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基于这一基本理念,我想我们必须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而要有效落实这一点,课堂教学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在课改实验中,对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
自由始终是创新的灵魂. “活动、体验、建构”是一次次再创造的学习过程. 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设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主活动、自由表达、体验过程、主动建构. 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同时,通过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眼看、口说、脑想,多种感知觉协同作用,促进学生动作、语言、思维协调同步发展,达到启迪思维、内化和应用新知的目的. 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自由的,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体验学习过程,而教师只起到了组织、引导的作用. 尽量释放自由,体验学习经历,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愉快.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一、教是为了不教,学会是为了会学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至理名言)带着问题利于主动探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解决”思想,以问题导学,引导学生不断寻求策略,不断解决问题,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如教学“怎样测量圆的周长,有几种方法”,千万不要用教材有什么教什么的传统做法,放手让学生探索创造,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动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这样,学生有充裕的思考时间,有自由的活动空间,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更有了一份创造的信心. 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就异常活跃. 通过动手操作,大胆实践,探索出用“绕”、“滚”、“截”等多种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并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用“化曲为直”的测量方法. 这一过程改变了过去那种先告诉学生怎样做,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做的被动测量方法,而是采用先给学生“材料”,放手让学生在操作和观察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使学生自觉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 这种过程突出学生自己如何探究知识、如何生成“结论”,突出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训练与培养,突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获得.
二、用人文浸染学习过程
“唯科学”是迷途,教育不用必须实现“学科知识教学”与“人文素养熏陶”的完美结合. 就数学学科而言,“人文素养熏陶”不是孤立于课堂教学中的,它是伴随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逐步渗透的. 课堂上,生动有趣的探索内容,可以给予学生愉悦的人文体验:开放宽松的课堂环境,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自由;恰到好处的鼓舞激励,可以给予学生强烈的人文尊严;各抒己见的思想交锋,可以培养学生民主的人文作风;标准严密的知识表达,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人文精神;课堂生活的亲身经历,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人文道德. 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问题,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并和学生的具体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这些都是探索过程中人文交融的真实体现.
此外,数学的验证也要注意前后呼应,以凸显知识应用的重要性.
三、注重数学教学中的情商因素,以情感人,以心育人
情商,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态度心情、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 情商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课堂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这样就可以高效率地进行课堂教学. 当然,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达到情商因素对智商因素的促进和补偿作用,教师要做很多工作,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情感人,以心育人.
一次以“你为什么喜欢上数学课?”对二年级81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显示:选择“数学成绩好”的占11.1%,选择“喜欢数学”的占32.1%,选择“喜欢数学老师”的占45.7%. 通过分析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那位老师有关. 当学生喜欢那位老师时就喜欢上他所教的课,在课堂上就感到老师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从而自觉主动地接受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 同时, “幽默”是一种润滑剂,有利于情商的调动,正如赞可夫所说:“好的课堂教学,要有幽默,要有笑声.”因此,教师的语言不妨风趣一点,先把孩子的兴趣激发起来再讲,效果反而比严肃的说教要好,这样做,可以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
每个孩子,身材相貌有美有丑,智商有高有低,但人的尊重需求,是与生俱来的(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对于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态度. 教师应是一个公正的法官,对每名学生都是等同的,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洒入每个孩子的心田. “虚弱的禾苗”更需要阳光雨露. 尊重全体学生的关键,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学困生”,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 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每名学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也过上幸福的校园生活. 让我们以喜爱之情、尊重之情、责任之情和宽容之情关心每个孩子的成长.
自由始终是创新的灵魂. “活动、体验、建构”是一次次再创造的学习过程. 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设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主活动、自由表达、体验过程、主动建构. 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同时,通过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眼看、口说、脑想,多种感知觉协同作用,促进学生动作、语言、思维协调同步发展,达到启迪思维、内化和应用新知的目的. 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自由的,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体验学习过程,而教师只起到了组织、引导的作用. 尽量释放自由,体验学习经历,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愉快.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一、教是为了不教,学会是为了会学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至理名言)带着问题利于主动探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解决”思想,以问题导学,引导学生不断寻求策略,不断解决问题,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如教学“怎样测量圆的周长,有几种方法”,千万不要用教材有什么教什么的传统做法,放手让学生探索创造,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动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这样,学生有充裕的思考时间,有自由的活动空间,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更有了一份创造的信心. 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就异常活跃. 通过动手操作,大胆实践,探索出用“绕”、“滚”、“截”等多种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并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用“化曲为直”的测量方法. 这一过程改变了过去那种先告诉学生怎样做,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做的被动测量方法,而是采用先给学生“材料”,放手让学生在操作和观察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使学生自觉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 这种过程突出学生自己如何探究知识、如何生成“结论”,突出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训练与培养,突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获得.
二、用人文浸染学习过程
“唯科学”是迷途,教育不用必须实现“学科知识教学”与“人文素养熏陶”的完美结合. 就数学学科而言,“人文素养熏陶”不是孤立于课堂教学中的,它是伴随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逐步渗透的. 课堂上,生动有趣的探索内容,可以给予学生愉悦的人文体验:开放宽松的课堂环境,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自由;恰到好处的鼓舞激励,可以给予学生强烈的人文尊严;各抒己见的思想交锋,可以培养学生民主的人文作风;标准严密的知识表达,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人文精神;课堂生活的亲身经历,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人文道德. 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问题,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并和学生的具体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这些都是探索过程中人文交融的真实体现.
此外,数学的验证也要注意前后呼应,以凸显知识应用的重要性.
三、注重数学教学中的情商因素,以情感人,以心育人
情商,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态度心情、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 情商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课堂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这样就可以高效率地进行课堂教学. 当然,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达到情商因素对智商因素的促进和补偿作用,教师要做很多工作,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情感人,以心育人.
一次以“你为什么喜欢上数学课?”对二年级81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显示:选择“数学成绩好”的占11.1%,选择“喜欢数学”的占32.1%,选择“喜欢数学老师”的占45.7%. 通过分析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那位老师有关. 当学生喜欢那位老师时就喜欢上他所教的课,在课堂上就感到老师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从而自觉主动地接受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 同时, “幽默”是一种润滑剂,有利于情商的调动,正如赞可夫所说:“好的课堂教学,要有幽默,要有笑声.”因此,教师的语言不妨风趣一点,先把孩子的兴趣激发起来再讲,效果反而比严肃的说教要好,这样做,可以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
每个孩子,身材相貌有美有丑,智商有高有低,但人的尊重需求,是与生俱来的(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对于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态度. 教师应是一个公正的法官,对每名学生都是等同的,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洒入每个孩子的心田. “虚弱的禾苗”更需要阳光雨露. 尊重全体学生的关键,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学困生”,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 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每名学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也过上幸福的校园生活. 让我们以喜爱之情、尊重之情、责任之情和宽容之情关心每个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