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阅读,释放学生学习潜能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admoo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整合教学;对比阅读;学生潜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6-0056-02
  【作者简介】孙一敏,江苏省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江苏连云港,222000),一级教师,连云港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这一课程设计思路。这一点在同一类课文的编排上,体现最为明显——苏教版一下《鲁班和橹板》是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一篇科学实验类叙事性文章,到了五年级上学期,教材中安排了《天火之谜》,六年级下学期,教材中又安排了《夜晚的实验》,这两篇也都是科学实验类叙事性文章。
  如何抓住苏教版教材这一编排特点,达成苏教版教材的编排目的呢?现结合《天火之谜》《夜晚的实验》整合教学做一简述。
  一、对比阅读总领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教学片段一】
  师:请大家运用“对比阅读”这一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天火之谜》《夜晚的实验》这两篇课文在文章内容、人物形象或者其他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你的学习发现填入表格的相应位置。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这两篇文章都处于第三学段,由易到难。运用“对比阅读”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巧妙地以《天火之谜》作为桥梁,让学生自主学习《夜晚的实验》,而且使得学生对“科学实验类叙事性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认识,可以较为顺利地完成苏教版六下习作四“记一次有趣的实验”的习作指导,实现由学到写的迁移训练。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语文学习,释放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发现相同点,了解“科学实验类”文章表达顺序
  【教学片段二】
  师:大家都有收获吧?通过对这两篇文章内容的对比阅读,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或者不同点?
  生:我们小组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对比阅读发现了一个相同点,就是这两次科学实验都造福了人类。“风筝的实验”促使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夜晚的实验”促使人们进一步研究发现了“超声波”,造福了人类。
  师:你们小组的发现非常有价值,我要把它写下来。还有补充吗?
  (板书:造福人类)
  生:我来补充,富兰克林和斯帕拉捷都是通过自己的实验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或者寻找到了答案。
  师:他们的实验都非常成功。
  (板书:实验研究获得结论)
  生:我们小组发现两位科学家都是通过自己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开始了自己的实验。
  师:真好,你也是仔细观察的孩子。瞧,“科学实验类”文章的表达顺序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板书:观察现象—实验研究—获得结论—造福人类)
  紧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目标中的“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通过对比让学生自主发现“科学实验类”文章的表达顺序是相同的,也为他们接下来更好地完成习作奠定了基础。
  三、通过不同点,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
  【教学片段三】
  生:这两位科学家的实验次数不同,富兰克林做了一次实验就成功了,而斯帕拉捷做了四次实验才成功。
  师:对比这两篇文章的实验描写,你有什么发现?
  生:《天火之谜》的一次实验过程,非常详细。《夜晚的实验》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描写得很详细,其余三次实验写得简单。
  师:你知道为什么详写第一次实验吗?
  生:一般来说,人们对第一次都是印象深刻的。
  生:我来补充,人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蝙蝠是靠眼睛在夜间自由自在地飞翔的,没想到蝙蝠的飞行不是依靠眼睛,让人们非常意外。
  生:不依靠眼睛,非常让人意外,这样为文章设置了悬念,让人们对蝙蝠的飞行产生了好奇。
  师:当我们需要反复叙事时,详略得当地处理文章内容,能够突出重点,繁简得当,让文章富有节奏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目标还要求“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两篇文章在描写实验过程时,《天火之谜》的一次实验过程写得非常详细;《夜晚的实验》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描写得很详细,其余三次实验是略写的。通过对比与教师的适当点拨、提升,学生对“反复叙事”有了清晰的认识,在接下来的习作中,学生就有了写作方法的支撑。
  四、文本转化,加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教学片段四】
  生:我还发现了一个不同点,富兰克林从实验研究到造福人类,都是由他一个人完成的,而斯帕拉捷只是研究出了蝙蝠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捕捉实物的,对于“超声波”的研究是靠后来的科学家完成的。
  师:你们都很善于发现。斯帕拉捷的实验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科学研究领域。他的实验给人们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我们也来研究一下“超声波”吧!蝙蝠是怎样运用“超声波”轻盈敏捷地飞行的?你能立足文本,结合课外了解到的“超声波”的知识,用简笔画表示出来吗?画好后,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点。这一教学环节巧妙抓住教材中隐藏的“非连续性文本”素材,先让学生立足文字,转化为非连续性文本;在学生表述自己对“超声波”的理解时,又完成了非连续性文本向文本转化的过程,实现了“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的较为完整的转化训练。
  学生都是带着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这就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入领会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合理、高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  《青铜艺术》是苏少版《美术》五下的内容,本课同四上《玉石文化》、四下《土与火的艺术》、五上《非洲雕刻艺术》、六上《现代建筑》、六下《有生命的石头》一样,均为“欣赏与评述”类型的课,重点是了解相关知识,掌握立体作品的欣赏方法。  本课涉及青铜器的发展历史、用途、类别、生产工艺、造型和装饰等知识,具体包括人虎相抱卣、青铜人像、牛虎案、象尊、鼎、彝、簋、鬲的不同用途,欣赏不同器型的青铜器
【关键词】计算教学;计算能力;操作;三角形三边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5-6009(2016)11-0062-03  【作者简介】黄斌,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江苏海门,226100)副校长,一级教师,南通市数学学科带头人。  【课前思考】  苏教版教材把“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内容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教材编排了四个教学环节:操作引出猜想
【摘 要】在“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理念的观照下,“教育的本质就是成全”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的教育从业者所理解和接受,成人之美也被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当作自己工作的终极追求和核心内容。可以说能否真正理解和实践成人之美,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准确把握其中“美”的内涵以及如何从根本上转变思想用心去“成”。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这都是一个相互的、不能操之过急的过程。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本质;成全;教育情
【主持人语】  处于领导生涯早期的初任校长的困扰、适应与成长,是较少受到关注却非常重要的问题。往小处说,它涉及新任校长能否较好较快地适应新角色,为形成优质领导力打下坚实基础;关乎一所学校能否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领导的良好接续,保持持续发展能力。往大处说,它涉及一代校长向新一代校长的过渡,关乎校长队伍整体质量的提升。本期话题的4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讨论了校长领导生涯早期的问题。《初任校长面临的问题》一文,
【主持人语】  教育督导是政府加强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决策、执行、监督三者相互协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于2013年下发《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文件,要求各县(市、区)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挂牌督导制度。挂牌督导制度的实施,是推进“管办评”分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挂牌督导实施已经两年多,在实践和研究中涌现出很多成功
【摘 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现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是时代要求,也是顺应多元主体诉求、保持学校发展活力、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现实需要。从“主持式管理”到“支持式治理”,需要架构治理新模型,制定责权清单,实施级部新治理,建立交互新平台,编制生活新常态。  【关键词】主持式管理;支持式治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
【摘要】指向“文心”的儿童写作核心素养,有其特有的结构:“三维框架”,是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维目标;“四层表达”,是构成写作核心素养最基本的要素。发展儿童写作核心素养,其关键是让它在课程与教学中落地转化,写作知识、语用实践、学科融合、涵养意识就是“可教可学”的“四条通道”,也是为儿童构筑一颗饱满“文心”的教学路径。  【关键词】写作核心素养;框架结构;教学通道  【中图分类号】G623.24
教学改革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十二五”期间,江苏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成绩突出,新型课程体系初步形成,教学方式变革成为亮点,学生发展质量得到不断提升。面对“十三五”期间江苏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江苏省教育厅于2015年实施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为进一步推进2016年第二期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的实施,项目培训班于2016年6月26日至29日在南京开班。全省45个前瞻性教学改革实
【摘要】主题综合课程以发展儿童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探索开发主题综合课程的理念、思路。通过开发以主题为线索的综合课程,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全人教育,改善国家课程实施与儿童生活疏离的现状,为儿童创造较为完满的学校生活。  【关键词】全人教育;核心素养;融通科目;一体化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65-0013-02  【作者简介】
【摘要】音乐教学中的通感以感觉为起点,想象为桥梁,情感为动力,审美领悟为归宿,它与修辞学、心理学中的通感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区别。通感在唤醒学生音乐潜能,让学生饶有趣味地、主动地体验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学中,为构筑学生的通感体验,教师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音乐本体的特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学生审美的整体性。  【关键词】通感;多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