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体育老师;数学;弯道跑;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6-0066-01
这次,我与数学老师有节综合实践课,接到任务,我陷入了思索。我要用实践证明:体育教师教数学不是笑话!于是,我与数学霍老师一起讨论,根据教学进度——圆的周长,我们选定了教学内容——弯道跑中的数学问题。
一、案例描述
准备活动过后,数学之旅开始了。
第一环节,比一比。
首先进行直道50米的分组比赛,我根据平时成绩,把成绩相差不大,但名次分明的排在一组,为了提高练习密度,组与组间隔时间较小,只记名次,不记时间。接下来,进行同起点,同终点的弯道跑比赛。
把每组的第一名排到第六道,而依次把最后一名同学排在第一道。我先和孩子们探究了弯道跑的跑动技术和注意事项,然后开始组织孩子们比赛。
一声哨响,每名同学都奋力起跑,向终点冲去,果然不出所料,名次逆转了!
“老师,我不服,再比一次,他不可能跑过我!”原来第一名的李乐童一脸的不服气,原来的第六名小胖子王海龙扬扬得意。
“还不服气,比就比,第一名不可能永远是你的吧?” 王海龙反驳道。
我看着他们一脸的稚气,我只说了一句话:“用事实说话吧!”
一声哨响,多数小组的名次依旧!
李乐童喘着粗气说道:“邪了门了,我怎么可能第六呢?”“老师,我总觉得我跑得比他远。”李乐童若有所悟。
“输了就输了,瞎找理由!是你的弯道跑的技术不好吧,大哥!”王海龙学着广告上的语气说道。
“嗯……”李乐童闷住了,紧接着说道“要不咱们换换跑道试试吧?”
“啊?还跑啊,让我喘口气吧,这么会儿都跑三次了!”
听到他们这么说,我笑了,我很高兴,没有因为数学问题而降低我体育课练习密度,这样的课的节奏,我感觉是正确的。
“你输了两次了,换了跑道难道我还赢不了你?来,比就比!”
一声哨响,果然不出所料,名次再次逆转了!一片欢笑声,欢呼声……
第二环节,说一说。
做完整理活动,我问孩子们有什么感想。
“老师,我要是在第一道,稳得第一,在第六道却输两次,我感觉,第六道一定比第一道长好多。”
“老师,我同意他的看法,平时他就比我快,这次在第一道我就赢,第六道我就输,感觉还是第六道长,这样比不公平,还是直道上同起点同终点的公平。”
“你们的猜想有一定道理,但怎么验证你们的猜想呢?我们用尺子量下”
第三环节,量一量。
测量距离,孩子们早就在四年级数学课里就掌握了,我不赘述,分发了表格和50米的大卷尺,让学生自主验证。
带着问题求证,孩子们格外认真,操场反而安静下来了。
第四环节,想一想。
不一会,同学们聚拢回来,七嘴八舌的开始议论起来。“六道确实长,一道真的短,差了好几米呢!”
“到底差多少呢?”我追问道。“第一弯道,长52米”“第六弯道,长71米”“第六道比第一道长9米呢,我们不相上下的,可这次,谁跑一道谁赢。”
“那么怎么做,弯道跑才公平呢?”我追问道。“终点向后错,距离一样就行了!”
“终点不能动,一个终点好掐表,起点向前移就行了。”
孩子们用简单的加减法就算出来移动的距离,我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们:“同学们,体育与数学一样都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你们的测量是有误差的,而且有的误差还比较大,课下还有两个任务,一个任务就是回家上网查一查,200米场地的弯道差到底是多少,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你们和你们的数学霍老师共同完成的,就是用数学的方法算一算200米场地的弯道差。现在咱们进行一次估算,请你们用相同大步走两圈,第一次走第一道,第二次走第二道,看看两圈差多少步。”
快下课了,我把孩子们集中起来,孩子们纷报自己的估算值。就在这时,下课铃声响了,一个小调皮说道:“这节课感觉不纯是体育课啊,怎么像是数学课啊!体育老师教数学!”孩子们一齐笑了起来……
二、案例反思
1.把体育课程相关内容与其他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教学
现在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是过于强调学科本位,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明显不到位。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体育学科不但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培养,而且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学科本位思想,将体育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搭建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新桥梁,发挥学科的协同作用,让它们为体育学科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2.不应丢失本学科本色
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学生在课堂中活动的节奏,注重学生的练习密度,注意学生的心率变化,几次跑步比赛,中途的技术探究与讲解,最后的大步慢走测量,都与本学科的教学特色融为一体。我认为,本节课在整合中,没有丢失本学科的本色,没有把体育课上成室外的数学课,体育方面的教学目标达到了,没有为了整合而整合。
在整合中,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为前提,不选取学生没有接触过或没有学过的数学知识,以免增加教材难度,最好与学生现有的教学进度相一致;在选取数学知识时,结合体育教材内容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以利于達成体育教学目标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兴趣,这样的整合会相得益彰。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6-0066-01
这次,我与数学老师有节综合实践课,接到任务,我陷入了思索。我要用实践证明:体育教师教数学不是笑话!于是,我与数学霍老师一起讨论,根据教学进度——圆的周长,我们选定了教学内容——弯道跑中的数学问题。
一、案例描述
准备活动过后,数学之旅开始了。
第一环节,比一比。
首先进行直道50米的分组比赛,我根据平时成绩,把成绩相差不大,但名次分明的排在一组,为了提高练习密度,组与组间隔时间较小,只记名次,不记时间。接下来,进行同起点,同终点的弯道跑比赛。
把每组的第一名排到第六道,而依次把最后一名同学排在第一道。我先和孩子们探究了弯道跑的跑动技术和注意事项,然后开始组织孩子们比赛。
一声哨响,每名同学都奋力起跑,向终点冲去,果然不出所料,名次逆转了!
“老师,我不服,再比一次,他不可能跑过我!”原来第一名的李乐童一脸的不服气,原来的第六名小胖子王海龙扬扬得意。
“还不服气,比就比,第一名不可能永远是你的吧?” 王海龙反驳道。
我看着他们一脸的稚气,我只说了一句话:“用事实说话吧!”
一声哨响,多数小组的名次依旧!
李乐童喘着粗气说道:“邪了门了,我怎么可能第六呢?”“老师,我总觉得我跑得比他远。”李乐童若有所悟。
“输了就输了,瞎找理由!是你的弯道跑的技术不好吧,大哥!”王海龙学着广告上的语气说道。
“嗯……”李乐童闷住了,紧接着说道“要不咱们换换跑道试试吧?”
“啊?还跑啊,让我喘口气吧,这么会儿都跑三次了!”
听到他们这么说,我笑了,我很高兴,没有因为数学问题而降低我体育课练习密度,这样的课的节奏,我感觉是正确的。
“你输了两次了,换了跑道难道我还赢不了你?来,比就比!”
一声哨响,果然不出所料,名次再次逆转了!一片欢笑声,欢呼声……
第二环节,说一说。
做完整理活动,我问孩子们有什么感想。
“老师,我要是在第一道,稳得第一,在第六道却输两次,我感觉,第六道一定比第一道长好多。”
“老师,我同意他的看法,平时他就比我快,这次在第一道我就赢,第六道我就输,感觉还是第六道长,这样比不公平,还是直道上同起点同终点的公平。”
“你们的猜想有一定道理,但怎么验证你们的猜想呢?我们用尺子量下”
第三环节,量一量。
测量距离,孩子们早就在四年级数学课里就掌握了,我不赘述,分发了表格和50米的大卷尺,让学生自主验证。
带着问题求证,孩子们格外认真,操场反而安静下来了。
第四环节,想一想。
不一会,同学们聚拢回来,七嘴八舌的开始议论起来。“六道确实长,一道真的短,差了好几米呢!”
“到底差多少呢?”我追问道。“第一弯道,长52米”“第六弯道,长71米”“第六道比第一道长9米呢,我们不相上下的,可这次,谁跑一道谁赢。”
“那么怎么做,弯道跑才公平呢?”我追问道。“终点向后错,距离一样就行了!”
“终点不能动,一个终点好掐表,起点向前移就行了。”
孩子们用简单的加减法就算出来移动的距离,我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们:“同学们,体育与数学一样都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你们的测量是有误差的,而且有的误差还比较大,课下还有两个任务,一个任务就是回家上网查一查,200米场地的弯道差到底是多少,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你们和你们的数学霍老师共同完成的,就是用数学的方法算一算200米场地的弯道差。现在咱们进行一次估算,请你们用相同大步走两圈,第一次走第一道,第二次走第二道,看看两圈差多少步。”
快下课了,我把孩子们集中起来,孩子们纷报自己的估算值。就在这时,下课铃声响了,一个小调皮说道:“这节课感觉不纯是体育课啊,怎么像是数学课啊!体育老师教数学!”孩子们一齐笑了起来……
二、案例反思
1.把体育课程相关内容与其他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教学
现在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是过于强调学科本位,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明显不到位。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体育学科不但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培养,而且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学科本位思想,将体育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搭建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新桥梁,发挥学科的协同作用,让它们为体育学科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2.不应丢失本学科本色
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学生在课堂中活动的节奏,注重学生的练习密度,注意学生的心率变化,几次跑步比赛,中途的技术探究与讲解,最后的大步慢走测量,都与本学科的教学特色融为一体。我认为,本节课在整合中,没有丢失本学科的本色,没有把体育课上成室外的数学课,体育方面的教学目标达到了,没有为了整合而整合。
在整合中,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为前提,不选取学生没有接触过或没有学过的数学知识,以免增加教材难度,最好与学生现有的教学进度相一致;在选取数学知识时,结合体育教材内容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以利于達成体育教学目标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兴趣,这样的整合会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