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民居垂花门装饰艺术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0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增头羌寨的垂花门是羌族传统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重要表现,其展现的装饰细节美、因地制宜的结构美与羌族民居建筑的融合美,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研究价值。从增头村民居中的垂花门入手,具体分析垂花门的造型、结构、存在的空间和位置。增头村垂柱种类有方形垂柱、圆柱形垂柱、瓜形垂柱等;垂花门上的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文字等装饰纹样体现其装饰艺术特征。走进古村落,传承垂花门的建筑装饰艺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羌族民居;垂花门;装饰艺术;增头
  中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各地至今仍保存着能够体现当地民族特色的民居建筑。羌族民居,植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之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记录着先辈的智慧创造与文化记忆,并于环境相适应,呈现出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乡土文化。
  增头村,又名增头寨,属理县桃坪乡所辖的三村之一,与河对岸的佳山村、脚下的桃坪村为同一个年代的千年古寨,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风情的原始羌族村寨。增头羌寨民居在继承羌族民居建筑特点的基础上,受汉、藏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呈现多元化特点,形成既保持本民族特性又具有融合文化特征的建筑装饰艺术。
  本文从增头村民居中的垂花门入手,具体分析垂花门的造型、结构、存在的空间和位置,归纳了增头村垂花门与垂柱的种类与装饰纹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垂花门的装饰艺术特征。
  一、垂花门与垂柱
  垂花门是古代中国民居建筑院落内部的门,它是内宅与外宅(前院)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位于民居的中轴线上,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垂柱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所以称之为垂花门。垂花门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集结处,反映出古建筑各部件、要素与装饰手法,其垂柱的种类样式更是丰富多彩,富有文化底蕴。羌民居的垂花门虽然在样式和制作工艺上和汉民居建筑中的垂花门有所差别,但在垂柱样式和装饰题材上又有所发展,呈现建筑的文化融合性特征(如图1)。下面就增头寨调研区域内所见的垂柱样式做分类讨论:
  (一)方形垂柱
  增头羌寨方形垂柱多为正方体垂柱,此类垂柱样式在增头羌寨中数量相对较多,细节上也多变,有的会在垂柱头四面雕刻吉祥文字,如“吉”“祥”“福”“禄”等。有的则在表面画浅浮雕花草纹或寿桃纹样,或深雕几何图形,使垂柱头更有立体感。檐枋的顶端常见用龙头做装饰。垂柱底端以小的几何体或者四瓣花瓣柱体作为点缀装饰(如图2)。
  (二)圆柱形垂柱
  增头羌寨圆柱形垂柱大多数情况下是与方形垂柱组合,细节上有层次的变化,有的会在垂柱表面挖出一圈长方形的凹槽作为装饰;有的则是挖出三层长方形的凹槽,形成规律感,垂柱底部再雕刻成花瓣装饰,具有建筑细节美(如图3)。
  (三)瓜形垂柱
  在增头羌寨发现的瓜形垂柱,保存完好、色彩鲜艳、细节丰富、造型更为精细。垂柱体施之以彩绘,柱体大面积使用黄色,局部用墨绿色、白色、朱红色点缀,制作工艺更为复杂,具有较高的审美性。同时,蔬菜瓜果等装饰元素融入羌族建筑装饰,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美好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如图4)。
  二、增头羌寨垂花门的
  结构、尺寸、分布位置、现存状况集传统建筑要素于一身的垂花门,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深刻地影响了羌族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精美的垂花门,被羌族人民所接受。增头羌寨的垂花门,分为顶棚、柱体和地面部分,在融入羌族建筑的过程中,复杂的顶棚装饰部件过于繁重,与羌民居石砌墙体的粗犷风格不符,被羌族工匠舍去,改造为木构架顶棚,两层木板交错,提高防雨、防风性能。从木构架顶棚向下有两根支撑的檐枋,在檐枋前面有装饰作用极强的花板,常有花草雕饰或龙纹雕饰,花板、檐枋与垂柱形成良好、稳固的榫卯结构。与汉垂花门不同的是,增头村的垂花门的两侧的垂柱都是不到地面的,门前垂柱略短,后垂柱略长,雕刻精美;并且下端都有一个木质撑拱连接,常有雕饰,呈直角三角形状,主要用于承重。这样的组合建筑构件样式,更有利于减轻建筑的体量感,也与当地的气候相适应,可以保持干燥,减少木质损坏。连接两根垂柱的是穿插叶麻枋,与门前垂柱衔接凸出的端头是帘笼枋,常用龙头雕饰,穿插叶麻枋的尾端嵌入门框中,增强稳定性。众多构件相互衔接,共同承担着结构和装饰作用,并与羌族特色的石砌外墙相适应,形成和谐、大气的建筑装饰艺术(如图5)。
  增头羌寨的垂花门并不是标准意義上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垂花门,大多只是整体上与垂花门形似罢了,很多细节是没有的,工艺也没有正宗垂花门的精细。有的甚至只是在大门上方做了一个类似垂花门的屋檐而已,再以木构架嵌入石砌墙体,形成一种新的建筑装饰现象。多为羌族工匠依据当地自然环境、民居条件和个人审美意向对汉垂花门的仿制。制作材料也更加因地制宜,多采用木材、石材,垂花门的大小也进行了改进,尺寸变小,是适应羌族一般民居之门和考虑防风保暖的原因。在制作工艺上,一般有雕刻和彩绘两种方式。作为主要进出之门,垂花门须要体现出主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同时又是平安吉祥的象征,因而有很强的装饰要求。民居主人经济实力较好的,垂花门一般雕刻精美,彩绘工艺精湛;经济实力普通的,也可以做简单的雕刻或以原木造型仿照垂花门的建筑装饰形式。
  在笔者调研过程中,发现增头羌寨垂花门主要集中在小寨和下寨,保存较好,雕刻细节清晰可见,部分彩绘的垂花门有一定的风化痕迹,但色彩和图形都清晰可辨别。中寨和上寨民居建筑中也可以找到垂花门的痕迹,但大多因为地震和木质损坏等原因没有被很好地保存下来。
  羌民居垂花门主要集中在杂谷脑河下游和岷江下游区域,一是因为距离汉区较近,交通便利,与汉人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二是因为当地的地理环境,就增头羌寨而言,季风气候,因海拔高差悬殊、地形复杂,具有山地立体型气候特征,旱季雨季明显、气候温和。这样的自然条件促使垂花门被增头村民接受,并保存至今。   三、垂花门的装饰纹样与艺术特征
  传统的垂花门以工艺的精巧、包罗建筑形态的繁多和独特的寓意令人感叹,而羌族建筑本身的建筑装饰并不多。在与汉、藏等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引入的垂花门融合了更多的汉民居建筑装饰元素和纹样,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特色。现就增头羌寨垂花门的装饰纹样做逐一分析。
  (一)植物纹
  花草是中国传统建筑里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增头羌寨的垂花门也吸收了这一元素,在垂花门的花板、垂柱和门簪上都有所运用,多为兰草、格桑花、四瓣花。其图案保存完好、雕刻精美(如图6)。
  (二)动物纹
  龙是华夏先祖的图腾,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在中国,长期以来龙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人们祈福、祈寿、求平安、求富贵的吉祥神物。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龙纹被广泛运用。在增头羌寨的垂花门中,龙纹的应用也很丰富,花板上常有精美的龙纹雕刻,图案以“双龙戏珠”为主。与门前垂柱衔接凸出的端头是帘笼枋,常用龙头雕饰,图案的复杂程度按民居主人经济实力而定(如图7、图8)。
  (三)文字
  文字是传情表意的符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字的审美意义和象形方面的重要作用使文字在建筑设计中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在增头村民居垂花门中经常看到直接选用语言符号做垂柱的装饰,如“吉”“祥”“如”“意”“福”等。这类纹饰不仅具有很好的装饰艺术性,而且还鲜明地传达了一定的文化思想,象征着吉祥、喜气、财富等(如图9)。
  (四)几何纹
  几何纹是几何图案组成有规律的纹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增头羌寨的垂花门中,几何图案的装饰纹样包括方胜纹、回形纹,多用于装饰花板下沿和垂柱(如图10)。
  四、结语
  综上所述,增头羌寨的垂花门是传统羌族建筑融合汉文化的一个缩影,所蕴含的建筑结构美、建筑工艺美、文化内涵美,共同烘托了垂花门精彩、浓烈的装饰之美。作为增头羌寨一种特殊的建筑艺术形式,所呈现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地域特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文化融合方式,都体现了羌族建筑艺术的包容性和创造性。增头羌寨作为历经数千年风雨的古村落,凝聚着羌族地区文明演化、宗教观念、宗教信仰、人文精神等人类智慧结晶。走进古村落,传承垂花门的建筑装饰艺术,在如今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探究增头羌寨民居中的垂花门可以更好地把握羌族民居建筑美学在文化交融下发展的脉络;其二,对传统聚落文化和乡土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为我国新时期少数民族人居环境研究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其三,对增头羌寨民居細节的系统整理,可以为重建家园提供参考,从而使增头羌寨民居中蕴含的羌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季富政.羌族建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廖捷敏.岷江上游地区羌族建筑外部装饰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6.
  [3]李路.杂谷脑河卜游羌族聚落演进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4.
  [4]向业容.羌族建筑中的汉文化特征[J].大舞台,2015(7):251-252.
  [5]张海桐.中国传统建筑中垂花门的装饰艺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6.
  作者简介:许静,四川师范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学生。
  朱晓敏,硕士,四川师范大学讲师。
其他文献
摘 要:太极与现代舞本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但是前者的形韵与后者的舞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契合之处。《你好陌生》作为李超导演的代表作,充分地展现了现代舞与太极之间的艺术联系。不仅展现了太极文化之精妙以及现代舞艺术之优美,更是触发了人们心中的思绪与情怀,引发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现代艺术,甚至包括对于生活本质、社交关系的深思。  关键词:你好陌生;现代舞;艺术呼吸;李超式  一、现代舞与太极的定
期刊
摘要:邓湘子的儿童小说以现实主义为基调,从历史洪流下的乡村取材,将儿童本位观与乡土特色结合。乡土承载历史,历史难避伤痕,作品以“伤痕”叙事为切入点,一方面将宏大的历史记忆融于底层乡村中,使精神的失落浮现在身体的伤痕与病痛之上;另一方面淡化了“伤痕”小说中的政治倾向与乐观倾向,站在新世纪儿童作家的立场上反观历史浩劫下的乡村面貌,呈现出乡村儿童在艰苦时期顽强生存、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宝贵品质。邓湘子精
期刊
摘 要:扬州漆艺悠久历史,在当下也具有创造性转化的内在潜力。将纽扣设计同漆器结合,可以构建具有独特审美韵味的新创意产品,成为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设计。作为扬州漆艺文创的一种革新尝试,将传统的漆艺元素提炼并应用到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扬州漆艺;纽扣设计;应用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扬州大学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X20190954)研究成果。  随着“改革开
期刊
摘要:《心迷宫》运用非线性叙事技法、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交错使用的方法,通过营造各种悬念,让观众在参与到故事的建构过程中,在娴熟的叙事技法下隐藏着人物的功能化和故事内容的浅薄性。《暴裂无声》虽然延续了多线性的叙事技法,但更加注重设置大量隐喻现实的符号,吸引观众对这些符号进行解读,体会其中的深层意蕴和阶层症候。从《心迷宫》到《暴裂无声》,忻钰坤的电影创作体现了从追求纯粹的叙事技巧到深刻反思阶层症候和社
期刊
摘要:电影《寻梦环游记》是2017年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出品的一部动画,于同年11月在中国内地上映,一经上映,在中国引起巨大反响。该片主要讲述一名热爱音乐的小男孩米格和落魄的亡灵音乐家埃克托在神秘的亡灵世界经历了一系列奇幻冒险的故事。影片中的主题音乐以及配乐也令人印象深刻,完美诠释了电影主题和情感,而它所获得的音乐上的成功,也值得日后其他动画电影配乐参考。  关键词:寻梦环游记;电影音乐;配乐  
期刊
摘要: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先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进行人性分析,批判了理性和感性各自走向其极端的恶果,在后文中他又提出以第三种力量的美育来居中调和,帮助人走向自由。无论是他对社会弊病的精准批判,还是他对美育思想的建构尝试在当今社会都仍有十足的借鉴价值;但在借鉴之余,他对经验道路的舍弃、对美育的片面强调,以及一定程度上对美本身潜在危害性的忽略也必须引起重视。  关键词:席勒;美育;审美教育书简  
期刊
摘要:文学叙事与电影叙事因其叙事介质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叙事特征。电影《夏洛特的网》对童话《夏洛的网》的改编,在叙事内容上基本一致,表现为事件的增删、角色的增加。文学叙事视角的多重性因电影“镜头”与“声音”的存在变得更为复杂,而两者也因各有所侧重的图像和语言的叙事介质,时间上呈现出历时与共时的不同特征,空间的存在和转换也具备了不同的功能。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断裂,继承与突破并存,显露出跨越与融合。 
期刊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简称为“二青会”。2019年8月8日晚,在山西省太原市红灯笼体育场举行了“二青会”开幕仪式。“红灯笼体育场”是山西体育中心的主场馆,昵称为“凤巢”。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三晋文化的深厚底蕴,汲取了三晋地区的文化特色,结合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与风格。红灯笼体育场在结构、色彩、文化三个方面极具视觉艺术特色,结合第二届青年运动会视觉艺术设计,挖掘其视觉设计的方法、特色
期刊
摘 要: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湖湘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以土家族西兰卡普为例,分析探讨西兰卡普的文化、信仰、民俗、色彩艺术。促进土家族织锦技艺传承人、学者更好地继承与发扬民族艺术,让更多的民俗文化爱好者加入西兰卡普的传承保护、宣传推广的队伍中来。同时也为现代民俗文化创意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湘西土家织锦工艺的研究探索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关键词: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纺织工艺;湘西  湖南地处长江以南,
期刊
摘 要:近10年来,围绕建设“钢琴之城”的目标,深圳策划和营运了一系列钢琴音乐节事文化活动,这些国际化钢琴节事音乐品牌活动,逐步形成规模与品牌效应。其品牌建设从一开始就根植在节事活动的整体发展规划中,并且以其前瞻性的策划、专业化的组织、高品质的文化项目深受广大市民和钢琴爱好者、从业者、学习者的欢迎。这些节事活动经过了多年的运作已形成一份基于公益性文化项目和文化服务的丰厚的无形资产,助力深圳公共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