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sold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人翁意识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待于提高高中教学质量在此作一简单探讨。
  关键字: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 气氛
  【分类号】G633.6
  一、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个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本次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即要转变目前在一些课堂中存在的单一、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特别要提倡自助、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题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了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我们高中数学老师就应该调整自身的教材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有选择性地采用尝试教学、问题教学、分层教学、在做中愉快地学习。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紧密结合
  无论对哪一方面的学习,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的教育下很难喜欢数学,对数学没有兴趣提高成绩也就无从谈起。信息技术的引进,是提高学生数学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高中生基本性格已经形成,我们要从他们共同兴趣爱好着手,才能提高整体学习兴趣。高中老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运用信息技术和最新的教学方法,如微课、翻转课堂等,归还给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索新知识。然而,学生个体间的能力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对学生应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的过程中的应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明确要求,《纲要》还具体阐明了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践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选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成为现实,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以教师教为主变成以学生学为主,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去,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喜欢这门学科。使我们的教学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努力把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紧密结合。如立体几何的教学,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只能在黑板上给大家呈现出立体几何的某一个侧面,让大家根据平面几何凭空想象立体的模样,而采用多媒体的技术完全可以在高中数学课堂给学生呈现具体生动的立体形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三维空间。从这个简单的教学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现代科学技术走进高中数学课堂,会让很多教学内容变得简单易懂。
  三、调控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一般是指班级里面各种心理的和社会的气氛,如拘谨程度、灵活性、结构、焦虑、教师的控制、主动性以及激励作用等等。课堂气氛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认知活动构成,它既反映了师生关系的性质,又影响着师生关系。过去那种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學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那种沉闷和严肃的教学活动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主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多与学生沟通,营造和谐、宽松、乐学、民主、平等、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学习氛围,优化他们的创新心理。在上课时,我们老师要能调节课堂氛围。“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因为积极的、师生相互理解与支持的气氛,会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同时也会导致更多的努力和创造性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周小山.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华中枸骨以带芽新梢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该植物离体培养的影响,内容包括:外植体的采取、4℃冷藏及消毒对植物初代培养的影响;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及培养方式对继代
摘要:物理学作为一门成熟的科学,它把科学的和谐美、简单美、对称美和新奇美全面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学物理教学中按照美育规律有的放矢地实施审美教育,促进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发展美学思维,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物理美、教学实施、创新精神  【分类号】G633.7  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专门化”教育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中学物理课程不是为培养物理专业工作者而设立的,它应该
摘 要:英语语言承载着所有的英语文化,对英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归纳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穿插的内容,总结了提高大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途径。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大学生英语文化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养;教学内容;培养途径  【分类号】H319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语言基础与技能的训练,却忽略了
本文以探讨青杨虎天牛、杨树烂皮病、杨树冰核细菌性溃疡病对小青黑杨材质的影响为目标,对危害前后的材质进行测试分析,主要测定了木材的解剖特征、物理特征及化学特征。木材解
摘要:数学教学作为小学教学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现阶段的数学学习效果,同时对学生今后进行更加深入的数学学习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不足逐渐暴露出来,制约了高质量小学数学教学的出现。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途径与策略为探索主题,建议广大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创新数学教学观念;优化数学教学方式;改进数学教学评价
摘要:计算机技术是中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操作技能,搞好微机教学是各所中学在实行素质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任务。因此,如何提高微机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掌握运用信息技术的本领便成为微机课的教师的首要目标。  关键词:微机教学 兴趣 能力  【分类号】G434  许多微机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花那么多的时间备课,效果却并不理想?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很多“低级的错误”?目前中学的微机教
摘要:创设小学数学问题情境需要坚持层次性、探索性、趣味性以及启发性的基本原则,并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其在故事、游戏等方面兴趣爱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并融合相关的实践活动,创设具有代表性的、针对性的、灵活性的问题情境,帮助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效率,改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推动小学教学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原则;方法  【分类号】G623.5  一、小学数学教学
摘要: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精品课程建设是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必要手段,小学语文在小学各类学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是衡量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标准。本文主要从小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精品课程建设 探讨  【分类号】G623.2  语文课程是我国所有小学必须开设的文化基础课,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扩大小学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