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名思义,“程序建设”就是学校所有工作严格按照轻、重、缓、急的过程运行,并形成其硬性的规章与软性的原则相结合的依据。我校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特别是上级领导部门关于学校管理的诸多文件和规定,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将“程序建设”的基础表现要素和载体,主要放在了校长负责制的灵活运用、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实现、教代会的科学运行、学校制度建设等重要生长点上,通过充分发挥校长、党支部、教代会、制度等要素在“程序建设”过程中的渠道作用,形成了学校高度的“共识度”、强大的“凝聚力”和坚挺的“发展力”,以此提高了校长管理的创造力。
校长负责制的灵活运用
为“程序建设”夯实组织和管理基础
在校长负责制的运用过程中,我校以《北京市中小学校长工作意见》为指导,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发挥校长负责制在“程序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1.坚持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我校明确了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策略等办学认知体系,如坚持“人文精神、和谐发展、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出名师、育名生、创名校”和“高质量、高层次、高待遇”的发展目标,以及“一切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一切有利于发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切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的办学原则;以及构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机制、构建团结湖三中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模式”的办学策略,以此让所有教职工形成“以学校的发展”为宗旨的发展共识,并形成认识上的凝聚力。
2.不断总结学校成功发展的经验。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校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教育认知体系和办学实践体系,这个体系由“以人为本”的价值选择、“德智一体化”的培养体系、“程序与机制相统一”的组织体系、“科研行政”的办学品质等四大要素构成,并灵活、有效地统一了我校的办学理念、队伍建设、科研工作、德育工作、校本课程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建设等全方位的工作。加强全校教职员工关于学校教育认知体系和办学实践体系的贯彻落实,就是在加强我校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建设方面,让全校所有工作围绕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我校所有人在认识上、思想上、行为上的凝聚力和发展力。
3.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构建起了我校“德智一体化”的教育教学创新模式——即德育为教学保驾护航,教学中高效渗透德育,校本课程中有机统一德育与智育,特色活动中实现德育与智育互生互养。
4.建设一支适合于学校发展的教师队伍。我校通过优秀课(A级课)大奖赛机制、领导班子集体听课和评课机制、专家听课和评课机制、教研组与备课组及年级组工作活动机制、35岁以下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机制、新调入教师培训机制、校级和区级点评课机制、师徒结对及骨干教师引领机制,以及师德标兵、校区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科研成绩突出奖励机制等十大机制的运行和建构,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5.校长充分发挥人格的凝聚力作用。校长最重要的就是让群众信任,让群众可以亲近,同时,还要有敢于思考、敢于决策、敢于赏罚、明辨是非、大胆坚持正义的人格品质和精神力量,决策必须体现群众利益,让大家充分相信学校、相信校长。通过校长的以身作则,形成学校发展的先锋力量和领跑队伍。
有效实现党支部的核心作用
为“程序建设”注入思想政治灵魂
我校在多年的“程序建设”过程中,一直以《北京市中小学党支部(总支)工作意见》为指导,充分加强和改善党对学校的政治领导,为“程序建设”注入思想政治灵魂。
党支部通过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新《义务教育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精神,在全校形成“以发展求稳定、在发展中深化改革的工作方针,以保证学校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共识;在全体教师之间形成“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素质共识;同时,要求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形成“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开创教育教学新局面”的质量共识。
正是因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功能,我校建设起了一个团结协作的班子。校长、书记经常共商学校大计,制定规划,明确目标,抓住机制不放松;识别、把握、转化人,建设队伍;构成一个新的充分发挥干部、党员、教职工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作用的综合体。所有干部善于解决群众的各种问题,为群众办事,能够在群众中间和谐相处,吸收群众中的各种营养,并能够带领群众不断向前发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构成学校发展力的优势力量和先进力量。
教代会制度的科学运行
是“程序建设”的核心渠道
教代会是学校加强“程序建设”的核心渠道。我校教代会工作以《北京市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意见》为指导,全面加强学校的“程序建设”。
首先,通过教代会,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我校历来强调群众参与,强调民主决策,强调群策群力,支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保障教职工代表依法行使民主管理权利和履行义务,实行校务公开,认真落实教代会职权,充分发挥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通过加强民主集中制,使学校彻底防止、抵制、克服小生产式的管理方式,避免随意性、家长制、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等现象,达成“大家的事大家参与,大家的事大家都要贡献力量”的集体主义共识和民主治校态势。
其次,通过教代会工作,保证全校工作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步调一致。我校先后召开了16次全体教代会,会上审议并通过了学校的所有规划和建设举措。同时,教代会还审议通过了16次由校长所作的工作报告。教代会工作让全校教职员工在具体工作方向和目标、行动步调和节奏等方面达成了广泛而深刻共识,形成了各项具体工作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凝聚力。
再次,教代会通过听取讨论校长的工作报告,审议学校的办学方针、发展规划、学年工作计划、年度财务工作报告、教育教学和管理制度以及其他有关学校的重大改革方案或措施等,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审议通过教职工聘任合同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实施方案、学校岗位责任制方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方案、教职工管理制度、奖惩办法以及其它重要规章制度;审议决定有关教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评议、监督校长和学校行政领导干部等。让全校教职员工真正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并把校长及学校的想法、思路、方法转化为“共识”和“凝聚力”,让学校整体利益与每个人的自身利益完全统一,由此形成我校的发展力,其决定着学校的命运和前途。
最后,通过教代会全心全意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发展服务,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构成学校发展力的“共同体”。我校党政领导干部通过教代会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倾听教职工呼声,帮助解决教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从而不断开创学校发展的新局面。我校每次教代会后,全体教职工都看到了学校不断前进的方向,进一步激励大家一起建设好学校、发展好学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形成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完整的发展力。
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
是“程序建设”的重要保障
学校制度建设保证学校所有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我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先后建立了上百项工作制度。
同时,我校特别注重会议制度的建设,用坚实的制度体系保障学校的各项工作。
从“程序建设”的过程中可看出,“程序建设”将“共识的程度”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进而使全校形成“凝聚力”较强的发展新局面。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努力下,建设起了学校实力雄厚的“发展力”共同体,不断推动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实现着学生、教师、学校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我校由此总结出了“程序建设决定共识的程度,共识的程度决定凝聚的程度,凝聚的程度决定学校发展的程度,发展的程度决定学校命运和前途”的“程序建设”体会和经验。
从上述各要素渠道的运行过程中,不难发现这些体会和经验发生作用的过程和线路:
我校倡导“实活要实做,虚活也要实做”的工作作风,以建设起完备、清晰的程序要素体系,为“共识程度的建设”打下深厚的“思维场”的基础。
“共识度”在本质上就是一个群体或集体,其每个成员对某件事的认识的共同程度和一致性程度。一个群体或集体的所有成员对某件事有共同的看法或一致的看法,这只是“共识度”的基础,作为一种“程度”,“共识度”更强调大家对同一件事的态度的强烈程度和立场的坚决程度。
“凝聚力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共识程度”能否转化成为全体教职员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引导,还关系到学校所有办学目标、目的以及上级各领导部门的教育要求能否有效实践,并转化成教育价值等教育行为问题。
发展力,不言而喻,就是一所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能力,可以细分为学生的成长水平、教师的发展程度、学校的改变程度、学校教育的发展水平等内容。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发展力就是学校解决其面对的必须解决的教育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发展力强弱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学校的前途和命运。
所以,“程序建设决定共识的程度;共识的程度决定凝聚的程度;凝聚的程度决定学校发展的程度;发展的程度决定学校命运和前途”这一理念是校长正确运用中心决策地位、党支部政治核心保证监督地位、教代会民主参与功能的结果;是校长民主决策、民主办学的表现;是校长善于团结一切力量、凝聚学校各方面力量,集中大家智慧,共同推进学校发展,实现校长中心地位智慧的凝结的体现;是校长诚实劳动,踏实办学,求实工作的表现,也是校长成熟、进取的表现。
总之,当代学校管理中加强“程序建设”,是落实“三个意见”(即《北京市中小学党支部(总支)工作意见》、《北京市中小学校长工作意见》、《北京市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意见》)的产物;是校长坚持程序建设,坚持依靠党支部、教代会,发动群众,凝聚智慧的结晶;是学校以校长为中心,同心同德,构建学校文化,推动学校迅速发展的科学产物;也是学校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凝聚群众,充分尊重、发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把领导和群众统一起来,发挥群体积极性,使领导与群众有机结合的一种深度实践;更是推进学校快速发展、科学发展、正常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高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第三中学)
编辑 朱桂英
校长负责制的灵活运用
为“程序建设”夯实组织和管理基础
在校长负责制的运用过程中,我校以《北京市中小学校长工作意见》为指导,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发挥校长负责制在“程序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1.坚持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我校明确了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策略等办学认知体系,如坚持“人文精神、和谐发展、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出名师、育名生、创名校”和“高质量、高层次、高待遇”的发展目标,以及“一切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一切有利于发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切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的办学原则;以及构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机制、构建团结湖三中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模式”的办学策略,以此让所有教职工形成“以学校的发展”为宗旨的发展共识,并形成认识上的凝聚力。
2.不断总结学校成功发展的经验。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校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教育认知体系和办学实践体系,这个体系由“以人为本”的价值选择、“德智一体化”的培养体系、“程序与机制相统一”的组织体系、“科研行政”的办学品质等四大要素构成,并灵活、有效地统一了我校的办学理念、队伍建设、科研工作、德育工作、校本课程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建设等全方位的工作。加强全校教职员工关于学校教育认知体系和办学实践体系的贯彻落实,就是在加强我校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建设方面,让全校所有工作围绕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我校所有人在认识上、思想上、行为上的凝聚力和发展力。
3.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构建起了我校“德智一体化”的教育教学创新模式——即德育为教学保驾护航,教学中高效渗透德育,校本课程中有机统一德育与智育,特色活动中实现德育与智育互生互养。
4.建设一支适合于学校发展的教师队伍。我校通过优秀课(A级课)大奖赛机制、领导班子集体听课和评课机制、专家听课和评课机制、教研组与备课组及年级组工作活动机制、35岁以下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机制、新调入教师培训机制、校级和区级点评课机制、师徒结对及骨干教师引领机制,以及师德标兵、校区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科研成绩突出奖励机制等十大机制的运行和建构,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5.校长充分发挥人格的凝聚力作用。校长最重要的就是让群众信任,让群众可以亲近,同时,还要有敢于思考、敢于决策、敢于赏罚、明辨是非、大胆坚持正义的人格品质和精神力量,决策必须体现群众利益,让大家充分相信学校、相信校长。通过校长的以身作则,形成学校发展的先锋力量和领跑队伍。
有效实现党支部的核心作用
为“程序建设”注入思想政治灵魂
我校在多年的“程序建设”过程中,一直以《北京市中小学党支部(总支)工作意见》为指导,充分加强和改善党对学校的政治领导,为“程序建设”注入思想政治灵魂。
党支部通过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新《义务教育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精神,在全校形成“以发展求稳定、在发展中深化改革的工作方针,以保证学校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共识;在全体教师之间形成“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素质共识;同时,要求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形成“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开创教育教学新局面”的质量共识。
正是因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功能,我校建设起了一个团结协作的班子。校长、书记经常共商学校大计,制定规划,明确目标,抓住机制不放松;识别、把握、转化人,建设队伍;构成一个新的充分发挥干部、党员、教职工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作用的综合体。所有干部善于解决群众的各种问题,为群众办事,能够在群众中间和谐相处,吸收群众中的各种营养,并能够带领群众不断向前发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构成学校发展力的优势力量和先进力量。
教代会制度的科学运行
是“程序建设”的核心渠道
教代会是学校加强“程序建设”的核心渠道。我校教代会工作以《北京市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意见》为指导,全面加强学校的“程序建设”。
首先,通过教代会,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我校历来强调群众参与,强调民主决策,强调群策群力,支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保障教职工代表依法行使民主管理权利和履行义务,实行校务公开,认真落实教代会职权,充分发挥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通过加强民主集中制,使学校彻底防止、抵制、克服小生产式的管理方式,避免随意性、家长制、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等现象,达成“大家的事大家参与,大家的事大家都要贡献力量”的集体主义共识和民主治校态势。
其次,通过教代会工作,保证全校工作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步调一致。我校先后召开了16次全体教代会,会上审议并通过了学校的所有规划和建设举措。同时,教代会还审议通过了16次由校长所作的工作报告。教代会工作让全校教职员工在具体工作方向和目标、行动步调和节奏等方面达成了广泛而深刻共识,形成了各项具体工作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凝聚力。
再次,教代会通过听取讨论校长的工作报告,审议学校的办学方针、发展规划、学年工作计划、年度财务工作报告、教育教学和管理制度以及其他有关学校的重大改革方案或措施等,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审议通过教职工聘任合同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实施方案、学校岗位责任制方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方案、教职工管理制度、奖惩办法以及其它重要规章制度;审议决定有关教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评议、监督校长和学校行政领导干部等。让全校教职员工真正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并把校长及学校的想法、思路、方法转化为“共识”和“凝聚力”,让学校整体利益与每个人的自身利益完全统一,由此形成我校的发展力,其决定着学校的命运和前途。
最后,通过教代会全心全意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发展服务,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构成学校发展力的“共同体”。我校党政领导干部通过教代会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倾听教职工呼声,帮助解决教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从而不断开创学校发展的新局面。我校每次教代会后,全体教职工都看到了学校不断前进的方向,进一步激励大家一起建设好学校、发展好学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形成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完整的发展力。
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
是“程序建设”的重要保障
学校制度建设保证学校所有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我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先后建立了上百项工作制度。
同时,我校特别注重会议制度的建设,用坚实的制度体系保障学校的各项工作。
从“程序建设”的过程中可看出,“程序建设”将“共识的程度”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进而使全校形成“凝聚力”较强的发展新局面。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努力下,建设起了学校实力雄厚的“发展力”共同体,不断推动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实现着学生、教师、学校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我校由此总结出了“程序建设决定共识的程度,共识的程度决定凝聚的程度,凝聚的程度决定学校发展的程度,发展的程度决定学校命运和前途”的“程序建设”体会和经验。
从上述各要素渠道的运行过程中,不难发现这些体会和经验发生作用的过程和线路:
我校倡导“实活要实做,虚活也要实做”的工作作风,以建设起完备、清晰的程序要素体系,为“共识程度的建设”打下深厚的“思维场”的基础。
“共识度”在本质上就是一个群体或集体,其每个成员对某件事的认识的共同程度和一致性程度。一个群体或集体的所有成员对某件事有共同的看法或一致的看法,这只是“共识度”的基础,作为一种“程度”,“共识度”更强调大家对同一件事的态度的强烈程度和立场的坚决程度。
“凝聚力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共识程度”能否转化成为全体教职员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引导,还关系到学校所有办学目标、目的以及上级各领导部门的教育要求能否有效实践,并转化成教育价值等教育行为问题。
发展力,不言而喻,就是一所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能力,可以细分为学生的成长水平、教师的发展程度、学校的改变程度、学校教育的发展水平等内容。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发展力就是学校解决其面对的必须解决的教育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发展力强弱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学校的前途和命运。
所以,“程序建设决定共识的程度;共识的程度决定凝聚的程度;凝聚的程度决定学校发展的程度;发展的程度决定学校命运和前途”这一理念是校长正确运用中心决策地位、党支部政治核心保证监督地位、教代会民主参与功能的结果;是校长民主决策、民主办学的表现;是校长善于团结一切力量、凝聚学校各方面力量,集中大家智慧,共同推进学校发展,实现校长中心地位智慧的凝结的体现;是校长诚实劳动,踏实办学,求实工作的表现,也是校长成熟、进取的表现。
总之,当代学校管理中加强“程序建设”,是落实“三个意见”(即《北京市中小学党支部(总支)工作意见》、《北京市中小学校长工作意见》、《北京市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意见》)的产物;是校长坚持程序建设,坚持依靠党支部、教代会,发动群众,凝聚智慧的结晶;是学校以校长为中心,同心同德,构建学校文化,推动学校迅速发展的科学产物;也是学校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凝聚群众,充分尊重、发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把领导和群众统一起来,发挥群体积极性,使领导与群众有机结合的一种深度实践;更是推进学校快速发展、科学发展、正常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高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第三中学)
编辑 朱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