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广泛阅读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而且可以开启智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审美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课外读物,精心选择
巴金曾说:“我不懂什么文章作法,就是滚瓜烂熟地记下了几百篇经典篇章,然后自然而然地就会写文章了。”
1.选读一些古今中外名著,让学生知道真善美,明辨假恶丑,学到做人的道理。如从《平凡的世界》领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事情就是不平凡;从《鲁滨孙漂流记》感受如何克服悲观、战胜自然。
2.选读一些名人传记,激励自我。如阅读《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就可以感受到“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真谛,以及伟人爱国情怀。
3.选读一些科普作品和工具书,获取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启迪智慧。要教导学生,只要随手翻看《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很多学者、大家,对有些词语的规范解释甚至倒背如流,就是持之以恒阅读的结果。
二、阅读方法,精心指导
1.精读。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逐字逐句地深入研究,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
2.泛读,就是大略地读,即翻看读物。先看序言、目录、开头、结尾,然后从头到尾浏览,力求迅速明确主要内容。泛读可以增加阅读量,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书刊,扩大知识面。通过泛读,也可以快速确定它是否需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需精读。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泛读,最有利于学生制定读书计划。
3.速读。即不发音,不辨读,不转视线,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并能正确理解文章,如短文分析类的练习,或者品悟重点语段。
4.跳读。即不通读,有所舍弃,择其所需而读。边翻边扫读,在感兴趣处或认为重要处就停下来读一读,或者围绕某方面的主题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如对一本新书不甚了解,或者要急于归还,就可以选择此法。
5.批注阅读。可以在每页的留白处写下自己的随感,要有感而发;也可以在末尾处写下整体的读后感想,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最好是能围绕某个话题或者就某段某章写阅读感受,要从儿童的角度写,写真话、实话,不要作整篇性的感悟。
三、阅读习惯,精心培养
课外阅读一般来说是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由读者自己来完成的读书活动,这就要求读者有高度的自觉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就是要能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培养独立阅读的习惯。
小学生往往好动不好静,他们通常喜欢三五成群地开展活动,要想让他们能够一个人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的话,必须进行长期的培养。这里要做到“三定”:定书,阅读的书目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半途而废;定时,根据各自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切不可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定量,根据各人的阅读能力,制定一个阅读计划,按计划实施,并请教师或家长进行督促检查。
2.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以笔助思,即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用笔在文中的重要或关键字句上圈、点、勾、画、批。或者在读的过程中,摘录佳词妙句,写读书笔记或作简要批注。除了自觉查阅字、词典外,还应学会查阅图书目录和参考资料。
3.培养学生品词评句的习惯和能力。
学生不会品词评句,严重地影响了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意境、情趣的理解、体会。作者写文章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我们读文章也是如此。可以在阅读欣赏课中教给学生抓关键词句、重点词句的方法。结合平时的阅读教学的语言感悟训练,进一步要求抓得快、抓得准,评得对,评得深,由此内化到读书笔记、阅读欣赏等形式中。
4.培养学生善于联系的习惯和能力。
阅读教学中有许多知识存在着联系,如能巧妙地组织这些联系,从知识的联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阅读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课文内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要重视与生活实践、与当前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在联系中让学生自己去看事实,理解思想品质。如高年级的写读后感练习,就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当今的时代变化,感受多了,感受深了,能力也就提高了。
四、阅读效果,精心评价
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效果的评价应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应成为阅读评价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1.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只要看他们是否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情况、对主人公进行怎样的评价。可以是通过故事会、竞答游戏、內容连线、互相出题目练习等类形式来了解。
2.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标准应当高一点,看他们有没有真正走进文本,有没有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学生的读必须和思结合起来,才能有好的效果。可以抽查学生的阅读书籍,看留下的痕迹如何,可以通过开读书交流会、辩论会,进行演讲比赛,听听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
(责编夏天)
一、课外读物,精心选择
巴金曾说:“我不懂什么文章作法,就是滚瓜烂熟地记下了几百篇经典篇章,然后自然而然地就会写文章了。”
1.选读一些古今中外名著,让学生知道真善美,明辨假恶丑,学到做人的道理。如从《平凡的世界》领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事情就是不平凡;从《鲁滨孙漂流记》感受如何克服悲观、战胜自然。
2.选读一些名人传记,激励自我。如阅读《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就可以感受到“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真谛,以及伟人爱国情怀。
3.选读一些科普作品和工具书,获取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启迪智慧。要教导学生,只要随手翻看《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很多学者、大家,对有些词语的规范解释甚至倒背如流,就是持之以恒阅读的结果。
二、阅读方法,精心指导
1.精读。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逐字逐句地深入研究,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
2.泛读,就是大略地读,即翻看读物。先看序言、目录、开头、结尾,然后从头到尾浏览,力求迅速明确主要内容。泛读可以增加阅读量,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书刊,扩大知识面。通过泛读,也可以快速确定它是否需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需精读。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泛读,最有利于学生制定读书计划。
3.速读。即不发音,不辨读,不转视线,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并能正确理解文章,如短文分析类的练习,或者品悟重点语段。
4.跳读。即不通读,有所舍弃,择其所需而读。边翻边扫读,在感兴趣处或认为重要处就停下来读一读,或者围绕某方面的主题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如对一本新书不甚了解,或者要急于归还,就可以选择此法。
5.批注阅读。可以在每页的留白处写下自己的随感,要有感而发;也可以在末尾处写下整体的读后感想,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最好是能围绕某个话题或者就某段某章写阅读感受,要从儿童的角度写,写真话、实话,不要作整篇性的感悟。
三、阅读习惯,精心培养
课外阅读一般来说是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由读者自己来完成的读书活动,这就要求读者有高度的自觉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就是要能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培养独立阅读的习惯。
小学生往往好动不好静,他们通常喜欢三五成群地开展活动,要想让他们能够一个人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的话,必须进行长期的培养。这里要做到“三定”:定书,阅读的书目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半途而废;定时,根据各自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切不可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定量,根据各人的阅读能力,制定一个阅读计划,按计划实施,并请教师或家长进行督促检查。
2.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以笔助思,即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用笔在文中的重要或关键字句上圈、点、勾、画、批。或者在读的过程中,摘录佳词妙句,写读书笔记或作简要批注。除了自觉查阅字、词典外,还应学会查阅图书目录和参考资料。
3.培养学生品词评句的习惯和能力。
学生不会品词评句,严重地影响了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意境、情趣的理解、体会。作者写文章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我们读文章也是如此。可以在阅读欣赏课中教给学生抓关键词句、重点词句的方法。结合平时的阅读教学的语言感悟训练,进一步要求抓得快、抓得准,评得对,评得深,由此内化到读书笔记、阅读欣赏等形式中。
4.培养学生善于联系的习惯和能力。
阅读教学中有许多知识存在着联系,如能巧妙地组织这些联系,从知识的联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阅读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课文内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要重视与生活实践、与当前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在联系中让学生自己去看事实,理解思想品质。如高年级的写读后感练习,就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当今的时代变化,感受多了,感受深了,能力也就提高了。
四、阅读效果,精心评价
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效果的评价应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应成为阅读评价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1.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只要看他们是否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情况、对主人公进行怎样的评价。可以是通过故事会、竞答游戏、內容连线、互相出题目练习等类形式来了解。
2.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标准应当高一点,看他们有没有真正走进文本,有没有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学生的读必须和思结合起来,才能有好的效果。可以抽查学生的阅读书籍,看留下的痕迹如何,可以通过开读书交流会、辩论会,进行演讲比赛,听听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
(责编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