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高中生而言,散文阅读的作用不仅在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够使审美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到目前为止,针对散文阅读审美展开的教学活动,尚未取得预期的成绩。也就是说,想要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这一目标,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审美困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阅读环境,学生的审美能力自然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一、散文阅读教学面临的审美困境
1.没有重视阅读审美过程
调查结果表明,重阅读结果、轻阅读过程的情况,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是普遍存在的。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大部分教师都过于重视阅读结果。例如,学生针对教师所提出问题展开分析的准确性,学生答案和标准答案的契合程度等,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侧重点存在偏差。大部分教师没有重视阅读审美的过程。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往往会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侧重点为主要依据,开展后续的阅读工作。教师对散文阅读审美的忽视,导致无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制订的审美教学目标与实际情况不符
虽然对散文阅读教学进行改革的重要性已经为人们所熟知,通过调查不难看出,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仍然存在。目前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的方式,让学生逐步完成散文的分析与理解等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散文分割为不同的段落,并根据段落内容完成问题的设置,为后续分析环节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主要是散文阅读的碎片化,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对整篇散文的分析和理解。
3.散文阅读所对应的评价指标相对单一
由于大部分高中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较深,在开展散文阅读教学活动时,仍旧选择标准答案作为对学生阅读分数进行判断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表面评价工作。实践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的广泛运用,使得学生在散文阅读方面具有的兴趣被打消,在对散文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时,思路出现偏离,将靠近标准答案作为主要目标,思维定式由此而形成,散文阅读审美和预期要求间的差距逐渐加大。
二、散文阅读教学审美困境的突破
1.轉变教学态度,重视散文阅读的审美过程
在大部分教师的传统观念中,散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学生的答案和标准答案高度契合,却忽视了散文阅读审美对学生而言的重要意义。基于此,想要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关键是转变教学态度,对散文阅读审美的过程引起重视。具体来说,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在课堂上具有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掌握散文阅读需要重视的内容。例如,表现形式、阅读要点以及表达的内容等,在此基础上,将散文审美分析的方式向学生进行传授。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学生对散文分析技巧的掌握程度,学生的审美能力自然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以《故都的秋》为例,教师首先应当引导学生围绕着散文阅读的要点展开分析,这样做能够帮助学生对作者想要通过这篇散文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入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散文中出现的景物,以作者情绪的变化为切入点,展开分析与讨论,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对该类散文在审美方面具有的分析技巧与能力。
2.消除阅读主体的依附关系,实现审美内容的重建
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是通过教学预设的方式,形成教学范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避免对学生所具有逻辑判断能力的取代,想要达到这一目标,“语言让渡”不是唯一的方法。换句话说,建造散文审美空间的关键,并非传统观念中认为的“减少教师说话的频率”,无论是人文审美、情感审美还是道德审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大部分教师对学生主动探索的妨碍都有所减弱,但预设探索渠道的问题仍然存在。由此可与看出,师生间的依附关系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改变信息传递的中介就显得很有必要。例如,在围绕着《听听那冷雨》展开教学时,多数教师都将“情感”视为解读重点,正是因为如此,大部分学生所追求的均为情感主体范式对应的因果关系,过于重视“乡愁”和“故土忧虑”,却忽略了对散文美感加以体悟。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打破审美边界。对《听听那冷雨》而言,审美中介应为“意象”,而不是传统观念中认为的“主题”,这是因为“意象”具有的可变性特征,能够解决散文审美文本丧失的问题。选择《荷塘月色》作为《听听那冷雨》在审美关照方面的延伸,所关照内容分为三方面,其一是“看”和“听”对应的意象,其二是“缓”和“急”对应的意象,其三是“热”和“冷”对应的意象。意象对比的目的是对学生听觉、直觉还有视觉感官进行充分调动,实现感官的和谐。
3.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指导,创新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通过散文阅读教学突破审美能力的关键,是以学生在发展方面的需求为指导,创新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保证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高度契合。以《荷塘月色》为例,对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而言,在散文阅读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参差不齐较为常见。基于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可将目标制定为学生能大致了解散文的意思,在阅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散文阅读技巧,逐渐培养学生在散文阅读方面的审美意识。如果所制定目标是要求学生具有通过景物感受意象的能力,不仅会提高学习的难度,还会使学生对散文阅读产生逆反心理。
通过上文的分析能够看出,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散文阅读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基于此,教师应对散文阅读教学在审美方面具有的功能引起重视,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和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阅读水平,并保证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审美习惯,这对推动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通联:甘肃庆阳市正宁县第一中学。
一、散文阅读教学面临的审美困境
1.没有重视阅读审美过程
调查结果表明,重阅读结果、轻阅读过程的情况,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是普遍存在的。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大部分教师都过于重视阅读结果。例如,学生针对教师所提出问题展开分析的准确性,学生答案和标准答案的契合程度等,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侧重点存在偏差。大部分教师没有重视阅读审美的过程。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往往会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侧重点为主要依据,开展后续的阅读工作。教师对散文阅读审美的忽视,导致无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制订的审美教学目标与实际情况不符
虽然对散文阅读教学进行改革的重要性已经为人们所熟知,通过调查不难看出,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仍然存在。目前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的方式,让学生逐步完成散文的分析与理解等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散文分割为不同的段落,并根据段落内容完成问题的设置,为后续分析环节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主要是散文阅读的碎片化,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对整篇散文的分析和理解。
3.散文阅读所对应的评价指标相对单一
由于大部分高中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较深,在开展散文阅读教学活动时,仍旧选择标准答案作为对学生阅读分数进行判断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表面评价工作。实践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的广泛运用,使得学生在散文阅读方面具有的兴趣被打消,在对散文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时,思路出现偏离,将靠近标准答案作为主要目标,思维定式由此而形成,散文阅读审美和预期要求间的差距逐渐加大。
二、散文阅读教学审美困境的突破
1.轉变教学态度,重视散文阅读的审美过程
在大部分教师的传统观念中,散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学生的答案和标准答案高度契合,却忽视了散文阅读审美对学生而言的重要意义。基于此,想要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关键是转变教学态度,对散文阅读审美的过程引起重视。具体来说,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在课堂上具有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掌握散文阅读需要重视的内容。例如,表现形式、阅读要点以及表达的内容等,在此基础上,将散文审美分析的方式向学生进行传授。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学生对散文分析技巧的掌握程度,学生的审美能力自然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以《故都的秋》为例,教师首先应当引导学生围绕着散文阅读的要点展开分析,这样做能够帮助学生对作者想要通过这篇散文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入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散文中出现的景物,以作者情绪的变化为切入点,展开分析与讨论,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对该类散文在审美方面具有的分析技巧与能力。
2.消除阅读主体的依附关系,实现审美内容的重建
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是通过教学预设的方式,形成教学范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避免对学生所具有逻辑判断能力的取代,想要达到这一目标,“语言让渡”不是唯一的方法。换句话说,建造散文审美空间的关键,并非传统观念中认为的“减少教师说话的频率”,无论是人文审美、情感审美还是道德审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大部分教师对学生主动探索的妨碍都有所减弱,但预设探索渠道的问题仍然存在。由此可与看出,师生间的依附关系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改变信息传递的中介就显得很有必要。例如,在围绕着《听听那冷雨》展开教学时,多数教师都将“情感”视为解读重点,正是因为如此,大部分学生所追求的均为情感主体范式对应的因果关系,过于重视“乡愁”和“故土忧虑”,却忽略了对散文美感加以体悟。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打破审美边界。对《听听那冷雨》而言,审美中介应为“意象”,而不是传统观念中认为的“主题”,这是因为“意象”具有的可变性特征,能够解决散文审美文本丧失的问题。选择《荷塘月色》作为《听听那冷雨》在审美关照方面的延伸,所关照内容分为三方面,其一是“看”和“听”对应的意象,其二是“缓”和“急”对应的意象,其三是“热”和“冷”对应的意象。意象对比的目的是对学生听觉、直觉还有视觉感官进行充分调动,实现感官的和谐。
3.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指导,创新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通过散文阅读教学突破审美能力的关键,是以学生在发展方面的需求为指导,创新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保证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高度契合。以《荷塘月色》为例,对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而言,在散文阅读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参差不齐较为常见。基于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可将目标制定为学生能大致了解散文的意思,在阅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散文阅读技巧,逐渐培养学生在散文阅读方面的审美意识。如果所制定目标是要求学生具有通过景物感受意象的能力,不仅会提高学习的难度,还会使学生对散文阅读产生逆反心理。
通过上文的分析能够看出,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散文阅读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基于此,教师应对散文阅读教学在审美方面具有的功能引起重视,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和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阅读水平,并保证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审美习惯,这对推动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通联:甘肃庆阳市正宁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