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参加工作的10年中,我经历了多次教学改革,也学习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在这些学习中,我感触颇深的有这么一个观念:那就是赏识教育。我认为这也是使我们的教育走向成功的一条道路。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扬。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
现在针对赏识教育,社会各界有不同的观点。我个人认为,对待任何一种教育理念,都要辨证的去分析。
赏识即欣赏、认识,它提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赏识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找感觉、尝甜头”的教育。感觉是个很重要的心理体验,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质的感觉。一个人,没有了感觉也就意味着没了自信、没了追求、没了希望。每个人一出生便生活在一个巨人的世界里,那种生理上的弱小在心理上埋下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与不安全感,对这个世界有着一种深深的恐惧。在成长的过程中,就特别需要别人的肯定与赏识,来战胜自己的那种恐惧与自卑,让心灵有一种安全的感觉。这种让心灵有安全感的过程,也便是一个找到“我能行”的感觉的过程。和其他行业不同的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感情、有思想的。而他们又有各自的特点、各自的喜好、各自的脾气性格……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喜欢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同。而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所以我们的工作不仅要对他们进行知识上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还要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自从认同了赏识教育的有关理念之后,在教学及班级管理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了。罗林塔尔效应实验证明,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信度越大,成就就越高。我认为赏识教育的灵魂就是信任、沟通。“三人行,必有我师”,适当的打破老师和学生的角色界限,让老师成为学生,学生成为老师,这样做的前提是学生和老师之间要有很好的情感沟通。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我认为教师应该向农民学习,不要一味怨学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教师如果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培养出绚丽的花朵。所以,当课堂提问时学生出错了,我不再声色俱厉,而代之以鼓励的话语;碰到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又反复出错,我和颜悦色询问原因;学生答错问题满堂哄笑时我以轻松的语气化解尴尬并对其他同学进行善意的提醒……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惟命是从的卑微者。只有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会有安全感,才会充满信心,思维才会活跃,才会向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氛围,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亲其师,信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我发现,老师带着赏识的心态对待孩子,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从而发掘学生深藏的潜能。经过自己的实践,我发现孩子们对我的课越来越有兴趣,孩子们感兴趣而我在讲课中也特别带劲,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班级有了良好的学风,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班级的各项管理也都井井有条。
需要注意的是,实行赏识教育要避免走入盲目赞扬的误区,“不能闭着眼睛说瞎话”,要崇尚实事求是。赏识不能过度,教师和家长要正确客观的认识孩子,了解孩子的身心需要,适当把握赏识力度,不同的孩子赏识的程度应有所不同。只要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在赏识教育中是可以进行批评的。我比较喜欢这样一句话: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对于现在的小学生,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来说较差一些,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中不能忽视这样的问题,因为孩子们最终要走出校门,踏入社会。所以在赏识教育中除了要看到孩子们的优点加以表扬外,看到他们的缺点也要毫不留情的加以批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认识到他们自身不仅有值得表扬的优点,也有很多需要改正的缺点,不能整天生活在光环中,也需要时时鞭策自己。
综观一个人的成长历程,过程往往比最终的结果要重要。所以,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让我们来多多关注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指引他们的成长,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心态,带着美好的希望去收获成功,去享受成功的快乐。
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那么,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扬。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
现在针对赏识教育,社会各界有不同的观点。我个人认为,对待任何一种教育理念,都要辨证的去分析。
赏识即欣赏、认识,它提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赏识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找感觉、尝甜头”的教育。感觉是个很重要的心理体验,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质的感觉。一个人,没有了感觉也就意味着没了自信、没了追求、没了希望。每个人一出生便生活在一个巨人的世界里,那种生理上的弱小在心理上埋下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与不安全感,对这个世界有着一种深深的恐惧。在成长的过程中,就特别需要别人的肯定与赏识,来战胜自己的那种恐惧与自卑,让心灵有一种安全的感觉。这种让心灵有安全感的过程,也便是一个找到“我能行”的感觉的过程。和其他行业不同的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感情、有思想的。而他们又有各自的特点、各自的喜好、各自的脾气性格……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喜欢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同。而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所以我们的工作不仅要对他们进行知识上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还要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自从认同了赏识教育的有关理念之后,在教学及班级管理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了。罗林塔尔效应实验证明,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信度越大,成就就越高。我认为赏识教育的灵魂就是信任、沟通。“三人行,必有我师”,适当的打破老师和学生的角色界限,让老师成为学生,学生成为老师,这样做的前提是学生和老师之间要有很好的情感沟通。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我认为教师应该向农民学习,不要一味怨学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教师如果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培养出绚丽的花朵。所以,当课堂提问时学生出错了,我不再声色俱厉,而代之以鼓励的话语;碰到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又反复出错,我和颜悦色询问原因;学生答错问题满堂哄笑时我以轻松的语气化解尴尬并对其他同学进行善意的提醒……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惟命是从的卑微者。只有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会有安全感,才会充满信心,思维才会活跃,才会向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氛围,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亲其师,信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我发现,老师带着赏识的心态对待孩子,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从而发掘学生深藏的潜能。经过自己的实践,我发现孩子们对我的课越来越有兴趣,孩子们感兴趣而我在讲课中也特别带劲,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班级有了良好的学风,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班级的各项管理也都井井有条。
需要注意的是,实行赏识教育要避免走入盲目赞扬的误区,“不能闭着眼睛说瞎话”,要崇尚实事求是。赏识不能过度,教师和家长要正确客观的认识孩子,了解孩子的身心需要,适当把握赏识力度,不同的孩子赏识的程度应有所不同。只要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在赏识教育中是可以进行批评的。我比较喜欢这样一句话: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对于现在的小学生,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来说较差一些,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中不能忽视这样的问题,因为孩子们最终要走出校门,踏入社会。所以在赏识教育中除了要看到孩子们的优点加以表扬外,看到他们的缺点也要毫不留情的加以批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认识到他们自身不仅有值得表扬的优点,也有很多需要改正的缺点,不能整天生活在光环中,也需要时时鞭策自己。
综观一个人的成长历程,过程往往比最终的结果要重要。所以,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让我们来多多关注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指引他们的成长,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心态,带着美好的希望去收获成功,去享受成功的快乐。
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那么,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