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区桑黄生态栽培关键技术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oqing1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桑黄”是一类珍稀药用真菌,作为著名传统药用真菌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抗癌效果在国际有很高的认可度,是公认的“抗癌明星”。野生资源本就十分稀有的同时已遭到严重掠夺,桑黄在2000年左右人工栽培成功,经过近20a的发展,其栽培模式不断改进,本文介绍了桑黄生态化栽培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桑黄;生态栽培;长白山区
  中图分类号:S3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032004
  1 桑黄简介
  桑黄是一类珍稀药用真菌,其抗癌效果在国际有很高的认可度,是公认的“抗癌明星”。桑黄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风靡于日本及韩国,畅销不衰,2000年后开始人工栽培并批量生产[1]。我国分布的桑黄种类达7种[2]。本文以桑黄的生态化栽培为目标,强调环境友好型栽培技术,拒绝使用农药或生长添加剂,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模拟自然环境,实现桑黄子实体的人工收获。
  2 菌种挑选
  菌种是桑黄菌包和菌段生产的“种子”,关系到菌包和菌段质量的重中之重,因此选择纯度高、形状优良的菌种是生产成败的关键因素。菌种分为母种和2级种,母种即试管菌种,一般由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或科研机构提供,2级种由从事食用菌研究或推广的专业公司生产。目前我国菌种市场尚待规范,因此,用于生产的2级菌种建议从信誉良好的专业公司购买。即使从专业的食用菌公司购买2级菌种,也需经过严格的挑选。
  挑选菌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菌种袋表面是否有微孔
  菌种袋如果存在微孔,一般是由于菌种培养料中木屑颗粒过大引起,存在微孔会使菌种受到外界杂菌的污染。
  2.2 菌种袋底部是否有污白色粘液状杂菌
  粘液狀杂菌一般由细菌感染导致,一般是菌种生产过程中灭菌不彻底造成的,这种菌种应杜绝在生产中使用。
  2.3 菌种袋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拮抗线”
  拮抗线存在说明菌种内部存在杂菌污染,这种菌种应该舍弃。
  2.4 掰开菌种袋,内部菌丝是否有淡淡的菌香味
  有时菌种袋表面看不出任何问题,但菌种培养料内部因存在隐性污染导致菌种不纯,容易导致菌包和菌段生产大量损失。
  2.5 菌种是否老化
  根据菌种表面颜色可判断菌种是否老化,老化菌种在接种操作中十分困难。
  2.6 选用细木屑菌种
  菌种选购之后应在短时间内完成接种,若短时间内不能完成接种,应将菌种置于清洁、避光、阴凉的地方保存,防治污染。
  3 菌包、菌段生产
  3.1 菌包生产
  杨黄的菌包生产模式目前在东北地区较少,但在浙江等地较为普遍,但随着林区禁伐政策的实施,木段原料供应量大幅下降,菌包生产模式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模式。
  3.1.1 菌包生产时间
  可安排在农历正月十五之后(东北地区)。
  3.1.2 原材料准备
  柞木屑(或杂木屑)、麦麸、稻糠、玉米粉、杨木屑、石灰、石膏、聚乙烯袋(35袋或38袋)、插棒、棉花。注意:栽培原料一定要清洁、无霉变,聚乙烯袋的宽度需与生产用装待机相匹配。
  3.1.3 栽培料配方
  柞木屑(或杂木屑)76%、麦麸15%、稻糠5%、玉米粉1%、豆粉1%、石膏1%、石灰0.5%~1%,含水量60%~65%,pH=6~6.5。
  3.1.4 拌料
  拌料应采用拌料机,使各种配料与主料混合均匀。
  3.1.5 装袋
  装袋要求菌袋平整緊实、袋内进料均匀。装袋时需注意菌袋表面是否被木屑刺破的微孔,若存在微孔需及时调整木屑粗细比例,杜绝微孔。
  3.1.6 灭菌
  采用常压灭菌灶,烧火前期需排净冷空气,后开始加温,加温阶段要求快速,当灶内温度达到98~100℃时开始计时,保持8~10h,灭菌结束,冷却至30℃后准备接种。注意:温度达到98~100℃后需持续保持该温度,若该过程中存在温度波动会引起灭菌不彻底,损失巨大。
  3.2 菌段生产
  3.2.1 菌段生产时间
  可在农历腊月开始至次年3月下旬之前结束。
  3.2.2 原材料准备
  柞木小径、聚乙烯袋(2头开口)、塑料绳。柞木小径要求为新近砍伐(2个月之内),将原料锯成15~18cm长,最粗者不超过20cm,整块原木不超过20cm粗可直接使用。
  3.2.3 浸水
  将锯好的木段浸入水槽中,0.5~1h,若材料已失水,可延长浸水时间。
  3.2.4 装袋
  将木块装入聚乙烯袋中,直径15~20cm的木段可直接装入,若直径小于10cm的木块需拼成圆柱形木段。袋内放入100mL水,扎紧袋口,装框,准备灭菌。
  3.2.5 灭菌
  采用常压灭菌灶采用常压灭菌灶,烧火前期需排净冷空气,后开始加温,加温阶段要求快速,当灶内温度达到98~100℃时开始计时,保持24h,灭菌结束,冷却至30℃后准备接种。注意:温度达到98~100℃后需持续保持该温度,若该过程中存在温度波动会引起灭菌不彻底,损失巨大。
  4 接种
  接种前准备:准备好相应数量的菌种,使用前将菌种表面用75%酒精擦拭消毒,然后备用。
  4.1 菌包接种
  菌包接种适合采用接种箱模式,将冷却至30℃以下的菌包放入接种箱中,进行气雾消毒,烟雾散尽后开始接种。接种量以填满菌包中间插棒孔为准,每个菌种可接40~60包;用棉花塞住接种口。接种时接种人员要求戴消毒乳胶手套,先将菌种表面的老皮去除,用接种勾将菌种送入接种口,落在接种口附近的菌种不要送入接种口内,操作要求迅速。   4.2 菌段接种
  菌段接种适合采用接种机进行,为确保接种成功率,在接种前将接种机顶部和侧面用玻璃罩封闭,仅保留正面和一个侧面进行接种操作,如图。木段接种采用两头接种模式,每个接种机2个人配合操作,一人负责解开袋口和封闭袋口,一人负责将菌种送入菌袋内。送接种的操作人员需注意将菌种用接种工具破碎,送入菌袋的两头和侧面以及木块之间的缝隙中;解袋和封口人员需注意操作迅速,尽量减少菌袋开口时间,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5 菌包菌段的培养
  5.1 菌包培养
  发酵菌室应保持较好的通風条件,每立方米菌包容量<100。接种后将菌包移入发酵菌室进行避光培养,环境控制采用“三段式”模式,即前5d烧火加温,将温度制在30±2℃,湿度60%~70%,可少量通风,第5天开始逐渐加大通风量,通风期间温差控制在5℃以内;第7天菌包内菌丝开始迅速生长并产生热量,此时应注意加大通风换气,将环境温度在28~30℃之间,湿度降低至60%,直至菌丝长满菌袋;发酵室大部分菌袋已长满时(大约30d),逐渐降低温度,将温度控制在22~25℃之间,继续培养20~30d,使菌丝完成后熟。
  5.2 菌段培养
  发酵菌室应保持较好的通风条件,每立方米菌段容量<50。接种后将菌段移入发酵菌室进行避光培养,前30d环境控制与菌包的环境控制相同,一个月左右菌段内菌丝基本长满。此时需将菌段“倒垛”1次,将污染菌段挑出,移出发菌室;将菌丝未长满的部分裸露在外,有利于菌丝生长。培养至45d左右绝大部分菌段已经长满菌丝,但应继续培养45~60d,完成菌丝后熟。
  6 菌包下地与出黄管理
  遮阴棚内需覆盖一层10cm左右的河沙,然后将生石灰均匀撒在沙地表面;将砂层喷大水,喷透水。将菌包移入遮阴棚内进行割口,开口形状为“唇形”,长3~5cm,宽1cm,开口后前3d降遮阴棚封闭,禁止通风、禁止喷水,如遇天气干旱炎热,可用喷雾器喷雾保湿,湿度保持在95%以上,3d后菌丝封口即可开始喷细水增加湿度,出黄期,温度控制在25~32℃之间,湿度保持在90%以上,早晚通风20~30min,遇天气炎热时可在喷水时通风降温。经60~90d的出黄管理,桑黄生长基本结束,准备采收。
  7 菌段催芽与林下管理
  将菌段移入遮阴棚内,边开口边整齐摆放,开口位置在菌段中部以上1/2处,用壁纸刀环菌袋一周开口,划口需用力,将菌段表皮划透。菌段底部需沿外径以内2~3cm划圆形口,并去掉圆形塑料,将菌段底部与河沙接触,利于水分吸收,菌段需埋入沙中4~5cm。开口后棚内沙地需保持湿润,但不可喷大水,5d之后割口处菌丝愈合,即可喷大水保持湿度在90%以上,温度控制在25~35℃之间。开口后20~30d出现桑黄子实体原基,当年子实体可生长至2~3cm宽。
  下地当年秋季,随着气温逐渐降低,桑黄逐渐停止生长,此时可撤去遮阴棚的棚膜和遮阴网,将桑黄菌段移至林下。林相选择以天然次生林,即阔叶混交林、杨桦林为宜,郁闭度在0.8左右。林下无需任何抚育,保持原有灌木和草本,依据地形地势摆放,让出有林窗或阳光直射的位置。摆放菌段时注意将地标枯枝落叶去除,将菌段底部与土壤直接接触,利于水分吸收,然后将枯枝落叶覆盖在菌段周围,利于保湿。林下菌段在次年的雨季(6月末—7月初)开始恢复生长,9月中旬生长基本停止。第2年桑黄可生长至5~6cm宽,第3年可生长至7~9cm宽。
  若没有合适林型,菌段桑黄可在遮阴棚内繼续培养,一般培养2~3a,每年秋季(9月末—10月上旬)需将遮阴棚的遮阴网和塑料膜去掉,防止大雪压倒遮阴棚,次年4月初将塑料膜和遮阴网重新覆盖。撤掉的遮阴网可直接覆盖在桑黄菌段表面。
  8 桑黄采收
  菌包桑黄当年即可采收,采收时注意先停止喷水,加大通风,使桑黄停止生长,然后用手直接摘下。若桑黄尚处于生长状态,直接采收会在桑黄表面留下指纹,影响商品质量。菌段桑黄可根据市场行情及客商需求,选择采收年限。
  参考文献
  [1]范宇光,秦立武,吴秀玲,孙淑兰,王柏.瓦尼木层孔菌及其人工栽培技术[J].中国食用菌,2009,28(2):24-25.
  [2]戴玉成,崔宝凯.药用真菌桑黄种类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4,36(5):1-6.
  作者简介:于文杰,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菌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替代农药杀虫方法——针对于施农业高压脉冲地下电子杀虫技术,采用高频振荡电路,将直流电转换成低压高频交流电,一组升压电路将低压的高频交流电转换成高压高频交流电,电容放电的方法。实现电场强度、脉宽、脉冲个数等参数可调的高压脉冲产生电路。主要由储能电容器组,电压调节器,保护电路高压变压器等部件组成。整体运用采用网状地下布线方式,太阳能供电,是一种适合于设施农业生产,环保节能安全
摘 要:从某种程度上讲,大坝的防汛安全管理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影响水利事业千秋大计的重要环节,大坝失事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自然因素具有不可抗性,因此加强人为因素的管理就成为保证大坝安全性的重要措施。文章以田家沟坝系田家沟G2骨干坝为例,分析其防汛管理工作要点。  关键词:田家沟坝系;大坝防汛管理  中图分类号:S15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
摘 要:根据天气形势预报,结合数值产品的应用,对2017年6月23—24日武宁县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东移、中低层低涡、切变线和西南急流是这次暴雨天气过程主要影响系统。西南暖湿气流带来充足水汽条件,是造成武宁县暴雨持续时间长、降大落区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高空槽;中低层低涡;切变线;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P458.12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
摘 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民的素质教育成为了目前的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所以就需要对目前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放到首位。本文主要介绍了化归思想的概念和现状,并对目前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方式进行了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化归思想;初中数学;运用  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十分重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所以必须加强对数
摘 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水利现代化程度与日俱增,甘肃作为我国的内陆省份,水资源一直以来极度缺乏。对于甘肃庆阳地区的水利现代化的评价分析为该地区乃至整个甘肃地区的水利现代化进一步发展提供明确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利现代化;评价分析;政策指导  中图分类号:TV2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30  1 引 言  1.1 背景介绍  甘肃省身处内
摘 要:造林规划设计与技术是扩大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质量的基础,尤其是适地适树的原则把握上。本文以北方的塞罕坝机械林场为例,重点阐述石质山地造林规则与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全面推动我国森林经营在规则上的完善,在技术上的提高。  关键词:石质山地;造林规划;造林技术;措施探讨  中图分类号:S72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233157  前言  随着时代发展,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崛起,现已逐渐超越传统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力量。以文化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也应运而生。针对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的弊端,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吸取国外产业规划设计的优势,结合自身特点,对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设计;创意氛围  中图分类号:S731 文献标识码:A  1 文化创业产业园园区规划研究背景  文化作为国家
摘 要:采用“3414 1”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习水县紫色土辣椒产量和施肥量的关系,并建立辣椒产量和施肥量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辣椒综合经济性状好、肥料利用率高、增产效果明显。回归分析得出,最大产量施肥量N16.73kg/667m2,P2O58.97kg/667m2,K2O21.31kg/667m2,干椒产量达197.7kg/667m2。最佳施肥量N15.79kg/667m2,P
摘 要:本文从丹江口市食用菌栽培的实际出发,分析了该市食用菌栽培的现状,提出了丹江口市食用菌发展对策。  关键词:食用菌;栽培历史;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丹江口市有500多年栽培食用菌栽培历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等生态条件特别适合食用菌规模发展,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食用菌集中产地之一。截至目前,丹江口市林业用地面积21.5万hm2,森林覆盖率39.3%,活立木蓄积284
摘 要:无公害蔬菜集安全、优质和营养于一体,其发展方向符合当代人们对农产品品质的客观需求,而测土配方施肥倡导作物高产与环境安全的高度统一,其在指导蔬菜无公害生产中具有重要涵义。本文从现行无公害蔬菜施肥的特点及弊端入手,详尽分析了测土配方在无公害蔬菜上使用的必要性及所解决的难题,为该技术在无公害蔬菜上的推广普及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测土配方施肥;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