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代距今不超过千年,其经济倒退凋蔽,政治也不清明,但是,元代却出了许多珍品古钱,这应当与当时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政治经济的大动荡有关。
元代承袭宋、金,本来已使用纸钞,这本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后来政治腐败,滥发通货,朝廷失信于民,至顺帝末年已接近崩溃无法收拾,复大量铸铜钱并行。
我国古代各朝货币,以所见实物而言,权钞并不多见,除秦权钞(如“重一两第十九”等)外,元代也算是其中佼佼者。元代权钞铜钱所见者为“至正之宝”,有伍分、壹钱、壹钱伍分、贰钱伍分、伍钱、凡伍等。钱背穿上“吉”字,当是江南西路吉州(今江西)所铸。本栏目所发王志荣君的权钞为以往少见之“贰拾伍文”,那么“分”与“文”是否属于同一计量体系呢?如果不属于同一货币计量体系,那这枚“贰拾伍文”就与元代权钞南辕北辙,甚至会有作伪的可能,如属同一体系,二者的比价关系又如何呢?
众所周知,“分”和“文”在民国货币中,都是辅币的最小单位,二者曾经相等的。但是元代的货币,所谓分是针对白银的比价,在铜钞钱中,是指白银称量的单位分厘毫。所谓一分即等于白银一分、黄金一厘,铜钱和纸钞10文(亦有说为100文)。
弄清了文与分的关系与含意,即可判断此枚“贰拾伍文”真实存在的可能性,所以虽为出谱之品,从币制上,它的存在是合理的。
有了以上的前提,我们再看此钱实物,经目验该钱青铜偏黄,铜质熟旧,包浆浑然一体,深入钱骨,面背皆有隐起文,钱文书法亦较规范,应为真品。
此钱是否曾行用?因无其他佐证,尚不得知。但其既无年号,形制又偏大,与“至正之宝”诸大面值权钞铜钱不成比例,且有重轮,亦显另类,故可能未被采用。
但此钱并非孤品,前数年上海曾拍卖一品,苏北亦曾出过一枚。
(责编:丁 丑)
元代承袭宋、金,本来已使用纸钞,这本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后来政治腐败,滥发通货,朝廷失信于民,至顺帝末年已接近崩溃无法收拾,复大量铸铜钱并行。
我国古代各朝货币,以所见实物而言,权钞并不多见,除秦权钞(如“重一两第十九”等)外,元代也算是其中佼佼者。元代权钞铜钱所见者为“至正之宝”,有伍分、壹钱、壹钱伍分、贰钱伍分、伍钱、凡伍等。钱背穿上“吉”字,当是江南西路吉州(今江西)所铸。本栏目所发王志荣君的权钞为以往少见之“贰拾伍文”,那么“分”与“文”是否属于同一计量体系呢?如果不属于同一货币计量体系,那这枚“贰拾伍文”就与元代权钞南辕北辙,甚至会有作伪的可能,如属同一体系,二者的比价关系又如何呢?
众所周知,“分”和“文”在民国货币中,都是辅币的最小单位,二者曾经相等的。但是元代的货币,所谓分是针对白银的比价,在铜钞钱中,是指白银称量的单位分厘毫。所谓一分即等于白银一分、黄金一厘,铜钱和纸钞10文(亦有说为100文)。
弄清了文与分的关系与含意,即可判断此枚“贰拾伍文”真实存在的可能性,所以虽为出谱之品,从币制上,它的存在是合理的。
有了以上的前提,我们再看此钱实物,经目验该钱青铜偏黄,铜质熟旧,包浆浑然一体,深入钱骨,面背皆有隐起文,钱文书法亦较规范,应为真品。
此钱是否曾行用?因无其他佐证,尚不得知。但其既无年号,形制又偏大,与“至正之宝”诸大面值权钞铜钱不成比例,且有重轮,亦显另类,故可能未被采用。
但此钱并非孤品,前数年上海曾拍卖一品,苏北亦曾出过一枚。
(责编:丁 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