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栏目,这些栏目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教与学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如果运用得当,既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起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作用,对学生适应新课程教学活动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同时,设置的栏目对新课程实施的教师来说对课堂行为的科学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都有帮助.为了适应课改需要,我认为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转变.
一、教师与学生的转变
1.教师的转变
(1)工作重心的转变.新教材摒弃传统教材的弊端,更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在知识传授上重视以“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等形式出现,强调了学生主体性,注重了实践和创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变.我现在工作重点放在五个方面:一是研究课程标准,二是研究教法,三是研究学法,四是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五是研究对学生的评价.准确把握知识的深广度,避免随意扩展内容;分析栏目功能,合理运用教材中各种栏目;创设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活动;正确处理STS知识,改变教学策略.
(2)教师评价方式的转变.由于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注重了情感的体验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掌握,改变了过去教学单一的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局面,化学教师侧重了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注重了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注意从学习态度和情感方面去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学生的转变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由过去的封闭、单向接受的方式向自主、多向交流和探究、合作的方式转变.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由于探索学习更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探究中,学生动脑动手,有挫折,有反复,更有成功的喜悦,在知识的学习中更体会到了真正科学研究的滋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学生不再局限于在书本上学习化学了,而是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树立了“生活处处有化学”的新理念.
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动向转变
1.分组实验向“微型化”方向转变
分组实验是学生实验的主要方式.它是在单元教材学习之后,为了复习、巩固和验证课堂上所学的化学知识,并系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而进行的一种课堂实验教学形式.微型化学实验的核心就是使“实验药品微量化,实验仪器微型化”,其特点是在降低药品用量,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实验经费的同时,还可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克服常规实验的不足,获得更准确、更可靠的知识信息.
2.并进式实验向“点滴化”方向转变
并进式实验(又称边讲边实验)是学生实验与教师讲授新课相结合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的实验内容多为定性实验,并且具有使用仪器简单、药品的用量和种类较少等特点.例如,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将这节课与学生实验结合起来,采用并进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该实验常常以失败而告终.如将该实验改在点滴板上进行,减少水的用量,相对增加了碱的浓度,同时,选用变色灵敏的pH试纸进行检测,既缩短了实验时间,又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具体步骤:“在点滴板两穴上各放一小块pH试纸,在试纸上滴一滴水,分别将去掉氧化膜的镁条和铝条按压在湿润的试纸上,观察现象.”实验结果是镁条立刻在pH试纸上留下蓝色的印迹,铝条一段时间后(约30s)出现浅绿色印迹,说明镁比铝的金属性强.另外,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智力,我们还可以用锌、铁、铅、铜等金属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锌、铁、铅均有显色现象,而铜没有,从而可以定性区分金属的活动性.
3.演示实验向“无污染化”方向转变
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配合知识的讲授,由教师或教师指导个别学生所做的表演示范性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演示实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及时地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化学事实,使学生获得正确、系统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技能.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研究演示实验时,除了注意演示实验的“五性”,同时,更为注意演示实验的“污染性”问题.因为演示实验一般是在教室中进行,教室并无良好的实验通风设备,实验所扩散的有害物质,势必污染教学环境,影响师生的健康.
同时,设置的栏目对新课程实施的教师来说对课堂行为的科学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都有帮助.为了适应课改需要,我认为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转变.
一、教师与学生的转变
1.教师的转变
(1)工作重心的转变.新教材摒弃传统教材的弊端,更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在知识传授上重视以“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等形式出现,强调了学生主体性,注重了实践和创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变.我现在工作重点放在五个方面:一是研究课程标准,二是研究教法,三是研究学法,四是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五是研究对学生的评价.准确把握知识的深广度,避免随意扩展内容;分析栏目功能,合理运用教材中各种栏目;创设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活动;正确处理STS知识,改变教学策略.
(2)教师评价方式的转变.由于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注重了情感的体验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掌握,改变了过去教学单一的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局面,化学教师侧重了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注重了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注意从学习态度和情感方面去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学生的转变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由过去的封闭、单向接受的方式向自主、多向交流和探究、合作的方式转变.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由于探索学习更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探究中,学生动脑动手,有挫折,有反复,更有成功的喜悦,在知识的学习中更体会到了真正科学研究的滋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学生不再局限于在书本上学习化学了,而是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树立了“生活处处有化学”的新理念.
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动向转变
1.分组实验向“微型化”方向转变
分组实验是学生实验的主要方式.它是在单元教材学习之后,为了复习、巩固和验证课堂上所学的化学知识,并系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而进行的一种课堂实验教学形式.微型化学实验的核心就是使“实验药品微量化,实验仪器微型化”,其特点是在降低药品用量,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实验经费的同时,还可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克服常规实验的不足,获得更准确、更可靠的知识信息.
2.并进式实验向“点滴化”方向转变
并进式实验(又称边讲边实验)是学生实验与教师讲授新课相结合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的实验内容多为定性实验,并且具有使用仪器简单、药品的用量和种类较少等特点.例如,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将这节课与学生实验结合起来,采用并进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该实验常常以失败而告终.如将该实验改在点滴板上进行,减少水的用量,相对增加了碱的浓度,同时,选用变色灵敏的pH试纸进行检测,既缩短了实验时间,又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具体步骤:“在点滴板两穴上各放一小块pH试纸,在试纸上滴一滴水,分别将去掉氧化膜的镁条和铝条按压在湿润的试纸上,观察现象.”实验结果是镁条立刻在pH试纸上留下蓝色的印迹,铝条一段时间后(约30s)出现浅绿色印迹,说明镁比铝的金属性强.另外,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智力,我们还可以用锌、铁、铅、铜等金属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锌、铁、铅均有显色现象,而铜没有,从而可以定性区分金属的活动性.
3.演示实验向“无污染化”方向转变
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配合知识的讲授,由教师或教师指导个别学生所做的表演示范性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演示实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及时地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化学事实,使学生获得正确、系统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技能.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研究演示实验时,除了注意演示实验的“五性”,同时,更为注意演示实验的“污染性”问题.因为演示实验一般是在教室中进行,教室并无良好的实验通风设备,实验所扩散的有害物质,势必污染教学环境,影响师生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