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优化课堂问题设计,提高课堂问题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 语文课堂 问题设计 优化方法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行发散思维、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果问题设计不恰当,就会走入误区:有的老师课堂问题设计太多,一节课45分钟,问题就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这些问题有的并不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设计的“有效问题”,更多是老师随心所欲所提的“无效问题”;有的老师课堂问题设计太过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学生往往不假思索便脱口而出,这样的课堂表面气氛热烈,师生互动融洽,但学生的能力却得不到任何培养;还有的老师课堂问题设计过于艰深,问题一抛出,学生一脸茫然,无从回答,造成“冷场”,最后老师只好自己代答,才能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如何优化课堂问题设计?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问题设计要有目的性
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这个中心,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水平,优化课堂提问:提问哪些问题,在何时提问,提问哪些学生,期望得到怎样的答案,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确的通盘设计,而不是随心所欲,纯粹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够真正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二、问题设计要有整体性
在备课中设计的问题不必太多,真正有教学意义,能提高课堂效率的提问在于“质”而并非“量”,琐碎的问题会让课堂变得松散而凌乱。一节课只需一两个关键问题,即主问题。它在课文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学生进行整体品读的牵引力,具有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支撑力,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故乡》是一篇传统课文,它深刻地概括了辛亥革命后10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同时也表达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作品是很有深意的,可设计的问题有很多。然而,如果问题设计过于琐碎,势必会将文本肢解得支离破碎。在教学中,在学生整体感知小说的情节后,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变”字,请学生以“变”字谈谈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学生找出了文中人物的变化,找出了“我”的心情变化……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下,把握了人物形象,体会了人物的语言、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这样小说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
三、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在教学《背影》一课时,我围绕“背影”,进行了如下一组问题的设计:
1.文中出现了哪几次背影?
2.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次背影?为什么?
3.父亲的背影体现了怎样的父子深情?
第一个问题较简单,学生很容易便能找出出现了四次背影,这时我让他们分别用小标题将四次背影概括出来:点出背影—刻画背影—惜别背影—再忆背影。这样对于课文就有了整体感知,让学生明确领会本文的构思角度“背影”,从而直接进入到本课的重难点而不至于偏离。接着,思考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来分析,体会刻画人物的方法。这是课文的重难点。解决了前两个问题,对文章的感情(第三个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问题设计要有创造性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大千世界的一切。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宽、加深原有的教学内容,可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产生再造想象,或插叙情节,或改写人物,或增删语句,等等,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我在教学《喂—出来》一课时,提了一个问题:天上掉下那块小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致,与周围的同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样学生既激发了想象力,又进一步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五、问题设计应有多元性
教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或几个具有多元性的问题来提问学生,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批判性、发散性、逆向性等)。比如在教学《第一次真好》这篇文章后,我提出一个拓展性问题:第一次真的很好吗?请说出理由。学生大多回答:“真好。”并以课文内为基础或结合实际说了理由。也有同学回答:“不一定真好。如果是第一次吸毒、赌博等就不好。”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批判性的思维。后来,我进一步引导:读了此文,你觉得对应怎样对待生活中的“第一次”?学生回答:“要小心,不一定都能尝试,要看第一次的性质好坏。”这样有激发多元解读的作用,也让学生明确了要善待人生中的第一次。
六、提问要有普遍性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些老师课堂问题设计得很棒,但提问时往往只面向好学生,很少叫中等生,学困生更是受到冷落。于是,就会出现优生被反复点到或反复举手的场面。这样,虽然问题顺利解决了,课堂效果很好,却极大挫伤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的“表演”,自己也就不用准备,不去思考。这无疑与“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课改目标相违背。所以,提问时一定要关注班里的每位学生。问题提出后,要求全体学生都要积极思考。如果问题较简单,可将机会留给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问题稍难一些,可以先叫中等生回答,再叫优生补充。初中学生,尤其是到了初三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降低,这时要注意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留心沉默寡言的同学,鼓励同学间相互启发。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多用些心,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提问时再讲究些策略,不仅可以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及时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快教学进程,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语文课堂 问题设计 优化方法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行发散思维、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果问题设计不恰当,就会走入误区:有的老师课堂问题设计太多,一节课45分钟,问题就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这些问题有的并不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设计的“有效问题”,更多是老师随心所欲所提的“无效问题”;有的老师课堂问题设计太过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学生往往不假思索便脱口而出,这样的课堂表面气氛热烈,师生互动融洽,但学生的能力却得不到任何培养;还有的老师课堂问题设计过于艰深,问题一抛出,学生一脸茫然,无从回答,造成“冷场”,最后老师只好自己代答,才能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如何优化课堂问题设计?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问题设计要有目的性
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这个中心,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水平,优化课堂提问:提问哪些问题,在何时提问,提问哪些学生,期望得到怎样的答案,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确的通盘设计,而不是随心所欲,纯粹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够真正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二、问题设计要有整体性
在备课中设计的问题不必太多,真正有教学意义,能提高课堂效率的提问在于“质”而并非“量”,琐碎的问题会让课堂变得松散而凌乱。一节课只需一两个关键问题,即主问题。它在课文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学生进行整体品读的牵引力,具有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支撑力,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故乡》是一篇传统课文,它深刻地概括了辛亥革命后10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同时也表达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作品是很有深意的,可设计的问题有很多。然而,如果问题设计过于琐碎,势必会将文本肢解得支离破碎。在教学中,在学生整体感知小说的情节后,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变”字,请学生以“变”字谈谈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学生找出了文中人物的变化,找出了“我”的心情变化……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下,把握了人物形象,体会了人物的语言、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这样小说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
三、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在教学《背影》一课时,我围绕“背影”,进行了如下一组问题的设计:
1.文中出现了哪几次背影?
2.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次背影?为什么?
3.父亲的背影体现了怎样的父子深情?
第一个问题较简单,学生很容易便能找出出现了四次背影,这时我让他们分别用小标题将四次背影概括出来:点出背影—刻画背影—惜别背影—再忆背影。这样对于课文就有了整体感知,让学生明确领会本文的构思角度“背影”,从而直接进入到本课的重难点而不至于偏离。接着,思考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来分析,体会刻画人物的方法。这是课文的重难点。解决了前两个问题,对文章的感情(第三个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问题设计要有创造性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大千世界的一切。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宽、加深原有的教学内容,可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产生再造想象,或插叙情节,或改写人物,或增删语句,等等,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我在教学《喂—出来》一课时,提了一个问题:天上掉下那块小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致,与周围的同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样学生既激发了想象力,又进一步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五、问题设计应有多元性
教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或几个具有多元性的问题来提问学生,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批判性、发散性、逆向性等)。比如在教学《第一次真好》这篇文章后,我提出一个拓展性问题:第一次真的很好吗?请说出理由。学生大多回答:“真好。”并以课文内为基础或结合实际说了理由。也有同学回答:“不一定真好。如果是第一次吸毒、赌博等就不好。”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批判性的思维。后来,我进一步引导:读了此文,你觉得对应怎样对待生活中的“第一次”?学生回答:“要小心,不一定都能尝试,要看第一次的性质好坏。”这样有激发多元解读的作用,也让学生明确了要善待人生中的第一次。
六、提问要有普遍性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些老师课堂问题设计得很棒,但提问时往往只面向好学生,很少叫中等生,学困生更是受到冷落。于是,就会出现优生被反复点到或反复举手的场面。这样,虽然问题顺利解决了,课堂效果很好,却极大挫伤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的“表演”,自己也就不用准备,不去思考。这无疑与“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课改目标相违背。所以,提问时一定要关注班里的每位学生。问题提出后,要求全体学生都要积极思考。如果问题较简单,可将机会留给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问题稍难一些,可以先叫中等生回答,再叫优生补充。初中学生,尤其是到了初三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降低,这时要注意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留心沉默寡言的同学,鼓励同学间相互启发。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多用些心,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提问时再讲究些策略,不仅可以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及时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快教学进程,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