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个有点让人不解的现象:二级市场里一片肃杀,但是2012年医药私募投融资案例数量却再度创下了历史新高,这种逐渐增高的趋势也许还没有结束,“2013年下半年,估计会再出现一次投资数量上的小高潮”,一位投资人告知本刊。
原因在三年前就已经注定。2009年全球经济的萧瑟让医疗健康产业成为投资机构偏爱的沃土,不仅老牌投资机构更关注医疗健康产业,新的医药投资机构也大幅增加,开始了所谓的“全民PE化”。这时是大部分人民币基金募资的起点,而其通常情况下3~5年的资本周期已经接近收官阶段,这时一些投资机构募到的资金仍然有一部分没有投出去,基于要给LP一个交代的考虑,这部分没有投出去的钱会四处寻找出口。“不得不投”、“一定要投”、“找点事儿做”,成为这一年投资机构在面对医药投融资项目时的普遍心态写照。
当然,投资机构们不会承认他们是这样的被动,在我们走访数十家医药投资机构时,每位投资人都能够讲出几个未来比较看好的医疗健康产业细分领域,并将这一领域内投资机会评述一番。当本刊记者与他们核实2012年的投资案例数量时,大部分投资人会略显兴奋地说:“我们投的案例要比这个数字多”,但要进一步询问是多出哪几个,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 “现在还不方面透露”。
投企业与吞“子弹”
不方面透露的背后又带出了两个事实:投资机构要么是想锦衣夜行,要么是怕树大招风。
锦衣夜行的投资机构认为尽管医疗健康产业有众多的细分领域,但是他们所投资的某一家公司能够很明显地带有某一细分市场的大多数特征,披露之后,若遭到同行之间按图索骥式的跟随投资,必然会催高这一细分市场的价格。
害怕树大招风的投资机构比较少,最显著的则是那家以风格彪悍著称的“投资达人”,在连续两年投资企业数量都排名榜首之后,2012年公开的业绩确实乏善可陈,一共投资了3家制药企业,都是其擅长的Pre-IPO阶段。不过据熟悉这家投资机构的投资人透露,2012年,他们的业绩远不止如此,“不透露的原因是不想外界再对其投资的企业评头论足”。
当被问及这一年的明星案例时,数十位不同机构的投资人中有多位不约而同地将光环戴在甘李药业头上,这是一家启明创投2010年发起A轮投资,之后又经过几轮融资的公司。这一举动带出的额外信息是:今年,精彩的案例有点少。
无怪乎,那位辗转在沃脉德与君联资本之间的投资人,在其微博中描述“吞子弹”:“英文中有个短语,叫做bite the bullet (吞子弹),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受损失和痛苦以解决问题。我们常面临两难境地,无论怎样选择都得吞一颗子弹,有的人无法克服吞子弹的心理障碍,在这选择面前无限期地徘徊,结果损失和痛苦比吞子弹大得多,最终还是得吞原来那颗子弹。如果反正要吞,越早越好。”这话很适合描述2012年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
当然,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确实到了一个关注早期发展企业的节点,不管是主动的选择还是被动接受,产业的现实是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成熟企业可以供Pre-IPO去抢夺。从2009年医药产业成为资本的淘金热土以来,比较成熟的投资标的已经被投资机构挖掘出大部分,这些企业要么已经在IPO狂野的时候上市融资完毕,要么已经有投资机构进入。所以投资机构如今选择的投资标的在企业成熟度和发展阶段上多数是处于发展期,所投或者所需的金额不会太大。在数据上的体现是:2012年104起投资案例中,有79起发生在企业发展期,多数是A轮融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67起已披露案例的投资总金额只有48.42亿元,比2011年的111.58亿元,下降了57%,且2012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私募融资平均交易金额为0.72亿元,平均交易金额相比2011年的1.83亿元下降了61%。上亿元的投资案例更少,共有4起超过1.5亿元,涉及金额达21.7亿元,而2011年共发生10起超过1.5亿元的融资交易,涉及金额达86.23亿元。
多小散乱中的机会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得益于医疗健康产业多、小、散、乱的现状,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机构也基本完成了分层、分帮、分领域的投资取向。
关注早期的投资机构仍然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产业的大走势,他们看上去并不着急,从早期延展到种子期,直至找到合适的项目,并为项目匹配上专业团队,一起创业。这时,他们的竞争对手增加了天使投资人,这时候听到的抱怨是,“中国的天使投资人群体太乱,哄抬价格”,一位一直做早期项目的投资者说。
关注发展期的投资机构仍然在四处忙活着,他们要比拼谁的眼光更加毒辣,看到三五年后的市场爆发点,找到了就抢先布局;看错了,没披露,就当交了一笔不菲的入门费。更有些投资者开始自己动手为投资的早期项目找人才、找产品、找市场,挣一笔做成之后的辛苦钱。尽管一位投资界大佬十分激动地表达了投资时“增值服务大多数都是扯淡”—因为药企75%的基因已经固定,投资人最多能帮到25%的忙;但仍有一部分投资人相信,通过他们不遗余力地帮助,哪怕是烂标的也可以起死回生,大赚一笔。
曾经争夺最为激烈的Pre-IPO企业,因为投资标的减少,竞争依然激烈,资本体量比较大的投资机构还会在这一层面奋力拼搏一下,但有一些PE已经在往VC方向延展,“培养3~5年或退出,或待其上市,一拨符合IPO的企业又会出现”,多位投资者如此展望其投资企业的未来。
经过这几年对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实践,该交的学费已经交足,那些活跃的投资机构已经逐渐开始按图索骥,以自己的资本能量和所掌控的各类资源为基点,明白了投资哪些领域、哪类企业更容易成功。例如有的投资机构开始关注中药产业,有的投资机构开始主攻医疗服务,而有的投资机构开始在为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医疗健康产业边缘型企业中寻找投资机会。只是无论关注哪个阶段的投资,未来投资机构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必须是前瞻性的眼光和专业化的团队,以及多元化的延伸。 制药子行业变化大
回到2012年发生在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案例,尽管已经显现出分化的势头,但是总体来看,发生在制药产业的投资案例仍然占到绝对多数。共发生48起私募融资,其中33起交易披露投资金额,总交易金额约32.19亿元,平均交易金额为0.98亿元。
不过相比2011年,制药行业在交易数量和金额上均呈现下降趋势。交易数量占全部医疗健康产业交易数量的比例,从2011年的62.79%下降到46.15%;交易金额从82.24%下降到66.48%。
从制药子行业的分布来看,受“十二五”规划的影响,生物制药领域内的投资比化学药品制剂在数量上多出5起投资案例,二者分别有21起和16起。(见后文《信达新“抗”战》)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制药产业中诊断类产品在2012年的投资小高潮。在全部48起投资案例中,共有9起投资是针对医疗诊断类企业的,这类投资在2011年的投资案例中鲜见。(见后文《当亿元资金来敲门》)
医疗诊断成为一个细分的投资热点,原因有两个:一个是2011年迪安诊断的上市,让投资者看到了在这个细分行业培养上市公司的潜力;另一个方面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医疗诊断的产业整合空间巨大,中国的各类诊断公司上千家,而在美国,前十大诊断企业已经占到了市场的绝对份额。
医疗器械行业发生的私募融资案例数量排在第二位,共有31起。其中18起交易披露投资金额,总交易金额约8.48亿元,平均交易金额为0.45亿元。医疗器械是2012年最受VC/PE关注的细分行业。根据科技部2012年的规划意见,“十二五”期间国内新增医疗器械产值预计达2000亿元。政策层面扶持力度的加大,医疗器械行业表现出开发周期短、投资回报快、风险系数低的投资优势,吸引了各路资本的关注。
从投资案例数量上看,医疗器械的交易数量是2011年的2.58倍,交易金额是2011年的3倍;交易数量占全部医疗健康产业交易数量的比例从2011年的13.95%上涨到29.81%。从交易金额上看,交易金额占全部医疗健康产业交易金额的比例从2011年的2.46%上涨到17.51%。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医疗器械行业31个案例中有21个都是A轮投资,占比67.74%,资本多数投向了具有发展潜力的早期企业。
都在等着三甲医院
医疗服务行业是2012年投融资案例中的另外一个热点。2012年医疗服务行业共发生17起私募融资,其中11起交易披露投资金额,总交易金额约5.73亿元,平均交易金额为0.52亿元。
单从交易数量上看,医疗服务行业投资数量占全部医疗健康产业交易数量的比例从2011年的约15.12%上涨到16.35%;从交易金额上看,占全部医疗健康产业交易金额的比例从2011年的约7.53%上涨到11.83%。
虽然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政策的出台为医疗服务行业的投资注入了兴奋剂,但是到目前来看,仍然没有一例综合性大医院投资案例的发生,投资机构都还是在专科医院、美容整形、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移动医疗等细分领域,寻找投资机会。(见后文《专科先动 大鳄潜行》)
不过必须承认,在这个领域正在发生着变化,投资机构在选择投资标的企业时目光更为开阔,虽然仍没有跳出专科、高端服务为主的范围,但在门类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拓展,例如新世纪儿童医院和以肿瘤治疗为主的新里程医院等投资案例,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据了解,行业内一家投资机构已经同北医三院接洽,希望未来能够共同投资开展医疗服务方面的业务,若能成功,无疑会为资本进入公立医院寻得一个突破口。
除此以外,医药外包、医药保健、医药流通分别发生的投融资案例是4起,3起和1起。
医药保健行业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不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是在一批具有知名度、吸引投资机构关注的保健品企业成功上市后,后续品牌企业的缺乏。医药保健行业过分依赖品牌、广告和宣传,对产品本质的追求不够,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有限,这是导致投资机构踯躅不前的关键因素。
至于医药流通行业,在三大国资商业公司全国圈地之后,好的投资标已经非常罕见,同时,取消药品加成,流通差价管制等行业政策,也对医药流通行业的利润有了大幅度的影响。
医药外包方面,尽管2012年泰格医药的上市,让资本看到了其中的机会,但由于许多医药外包服务企业主营业务比较单一,且核心竞争力不具备技术壁垒等,使得投资机构尽管看好中国医药外包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但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投资仍持谨慎态度。
2012年IPO情况不佳,让投资者纷纷将目光转向并购退出(见后文《另寻出路》)。2012发生的并购案例共有230起,其中过亿元的案例有53起。许多投资人都认为并购行为在2012年凸显是因为IPO不畅造成,也许正好相反,2012年的并购恰好是之前3年因上市募资的产业消化。
可以预期的是,如果2013年二级市场的形势仍然不好,医药行业内的并购会发生得更多。
原因在三年前就已经注定。2009年全球经济的萧瑟让医疗健康产业成为投资机构偏爱的沃土,不仅老牌投资机构更关注医疗健康产业,新的医药投资机构也大幅增加,开始了所谓的“全民PE化”。这时是大部分人民币基金募资的起点,而其通常情况下3~5年的资本周期已经接近收官阶段,这时一些投资机构募到的资金仍然有一部分没有投出去,基于要给LP一个交代的考虑,这部分没有投出去的钱会四处寻找出口。“不得不投”、“一定要投”、“找点事儿做”,成为这一年投资机构在面对医药投融资项目时的普遍心态写照。
当然,投资机构们不会承认他们是这样的被动,在我们走访数十家医药投资机构时,每位投资人都能够讲出几个未来比较看好的医疗健康产业细分领域,并将这一领域内投资机会评述一番。当本刊记者与他们核实2012年的投资案例数量时,大部分投资人会略显兴奋地说:“我们投的案例要比这个数字多”,但要进一步询问是多出哪几个,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 “现在还不方面透露”。
投企业与吞“子弹”
不方面透露的背后又带出了两个事实:投资机构要么是想锦衣夜行,要么是怕树大招风。
锦衣夜行的投资机构认为尽管医疗健康产业有众多的细分领域,但是他们所投资的某一家公司能够很明显地带有某一细分市场的大多数特征,披露之后,若遭到同行之间按图索骥式的跟随投资,必然会催高这一细分市场的价格。
害怕树大招风的投资机构比较少,最显著的则是那家以风格彪悍著称的“投资达人”,在连续两年投资企业数量都排名榜首之后,2012年公开的业绩确实乏善可陈,一共投资了3家制药企业,都是其擅长的Pre-IPO阶段。不过据熟悉这家投资机构的投资人透露,2012年,他们的业绩远不止如此,“不透露的原因是不想外界再对其投资的企业评头论足”。
当被问及这一年的明星案例时,数十位不同机构的投资人中有多位不约而同地将光环戴在甘李药业头上,这是一家启明创投2010年发起A轮投资,之后又经过几轮融资的公司。这一举动带出的额外信息是:今年,精彩的案例有点少。
无怪乎,那位辗转在沃脉德与君联资本之间的投资人,在其微博中描述“吞子弹”:“英文中有个短语,叫做bite the bullet (吞子弹),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受损失和痛苦以解决问题。我们常面临两难境地,无论怎样选择都得吞一颗子弹,有的人无法克服吞子弹的心理障碍,在这选择面前无限期地徘徊,结果损失和痛苦比吞子弹大得多,最终还是得吞原来那颗子弹。如果反正要吞,越早越好。”这话很适合描述2012年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
当然,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确实到了一个关注早期发展企业的节点,不管是主动的选择还是被动接受,产业的现实是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成熟企业可以供Pre-IPO去抢夺。从2009年医药产业成为资本的淘金热土以来,比较成熟的投资标的已经被投资机构挖掘出大部分,这些企业要么已经在IPO狂野的时候上市融资完毕,要么已经有投资机构进入。所以投资机构如今选择的投资标的在企业成熟度和发展阶段上多数是处于发展期,所投或者所需的金额不会太大。在数据上的体现是:2012年104起投资案例中,有79起发生在企业发展期,多数是A轮融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67起已披露案例的投资总金额只有48.42亿元,比2011年的111.58亿元,下降了57%,且2012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私募融资平均交易金额为0.72亿元,平均交易金额相比2011年的1.83亿元下降了61%。上亿元的投资案例更少,共有4起超过1.5亿元,涉及金额达21.7亿元,而2011年共发生10起超过1.5亿元的融资交易,涉及金额达86.23亿元。
多小散乱中的机会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得益于医疗健康产业多、小、散、乱的现状,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机构也基本完成了分层、分帮、分领域的投资取向。
关注早期的投资机构仍然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产业的大走势,他们看上去并不着急,从早期延展到种子期,直至找到合适的项目,并为项目匹配上专业团队,一起创业。这时,他们的竞争对手增加了天使投资人,这时候听到的抱怨是,“中国的天使投资人群体太乱,哄抬价格”,一位一直做早期项目的投资者说。
关注发展期的投资机构仍然在四处忙活着,他们要比拼谁的眼光更加毒辣,看到三五年后的市场爆发点,找到了就抢先布局;看错了,没披露,就当交了一笔不菲的入门费。更有些投资者开始自己动手为投资的早期项目找人才、找产品、找市场,挣一笔做成之后的辛苦钱。尽管一位投资界大佬十分激动地表达了投资时“增值服务大多数都是扯淡”—因为药企75%的基因已经固定,投资人最多能帮到25%的忙;但仍有一部分投资人相信,通过他们不遗余力地帮助,哪怕是烂标的也可以起死回生,大赚一笔。
曾经争夺最为激烈的Pre-IPO企业,因为投资标的减少,竞争依然激烈,资本体量比较大的投资机构还会在这一层面奋力拼搏一下,但有一些PE已经在往VC方向延展,“培养3~5年或退出,或待其上市,一拨符合IPO的企业又会出现”,多位投资者如此展望其投资企业的未来。
经过这几年对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实践,该交的学费已经交足,那些活跃的投资机构已经逐渐开始按图索骥,以自己的资本能量和所掌控的各类资源为基点,明白了投资哪些领域、哪类企业更容易成功。例如有的投资机构开始关注中药产业,有的投资机构开始主攻医疗服务,而有的投资机构开始在为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医疗健康产业边缘型企业中寻找投资机会。只是无论关注哪个阶段的投资,未来投资机构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必须是前瞻性的眼光和专业化的团队,以及多元化的延伸。 制药子行业变化大
回到2012年发生在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案例,尽管已经显现出分化的势头,但是总体来看,发生在制药产业的投资案例仍然占到绝对多数。共发生48起私募融资,其中33起交易披露投资金额,总交易金额约32.19亿元,平均交易金额为0.98亿元。
不过相比2011年,制药行业在交易数量和金额上均呈现下降趋势。交易数量占全部医疗健康产业交易数量的比例,从2011年的62.79%下降到46.15%;交易金额从82.24%下降到66.48%。
从制药子行业的分布来看,受“十二五”规划的影响,生物制药领域内的投资比化学药品制剂在数量上多出5起投资案例,二者分别有21起和16起。(见后文《信达新“抗”战》)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制药产业中诊断类产品在2012年的投资小高潮。在全部48起投资案例中,共有9起投资是针对医疗诊断类企业的,这类投资在2011年的投资案例中鲜见。(见后文《当亿元资金来敲门》)
医疗诊断成为一个细分的投资热点,原因有两个:一个是2011年迪安诊断的上市,让投资者看到了在这个细分行业培养上市公司的潜力;另一个方面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医疗诊断的产业整合空间巨大,中国的各类诊断公司上千家,而在美国,前十大诊断企业已经占到了市场的绝对份额。
医疗器械行业发生的私募融资案例数量排在第二位,共有31起。其中18起交易披露投资金额,总交易金额约8.48亿元,平均交易金额为0.45亿元。医疗器械是2012年最受VC/PE关注的细分行业。根据科技部2012年的规划意见,“十二五”期间国内新增医疗器械产值预计达2000亿元。政策层面扶持力度的加大,医疗器械行业表现出开发周期短、投资回报快、风险系数低的投资优势,吸引了各路资本的关注。
从投资案例数量上看,医疗器械的交易数量是2011年的2.58倍,交易金额是2011年的3倍;交易数量占全部医疗健康产业交易数量的比例从2011年的13.95%上涨到29.81%。从交易金额上看,交易金额占全部医疗健康产业交易金额的比例从2011年的2.46%上涨到17.51%。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医疗器械行业31个案例中有21个都是A轮投资,占比67.74%,资本多数投向了具有发展潜力的早期企业。
都在等着三甲医院
医疗服务行业是2012年投融资案例中的另外一个热点。2012年医疗服务行业共发生17起私募融资,其中11起交易披露投资金额,总交易金额约5.73亿元,平均交易金额为0.52亿元。
单从交易数量上看,医疗服务行业投资数量占全部医疗健康产业交易数量的比例从2011年的约15.12%上涨到16.35%;从交易金额上看,占全部医疗健康产业交易金额的比例从2011年的约7.53%上涨到11.83%。
虽然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政策的出台为医疗服务行业的投资注入了兴奋剂,但是到目前来看,仍然没有一例综合性大医院投资案例的发生,投资机构都还是在专科医院、美容整形、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移动医疗等细分领域,寻找投资机会。(见后文《专科先动 大鳄潜行》)
不过必须承认,在这个领域正在发生着变化,投资机构在选择投资标的企业时目光更为开阔,虽然仍没有跳出专科、高端服务为主的范围,但在门类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拓展,例如新世纪儿童医院和以肿瘤治疗为主的新里程医院等投资案例,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据了解,行业内一家投资机构已经同北医三院接洽,希望未来能够共同投资开展医疗服务方面的业务,若能成功,无疑会为资本进入公立医院寻得一个突破口。
除此以外,医药外包、医药保健、医药流通分别发生的投融资案例是4起,3起和1起。
医药保健行业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不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是在一批具有知名度、吸引投资机构关注的保健品企业成功上市后,后续品牌企业的缺乏。医药保健行业过分依赖品牌、广告和宣传,对产品本质的追求不够,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有限,这是导致投资机构踯躅不前的关键因素。
至于医药流通行业,在三大国资商业公司全国圈地之后,好的投资标已经非常罕见,同时,取消药品加成,流通差价管制等行业政策,也对医药流通行业的利润有了大幅度的影响。
医药外包方面,尽管2012年泰格医药的上市,让资本看到了其中的机会,但由于许多医药外包服务企业主营业务比较单一,且核心竞争力不具备技术壁垒等,使得投资机构尽管看好中国医药外包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但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投资仍持谨慎态度。
2012年IPO情况不佳,让投资者纷纷将目光转向并购退出(见后文《另寻出路》)。2012发生的并购案例共有230起,其中过亿元的案例有53起。许多投资人都认为并购行为在2012年凸显是因为IPO不畅造成,也许正好相反,2012年的并购恰好是之前3年因上市募资的产业消化。
可以预期的是,如果2013年二级市场的形势仍然不好,医药行业内的并购会发生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