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要从各种趣味盎然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中去探究人类的最初记忆,那一定伴随着不少“水”的元素。从盘古开天地到大禹治水,人类的发展似乎都与“水”紧紧相连。而横贯东西、辐辏南北的长江,更是将我国八省二市一区连接了起来,构成了关系到国家全面发展重大战略的长江经济带。
从长三角到成渝经济区,这是—条长达数万里的经济带
以作为生命之源的长江为依托,长江经济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带内地域广阔,自然条件优渥。这里水草丰盈、土壤肥沃,加上空气湿润、水网密集,因此,长江经济带自古以来就称得上是农耕定居的最佳场所,五千年历史的“稻作文明”正是在此产生。
位于长江经济带内的浙江河姆渡文明、四川的三星堆古蜀文明,以及中华文明源头之一的良渚文明,这些都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支撑,蕴藏着特殊的文明记忆。
发展至今,依托着这条“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起始,途经以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主体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直抵长江上游的成渝经济区。区域内不仅有巴蜀天府之国,湖湘鱼米之乡,也滋养着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使得长江经济带坐拥多个著名的农业基地、生态文化胜地和经济中心城市。
经济总额超46%,它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长江经济带覆盖了全国八省二市一区,区域占地面积达205万平方公里。雖从数据上看,它只覆盖了全国21.4%的面积,但经济总值高达全国的46%,在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作为世界级的“经济走廊”,长江经济带产业门类齐全,涵盖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五大世界级制造业,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工业集聚区。从上游的高新技术研发,到下游的传统制造加工,在全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竞争优势。
以中国最大城市上海为首的数十个大城市、特大城市犹如明珠般镶嵌在长江沿岸。长江经济带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达水平最高,也是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经济带。在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城市GDP前10强名单中,长三角经济带城市占据7席,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全局中的“主心骨”地位日益凸显。
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现象突出,急需发展新格局
围绕着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思路,需要有持续的强劲动力来推动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在黄河、长江、珠江、淮河、海河、辽河和松花江七大流域经济带中,长江经济带的人均GDP仅排第6位,流域内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尤其突出,这意味着流域内经济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应运而生。
“一轴”是指以长江这一“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等特大城市的核心引领作用,构建沿江的绿色发展轴;“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要促进交通的互联互通;“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能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使得长江中上游的广阔腹地爆发巨大的内需潜力,促进经济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全新格局。
对抗“经济逆全球化”,从长江经济带开始
从英国脱欧、美国推动关税壁垒,到全球疫情蔓延,各国政府纷纷限制跨国投资与商业布局。起始于20世纪下半叶、在21世纪初得到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受到沉重打击。
中国也在这种国际形势下受到了“经济逆全球化”的挑战。想要有效应对“经济逆全球化”的种种影响,长远布局经济发展模式,显然只依靠传统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路径已经难以为继,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开放体系,促进对内的纵深发展恰逢其时。
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地位,即长江经济带将成为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经过两年多紧锣密鼓的建设,长江经济带打通了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区域统一通关等制度环节,基本具备了承载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条件。长江经济带将与“一带一路”倡议一起,实现我国从碎片化布局到全局性规划的转移,构建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长江经济带协调国内经济发展,确保国内经济趋于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则确定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两者结合,势必能应对“经济逆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我国经济谋求新的出路。
实现区域整合,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动力
消除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也是长江经济带肩负的责任与发展的动力。
长江经济带既是东中西三大区域梯度的衔接,也是连接长江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核心桥梁。加快发展一批区域性大城市、卫星城市和特色城镇,必将实现长江流域的深度整合。
依靠便捷的水陆交通,能促进东西部产业的承接转移。将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至西部,改善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能以此来提高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
此外,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提供更好更均衡的教育资源、工作岗位,这既是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又是居民长远的消费福利,以此来实现跨越式福利改善和区域内消费整合,势必进一步释放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潜力。
我们有信心,在未来,长江经济带将发挥自身优势,为中国经济创造出更多可能。
近年来,作为全国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渐江省湖州市积极融入“一带—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体化发展,加快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加速港口资源整合,推进运输结构调整。
从长三角到成渝经济区,这是—条长达数万里的经济带
以作为生命之源的长江为依托,长江经济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带内地域广阔,自然条件优渥。这里水草丰盈、土壤肥沃,加上空气湿润、水网密集,因此,长江经济带自古以来就称得上是农耕定居的最佳场所,五千年历史的“稻作文明”正是在此产生。
位于长江经济带内的浙江河姆渡文明、四川的三星堆古蜀文明,以及中华文明源头之一的良渚文明,这些都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支撑,蕴藏着特殊的文明记忆。
发展至今,依托着这条“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起始,途经以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主体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直抵长江上游的成渝经济区。区域内不仅有巴蜀天府之国,湖湘鱼米之乡,也滋养着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使得长江经济带坐拥多个著名的农业基地、生态文化胜地和经济中心城市。
经济总额超46%,它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长江经济带覆盖了全国八省二市一区,区域占地面积达205万平方公里。雖从数据上看,它只覆盖了全国21.4%的面积,但经济总值高达全国的46%,在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作为世界级的“经济走廊”,长江经济带产业门类齐全,涵盖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五大世界级制造业,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工业集聚区。从上游的高新技术研发,到下游的传统制造加工,在全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竞争优势。
以中国最大城市上海为首的数十个大城市、特大城市犹如明珠般镶嵌在长江沿岸。长江经济带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达水平最高,也是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经济带。在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城市GDP前10强名单中,长三角经济带城市占据7席,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全局中的“主心骨”地位日益凸显。
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现象突出,急需发展新格局
围绕着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思路,需要有持续的强劲动力来推动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在黄河、长江、珠江、淮河、海河、辽河和松花江七大流域经济带中,长江经济带的人均GDP仅排第6位,流域内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尤其突出,这意味着流域内经济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应运而生。
“一轴”是指以长江这一“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等特大城市的核心引领作用,构建沿江的绿色发展轴;“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要促进交通的互联互通;“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能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使得长江中上游的广阔腹地爆发巨大的内需潜力,促进经济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全新格局。
对抗“经济逆全球化”,从长江经济带开始
从英国脱欧、美国推动关税壁垒,到全球疫情蔓延,各国政府纷纷限制跨国投资与商业布局。起始于20世纪下半叶、在21世纪初得到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受到沉重打击。
中国也在这种国际形势下受到了“经济逆全球化”的挑战。想要有效应对“经济逆全球化”的种种影响,长远布局经济发展模式,显然只依靠传统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路径已经难以为继,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开放体系,促进对内的纵深发展恰逢其时。
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地位,即长江经济带将成为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经过两年多紧锣密鼓的建设,长江经济带打通了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区域统一通关等制度环节,基本具备了承载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条件。长江经济带将与“一带一路”倡议一起,实现我国从碎片化布局到全局性规划的转移,构建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长江经济带协调国内经济发展,确保国内经济趋于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则确定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两者结合,势必能应对“经济逆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我国经济谋求新的出路。
实现区域整合,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动力
消除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也是长江经济带肩负的责任与发展的动力。
长江经济带既是东中西三大区域梯度的衔接,也是连接长江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核心桥梁。加快发展一批区域性大城市、卫星城市和特色城镇,必将实现长江流域的深度整合。
依靠便捷的水陆交通,能促进东西部产业的承接转移。将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至西部,改善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能以此来提高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
此外,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提供更好更均衡的教育资源、工作岗位,这既是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又是居民长远的消费福利,以此来实现跨越式福利改善和区域内消费整合,势必进一步释放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潜力。
我们有信心,在未来,长江经济带将发挥自身优势,为中国经济创造出更多可能。
近年来,作为全国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渐江省湖州市积极融入“一带—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体化发展,加快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加速港口资源整合,推进运输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