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成效卓著的一年,是不断进取的一年。2013年5月我校高质量通过了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校督导评估,正如评估组所说:“该校伴随着东湖高新改革开放的雄伟步伐而前行,正在努力实现由一所普通小学朝着光谷优质教育资源的方向华丽转身,发展速度较快,增值效应明显,在周边人民群众中享有较好的口碑。”
按照东湖高新区“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以创建素质教育特色校为契机,积极推行“五行教育”,不断深化文化引领、内涵发展,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推进,高位运行,呈现出跨越发展的大好局面。
一、“五行”学说简介。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木、火、土、金、水。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不论是殷商时期的“五方说”,还是春秋时期出现的“五材说”和“六府三事说”,《史记·历书》说:“皇帝考定皇历,建立五行”,《汉书·天文志》说:“五星不失行,则年谷丰星。”最后形成了“五行”学说,即宇宙间一切事物,均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行和变化所构成。我国医学就借用这一学说和阴阳说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医学。五行学说也是一种科学的哲学思想。在现代哲学上,物质概念也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这也标明五行学说和现代哲学理论有着共同的主旋律,是经久不衰的哲学精髓,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捷径,更是我们明确发展方向,少走曲折,不走曲折的明智指针。
二、“五行教育”理念产生。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它是多样化的。它也有多样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尝试教学、先学后教、情境教学等等,据说有72种教学流派。我们推出“五行”特色校园的文化建构并不是标新立异。我们认为它符合当前的主流的教育价值观,我们的理解有两个:
第一个教学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均衡发展是我们主流的教学理念和主流的教学价值观。“五行教育”主张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在学习中平衡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主流的教学价值观。
第二个教育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是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或者说是教育规划纲要上讲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工作的战略主题。五行教育主张平衡和谐发展,反对应试教育的“唯分”选拔行为,推行有个性的和谐发展。因此,五行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打造和谐校园的一种有效模式。
我们教育的主流价值观是实施素质教育,我们教学的主流价值观是由教转变为学,我们认为五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模式恰恰是体现了、代表了、引领了我们教育和教学这两个主流价值观。另外,五行教育的实践特征是本土化和特色化,或者说是校本化和特色化,它继承了中国优秀的经典的文化,它是在小学校园里经过校本化研究提炼和发展的一种理论和实践的模式。
三、为何推行五行教育。
背景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歌猛进的确给我们带来了物质上前所未有的富足,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冲击了教育本来的节奏和使命,使教育的目标过左或过右在改革中摇变不定,不是短视就是忽视教育本身的规律,只有五行平衡,和谐发展这一理念能从本质上改变这一局面。
教育的规律很多说法不一,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教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古希腊的柏拉图 “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进行高尚的行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准备,即“为我们的完美生活做好准备。”而张文质则提让教育节奏慢下来的“慢教育”,即“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些著名的教育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教育”命题所涉及的关键要素可概括为“目的”,“过程”和“关系”。教育的“目的”表现为“职业目标”与“人文目标”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表现为“劳动力”与“劳动者”或“人才”与“人品”之间的矛盾。教育的“过程”表现为“外在过程”与“内在过程”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又可称为“外铄”与“内省”之间的矛盾,“灌输”与“启发”之间的矛盾。教育的“关系”表现为“工具关系”与“本体关系”之间的矛盾。化解这些矛盾的一剂良方,我认为就是“五行教育”,即“平衡”。平衡本身也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的一剂良药。
背景二:学校紧跟光谷发展速度,享受着改革发展的福利,但学校教师学生的理念跟不上,领导的管理水平,教师的素质更是跟不上。因此学校如何变革,迎头赶上跟上领导的要求、社会的要求,跟上光谷发展的步伐与光谷发展相平衡,即师生素质与环境相平衡,如身体健康的平衡、性格的平衡、习惯的平衡、个性的平衡等。所有校园人际的矛盾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太过理想的人在现实中有时碰壁,太过现实的人私心太重,在现实中更是困难重重。所有学校班子发生矛盾的根源难道不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吗?化解这些矛盾的理念就是“五行平衡”,让我们内心平静下来,去掉浮躁而去思索教育的本真。
四、如何推行五行教育。
(一)文化引领,五行教育全面深入。
我校紧跟光谷发展步伐和区域教育战略思考,制定了“五行教育”五年发展规划;确立了“五行教育”科研课题;创办了《五行教育》学校专刊。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 “五常”(仁义礼智信)与现代素质教育内容要素(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以“一训三风”为具体内容的办学理念体系,并通过“水文轩”“火景苑”“土本堂”“金石阁”“木尚坊”等“五行园”文化环境具体呈现出来。使环境文化蕴涵“五行平衡,和谐发展”的理念,师生浸润其间,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目前,“五行平衡 和谐发展”这一理念已在学校各项工作上全面铺开,对提高育人、教学质量,对学校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二)五行德育,育人质量稳步提高。
我校深入挖掘“五行”内涵,依托五常“仁义礼智信”确立了“五行德育”目标。通过开发德育校本、主题教育活动等富有特点的活动,促进了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全校学生知礼仪,讲诚信,团结友善蔚然成风。
1.开发“五行”德育校本,强化班级管理。
创编《五行德育手册》,并贯穿于班级管理工作中,设置“小小五行星”评价表扬机制。通过这些途径,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形成优良的品德。
2.丰富“五行”德育活动载体,优化育人环境。
本学年,学校将少先队编入课程,并组织年级组开展研讨活动,创编了《少先队活动课案例选编》。学校还成立了“学生居委会”,在社区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参与社区服务、卫生、文化等工作。通过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社会的平台及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本学期还邀请了团省委少年部部长郑李辉、辅导员徐明霞来到我校指导少先队工作,并给于了高度的评价。
为营造特色的班级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我校组织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大赛”。通过班主任的班级特色展示,如 “向阳花班”、“小竹笋班”等特色文化精彩纷呈。实现了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3.拓展“五行”德育渠道,实现家校共建。
本学年,学校成立“两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例如 “家长开放日” ,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近距离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激发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再如,坚持并扎实开展“外访”工作,通过家访真正让老师走到学生心中去。在家访中发现的五小好少年冯德志的事迹已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三)精细课堂,五行课程成效明显。
学校注重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建立了管理明晰、教师自觉践行的教学管理体系,以培养教师良好教学习惯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抓手,以集体备课为载体,形成了“三抓三促“的五行课程模式。
1.抓“五行课程”学科规范,促教学品味提升。
学校为规范学科管理,保障教师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发动各备课组,群策群力编辑《光谷五小学科规范集》,从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两方面规范师生,提高了教与学的有效性。
2.抓“五行课程”教学环节,促教师素质提升。
为迎接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校督导评估,校内比教学全体教师参与,历经“说课”“磨课”“授课”“展示课”四轮,期间邀请省、市、区教研员参与指导,加大组内磨课力度,最终在5月21日的督导评估中,市督学专家听课14节,优课10节,良课4节,高标准通过验收。实现了全体学科教师教学素养的迅速提升。
学校在“五行课堂”模式的探索中,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教师少讲,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规定每节课教师点拨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自主学习时间至少10分钟,训练与反馈15分钟以上,逐步提升了学生课堂主动性。
3.抓“五行课程”特色建设,促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注重大力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的五行校本课程,共开设了足球、乒乓球、琴棋书画、航模车模、钩针编织等5个大类30个专题,成立了43个兴趣小组,组织开展22个类别的五行俱乐部活动。就督导评估组所说:“它成为沸腾的校园,学生的乐园。”学生通过参与俱乐部活动,各项技能得到了锻炼,在各级赛事中频频获奖。例如,2012年11月,我校代表东湖开发区参加了武汉市 “奇奇”趣味运动会一举夺冠。2013年5月,我校代表区参加“武汉市第九届运动会青少年男子足球联赛”再次摘冠。
五、五行教育阶段成果显著,教育形象大大提升。
一年来,在教育局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及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荣获国民语文应用能力实验校、全国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基地校、湖北省书法教育实验校、武汉市师德先进集体、武汉市体育场馆开放先进单位、2012年区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区财务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十余项。目前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已进入开发区第一方阵,并在学校践行“五行教育”的过程中,引来了各大媒体及教育核心刊物的关注与实地采访。湖北电视台、武汉教育电视台、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中国语言文字报、华夏教师、今日湖北、湖北教育等20多家媒体与刊物分别对我校“课外访万家”“特色寒假”“诚信考场”“艺术主持人”等8方面进行了深入采访,极大的提升了社会声誉。
五行教育的探索过程,有艰辛,有苦涩,更多的是感激和欣慰。我们坚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我们,面对新形势,真抓实干,朝着光谷优质教育资源方向前行,努力实现“弯道超越”之教育战略。
按照东湖高新区“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以创建素质教育特色校为契机,积极推行“五行教育”,不断深化文化引领、内涵发展,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推进,高位运行,呈现出跨越发展的大好局面。
一、“五行”学说简介。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木、火、土、金、水。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不论是殷商时期的“五方说”,还是春秋时期出现的“五材说”和“六府三事说”,《史记·历书》说:“皇帝考定皇历,建立五行”,《汉书·天文志》说:“五星不失行,则年谷丰星。”最后形成了“五行”学说,即宇宙间一切事物,均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行和变化所构成。我国医学就借用这一学说和阴阳说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医学。五行学说也是一种科学的哲学思想。在现代哲学上,物质概念也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这也标明五行学说和现代哲学理论有着共同的主旋律,是经久不衰的哲学精髓,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捷径,更是我们明确发展方向,少走曲折,不走曲折的明智指针。
二、“五行教育”理念产生。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它是多样化的。它也有多样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尝试教学、先学后教、情境教学等等,据说有72种教学流派。我们推出“五行”特色校园的文化建构并不是标新立异。我们认为它符合当前的主流的教育价值观,我们的理解有两个:
第一个教学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均衡发展是我们主流的教学理念和主流的教学价值观。“五行教育”主张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在学习中平衡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主流的教学价值观。
第二个教育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是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或者说是教育规划纲要上讲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工作的战略主题。五行教育主张平衡和谐发展,反对应试教育的“唯分”选拔行为,推行有个性的和谐发展。因此,五行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打造和谐校园的一种有效模式。
我们教育的主流价值观是实施素质教育,我们教学的主流价值观是由教转变为学,我们认为五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模式恰恰是体现了、代表了、引领了我们教育和教学这两个主流价值观。另外,五行教育的实践特征是本土化和特色化,或者说是校本化和特色化,它继承了中国优秀的经典的文化,它是在小学校园里经过校本化研究提炼和发展的一种理论和实践的模式。
三、为何推行五行教育。
背景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歌猛进的确给我们带来了物质上前所未有的富足,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冲击了教育本来的节奏和使命,使教育的目标过左或过右在改革中摇变不定,不是短视就是忽视教育本身的规律,只有五行平衡,和谐发展这一理念能从本质上改变这一局面。
教育的规律很多说法不一,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教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古希腊的柏拉图 “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进行高尚的行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准备,即“为我们的完美生活做好准备。”而张文质则提让教育节奏慢下来的“慢教育”,即“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些著名的教育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教育”命题所涉及的关键要素可概括为“目的”,“过程”和“关系”。教育的“目的”表现为“职业目标”与“人文目标”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表现为“劳动力”与“劳动者”或“人才”与“人品”之间的矛盾。教育的“过程”表现为“外在过程”与“内在过程”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又可称为“外铄”与“内省”之间的矛盾,“灌输”与“启发”之间的矛盾。教育的“关系”表现为“工具关系”与“本体关系”之间的矛盾。化解这些矛盾的一剂良方,我认为就是“五行教育”,即“平衡”。平衡本身也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的一剂良药。
背景二:学校紧跟光谷发展速度,享受着改革发展的福利,但学校教师学生的理念跟不上,领导的管理水平,教师的素质更是跟不上。因此学校如何变革,迎头赶上跟上领导的要求、社会的要求,跟上光谷发展的步伐与光谷发展相平衡,即师生素质与环境相平衡,如身体健康的平衡、性格的平衡、习惯的平衡、个性的平衡等。所有校园人际的矛盾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太过理想的人在现实中有时碰壁,太过现实的人私心太重,在现实中更是困难重重。所有学校班子发生矛盾的根源难道不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吗?化解这些矛盾的理念就是“五行平衡”,让我们内心平静下来,去掉浮躁而去思索教育的本真。
四、如何推行五行教育。
(一)文化引领,五行教育全面深入。
我校紧跟光谷发展步伐和区域教育战略思考,制定了“五行教育”五年发展规划;确立了“五行教育”科研课题;创办了《五行教育》学校专刊。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 “五常”(仁义礼智信)与现代素质教育内容要素(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以“一训三风”为具体内容的办学理念体系,并通过“水文轩”“火景苑”“土本堂”“金石阁”“木尚坊”等“五行园”文化环境具体呈现出来。使环境文化蕴涵“五行平衡,和谐发展”的理念,师生浸润其间,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目前,“五行平衡 和谐发展”这一理念已在学校各项工作上全面铺开,对提高育人、教学质量,对学校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二)五行德育,育人质量稳步提高。
我校深入挖掘“五行”内涵,依托五常“仁义礼智信”确立了“五行德育”目标。通过开发德育校本、主题教育活动等富有特点的活动,促进了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全校学生知礼仪,讲诚信,团结友善蔚然成风。
1.开发“五行”德育校本,强化班级管理。
创编《五行德育手册》,并贯穿于班级管理工作中,设置“小小五行星”评价表扬机制。通过这些途径,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形成优良的品德。
2.丰富“五行”德育活动载体,优化育人环境。
本学年,学校将少先队编入课程,并组织年级组开展研讨活动,创编了《少先队活动课案例选编》。学校还成立了“学生居委会”,在社区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参与社区服务、卫生、文化等工作。通过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社会的平台及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本学期还邀请了团省委少年部部长郑李辉、辅导员徐明霞来到我校指导少先队工作,并给于了高度的评价。
为营造特色的班级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我校组织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大赛”。通过班主任的班级特色展示,如 “向阳花班”、“小竹笋班”等特色文化精彩纷呈。实现了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3.拓展“五行”德育渠道,实现家校共建。
本学年,学校成立“两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例如 “家长开放日” ,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近距离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激发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再如,坚持并扎实开展“外访”工作,通过家访真正让老师走到学生心中去。在家访中发现的五小好少年冯德志的事迹已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三)精细课堂,五行课程成效明显。
学校注重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建立了管理明晰、教师自觉践行的教学管理体系,以培养教师良好教学习惯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抓手,以集体备课为载体,形成了“三抓三促“的五行课程模式。
1.抓“五行课程”学科规范,促教学品味提升。
学校为规范学科管理,保障教师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发动各备课组,群策群力编辑《光谷五小学科规范集》,从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两方面规范师生,提高了教与学的有效性。
2.抓“五行课程”教学环节,促教师素质提升。
为迎接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校督导评估,校内比教学全体教师参与,历经“说课”“磨课”“授课”“展示课”四轮,期间邀请省、市、区教研员参与指导,加大组内磨课力度,最终在5月21日的督导评估中,市督学专家听课14节,优课10节,良课4节,高标准通过验收。实现了全体学科教师教学素养的迅速提升。
学校在“五行课堂”模式的探索中,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教师少讲,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规定每节课教师点拨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自主学习时间至少10分钟,训练与反馈15分钟以上,逐步提升了学生课堂主动性。
3.抓“五行课程”特色建设,促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注重大力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的五行校本课程,共开设了足球、乒乓球、琴棋书画、航模车模、钩针编织等5个大类30个专题,成立了43个兴趣小组,组织开展22个类别的五行俱乐部活动。就督导评估组所说:“它成为沸腾的校园,学生的乐园。”学生通过参与俱乐部活动,各项技能得到了锻炼,在各级赛事中频频获奖。例如,2012年11月,我校代表东湖开发区参加了武汉市 “奇奇”趣味运动会一举夺冠。2013年5月,我校代表区参加“武汉市第九届运动会青少年男子足球联赛”再次摘冠。
五、五行教育阶段成果显著,教育形象大大提升。
一年来,在教育局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及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荣获国民语文应用能力实验校、全国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基地校、湖北省书法教育实验校、武汉市师德先进集体、武汉市体育场馆开放先进单位、2012年区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区财务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十余项。目前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已进入开发区第一方阵,并在学校践行“五行教育”的过程中,引来了各大媒体及教育核心刊物的关注与实地采访。湖北电视台、武汉教育电视台、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中国语言文字报、华夏教师、今日湖北、湖北教育等20多家媒体与刊物分别对我校“课外访万家”“特色寒假”“诚信考场”“艺术主持人”等8方面进行了深入采访,极大的提升了社会声誉。
五行教育的探索过程,有艰辛,有苦涩,更多的是感激和欣慰。我们坚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我们,面对新形势,真抓实干,朝着光谷优质教育资源方向前行,努力实现“弯道超越”之教育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