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语文课堂问题设计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优化课堂问题设计,提高课堂问题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 语文课堂 问题设计 优化方法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行发散思维、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果问题设计不恰当,就会走入误区:有的老师课堂问题设计太多,一节课45分钟,问题就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这些问题有的并不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设计的“有效问题”,更多是老师随心所欲所提的“无效问题”;有的老师课堂问题设计太过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学生往往不假思索便脱口而出,这样的课堂表面气氛热烈,师生互动融洽,但学生的能力却得不到任何培养;还有的老师课堂问题设计过于艰深,问题一抛出,学生一脸茫然,无从回答,造成“冷场”,最后老师只好自己代答,才能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如何优化课堂问题设计?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问题设计要有目的性
  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这个中心,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水平,优化课堂提问:提问哪些问题,在何时提问,提问哪些学生,期望得到怎样的答案,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确的通盘设计,而不是随心所欲,纯粹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够真正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二、问题设计要有整体性
  在备课中设计的问题不必太多,真正有教学意义,能提高课堂效率的提问在于“质”而并非“量”,琐碎的问题会让课堂变得松散而凌乱。一节课只需一两个关键问题,即主问题。它在课文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学生进行整体品读的牵引力,具有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支撑力,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故乡》是一篇传统课文,它深刻地概括了辛亥革命后10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同时也表达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作品是很有深意的,可设计的问题有很多。然而,如果问题设计过于琐碎,势必会将文本肢解得支离破碎。在教学中,在学生整体感知小说的情节后,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变”字,请学生以“变”字谈谈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学生找出了文中人物的变化,找出了“我”的心情变化……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下,把握了人物形象,体会了人物的语言、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这样小说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
  三、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在教学《背影》一课时,我围绕“背影”,进行了如下一组问题的设计:
  1.文中出现了哪几次背影?
  2.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次背影?为什么?
  3.父亲的背影体现了怎样的父子深情?
  第一个问题较简单,学生很容易便能找出出现了四次背影,这时我让他们分别用小标题将四次背影概括出来:点出背影—刻画背影—惜别背影—再忆背影。这样对于课文就有了整体感知,让学生明确领会本文的构思角度“背影”,从而直接进入到本课的重难点而不至于偏离。接着,思考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来分析,体会刻画人物的方法。这是课文的重难点。解决了前两个问题,对文章的感情(第三个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问题设计要有创造性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大千世界的一切。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宽、加深原有的教学内容,可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产生再造想象,或插叙情节,或改写人物,或增删语句,等等,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我在教学《喂—出来》一课时,提了一个问题:天上掉下那块小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致,与周围的同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样学生既激发了想象力,又进一步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五、问题设计应有多元性
  教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或几个具有多元性的问题来提问学生,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批判性、发散性、逆向性等)。比如在教学《第一次真好》这篇文章后,我提出一个拓展性问题:第一次真的很好吗?请说出理由。学生大多回答:“真好。”并以课文内为基础或结合实际说了理由。也有同学回答:“不一定真好。如果是第一次吸毒、赌博等就不好。”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批判性的思维。后来,我进一步引导:读了此文,你觉得对应怎样对待生活中的“第一次”?学生回答:“要小心,不一定都能尝试,要看第一次的性质好坏。”这样有激发多元解读的作用,也让学生明确了要善待人生中的第一次。
  六、提问要有普遍性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些老师课堂问题设计得很棒,但提问时往往只面向好学生,很少叫中等生,学困生更是受到冷落。于是,就会出现优生被反复点到或反复举手的场面。这样,虽然问题顺利解决了,课堂效果很好,却极大挫伤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的“表演”,自己也就不用准备,不去思考。这无疑与“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课改目标相违背。所以,提问时一定要关注班里的每位学生。问题提出后,要求全体学生都要积极思考。如果问题较简单,可将机会留给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问题稍难一些,可以先叫中等生回答,再叫优生补充。初中学生,尤其是到了初三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降低,这时要注意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留心沉默寡言的同学,鼓励同学间相互启发。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多用些心,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提问时再讲究些策略,不仅可以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及时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快教学进程,提高课堂效率。
其他文献
<正> 发展立体农业,使农业生产由平面向立体转化,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已成为90年代我省农业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实现这个转变,是发展社会主义
摘 要: 作为豫章诗社的重要成员之一的潘錞,生平不详,所作诗篇及《潘子真诗话》已散佚,今补考其从学山谷、结社唱和、授官及其祖父潘兴嗣等事,并对郭绍虞编辑的《潘子真诗话》作出补订。  关键词: 潘錞 生平 《潘子真诗话》    潘錞,亦称潘淳,字子真,是豫章诗社的重要成员,从山谷学诗,与山谷外甥交往甚密,现无诗歌留存,所著《潘子真诗话》也已散佚,今人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已做了大部分辑佚工作。有关潘錞
摘 要: 517其他题名信息字段是CNMARC中文图书著录中重要的题名检索点之一,它可以集中相同题名的文献,并使读者在已确认题名的基础上检索文献。本文以实例形式,就CNMARC中不同情况的其他题名信息在517字段的著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200字段 517字段 检索点    517其他题名信息字段是CNMARC中文图书著录中重要的题名检索点之一,《中文普通图书编目手册》写明
基诺山阳春砂仁衰老株群的更新试验再报彭建明(中国医科院药植所云南分所.景洪.666100)李春阳,许朝元,雷顺良(云南省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科委)我们于1993年11月开始的基诺山阳春砂衰老株群的更新
后进生的学习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的教师和家长。本文试图从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与兴趣入手来探求后进生语文学习的状况、成因与对策。
<正> 豫麦18号,原名矮早781,是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科研站用郑州761作母本、偃师4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一、豫麦18号主要特征特性豫麦18号属弱春性,多穗型,早熟
<正> 玉米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杂种优势的利用——选育和应用杂交种,对于大幅度地提高玉米产量具有其显著的作用。但由于玉米制种困难、繁育系数较低,限制了玉米新品种
采用基质和肥料双因素试验,比较不同基质配比、不同肥料浓度对香石竹采穗母本生长及采穗数量的影响,为香石竹种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基质配比以陶粒∶草炭为1∶1(V
<正> 多效唑是植物内源激素赤霉素的拮抗物,是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枝发生,使植株健壮、抗倒。为了研究多效唑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大豆增产新途径
摘 要: 进入21世纪,在全球竞争的压力之下,美国为维护其高等教育的世界卓越地位,联邦政府从2005年起开始实施“国家综合战略”,2007年教育部正式发布了美国联邦教育部《2007-2012年战略规划》。该战略旨在通过各级教育目标的连贯性,增加美国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增强其供给能力、社会责任和提高质量,维持美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进而实现国家利益。  关键词: 美国 “十一五” 高等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