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是对初中阶段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因此,高中的物理知识较初中时期的更加抽象,更加让学生难以理解。基于此,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的物理教学应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物理课堂教学,从而使原本抽象、枯燥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生动,这样既能增强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还能培养高中生的信息素养。接下来,本文就探讨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高中物理课教学。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高中物理课教学 融合策略
当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016年,教育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在郑州举行,本次会议提出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主题议题,深入探讨了如何将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发展。根据会议议题,传统的“填鸭式”与“满灌式”以及“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形式的发展需要,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而且也不符合新课标“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就成为新课改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内容趣味化的重要内容。接下来,本文就从现代信息技术如何融入高中物理新课教学与实验教学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高中物理新课教学的策略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能在导课环节、主讲环节以及总结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生活常识以及物理原理,并可以在网上进行习题训练。
例如,在教授科教版必修二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中第二节《万有引力定律》这一课时,内容比较抽象,因为引力本身是我们看不见也摸不到的东西,如果只是枯燥的按照教材文本进行讲解,学生通常难以理解,或理解的不够扎实、彻底。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呈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引力的图片,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引力的定律。
1.提出问题
八大行星围绕太阳运动以及月球围绕地球运动说明了设么?抛出的物体总会落回地面,又说明了什么?同时播放相应的课件:(1)八大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画面;(2)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画面;(3)地面上的人向上抛出物体,物体落回地面的画面。
2.引导学生猜想
(1)行星为何能围绕太阳做近似圆周的运动?(2)月球为何能围绕地球做近似圆周的运动?(3)地面的物体受到的力与上述出现的力相同吗?(4)根据上述三个问题,你有何猜想?
3.分析与讨论
对课件呈现的几幅画面进行分析,总结这几种力的共性,最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总结万有引力定律。
4.创新应用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以及其表达式F∝m1m2r2→F=Gm1m2r2。
5.课后检测
组织引导学生利用智能手机或电脑对本节课关于万有引力现象的知识点进行练习,巩固课堂学习的重点。
二、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的策略
高中物理除了理论学习以外,还具有很多的实验课程,但有些实验较为危险,或者是占用大量的时间,因此,在实验课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不进行示范演示,也不组织学生进行试验。但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高中物理的实验课教学,就可以通过借助计算机、电子白板、投影仪引导学生做仿真实验,从而增强学生的物理实验经验,提升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此外,借助计算机的Excel进行数据处理,还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学会计算机软件的运用。
例如,在教授科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5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一课中,就有一个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个实验需要记录大量的数据,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处理数据,因此,教师就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做这个实验。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这个实验时,教师提前录制实验的过程,或是在网络上搜寻相应的实验视频,在实验课教学时,借助计算机、投影仪以及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实验的过程,学生根据电子白板显示的实验过程,结合教材记录实验的数据。然后利用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处理。这样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增长实验的经验,提升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帮助他们学会计算机软件的运用。
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此作为教育的载体,实现物理课堂教学“图文并茂”以及“形声并茂”的教學目的,这样既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向他们灌输知识的局面,实现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手段多样化以及教学内容趣味化的要求,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发展并丰富学生的信息素养,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培学,王风艳.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3):141-142.
[2]王泰源.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对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J].智能城市,2017,3(1):170.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高中物理课教学 融合策略
当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016年,教育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在郑州举行,本次会议提出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主题议题,深入探讨了如何将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发展。根据会议议题,传统的“填鸭式”与“满灌式”以及“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形式的发展需要,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而且也不符合新课标“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就成为新课改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内容趣味化的重要内容。接下来,本文就从现代信息技术如何融入高中物理新课教学与实验教学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高中物理新课教学的策略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能在导课环节、主讲环节以及总结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生活常识以及物理原理,并可以在网上进行习题训练。
例如,在教授科教版必修二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中第二节《万有引力定律》这一课时,内容比较抽象,因为引力本身是我们看不见也摸不到的东西,如果只是枯燥的按照教材文本进行讲解,学生通常难以理解,或理解的不够扎实、彻底。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呈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引力的图片,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引力的定律。
1.提出问题
八大行星围绕太阳运动以及月球围绕地球运动说明了设么?抛出的物体总会落回地面,又说明了什么?同时播放相应的课件:(1)八大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画面;(2)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画面;(3)地面上的人向上抛出物体,物体落回地面的画面。
2.引导学生猜想
(1)行星为何能围绕太阳做近似圆周的运动?(2)月球为何能围绕地球做近似圆周的运动?(3)地面的物体受到的力与上述出现的力相同吗?(4)根据上述三个问题,你有何猜想?
3.分析与讨论
对课件呈现的几幅画面进行分析,总结这几种力的共性,最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总结万有引力定律。
4.创新应用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以及其表达式F∝m1m2r2→F=Gm1m2r2。
5.课后检测
组织引导学生利用智能手机或电脑对本节课关于万有引力现象的知识点进行练习,巩固课堂学习的重点。
二、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的策略
高中物理除了理论学习以外,还具有很多的实验课程,但有些实验较为危险,或者是占用大量的时间,因此,在实验课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不进行示范演示,也不组织学生进行试验。但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高中物理的实验课教学,就可以通过借助计算机、电子白板、投影仪引导学生做仿真实验,从而增强学生的物理实验经验,提升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此外,借助计算机的Excel进行数据处理,还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学会计算机软件的运用。
例如,在教授科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5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一课中,就有一个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个实验需要记录大量的数据,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处理数据,因此,教师就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做这个实验。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这个实验时,教师提前录制实验的过程,或是在网络上搜寻相应的实验视频,在实验课教学时,借助计算机、投影仪以及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实验的过程,学生根据电子白板显示的实验过程,结合教材记录实验的数据。然后利用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处理。这样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增长实验的经验,提升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帮助他们学会计算机软件的运用。
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此作为教育的载体,实现物理课堂教学“图文并茂”以及“形声并茂”的教學目的,这样既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向他们灌输知识的局面,实现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手段多样化以及教学内容趣味化的要求,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发展并丰富学生的信息素养,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培学,王风艳.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3):141-142.
[2]王泰源.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对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J].智能城市,2017,3(1):170.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