,利用幼儿身边的、感兴趣的、易取得的、有价值的资源,以幼儿本位的思想为指导,让美育资源儿童化、丰富化、扩大化,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助推幼儿艺术经验的建构和幼儿园艺术特色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凌霞.美术课堂应渗透人文之美[J].考试周刊, 2011
[2]陆峰.构建开放性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J].职大学报,2010
[3]孙玉兰.幼儿艺术教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字】小班 艺术经验建构 自然资源
让幼儿感受和欣赏自然资源的美,让幼儿学会发现和感受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幼儿利用自然资源尝试、创造,充分尊重和理解幼儿的艺术想象、表现和创造。做好幼儿艺术教育的引路人。
一、自然资源的定义和意义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其包括土地、水、空气、动植物等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幼儿艺术经验的建构过程,是一种从幼儿自身经验和人类共有经验来激发幼儿艺术创作动机,从而建构新经验的过程。
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学校教育,这一思想早在十几年前陶行知先生就曾经提过。陈鹤琴先生也认为利用周围的环境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对于幼儿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就地取材,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开展丰富多彩、有特色的幼儿艺术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大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大自然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利用大自然资源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可以完善艺术教育的构建方式。让孩子爱上自然,合理利用资源材料是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以大自然作为教育活动的载体,能够扩大幼儿的学习空间,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拓展孩子的思维和操作空间。艺术经验的积累能够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以及对事物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小班幼儿艺术经验的建构
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蔬菜,水果颜色鲜艳不仅带给孩子美的感受,还能激发幼儿美的想象。自然资源给艺术活动增添了许多的色彩简单的材料能让活动富有乐趣。
1.欣赏——“色”
五颜六色、色彩斑斓的花一直是孩子们议论的焦点话题。班级微课程《幼儿园的花》便是基于小班幼儿对花的认识。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在种植园中发现了很多美丽的花,在声声地赞叹中,他们闻闻、看看、说说、比比,讨论着花的名称、花瓣的多少、花瓣的样子。要回活动室的时候,还有的孩子对花的美恋恋不舍,想继续把花拿回到教室中欣赏,这一想法引起了孩子们的讨论:有的孩子说要保护花;有的孩子说要把它画下来;有的孩子说要把它拍成照片;在一阵阵的探讨当中,我们利用孩子们对花的探索兴趣,开展了《幼儿园的花》这一班级微课程活动。
与凤仙花的初次邂逅,让幼儿对花有了不同的认识。正值夏季的幼儿园,大多数花都谢了的时候,唯独有一种花开的旺盛。红色、粉色、紫色,不一样的颜色,却类属同一种花,有着同样的名字。在认识了凤仙花之后,我们开始和幼儿一起寻找幼儿园里更多的不同颜色的花。每次孩子们发现新品种的时候,他们就像是寻到了宝藏一样,欢呼雀跃的感叹:幼儿园是一个大花园。从认识各种各样的花到观察各种个样的花,再到记录各种各样的花,这整个过程教师都跟随幼儿的兴趣,及时合理的利用好自然资源,增强了幼儿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幼儿真正的与花,与色彩进行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同时利用凤仙花所特有的染色功能开展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先引导幼儿尝试凤仙花怎样染指甲;再进行家园合作,请家长分享制作指甲油的视频,取得了家园共育;然后又深入探讨其他的花能否染指甲。
从幼儿园走出去,孩子们寻找到了周围小区、公园、乡村、田野里更多的花,看到了更多的自然界的色彩,他们学会了欣赏自然界中的色。
2.发现——“形”
艺术来源于生活。幼儿在生活中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从而达到对艺术的良好熏陶。创造的根源来自于事物的具体形象,幼儿对物体形象的认知是展开想象的基础。进行想象是幼儿创作的动力和兴趣,激发幼儿欣赏自然中美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幼儿对艺术教育经验积累的基础。
在构建小班幼儿艺术经验的时候,我们也会借助于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借形想象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自然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的发现与创作。在进行想象这一艺术创造的过程当中,我们还提倡环保节能,利用废旧物品来进行想象、创作,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环保意识和习惯。
3.表现——“相”
幼儿利用自然资源中有趣的形象进行艺术创作,形式多种多样,活动丰富有趣,擴展了幼儿的视野。
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我们会更多的想让孩子用美术作品的形式把观察到的物体记录下来,一方面锻炼了孩子的美术技能;另一方面,培养了孩子记忆和用图形、色彩等表现物体的技能。让幼儿把所观察到的花画出来,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和记忆能力,还帮助幼儿发展了构图能力,同时也让幼儿对色彩有了更一步的了解。美术作品的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绘画的材料各不相同,取之不尽。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等成品材料;叶子、树枝、松塔、果实、石头等自然材料;果壳、毛线、牙刷、纸盘等生活材料,都可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材料。由“相”想象和联想,教师合理引导,幼儿思维创造,丰富小班幼儿艺术经验。
三、自然资源的艺术秘密
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利用自然资源对小班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充满了趣味性与生动性。春天的绿草、夏天的花、秋天的果实、冬天的雪,都极具美的意境,陶冶着孩子的艺术情操。基于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少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思维活跃敢于想象、敢于创作,他们会把手中的操作材料自由组合、变幻莫测。我们要合理的适时地利用大自然中蕴涵着的丰富资源,激发幼儿观察创作的兴趣,扩大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促进幼儿艺术经验的和谐建构。
幼儿的艺术经验建构具有过程性、体验性和螺旋上升的特点。幼儿艺术经验的建构过程,是一种从幼儿自身经验和人类共有经验来激发幼儿艺术创作动机,从而建构新经验的过程。地方性美育资源的开发,不仅仅局限于园内外资源,还应充分发掘地域特点的美育资源的价值,利用幼儿身边的、感兴趣的、易取得的、有价值的资源,以幼儿本位的思想为指导,让美育资源儿童化、丰富化、扩大化,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助推幼儿艺术经验的建构和幼儿园艺术特色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凌霞.美术课堂应渗透人文之美[J].考试周刊, 2011
[2]陆峰.构建开放性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J].职大学报,2010
[3]孙玉兰.幼儿艺术教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