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文化宝藏极其丰富。可以这么说,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万事万物,皆入诗中。美丽的景色、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审美的趣味,应有尽有,对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很多同学因迫于各种考试压力而无心欣赏或欣赏水平有限,鉴于此,我在教授古诗歌时精选少量诗歌认真研读,从内容到形式给学生作欣赏演示,以此激发兴趣,提高欣赏水平,收到较好效果。
首先,注重创设意境,以情感人。要想上好一堂成功的诗歌鉴赏课,创设良好的课堂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触发其知识积累和课堂表现欲是十分重要的。古代诗歌往往篇幅短小,年代久远,学生由于知识和阅历的问题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往往限于表面,然而我们语文教师知道古诗歌包含着大量的内容,那么要在课堂上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创设好诗歌的意境,是很重要的。如我在教授杜甫的古诗《登高》时,先以作者的生平和创作本诗的背景做铺垫,又对“九月九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加以简介,突出了作者老病孤独,一生漂泊的悲凉处境,同时选用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哀婉悲凉的旋律再加上教师充满感情的范读渲染出了强烈的伤感氛围,课堂气氛凝重,使学生能强烈地承受诗人孤独悲凉处境和心情,有些学生甚至掉下泪来,加深了其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的理解。
其次,巧用名家點评,拓展鉴赏空间。对于无数经久不衰的古代诗歌,有大量把诗文名篇擦拭得更加璀璨的名家点评,在引领学生领略古诗歌名篇魅力的过程中,巧用名家评语,对于拓展鉴赏思维的空间,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指导学生欣赏杜牧《江南春》时,在整体感受了作品内容(绚丽多彩的江南春景图和对朝代兴亡的无限感慨)后,引用了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对本诗的批评意见:“‘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做‘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部、楼台、僧寺、酒施皆其中矣。”然后问:“大家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吗?”通过讨论学生们觉得他的批评欠妥,我趁势引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察》中的评语来表扬学生:“余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诗家善立题者也。”相信这样的教学会给学生的古诗词鉴赏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
第三,反复吟诵,潜心涵泳。诗歌尤其是古诗歌是一种饱含激情,富有音乐性,具有音韵美,节奏美的文学样式,通过反复朗诵,潜心涵泳,可以让学生渐进诗歌所创造的意境,从而受到审美教育,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过去人们吟诵诗歌是有曲调的,各地调子不同,可见率多于自创。我们倒不必蹈袭前人,只要慢慢地读适当也延长某些字的时值,有一点抑扬顿挫的情味,就算得吟诵了。吟诵的直接效果是可以使鉴赏者感知诗的音调美和诗中的特定氛围,吟诵的次数多了,还能引发鉴赏者的想象、联想、体验和感受,潜心品味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如鱼之游于江海之中,自有无穷乐趣,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最有效的审美手段,万不可弃置不用。
吟诵时应注意:1.近体诗,无妨先背下来,然后练习吟诵,长一些的古体诗可以分层练习吟诵,最后也要达到成诵。2.教师应当在读法(节奏、速度、轻重音、表情等)上作具体指导,并给学生示范,或指定个别学生做吟诵表演。
古代诗歌是文学中一朵奇葩,它需要我们用智者的眼光去欣赏它,同时也应在内心深处感应它,阅读古代诗歌的兴趣非天然生成,要靠培养。巴尔扎克曾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的思想。培根说过,“阅读使人充实,……诗歌使人巧慧……”。古诗词是思想精华,智慧的源泉,文化含量极高,青少年如若钟情于此,必能在语文能力,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石。
单位:辽宁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首先,注重创设意境,以情感人。要想上好一堂成功的诗歌鉴赏课,创设良好的课堂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触发其知识积累和课堂表现欲是十分重要的。古代诗歌往往篇幅短小,年代久远,学生由于知识和阅历的问题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往往限于表面,然而我们语文教师知道古诗歌包含着大量的内容,那么要在课堂上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创设好诗歌的意境,是很重要的。如我在教授杜甫的古诗《登高》时,先以作者的生平和创作本诗的背景做铺垫,又对“九月九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加以简介,突出了作者老病孤独,一生漂泊的悲凉处境,同时选用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哀婉悲凉的旋律再加上教师充满感情的范读渲染出了强烈的伤感氛围,课堂气氛凝重,使学生能强烈地承受诗人孤独悲凉处境和心情,有些学生甚至掉下泪来,加深了其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的理解。
其次,巧用名家點评,拓展鉴赏空间。对于无数经久不衰的古代诗歌,有大量把诗文名篇擦拭得更加璀璨的名家点评,在引领学生领略古诗歌名篇魅力的过程中,巧用名家评语,对于拓展鉴赏思维的空间,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指导学生欣赏杜牧《江南春》时,在整体感受了作品内容(绚丽多彩的江南春景图和对朝代兴亡的无限感慨)后,引用了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对本诗的批评意见:“‘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做‘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部、楼台、僧寺、酒施皆其中矣。”然后问:“大家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吗?”通过讨论学生们觉得他的批评欠妥,我趁势引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察》中的评语来表扬学生:“余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诗家善立题者也。”相信这样的教学会给学生的古诗词鉴赏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
第三,反复吟诵,潜心涵泳。诗歌尤其是古诗歌是一种饱含激情,富有音乐性,具有音韵美,节奏美的文学样式,通过反复朗诵,潜心涵泳,可以让学生渐进诗歌所创造的意境,从而受到审美教育,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过去人们吟诵诗歌是有曲调的,各地调子不同,可见率多于自创。我们倒不必蹈袭前人,只要慢慢地读适当也延长某些字的时值,有一点抑扬顿挫的情味,就算得吟诵了。吟诵的直接效果是可以使鉴赏者感知诗的音调美和诗中的特定氛围,吟诵的次数多了,还能引发鉴赏者的想象、联想、体验和感受,潜心品味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如鱼之游于江海之中,自有无穷乐趣,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最有效的审美手段,万不可弃置不用。
吟诵时应注意:1.近体诗,无妨先背下来,然后练习吟诵,长一些的古体诗可以分层练习吟诵,最后也要达到成诵。2.教师应当在读法(节奏、速度、轻重音、表情等)上作具体指导,并给学生示范,或指定个别学生做吟诵表演。
古代诗歌是文学中一朵奇葩,它需要我们用智者的眼光去欣赏它,同时也应在内心深处感应它,阅读古代诗歌的兴趣非天然生成,要靠培养。巴尔扎克曾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的思想。培根说过,“阅读使人充实,……诗歌使人巧慧……”。古诗词是思想精华,智慧的源泉,文化含量极高,青少年如若钟情于此,必能在语文能力,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石。
单位:辽宁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