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绘本作为当下一种比较有趣的教学资源,在幼儿园教学阶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幼儿比较喜欢色彩丰富的东西,绘本有效地满足了他们的心理特点,教育效果十分明显。文章简要阐述了绘本的概念,在分析绘本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从丰富情感认知、发展审美能力、培养幼儿想象、锻炼幼儿技能四个方面入手,探讨儿童绘本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实际作用。
关键词:儿童绘本;幼儿园教育;美术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0-017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0.087
美术教学是艺术领域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幼儿园主要的教学活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都更注重培養幼儿的技能,而忽略了发展其审美情感等方面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想象力、表现力等的提升。由于儿童绘本风格多样,模式也不固定,为整个美术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绘本的基本概念
绘本,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就是有绘画的书本,但其又与含有图画的书籍有一定的区别。因此,绘本的内在含义并不像字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也并非人们常认为的图画书。绘本其实是,依靠一定的文字语言和视觉语言(即图片的形式)描述故事情节的叙述类型的图书。而其中的图片是在书中的每一页都要出现的,而不是以插图的形式存在,并且其可以有效地帮助整个故事的叙述,促使整个故事叙述得更加完整。简单来说,绘本就是将图画和文字共同结合在一起来描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是图文结合的,而其中的图画不是文字的附属品,也不是文字的补充说明,而是与文字同样重要的叙述故事的一种手段。对于幼儿阶段的教育来说,借助大量的图画,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所创设的阅读情境中。
二、应用儿童绘本的必要性
在幼儿阶段,大多数情况下都将绘本应用于语言领域,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并不常见。但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由于绘本在视觉、情感、创造性等方面都与美术教学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以有效地丰富幼儿的美术素养。
首先,由于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教师出示一幅画,让幼儿跟着画,这样很容易限制幼儿的思维,无法有效培养其思维能力。借助绘本千变万化的视觉形象,再结合绘本的故事情节,幼儿更容易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内容,从而有效地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因此,可以通过创设简单的情境,来改变当下的美术教学现状,提升幼儿的能力。其次,绘本叙事性较强,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这正是传统美术教学过程中范画展示所不具备的。引入儿童绘本,可以让幼儿有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再次,美术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肩负着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任务,而绘本本身就是经过不断创造和更新后发展出来的产物,可以让幼儿体会到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样就给幼儿的美术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幼儿的绘画方式十分单一的问题[1]。
三、应用儿童绘本的可行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绘本的展现形式及描述内容越来越丰富,且其获得的途径也更加便捷。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将绘本资源应用到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以提升美术教学的效率。
首先,从绘本的呈现形式来看,其与美术活动的呈现形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儿童绘本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属于儿童文学的一种,其主要的阅读对象是学龄前儿童。通过将大量的图片与故事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满足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儿童绘本对幼儿最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在于其视觉形象十分生动有趣,再配以一些活泼有趣的文字,能够更好地吸引幼儿园的注意力[2]。另外,从本质上来看,美术教学活动也是一种艺术活动,无论是绘画、手工还是欣赏,都可以将绘本融入其中,以提升教学效率。
其次,绘本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思维。借助绘本这一形式,可以将一些原本平淡枯燥的故事生动有序地呈现在幼儿面前,这样幼儿的阅读过程也就能够更加轻松。通过不断的阅读,幼儿可以得到思维的启发,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另外,由于儿童绘本中具有大量的图片,以及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能够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幼儿的思维方式。
再次,绘本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无论对于哪个年龄阶段的幼儿都十分适用。在小班的教学中,由于幼儿的年龄太小,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且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都有限,教师就可以运用一些色彩比较艳丽,但画面相对简洁的儿童绘本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对于中班的幼儿,由于其接受了一年的教学,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待事物更加形象化。因此,教师就可以用一些不同造型、不同表现技巧的绘本来对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对于大班的幼儿,由于其心理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对于事物的认知更加偏向感性化,往往只是凭借着兴趣来探索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来进行绘本的续写和改编,从而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升美术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四、应用儿童绘本的价值分析
(一)丰富情感认知
从本质上来看,美术活动是一种培养学生情感认知,发挥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活动,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感知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使幼儿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儿童绘本正是根据幼儿的这一发展特点设计的,其中大多数故事情节都是以幼儿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为基础,并通过轻松愉快的语言和简单明了的图片来展现。因此,借助儿童绘本可以有效地丰富幼儿的情感认知。例如,在绘本《各种各样的害怕》阅读中,幼儿就可以明白不同的样貌特征如何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甚至还可以与社会、语言等领域相结合,从而教会幼儿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学会包容事物的多样性。又如,在绘本《雪孩子》阅读中,因为其对话十分欢快明亮,教师就可以利用它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并引导幼儿学会感受并表达关爱,从而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能够成为一个热情积极、乐于帮助他人的人。 (二)发展审美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儿童绘本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素材,借助其中具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和生动活泼的形象,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语言领域,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故事的情节,而忽略了引导幼儿观察儿童绘本中图片的色彩、造型及构图等外在因素。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着重观察儿童绘本中的图片,分析其中蕴含的美术知识点,并通过感知不同风格的绘本,体会美术语言所带来的视觉享受,从而不断地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现如今,很多儿童绘本中都运用了大量的色彩,还包含着很多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人物图形,是很好的教學素材。甚至有的绘本中只有很少的词语,主要是依靠图像来向幼儿讲述相应的故事,让他们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色调上比较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教师可以适当选择这类绘本,自然而然地让幼儿融入相应的故事情境中,从而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儿童绘本中的图画上,感知美术语言,提升幼儿的能力[3]。
(三)培养幼儿想象
绘本中所蕴含的图画和语言是有特定规定的,大多数情况下是用较少的语言,配用较多的图片来描述相应的故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大多时候会借助儿歌或故事的形式来导入相应的儿童绘本,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有效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幼儿的审美能力无法提高,针对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也比较茫然,到了实践环节就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了。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借助相应的儿童绘本,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从而轻松地完成相应的美术任务。例如,在绘本《小蓝和小黄》阅读中,整个故事情节没有描述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这种留白的方式给了幼儿更大的发挥空间,能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将生活中所经历的故事展现给大家,因为学习兴趣更浓。而在《蚂蚁和西瓜》这一儿童绘本中,又有多个故事情节,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幼儿分析其中的故事情节,并用蚂蚁们通过自己的团结协作,将一个大西瓜变成无数个小块西瓜的情境,引导幼儿借助这样的劳动体验,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更好地开展美术实践活动。
(四)锻炼幼儿技能
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课程整合起来,以帮助幼儿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整合绘画、手工、欣赏的活动过程中,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也没有经过富有针对性的培训,其绘画技能比较有限,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各种各样的材料,通过看、画、做等方式来感受美、表现美,从而提升幼儿的能力。儿童绘本的出现,为幼儿开展美术教学并整合相关课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
教师可以在引导幼儿欣赏儿童绘本的过程中,通过点画、撕画、添画等形式将欣赏、绘画、手工这三门课程整合在一起。在完成这一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必须调动自身的各个感觉器官来完成相应的作品,从而有效运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能力得到提高,并积累了相应的经验。同样,由于儿童绘本的内容涉及的方面十分广泛,情感、社会、健康等方面都有涉及。因此,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儿童绘本,将美术学科与其他领域知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将幼儿的美术技能与其他方面的能力相关联,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同时使幼儿更加灵活地使用美术知识。
总而言之,儿童绘本作为一种良好的美术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把儿童绘本作为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手段,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使幼儿能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连华.绘本在幼儿园情感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陈璐.绘本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分析应用[J].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7(2):22.
[3]石燕峰.绘本在幼儿园语言领域教育活动中运用的行动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7.
关键词:儿童绘本;幼儿园教育;美术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0-017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0.087
美术教学是艺术领域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幼儿园主要的教学活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都更注重培養幼儿的技能,而忽略了发展其审美情感等方面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想象力、表现力等的提升。由于儿童绘本风格多样,模式也不固定,为整个美术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绘本的基本概念
绘本,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就是有绘画的书本,但其又与含有图画的书籍有一定的区别。因此,绘本的内在含义并不像字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也并非人们常认为的图画书。绘本其实是,依靠一定的文字语言和视觉语言(即图片的形式)描述故事情节的叙述类型的图书。而其中的图片是在书中的每一页都要出现的,而不是以插图的形式存在,并且其可以有效地帮助整个故事的叙述,促使整个故事叙述得更加完整。简单来说,绘本就是将图画和文字共同结合在一起来描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是图文结合的,而其中的图画不是文字的附属品,也不是文字的补充说明,而是与文字同样重要的叙述故事的一种手段。对于幼儿阶段的教育来说,借助大量的图画,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所创设的阅读情境中。
二、应用儿童绘本的必要性
在幼儿阶段,大多数情况下都将绘本应用于语言领域,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并不常见。但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由于绘本在视觉、情感、创造性等方面都与美术教学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以有效地丰富幼儿的美术素养。
首先,由于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教师出示一幅画,让幼儿跟着画,这样很容易限制幼儿的思维,无法有效培养其思维能力。借助绘本千变万化的视觉形象,再结合绘本的故事情节,幼儿更容易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内容,从而有效地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因此,可以通过创设简单的情境,来改变当下的美术教学现状,提升幼儿的能力。其次,绘本叙事性较强,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这正是传统美术教学过程中范画展示所不具备的。引入儿童绘本,可以让幼儿有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再次,美术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肩负着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任务,而绘本本身就是经过不断创造和更新后发展出来的产物,可以让幼儿体会到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样就给幼儿的美术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幼儿的绘画方式十分单一的问题[1]。
三、应用儿童绘本的可行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绘本的展现形式及描述内容越来越丰富,且其获得的途径也更加便捷。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将绘本资源应用到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以提升美术教学的效率。
首先,从绘本的呈现形式来看,其与美术活动的呈现形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儿童绘本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属于儿童文学的一种,其主要的阅读对象是学龄前儿童。通过将大量的图片与故事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满足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儿童绘本对幼儿最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在于其视觉形象十分生动有趣,再配以一些活泼有趣的文字,能够更好地吸引幼儿园的注意力[2]。另外,从本质上来看,美术教学活动也是一种艺术活动,无论是绘画、手工还是欣赏,都可以将绘本融入其中,以提升教学效率。
其次,绘本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思维。借助绘本这一形式,可以将一些原本平淡枯燥的故事生动有序地呈现在幼儿面前,这样幼儿的阅读过程也就能够更加轻松。通过不断的阅读,幼儿可以得到思维的启发,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另外,由于儿童绘本中具有大量的图片,以及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能够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幼儿的思维方式。
再次,绘本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无论对于哪个年龄阶段的幼儿都十分适用。在小班的教学中,由于幼儿的年龄太小,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且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都有限,教师就可以运用一些色彩比较艳丽,但画面相对简洁的儿童绘本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对于中班的幼儿,由于其接受了一年的教学,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待事物更加形象化。因此,教师就可以用一些不同造型、不同表现技巧的绘本来对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对于大班的幼儿,由于其心理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对于事物的认知更加偏向感性化,往往只是凭借着兴趣来探索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来进行绘本的续写和改编,从而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升美术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四、应用儿童绘本的价值分析
(一)丰富情感认知
从本质上来看,美术活动是一种培养学生情感认知,发挥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活动,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感知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使幼儿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儿童绘本正是根据幼儿的这一发展特点设计的,其中大多数故事情节都是以幼儿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为基础,并通过轻松愉快的语言和简单明了的图片来展现。因此,借助儿童绘本可以有效地丰富幼儿的情感认知。例如,在绘本《各种各样的害怕》阅读中,幼儿就可以明白不同的样貌特征如何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甚至还可以与社会、语言等领域相结合,从而教会幼儿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学会包容事物的多样性。又如,在绘本《雪孩子》阅读中,因为其对话十分欢快明亮,教师就可以利用它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并引导幼儿学会感受并表达关爱,从而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能够成为一个热情积极、乐于帮助他人的人。 (二)发展审美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儿童绘本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素材,借助其中具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和生动活泼的形象,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语言领域,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故事的情节,而忽略了引导幼儿观察儿童绘本中图片的色彩、造型及构图等外在因素。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着重观察儿童绘本中的图片,分析其中蕴含的美术知识点,并通过感知不同风格的绘本,体会美术语言所带来的视觉享受,从而不断地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现如今,很多儿童绘本中都运用了大量的色彩,还包含着很多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人物图形,是很好的教學素材。甚至有的绘本中只有很少的词语,主要是依靠图像来向幼儿讲述相应的故事,让他们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色调上比较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教师可以适当选择这类绘本,自然而然地让幼儿融入相应的故事情境中,从而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儿童绘本中的图画上,感知美术语言,提升幼儿的能力[3]。
(三)培养幼儿想象
绘本中所蕴含的图画和语言是有特定规定的,大多数情况下是用较少的语言,配用较多的图片来描述相应的故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大多时候会借助儿歌或故事的形式来导入相应的儿童绘本,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有效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幼儿的审美能力无法提高,针对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也比较茫然,到了实践环节就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了。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借助相应的儿童绘本,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从而轻松地完成相应的美术任务。例如,在绘本《小蓝和小黄》阅读中,整个故事情节没有描述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这种留白的方式给了幼儿更大的发挥空间,能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将生活中所经历的故事展现给大家,因为学习兴趣更浓。而在《蚂蚁和西瓜》这一儿童绘本中,又有多个故事情节,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幼儿分析其中的故事情节,并用蚂蚁们通过自己的团结协作,将一个大西瓜变成无数个小块西瓜的情境,引导幼儿借助这样的劳动体验,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更好地开展美术实践活动。
(四)锻炼幼儿技能
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课程整合起来,以帮助幼儿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整合绘画、手工、欣赏的活动过程中,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也没有经过富有针对性的培训,其绘画技能比较有限,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各种各样的材料,通过看、画、做等方式来感受美、表现美,从而提升幼儿的能力。儿童绘本的出现,为幼儿开展美术教学并整合相关课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
教师可以在引导幼儿欣赏儿童绘本的过程中,通过点画、撕画、添画等形式将欣赏、绘画、手工这三门课程整合在一起。在完成这一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必须调动自身的各个感觉器官来完成相应的作品,从而有效运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能力得到提高,并积累了相应的经验。同样,由于儿童绘本的内容涉及的方面十分广泛,情感、社会、健康等方面都有涉及。因此,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儿童绘本,将美术学科与其他领域知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将幼儿的美术技能与其他方面的能力相关联,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同时使幼儿更加灵活地使用美术知识。
总而言之,儿童绘本作为一种良好的美术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把儿童绘本作为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手段,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使幼儿能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连华.绘本在幼儿园情感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陈璐.绘本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分析应用[J].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7(2):22.
[3]石燕峰.绘本在幼儿园语言领域教育活动中运用的行动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