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识读绘图的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探究
问卷调查表明,随着生源总体素质的下降,学生感觉《机械制图》课的内容偏深难懂,教学进觉偏快。忠实地遵照大纲和教材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显得苍白无力,收效甚微。当前,课时的大幅度缩减与高质量教学要求大矛盾已突现出来,教学已逐渐陷入教师想完成教学任务,而多数学生反映听不懂的尴尬境地。如何切实地解决好这一矛盾已成为教学改革中的当务之急。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成功的课堂教学始于良好的开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导入新课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对授课内容产生兴趣,激发其的求知欲,唤醒其好奇心。
首先,要在学生初次接触课程的时候,讲清课程特点、内容、用途,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种新奇感,激发其学习的冲动和探索愿望;分析制图课与其他课在学习方法上的共性和个性,引导学生变换思维方式学习;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参观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介绍优秀毕业生在工作中应用制图的扎实功底所取得的成绩等来激励学生,增强其学好该课程的信心和决心。
其次,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愉悦的情境,愉快学习是发展兴趣、树立信心的关键因素。兴趣和信心的产生发展是与探索、发现的愉悦情绪体验紧密相连的。它来自于师生的和谐相处、情感的交流,以及富有创意的学习情境的创造。因此,教师要把教学的过程精心设计成“教”、“学”双方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对教学的内容要反复加工、整理,充分把握好重点和难点。如“物体的三视图”是重点,而“补图”或“补线”是难点。无论是在讲课、辅导,还是在答疑过程中,都要努力去创造一些引人入胜的情景,设置一些对比、改错或多解的题目进行课堂练习,鼓励学生自行上台去解答。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提高学生求知欲,使其感到每堂课都有所得,既培养了学生刻苦钻研、勤于思考的习惯,又让学生对制图课的情感体验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在愉快的学习中坚定学好课程的信心。
采用符合新培养目标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以教师和教材为主要知识来源,灌输式的讲授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形成,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制图的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化解教学中的难点利用多媒体CAI课件教学,将抽象、静止的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形象逼真的动画来展现,可使学生既看到三维立体,又看到动态的二维作图过程,深刻理解三维立体与二维图形的对应关系,从原理到方法全面掌握知识,增强学习兴趣,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较快地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绘图能力,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兴趣是创造的基础”,有了创造的前提,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创新意识得以培养和强化,这正是新型技工人才应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是,无论科技如何发达,也不论将来会出现多么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制图教学而言,实施实物教学都是必不可缺的教学手段。
加强实物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哈伯德教学法”是在全世界许多地方颇为流行的教学方法,“哈伯德教学法”认为现在教学之所以运转不灵,原因有三:实物短缺、梯度失当、词语误解。制图以“图”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因而在制图课中加强实物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制图中有很多形体表面有孔、键槽,同时内部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结构,初学时单凭想象绘制视图确有一定难度,此时模型便是一个较好的手段。有了直观的模型作教具,再加以适当讲解,使绘图变得简单了许多。例如,在讲授断面图这一节内容时,针对学生经常容易将断面图与剖视图混淆起来这一情况,利用模型在断开部位画上剖面线,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就一目了然,降低了学生在学习时的难度。“哈伯德教学法”中提到了使用橡皮泥,同时还鼓励学生用切削萝卜、肥皂等方式获得模型,既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套用陶行之的话“教是为了不教”。对于制图课而言,“用(模型)是为了不用(模型)”,这是课程的最终目的。
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立体思维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教师讲课并不难,但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与一定的表达能力,则需通过一定课时的绘图、读图、切制模型和绘制轴测图等练习或实践活动。教学中针对各教学难点进行由视图转化成实物、实物转化成视图的习题训练,或设计有针对性的读图、绘图实践训练,会让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除保证足够的课外作业外,还应安排一定比例的课堂练习。习题必须精心挑选,尽量与讲课的内容、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题目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思考性,既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归纳和掌握教材的要点,讨论解题思路和分析常见的错误等,又要有利于训练思维方法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一些一看就懂、思考性差、作图量大的习题则不宜选用。教学实践证明,手脑并用的练习和实习活动是培养学生绘图、读图立体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方式。
实行“班内分层次”尝试性教学
一个班中学生的知识、智力和兴趣等有差异,其接受能力有快慢,形成技能的过程也有长短,若用统一的教法和评价手段,实施“一刀切”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求知欲和好奇心受到压抑,严重阻碍了学习效果。为此,应实行班内分层次教学。为了确定班内分层次教学的教学目标,我们先后到佛山市“中南机械有限公司”、“恒威集团有限公司”等现代化企业进行调研。调研中发现中职生在企业从事的工作是分层使用的:(1)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2)生产机械设备的维护检修人员。(3)从生产一线选拔上来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分层教学的目标,把保证后续课的学习作为三个层次的最低要求;对高层次把理论水平适当提高,适应今后从事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的需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自学和创新能力;对中间层把看图与画图能力作为重点,培养其会学习;而对低层次则重视培养看图能力、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理论知识降低要求。目前,分层教学正处于尝试阶段,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完善。
总之,要实现《机械制图》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手脑并用的练习促进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读、绘图的技能。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今天,既要传授制图基础知识和基本绘图技能,更要关注科技发展与软件版本更新,把握教学改革的动向,增强教学的预见性,引导学生接触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在工作、学习中不断丰富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谢宝锋.谈机械制图的教学[J].现代技能开发,2002,(8).
[2]诸惠芳.哈伯德教学法评介[J].课程·教材·教法,1991,(8).
[3]毕广兰.机械制图课的教法探讨[J].教师论坛,2002,(5).
作者简介:
贺秀英(1969—),女,湖南沅江人,广东省韶关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教师,工程师。
关键词: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探究
问卷调查表明,随着生源总体素质的下降,学生感觉《机械制图》课的内容偏深难懂,教学进觉偏快。忠实地遵照大纲和教材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显得苍白无力,收效甚微。当前,课时的大幅度缩减与高质量教学要求大矛盾已突现出来,教学已逐渐陷入教师想完成教学任务,而多数学生反映听不懂的尴尬境地。如何切实地解决好这一矛盾已成为教学改革中的当务之急。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成功的课堂教学始于良好的开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导入新课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对授课内容产生兴趣,激发其的求知欲,唤醒其好奇心。
首先,要在学生初次接触课程的时候,讲清课程特点、内容、用途,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种新奇感,激发其学习的冲动和探索愿望;分析制图课与其他课在学习方法上的共性和个性,引导学生变换思维方式学习;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参观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介绍优秀毕业生在工作中应用制图的扎实功底所取得的成绩等来激励学生,增强其学好该课程的信心和决心。
其次,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愉悦的情境,愉快学习是发展兴趣、树立信心的关键因素。兴趣和信心的产生发展是与探索、发现的愉悦情绪体验紧密相连的。它来自于师生的和谐相处、情感的交流,以及富有创意的学习情境的创造。因此,教师要把教学的过程精心设计成“教”、“学”双方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对教学的内容要反复加工、整理,充分把握好重点和难点。如“物体的三视图”是重点,而“补图”或“补线”是难点。无论是在讲课、辅导,还是在答疑过程中,都要努力去创造一些引人入胜的情景,设置一些对比、改错或多解的题目进行课堂练习,鼓励学生自行上台去解答。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提高学生求知欲,使其感到每堂课都有所得,既培养了学生刻苦钻研、勤于思考的习惯,又让学生对制图课的情感体验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在愉快的学习中坚定学好课程的信心。
采用符合新培养目标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以教师和教材为主要知识来源,灌输式的讲授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形成,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制图的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化解教学中的难点利用多媒体CAI课件教学,将抽象、静止的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形象逼真的动画来展现,可使学生既看到三维立体,又看到动态的二维作图过程,深刻理解三维立体与二维图形的对应关系,从原理到方法全面掌握知识,增强学习兴趣,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较快地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绘图能力,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兴趣是创造的基础”,有了创造的前提,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创新意识得以培养和强化,这正是新型技工人才应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是,无论科技如何发达,也不论将来会出现多么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制图教学而言,实施实物教学都是必不可缺的教学手段。
加强实物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哈伯德教学法”是在全世界许多地方颇为流行的教学方法,“哈伯德教学法”认为现在教学之所以运转不灵,原因有三:实物短缺、梯度失当、词语误解。制图以“图”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因而在制图课中加强实物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制图中有很多形体表面有孔、键槽,同时内部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结构,初学时单凭想象绘制视图确有一定难度,此时模型便是一个较好的手段。有了直观的模型作教具,再加以适当讲解,使绘图变得简单了许多。例如,在讲授断面图这一节内容时,针对学生经常容易将断面图与剖视图混淆起来这一情况,利用模型在断开部位画上剖面线,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就一目了然,降低了学生在学习时的难度。“哈伯德教学法”中提到了使用橡皮泥,同时还鼓励学生用切削萝卜、肥皂等方式获得模型,既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套用陶行之的话“教是为了不教”。对于制图课而言,“用(模型)是为了不用(模型)”,这是课程的最终目的。
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立体思维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教师讲课并不难,但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与一定的表达能力,则需通过一定课时的绘图、读图、切制模型和绘制轴测图等练习或实践活动。教学中针对各教学难点进行由视图转化成实物、实物转化成视图的习题训练,或设计有针对性的读图、绘图实践训练,会让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除保证足够的课外作业外,还应安排一定比例的课堂练习。习题必须精心挑选,尽量与讲课的内容、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题目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思考性,既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归纳和掌握教材的要点,讨论解题思路和分析常见的错误等,又要有利于训练思维方法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一些一看就懂、思考性差、作图量大的习题则不宜选用。教学实践证明,手脑并用的练习和实习活动是培养学生绘图、读图立体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方式。
实行“班内分层次”尝试性教学
一个班中学生的知识、智力和兴趣等有差异,其接受能力有快慢,形成技能的过程也有长短,若用统一的教法和评价手段,实施“一刀切”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求知欲和好奇心受到压抑,严重阻碍了学习效果。为此,应实行班内分层次教学。为了确定班内分层次教学的教学目标,我们先后到佛山市“中南机械有限公司”、“恒威集团有限公司”等现代化企业进行调研。调研中发现中职生在企业从事的工作是分层使用的:(1)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2)生产机械设备的维护检修人员。(3)从生产一线选拔上来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分层教学的目标,把保证后续课的学习作为三个层次的最低要求;对高层次把理论水平适当提高,适应今后从事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的需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自学和创新能力;对中间层把看图与画图能力作为重点,培养其会学习;而对低层次则重视培养看图能力、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理论知识降低要求。目前,分层教学正处于尝试阶段,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完善。
总之,要实现《机械制图》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手脑并用的练习促进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读、绘图的技能。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今天,既要传授制图基础知识和基本绘图技能,更要关注科技发展与软件版本更新,把握教学改革的动向,增强教学的预见性,引导学生接触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在工作、学习中不断丰富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谢宝锋.谈机械制图的教学[J].现代技能开发,2002,(8).
[2]诸惠芳.哈伯德教学法评介[J].课程·教材·教法,1991,(8).
[3]毕广兰.机械制图课的教法探讨[J].教师论坛,2002,(5).
作者简介:
贺秀英(1969—),女,湖南沅江人,广东省韶关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教师,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