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重点阅读吴玉搢的《别雅》之后,深入了解《别雅》的研究现状,探寻此书在汉语语言学中的价值与作用。
关键词:吴玉搢;《别雅》;价值与不足
作者简介:肖丽萍(1994-),女,江西宜春人,就读于苏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史、文字训诂、词源研究。
[中图分类号]:H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5--02
《尔雅》作为“我国最早而又保存下来的按意义编排的词典”,一经问世,就受到历代研究语言类学科的学者极高重视。自汉代以来,就不断出现与《尔雅》相关的著作,以至于最终形成了数量庞大的雅体著作群和专门的雅学。尤其是清代,“朴学”思潮的盛行以及清代学者的努力,雅学著作更是浩如烟海,最为有名的注疏体雅学著作是郝懿行的《尔雅义疏》和邵晋涵的《尔雅正义》。而笔者重点阅读的广雅类、仿雅类的著作更是数不胜数。吴玉搢的《别雅》以“雅”为名,具有单一化、专门化的倾向,在仿雅类著作中显得别具特色。正如窦秀艳在她的《中国雅学史》中所说:“清代学者们又对叠音词、通假字、类义词、专有名词、俗语词等进行了研究,在雅学领域产生了几部各具特色的词汇类仿雅之作,吴玉搢《别雅》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由于《别雅》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清人许翰作《别雅订》、魏茂林撰《别雅集证》,对其进行补充和说明。较早对《别雅》有过初步论述的是李慈铭的《越缦堂读书笔记》;后来,周大璞在《训诂学初稿》中对《别雅》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别雅》陆续出现在一些著作和论文当中,如:窦秀艳《中国雅学史》、管锡华《尔雅研究》等。然而,在上述的著作中,都只是将《别雅》作为引用和论证另一问题的材料,并未针对任何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更没有对《别雅》进行全面的分析。直至后来,当学者们穷尽研究了名人论著,开始走进这些过去不重视却具备研究价值的雅学著作。在这些雅学著作中,被认为是“优秀代表作之一”的《别雅》,就是一部具有研究价值且极具特色的雅学专著。
一、吴玉搢及其《别雅》版本
“吴玉搢,字藉五,官凤阳府训导。著山阳志遗、金石存、说文引经考、六书述部叙考,又著别雅五卷,辨六书之假借,深为有功,非俗儒剽窃所能彷彿也。”这是《清史稿》中对吴玉搢的记载。吴玉搢在年轻时期常游历于山川之间,求访名人雅士,共同探讨学问;更是走遍各地、寻访名胜古迹,钻研金石碑刻。吴玉搢家学渊源深厚,自幼好学,对辨识古字有着极大的热情,青年时代已十分酷爱金石碑帖。出于对古文字的喜爱以及金石碑帖的热爱之情,吴玉搢刻苦钻研。因此,吴玉搢除了在音韵、训诂上功底深厚之外,还对多个版本的经史子集的文字异同有较多的认知和积累。在吴玉搢所处的时期,世人如若遇到无法辨识的奇文残字,博物家不能辨认,都去请教他。吴玉搢虽然只在晚年时期做过凤阳府训导这样的小官,但他一生的著作较多,据说有十几种,其中较为重要的应该是《别雅》一书。
吴玉搢的《别雅》成书于乾隆七年,当时有程氏刊本。后来,《别雅》一书收录于《四库全书》的经部之中。道光二十九年,小蓬莱山馆依据四库旧本重雕,并加了两篇序,分别为吴玉搢的好友王家贲、程嗣立所作。《别雅》原名《别字》,因其释义体例类似《尔雅》的《释训》、《释诂》,所以由吴玉搢之友王家贲改名为《别雅》。关于《别雅》现存版本,主要有以下几种:小蓬莱山馆道光年重雕本,四库全书本,吴玉搢比辑、许翰校勘的滂喜斋丛书刊本,乾隆七年程氏刻本,光绪七年艺林山房刊本,益雅堂丛书光绪十五年文选楼刊本等;另外还有:清代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中记载“《别雅》五卷、精抄本,卢抱经校藏”以及莫友芝《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记载的耆经堂刊本等。
二、《别雅》的内容及其体例
《别雅》的编撰体例主要是如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所说:“是书取字体假借通用者,依韵编之,各注所出而为之辩证。”古籍之中,通用假借极为广泛。除此之外,汉字中有些字的形体有很多个,写法有好几种。《别雅》就是吴玉搢先生搜辑经史诸子和汉魏碑刻中字形不同而音义相同的复音词(包括重言词和连绵词)和少数的单音词,记录同一个词的异形词为训释对象,并且将这几个同义的异形词列为一条,然后选取一个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书写形式以同训的方式加以训释。每一个词条记录的被释词数量不等,少者二三体,多者至三十二體,都是依据词语在古籍中出现的情况而决定的。
如:“穹桑,空桑也。《吕览》:‘伊尹生于穹桑。’《春秋纬》:‘少昊邑于穹桑,即空桑也。’《字彚补》云:‘今云南县名,浪穹土音为浪空’盖穹空二字音近,故或通用。”
“琦辨、琦巧,奇辨、奇巧也。珍琦,珍奇也。倚人、倚事,奇人、奇事也。《荀子·非十二子篇》:‘好治怪说玩琦辨。’杨倞注:‘琦读为奇异之奇。’《尧庙碑》:‘各进琦巧华。’《岳碑图》:‘珍琦皆以琦为奇。’《荀子·荣辱篇》:‘饰邪说文奸言为倚事。’《庄子·天下篇》:‘南方有倚人又皆以倚为奇。’”
在说明每一个被释词和释训词所在的具体文献时,吴玉搢也加以辩证。如上两个例子中,列出每一个同词异形的词条时,作者首先是举例论证,必要情况下再详细辨析,说明词条中的通用假借之理。
三、《别雅》的价值与不足
《别雅》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字学上的价值:收录字形广泛,《别雅》收录了大量汉魏碑刻用字,有的字未能流传下来,有的字别体歧出,有的字则古今不同。阐发文字学观点,揭示文字现象。寻绎文字演变轨迹,见证文字由繁到简的转变过程。第二,训诂学上的价值:《别雅》搜罗语词广泛,旁征博引,为我们保存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对于阅读和沟通文献十分有帮助。联绵词因其只记录语音,往往可以用不同的形体来记录,这是古书难懂的原因之一,而《别雅》收录了大量音义相同而形不同的语词,包括联绵词,使得我们阅读古书时有章可依。有助于探求语源。探求事物命名的缘由一直是古人较为重视的问题,吴玉搢也不例外,在解说名物时对事物命名的缘由亦时有阐发。纠正前贤的错误。吴玉搢对前贤的观点屡次辩证,且理据充足,非常可信。第三,音韵学上的价值:语音是发展演变的,我们不可能知道古人是如何发音的,但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一旦字形与音义相结合,随着人们的使用,这种结合便慢慢固定下来,故而通过汉字亦可探究古音。谐声偏旁是研究古音常用的材料,通过谐声偏旁的系联,对于上古音系的确定和构拟具有重要价值。《别雅》所收录的词条大多数具有相同的谐声偏旁,如:“颛颛、专专、抟抟、慱慱,团团也”此条中“抟、慱、团”三字均从“专”得声。不仅如此,《别雅》还将声符不同而声相近的字系联在一起。
尽管吴玉搢在编撰《别雅》的过程中已经竭尽所能地去搜集史书古籍以及石刻碑文上的异形词,但由于作者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作者个人观念的局限性等方面,《别雅》一书中并未收录古籍中常见的通假字以及部分双音节词。除此之外,在整理资料、编撰书籍的过程中,也难免有所脱漏或者错误。因此,后来清人许翰撰有《别雅订》五卷、魏茂林撰写《别雅集证》,对《别雅》进行了补充和修改。
总体而言,《别雅》这部书有很多可取之处,资料丰富,考证有理有据对于《尔雅》的训诂、注释都有重要意义,拓宽了《尔雅》词汇类仿雅之作的范围和《尔雅》的研究视角,对于阅读古籍、研究文字的通转和音义的演变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当代学者对《别雅》的研读,见证了汉字由繁到简的过程以及汉语的双音节词化发展的倾向,由此看到汉字历史发展过程中词语的淘汰和保留过程。在古代文化、古代学术备受重视的当今社会,《别雅》作为先贤的古代语言学研究成果之一必将受到更多重视,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吴玉搢.别雅[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
[2]许翰.别雅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别雅.课业玉谈[M].商务印书馆,1939.12
[4]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4.
[5]窦秀艳.中国雅学史[M].山东:齐鲁书社,2004.
[6]淮安府志.成文出版社影光绪十年刊本
[7]吉常宏,王佩增编.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10.
[8]杨艳利.《别雅》训诂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1期).
[9]朱生玉.吴玉搢《别雅》及其成就[J].辞书研究,2015,(第6期).
[10]姜聿华,单薇.《骈雅》、《别雅》与《叠雅》[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第1期).
[11]赵世举.历代雅书述略(下)[J].辞书研究,1991,(第4期).
关键词:吴玉搢;《别雅》;价值与不足
作者简介:肖丽萍(1994-),女,江西宜春人,就读于苏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史、文字训诂、词源研究。
[中图分类号]:H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5--02
《尔雅》作为“我国最早而又保存下来的按意义编排的词典”,一经问世,就受到历代研究语言类学科的学者极高重视。自汉代以来,就不断出现与《尔雅》相关的著作,以至于最终形成了数量庞大的雅体著作群和专门的雅学。尤其是清代,“朴学”思潮的盛行以及清代学者的努力,雅学著作更是浩如烟海,最为有名的注疏体雅学著作是郝懿行的《尔雅义疏》和邵晋涵的《尔雅正义》。而笔者重点阅读的广雅类、仿雅类的著作更是数不胜数。吴玉搢的《别雅》以“雅”为名,具有单一化、专门化的倾向,在仿雅类著作中显得别具特色。正如窦秀艳在她的《中国雅学史》中所说:“清代学者们又对叠音词、通假字、类义词、专有名词、俗语词等进行了研究,在雅学领域产生了几部各具特色的词汇类仿雅之作,吴玉搢《别雅》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由于《别雅》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清人许翰作《别雅订》、魏茂林撰《别雅集证》,对其进行补充和说明。较早对《别雅》有过初步论述的是李慈铭的《越缦堂读书笔记》;后来,周大璞在《训诂学初稿》中对《别雅》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别雅》陆续出现在一些著作和论文当中,如:窦秀艳《中国雅学史》、管锡华《尔雅研究》等。然而,在上述的著作中,都只是将《别雅》作为引用和论证另一问题的材料,并未针对任何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更没有对《别雅》进行全面的分析。直至后来,当学者们穷尽研究了名人论著,开始走进这些过去不重视却具备研究价值的雅学著作。在这些雅学著作中,被认为是“优秀代表作之一”的《别雅》,就是一部具有研究价值且极具特色的雅学专著。
一、吴玉搢及其《别雅》版本
“吴玉搢,字藉五,官凤阳府训导。著山阳志遗、金石存、说文引经考、六书述部叙考,又著别雅五卷,辨六书之假借,深为有功,非俗儒剽窃所能彷彿也。”这是《清史稿》中对吴玉搢的记载。吴玉搢在年轻时期常游历于山川之间,求访名人雅士,共同探讨学问;更是走遍各地、寻访名胜古迹,钻研金石碑刻。吴玉搢家学渊源深厚,自幼好学,对辨识古字有着极大的热情,青年时代已十分酷爱金石碑帖。出于对古文字的喜爱以及金石碑帖的热爱之情,吴玉搢刻苦钻研。因此,吴玉搢除了在音韵、训诂上功底深厚之外,还对多个版本的经史子集的文字异同有较多的认知和积累。在吴玉搢所处的时期,世人如若遇到无法辨识的奇文残字,博物家不能辨认,都去请教他。吴玉搢虽然只在晚年时期做过凤阳府训导这样的小官,但他一生的著作较多,据说有十几种,其中较为重要的应该是《别雅》一书。
吴玉搢的《别雅》成书于乾隆七年,当时有程氏刊本。后来,《别雅》一书收录于《四库全书》的经部之中。道光二十九年,小蓬莱山馆依据四库旧本重雕,并加了两篇序,分别为吴玉搢的好友王家贲、程嗣立所作。《别雅》原名《别字》,因其释义体例类似《尔雅》的《释训》、《释诂》,所以由吴玉搢之友王家贲改名为《别雅》。关于《别雅》现存版本,主要有以下几种:小蓬莱山馆道光年重雕本,四库全书本,吴玉搢比辑、许翰校勘的滂喜斋丛书刊本,乾隆七年程氏刻本,光绪七年艺林山房刊本,益雅堂丛书光绪十五年文选楼刊本等;另外还有:清代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中记载“《别雅》五卷、精抄本,卢抱经校藏”以及莫友芝《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记载的耆经堂刊本等。
二、《别雅》的内容及其体例
《别雅》的编撰体例主要是如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所说:“是书取字体假借通用者,依韵编之,各注所出而为之辩证。”古籍之中,通用假借极为广泛。除此之外,汉字中有些字的形体有很多个,写法有好几种。《别雅》就是吴玉搢先生搜辑经史诸子和汉魏碑刻中字形不同而音义相同的复音词(包括重言词和连绵词)和少数的单音词,记录同一个词的异形词为训释对象,并且将这几个同义的异形词列为一条,然后选取一个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书写形式以同训的方式加以训释。每一个词条记录的被释词数量不等,少者二三体,多者至三十二體,都是依据词语在古籍中出现的情况而决定的。
如:“穹桑,空桑也。《吕览》:‘伊尹生于穹桑。’《春秋纬》:‘少昊邑于穹桑,即空桑也。’《字彚补》云:‘今云南县名,浪穹土音为浪空’盖穹空二字音近,故或通用。”
“琦辨、琦巧,奇辨、奇巧也。珍琦,珍奇也。倚人、倚事,奇人、奇事也。《荀子·非十二子篇》:‘好治怪说玩琦辨。’杨倞注:‘琦读为奇异之奇。’《尧庙碑》:‘各进琦巧华。’《岳碑图》:‘珍琦皆以琦为奇。’《荀子·荣辱篇》:‘饰邪说文奸言为倚事。’《庄子·天下篇》:‘南方有倚人又皆以倚为奇。’”
在说明每一个被释词和释训词所在的具体文献时,吴玉搢也加以辩证。如上两个例子中,列出每一个同词异形的词条时,作者首先是举例论证,必要情况下再详细辨析,说明词条中的通用假借之理。
三、《别雅》的价值与不足
《别雅》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字学上的价值:收录字形广泛,《别雅》收录了大量汉魏碑刻用字,有的字未能流传下来,有的字别体歧出,有的字则古今不同。阐发文字学观点,揭示文字现象。寻绎文字演变轨迹,见证文字由繁到简的转变过程。第二,训诂学上的价值:《别雅》搜罗语词广泛,旁征博引,为我们保存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对于阅读和沟通文献十分有帮助。联绵词因其只记录语音,往往可以用不同的形体来记录,这是古书难懂的原因之一,而《别雅》收录了大量音义相同而形不同的语词,包括联绵词,使得我们阅读古书时有章可依。有助于探求语源。探求事物命名的缘由一直是古人较为重视的问题,吴玉搢也不例外,在解说名物时对事物命名的缘由亦时有阐发。纠正前贤的错误。吴玉搢对前贤的观点屡次辩证,且理据充足,非常可信。第三,音韵学上的价值:语音是发展演变的,我们不可能知道古人是如何发音的,但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一旦字形与音义相结合,随着人们的使用,这种结合便慢慢固定下来,故而通过汉字亦可探究古音。谐声偏旁是研究古音常用的材料,通过谐声偏旁的系联,对于上古音系的确定和构拟具有重要价值。《别雅》所收录的词条大多数具有相同的谐声偏旁,如:“颛颛、专专、抟抟、慱慱,团团也”此条中“抟、慱、团”三字均从“专”得声。不仅如此,《别雅》还将声符不同而声相近的字系联在一起。
尽管吴玉搢在编撰《别雅》的过程中已经竭尽所能地去搜集史书古籍以及石刻碑文上的异形词,但由于作者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作者个人观念的局限性等方面,《别雅》一书中并未收录古籍中常见的通假字以及部分双音节词。除此之外,在整理资料、编撰书籍的过程中,也难免有所脱漏或者错误。因此,后来清人许翰撰有《别雅订》五卷、魏茂林撰写《别雅集证》,对《别雅》进行了补充和修改。
总体而言,《别雅》这部书有很多可取之处,资料丰富,考证有理有据对于《尔雅》的训诂、注释都有重要意义,拓宽了《尔雅》词汇类仿雅之作的范围和《尔雅》的研究视角,对于阅读古籍、研究文字的通转和音义的演变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当代学者对《别雅》的研读,见证了汉字由繁到简的过程以及汉语的双音节词化发展的倾向,由此看到汉字历史发展过程中词语的淘汰和保留过程。在古代文化、古代学术备受重视的当今社会,《别雅》作为先贤的古代语言学研究成果之一必将受到更多重视,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吴玉搢.别雅[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
[2]许翰.别雅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别雅.课业玉谈[M].商务印书馆,1939.12
[4]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4.
[5]窦秀艳.中国雅学史[M].山东:齐鲁书社,2004.
[6]淮安府志.成文出版社影光绪十年刊本
[7]吉常宏,王佩增编.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10.
[8]杨艳利.《别雅》训诂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1期).
[9]朱生玉.吴玉搢《别雅》及其成就[J].辞书研究,2015,(第6期).
[10]姜聿华,单薇.《骈雅》、《别雅》与《叠雅》[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第1期).
[11]赵世举.历代雅书述略(下)[J].辞书研究,1991,(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