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对腹股沟疝气分别以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曾收治的腹股沟疝气患者88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的数量相等,对照组中患者以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中出血量,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中出血量均较少,两组患者之间并无明显差异存在;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治愈率,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均痊愈出院,治愈率均为100%,两组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对腹股沟疝气利用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均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均能够使患者痊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手术时间与手术中出血量均较少,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小,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意愿进行适当选择。
关键词:腹股沟疝气;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本文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腹股沟疝气患者88例,分别对其以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腹股沟疝气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股沟疝气临床诊断标准。将这些患者以随机方法分为两组,使两组患者的数量相等,两组患者分别记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患者有44例,在这些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20例,年龄最小患者40岁,年龄最大患者65岁,患者年龄平均为56.8±2.6岁,患者病程在1—10年,平均病程为5.8±2.4年;观察组中44例患者,有22例为男性患者,22例为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为42—64岁,其年龄平均为58.6±2.4岁,患者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6±2.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局部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在麻醉完成之后,顺着腹外斜肌纤维的方向将肌肤切开,于腹外斜肌腱膜的下方腹内斜肌浅面对精索进行分离,并且沿着精索下端进行游离,到达耻骨结节,使其显露2cm,沿着精索上端对疝囊进行游离,达到腹膜外的脂肪处,然后按照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手术。观察组中患者行高位结扎,将提睾肌缝合,向精索内置入平片,使精索通过补片上端的开口,将补片下端圆角在腱膜组织缝合固定,位置在与耻骨缘距离1.5—2cm耻骨之上,至少要缝合2针以上,再向上方将腹外斜肌腱的上叶牵开,对补片上侧叶缘及其下腹内斜肌腱膜或者腹内斜肌进行间断缝合,对补片上端开口进行缝合,共1—2针,最后对皮下组织以及皮肤进行缝合[1]。对照组中患者以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疝囊进行缝扎并且将其离断,位置在与疝囊距离3—5cm之处,之后缝合成型后疝囊以及伞状填充物的尖端,针数为1针,由环口将填充物塞入,使其底部与内环口的边缘保持平齐,对其进行缝合并固定,共4—8针,然后再以与观察组中患者相同方法将平片放入,完成手术[2]。
1.3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患者痊愈情况以及手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患者的手术情况中相关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对其进行表示,并且以t对其进行检验,对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检验,在本文研究中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
在完成手术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治愈率,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均痊愈出院,治愈率均为100%,两组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
在手术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中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出血量分别为46.5±12.5min、150.6±22.5ml,对照组中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5.8±16.4、152.4±21.6ml,两组患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3.讨论
对于腹股沟疝气以传统有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并且手术后会产生剧烈疼痛,并且手术后容易复发。而以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腹股沟区域不需要进行广泛解剖,能够使患者手术之后的疼痛减轻,手术后不必使用镇痛药物,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本文所选择的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手术方式,其所选择的补片材料为人工复合材料,具有抗菌性,可避免为使腹股沟管后壁加强而拉拢缝合缺损的周边组织,操作较简单,治愈率较高。
综上所述,对腹股沟疝气利用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均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均能够使患者痊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手术时间与手术中出血量均较少,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小,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意愿进行适当选择。
参考文献:
[1]范成宇.充填式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4(22):3050-3051.
[2]梁光珠.观察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3,7(14):130-131.
关键词:腹股沟疝气;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本文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腹股沟疝气患者88例,分别对其以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腹股沟疝气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股沟疝气临床诊断标准。将这些患者以随机方法分为两组,使两组患者的数量相等,两组患者分别记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患者有44例,在这些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20例,年龄最小患者40岁,年龄最大患者65岁,患者年龄平均为56.8±2.6岁,患者病程在1—10年,平均病程为5.8±2.4年;观察组中44例患者,有22例为男性患者,22例为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为42—64岁,其年龄平均为58.6±2.4岁,患者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6±2.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局部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在麻醉完成之后,顺着腹外斜肌纤维的方向将肌肤切开,于腹外斜肌腱膜的下方腹内斜肌浅面对精索进行分离,并且沿着精索下端进行游离,到达耻骨结节,使其显露2cm,沿着精索上端对疝囊进行游离,达到腹膜外的脂肪处,然后按照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手术。观察组中患者行高位结扎,将提睾肌缝合,向精索内置入平片,使精索通过补片上端的开口,将补片下端圆角在腱膜组织缝合固定,位置在与耻骨缘距离1.5—2cm耻骨之上,至少要缝合2针以上,再向上方将腹外斜肌腱的上叶牵开,对补片上侧叶缘及其下腹内斜肌腱膜或者腹内斜肌进行间断缝合,对补片上端开口进行缝合,共1—2针,最后对皮下组织以及皮肤进行缝合[1]。对照组中患者以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疝囊进行缝扎并且将其离断,位置在与疝囊距离3—5cm之处,之后缝合成型后疝囊以及伞状填充物的尖端,针数为1针,由环口将填充物塞入,使其底部与内环口的边缘保持平齐,对其进行缝合并固定,共4—8针,然后再以与观察组中患者相同方法将平片放入,完成手术[2]。
1.3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患者痊愈情况以及手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患者的手术情况中相关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对其进行表示,并且以t对其进行检验,对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检验,在本文研究中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
在完成手术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治愈率,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均痊愈出院,治愈率均为100%,两组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
在手术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中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出血量分别为46.5±12.5min、150.6±22.5ml,对照组中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5.8±16.4、152.4±21.6ml,两组患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3.讨论
对于腹股沟疝气以传统有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并且手术后会产生剧烈疼痛,并且手术后容易复发。而以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腹股沟区域不需要进行广泛解剖,能够使患者手术之后的疼痛减轻,手术后不必使用镇痛药物,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本文所选择的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手术方式,其所选择的补片材料为人工复合材料,具有抗菌性,可避免为使腹股沟管后壁加强而拉拢缝合缺损的周边组织,操作较简单,治愈率较高。
综上所述,对腹股沟疝气利用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均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均能够使患者痊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手术时间与手术中出血量均较少,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小,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意愿进行适当选择。
参考文献:
[1]范成宇.充填式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4(22):3050-3051.
[2]梁光珠.观察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3,7(14):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