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领导力是教育界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对领导力定义的界定及其划分,阐述当前领导力影响的误区,进而提出提升领导力的对策:做到个体与群体的统一,采用多种领导方法,提出愿景,提高领导自身素质。
领导力概念的界定及其划分
自从校长从职业化向专业化转变以来,校长领导力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校长领导力不仅是教育论坛的一个热门话题,同时也是校长论坛的中心话题。什么是领导力?在英文中,领导力和领导是同一个单词——leadership,西方学者对于领导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40年代,而在我国,领导力是随着知识经济浪潮和知识管理革命而引入的一个新的概念,至今学术界对此没有一个统一定义,纵观相关文章,归纳起来,有三种观点:一是能力论,强调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即领导者借以影响被领导者实现目标的能力;二是行为论,强调领导力影响员工的行为过程;三是整体论,强调领导的整体实力,即激发组织员工热情地实现共同目标的动力,体现于组织的各个领导层。笔者比较认同于整体论,应用到教学中,校长领导力是指学校管理者统率、带领团队,并与团队交互作用,从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能力。学校领导力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道德型领导力,即道德权威为基础的领导力,学校工作中,其主要来源于责任心和义务心;教学型领导力,着眼于教学的领导力,它意味着能为全校师生员工创造出更好、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并且推动、促进参与者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变革型领导力,主要是指关注学校的运作过程以及学校创新能力的提高,主要目的是采用有效方法使学校领导及其成员在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互动中更有效果;关系型领导力,Etienne.Wenger定义为在一起工作的人们感到有意义,获得认同感,因此关系领导力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和教职员工、家长以及其他人员,有助于学生在学业上、情感上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当前领导力影响的误区
1 主要领导过分突出个人影响力,忽视领导集体的影响力
《人物志》说:君子的才德是“聪明平淡,总达从才,而不以事自任者也”。但是现实中,有些学校的领导由于资格老、功劳大甚至是虚荣心,而时时、事事突出个人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突显英雄主义,有些则由于工作中不注意分权,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助手们的形象一直树立不起来。如此,易导致领导层形同虚设,也会间接地影响领导班子整体威信的建立,学校工作主要由校长一人负责,学校其他领导难挑重担。
2 主要领导者工作方法单一,领导实施不力
当前,学校领导主要来自于教师,他们实践强、理论弱、缺乏管理才能,有些仍依赖于经济方法来管理学校,即主要是通过工资、津贴、奖金、罚款等物质刺激的方式,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根据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有两种因素影响人的行为动机:一类是保健因素,属于外部因素,如,工作环境、条件、工资等;另一类叫激励因素,属于内部因素,如,工作成就高低、工作进度快慢、工作认同感等。一味地给予教师物质,而忽视了对教师工作的肯定,是影响学校工作更加有效的因素之一,采用经济的方法,不能引导教职工“一切向钱看”,要有一定的限度,要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提倡互助合作精神和全局观念。
3 领导在工作中缺乏方向性、全局性
领导力表现为一种影响力,其基本定义为率领本校教职员工朝着同一方向前进,因此体现为创造条件和整个组织朝同一目标前进。在开展具体工作时,要注意方向性,但是在现实中,有些领导要么目标不明确,没有正确区分长期和短期目标;要么,事无巨细,鸡毛蒜皮小事也抓,这样易导致“脚痛医脚,头痛医头”,也易造成无事忙的低效率。
4 领导自身水平不高,影响学校工作的有效开展
学校领导大部分来自于教师,他们没有学习过管理理论,更别谈先进的管理方法,平时也不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在一些偏远山区,一些针对校长的培训也是走马观花,时间短、内容陈旧,培训完毕,便仓促上阵,管理中硬套管理模式,片面理解管理含义。而有些学校的领导更是身兼数职,既是教师、校委员成员,也是工会领导,在他们看来,管就是“主持”“包揽”,“理”就是处理事务,而处理的手段更是简单、粗暴。
提升领导力的对策
1 做到个体与群体的辩证统一,提升整体领导力影响
要使学校班子成为团结协调高效统一的领导集体,关键在于领导者要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形成整体班子成员的整体影响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要合理分工,注意对班子成员进行因人制宜,用人之长,各展其长,各有用武之地,达到成员人人有担子,个个有责任。其二,要责、权、利统一,做到校委会成员在分工职责范围内,有权组织,有权表态,有权指挥,做到行其权,负其责,享其利;其三,要加强师德建设。同时,校委会成员在取得成绩时,要给予表扬与鼓励,在一定的时候,还要把立功扬名的机会让给下属,校长要让校委成员成功,前提是领导真正了解每一位成员的个性特点,努力创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这样校委会成员才会发自肺腑地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工作热情,产生一股强劲的团结力,自然组织中的其他人也认同,整体影响力随之提升。
2 采用多种领导方法,促进学校工作的有效开展
校长在开展工作中,可以采用多种管理方法:行政方法,主要是指通过行政组织、运用行政手段、按照行政方式管理学校的方法,其优点是带有强制性;法规方法,指依照国家有关教育事业的法律、法令、规范、规则、条例、章程以及学校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拟订的规章制度管理学校的方法,其优点是有章可循;经济方法,主要是指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学校的方法,优点是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思想教育方法,是用精神力量提高人们的认识,影响人们的情感和行为的一种管理手段,优点是有较强的说服力,影响时间久。“管理有法,管无定法”,管理方法同样也要随着管理目的、管理内容、管理对象的不同而灵活运用。
3 提出愿景,引导全校师生共同前进
管理学家科特指出:领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确定经营方向,因此,学校领导首先必须确定愿景,然后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发动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实现远景目标。彼得·圣吉在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理念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把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归结为“五项修炼”,其中第三项修炼就是建立共同愿景,努力让学校追求的目标、达到的境界,让全体老师、全体学生都能知道得非常清楚,踏踏实实地追求,学习愿景的提出能有效地激励全校的师生员工,因此领导者要与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制定好本校的长、中、短期发展规划,较好地融合好组织愿景和个人愿景,让它成为指引全校师生前进的一盏明灯。
4 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身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领导者要挤出时间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与提高基本技能,通过学习政治、法律、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书籍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我修养。其次要积极参加各种教育论坛和培训辅导班,如,校长培训学习班、名校长论坛等,不断给自己充电。最后还要多与兄弟院校交流,组织学习、观摩、交流小组,加强校校联系,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知名校友、知名管理学者来校讲座,校长通过以上途径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一所学校的成功除了制度上的解放,还需要校长自身素质的提高和领导技能的灵活运用,本文只是对校长领导力、校长领导力影响的误区还有如何提升领导力做了一个初步的探讨,在校长职业化向专业化转变的今天,如何更加有效地提升校长的领导力,能不能用实证的方法用数据加以说明,值得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领导力概念的界定及其划分
自从校长从职业化向专业化转变以来,校长领导力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校长领导力不仅是教育论坛的一个热门话题,同时也是校长论坛的中心话题。什么是领导力?在英文中,领导力和领导是同一个单词——leadership,西方学者对于领导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40年代,而在我国,领导力是随着知识经济浪潮和知识管理革命而引入的一个新的概念,至今学术界对此没有一个统一定义,纵观相关文章,归纳起来,有三种观点:一是能力论,强调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即领导者借以影响被领导者实现目标的能力;二是行为论,强调领导力影响员工的行为过程;三是整体论,强调领导的整体实力,即激发组织员工热情地实现共同目标的动力,体现于组织的各个领导层。笔者比较认同于整体论,应用到教学中,校长领导力是指学校管理者统率、带领团队,并与团队交互作用,从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能力。学校领导力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道德型领导力,即道德权威为基础的领导力,学校工作中,其主要来源于责任心和义务心;教学型领导力,着眼于教学的领导力,它意味着能为全校师生员工创造出更好、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并且推动、促进参与者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变革型领导力,主要是指关注学校的运作过程以及学校创新能力的提高,主要目的是采用有效方法使学校领导及其成员在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互动中更有效果;关系型领导力,Etienne.Wenger定义为在一起工作的人们感到有意义,获得认同感,因此关系领导力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和教职员工、家长以及其他人员,有助于学生在学业上、情感上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当前领导力影响的误区
1 主要领导过分突出个人影响力,忽视领导集体的影响力
《人物志》说:君子的才德是“聪明平淡,总达从才,而不以事自任者也”。但是现实中,有些学校的领导由于资格老、功劳大甚至是虚荣心,而时时、事事突出个人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突显英雄主义,有些则由于工作中不注意分权,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助手们的形象一直树立不起来。如此,易导致领导层形同虚设,也会间接地影响领导班子整体威信的建立,学校工作主要由校长一人负责,学校其他领导难挑重担。
2 主要领导者工作方法单一,领导实施不力
当前,学校领导主要来自于教师,他们实践强、理论弱、缺乏管理才能,有些仍依赖于经济方法来管理学校,即主要是通过工资、津贴、奖金、罚款等物质刺激的方式,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根据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有两种因素影响人的行为动机:一类是保健因素,属于外部因素,如,工作环境、条件、工资等;另一类叫激励因素,属于内部因素,如,工作成就高低、工作进度快慢、工作认同感等。一味地给予教师物质,而忽视了对教师工作的肯定,是影响学校工作更加有效的因素之一,采用经济的方法,不能引导教职工“一切向钱看”,要有一定的限度,要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提倡互助合作精神和全局观念。
3 领导在工作中缺乏方向性、全局性
领导力表现为一种影响力,其基本定义为率领本校教职员工朝着同一方向前进,因此体现为创造条件和整个组织朝同一目标前进。在开展具体工作时,要注意方向性,但是在现实中,有些领导要么目标不明确,没有正确区分长期和短期目标;要么,事无巨细,鸡毛蒜皮小事也抓,这样易导致“脚痛医脚,头痛医头”,也易造成无事忙的低效率。
4 领导自身水平不高,影响学校工作的有效开展
学校领导大部分来自于教师,他们没有学习过管理理论,更别谈先进的管理方法,平时也不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在一些偏远山区,一些针对校长的培训也是走马观花,时间短、内容陈旧,培训完毕,便仓促上阵,管理中硬套管理模式,片面理解管理含义。而有些学校的领导更是身兼数职,既是教师、校委员成员,也是工会领导,在他们看来,管就是“主持”“包揽”,“理”就是处理事务,而处理的手段更是简单、粗暴。
提升领导力的对策
1 做到个体与群体的辩证统一,提升整体领导力影响
要使学校班子成为团结协调高效统一的领导集体,关键在于领导者要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形成整体班子成员的整体影响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要合理分工,注意对班子成员进行因人制宜,用人之长,各展其长,各有用武之地,达到成员人人有担子,个个有责任。其二,要责、权、利统一,做到校委会成员在分工职责范围内,有权组织,有权表态,有权指挥,做到行其权,负其责,享其利;其三,要加强师德建设。同时,校委会成员在取得成绩时,要给予表扬与鼓励,在一定的时候,还要把立功扬名的机会让给下属,校长要让校委成员成功,前提是领导真正了解每一位成员的个性特点,努力创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这样校委会成员才会发自肺腑地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工作热情,产生一股强劲的团结力,自然组织中的其他人也认同,整体影响力随之提升。
2 采用多种领导方法,促进学校工作的有效开展
校长在开展工作中,可以采用多种管理方法:行政方法,主要是指通过行政组织、运用行政手段、按照行政方式管理学校的方法,其优点是带有强制性;法规方法,指依照国家有关教育事业的法律、法令、规范、规则、条例、章程以及学校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拟订的规章制度管理学校的方法,其优点是有章可循;经济方法,主要是指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学校的方法,优点是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思想教育方法,是用精神力量提高人们的认识,影响人们的情感和行为的一种管理手段,优点是有较强的说服力,影响时间久。“管理有法,管无定法”,管理方法同样也要随着管理目的、管理内容、管理对象的不同而灵活运用。
3 提出愿景,引导全校师生共同前进
管理学家科特指出:领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确定经营方向,因此,学校领导首先必须确定愿景,然后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发动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实现远景目标。彼得·圣吉在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理念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把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归结为“五项修炼”,其中第三项修炼就是建立共同愿景,努力让学校追求的目标、达到的境界,让全体老师、全体学生都能知道得非常清楚,踏踏实实地追求,学习愿景的提出能有效地激励全校的师生员工,因此领导者要与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制定好本校的长、中、短期发展规划,较好地融合好组织愿景和个人愿景,让它成为指引全校师生前进的一盏明灯。
4 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身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领导者要挤出时间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与提高基本技能,通过学习政治、法律、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书籍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我修养。其次要积极参加各种教育论坛和培训辅导班,如,校长培训学习班、名校长论坛等,不断给自己充电。最后还要多与兄弟院校交流,组织学习、观摩、交流小组,加强校校联系,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知名校友、知名管理学者来校讲座,校长通过以上途径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一所学校的成功除了制度上的解放,还需要校长自身素质的提高和领导技能的灵活运用,本文只是对校长领导力、校长领导力影响的误区还有如何提升领导力做了一个初步的探讨,在校长职业化向专业化转变的今天,如何更加有效地提升校长的领导力,能不能用实证的方法用数据加以说明,值得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