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入于幻想与现实之间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moon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如何认识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与未来等等的问题上,自前些年从科学主义的“缺省配置”升级以来,眼中所见,确实与以前不同了。近几年我将注意力集中在科学幻想、学术考核、科学与伪科学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在京沪等地的报刊杂志上陆续发表了一些谈论这些问题的文章。现在回顾起来,发现它们之间竟然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我们以前一直将科学看成一个绝对美好的东西,从来不愿意考虑它的负面价值或影响,也不愿意考虑它之被滥用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事实上,按照我们以前朴素的想法,一个绝对美好的东西是不可能被滥用的——无论怎样使用它都只会带来更多更美好的后果。
  由此产生的一个实际上未经仔细推敲的推论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永远是越快越好,它无论发展得多快也还是不够快。我们今天那些急功近利的“量化考核”,背后就有这种思想在起作用——其实比这种思想更幼稚,因为“量化考核”实际上并不能促进科学的发展,而只是制造出大量泡沫来,让某些管理者有“我们正在飞速发展”的幻觉而已。
  我们还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我们的观念也要随着更新。”许多人会觉得,这话很对啊,我们的观念是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更新啊。却没有想到这样的说法背后,实际上有可能已经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景:
  科学技术的特快列车风驰电掣,我们乘坐在上面。刚开始,我们确实是快活得如同电影《泰坦尼克号》中那对在船头迎风展臂的青年男女。但随后我们逐渐发现,对于这列列车的车速和行驶方向,我们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发言权了。我们只能茫然坐在车厢中,窗外的景物令我们眼花缭乱,我们既不知列车将驶向何方,也不知列车实际上是谁在操控,只知道列车正在越开越快。
  而此时,作为车上的一员,如果你想问:我们要驶向何处?就被告知:不要多问!反正是驶向幸福的天国!如果你想问:我们能不能慢一点啊?开得太快会不会出危险啊?则被斥道:你懂什么?再快也是绝对安全的!
  到了这时,你和被劫持还有什么两样?
  到了这时,你的心情还能如同那对在船头迎风展臂的青年男女吗?
  以前我们将科幻视为“科普”的形式之一,而传统的“科普”又是为了将那个绝对美好的科学普及于大众,所以我们以前创作和引进的科幻作品,都是一味乐观想象未来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人类社会如何美好,我们生活如何幸福的。
  几年前我开始接触西方的科幻电影和小说,发现自从儒勒·凡尔纳之后,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的科幻作品,几乎清一色都是对未来持悲观态度的。这些作品(甚至包括儒勒·凡尔纳晚年的某些作品)中的科学技术,也几乎清一色都不是绝对美好的——不是被科学狂人或坏人利用,就是其自身给人类带来灾祸。
  最初我觉得很难理解这种现象,怀疑是不是自己接触的作品少,恰好碰到的都是悲观派的作品?但随着接触的作品日益增多,例如,迄今我已经看过数百部美国的、欧洲的以及在美国影响下的日本、韩国、香港等地的科幻电影,其中就没有一部是对未来乐观的,这就绝对不能再用偶然来解释了。
  要理解这种现象,就必须和西方近几十年流行的后现代“反科学”思潮联系起来思考。我想,为什么这么多的电影编剧、导演,这么多的小说作家,不约而同的要来写悲观作品,一定是因为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有共同感受。这种感受,应该就是上面说的坐在那列既不知驶向何方也不知谁在操控的越开越快的列车上的感受吧?
  科学越发达,有这种感受的人就会越多——包括科学共同体中的某些成员——他们原本是那列列车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但他们自己现在当然也身在这列列车上。
  在西方,“科幻”的界定有时是相当宽泛而模糊的,许多被我们视为“魔幻”、“玄幻”之类的作品,也可以包括在内。这样一来,就会引导到科学与伪科学的关系问题上来。事实上,西方科幻作品中的许多幻想,都可以被指为伪科学。
  我们以前在将科学想象为一种绝对美好的东西的同时,也将伪科学想象为一种绝对邪恶的东西,想象为科学的死敌(就像我们曾经将宗教想象为科学的死敌一样)。然而,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问题,是迄今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所谓伪科学,不外就是某种与目前的科学理论不相容的学说或理论,却又试图自居于科学的行列而已。那么西方科幻作品中的许多对未来科学的假想,都是与目前的科学理论不相容的,岂非都是伪科学?
  如果那些假想是伪科学,那么那些科学幻想作品的存在,即使不说是伪科学的温床,至少也是伪科学的避风港吧?
  那么,我们以前对科学与伪科学关系的认识,也就需要重新思考了。
  本书根据我近年发表的一系列文章改编而成。
  先前米兰·昆德拉喜欢将他的小说安排成七章(许多部作品都是如此),据说这和音乐审美有关。而我感到对于这样一本15万字左右的书来说,七章这个章数是相当合适的,所以我决定“变本加厉”,搞得更为形式主义一点——全书分为七章,每章分为七节。这样全书共七七四十九节,加上这篇前言,共50篇,倒是正合《易·系辞上》“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之说了——当然,这是“数字神秘主义”的玩笑。
  我要感谢那些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的报纸、杂志和出版社的编辑们,没有他们的殷勤约稿,我的许多灵感就不会出现;没有他们的耐心催稿,我那些出现了的灵感也往往不会变成文章。
  我也感谢北京、上海我周围的那些朋友们,在和他们闲聊时,他们的奇情异想,他们的隽辞丽句,经常让我兴奋,这对我写作时的精神状态构成了非常有价值的激发。
  最后,也要感谢科学出版社胡升华博士出版这套丛书的建议,感谢王建先生对本书的编辑工作。
  
  (《我们准备好了吗?——幻想与现实中的科学》,江晓原著,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面对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必须要不断探索新的模式和方法。这个时代对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传授为主传统学习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同时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需要的不再是网上也能随手搜到的零散的知识点,而是必须通过整合才能得到的有核心概念的完整的知识链以及由此得到的深度学习的能力。   教会学生“学会广泛适应的学习”,以培养终身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一套“史家随笔”,作者有郭沫若、翦伯赞、吴晗、傅斯年、赵吉惠。傅斯年先生的一本题《出入史门》,收录内容包括三部分:1.直接与史有关的史学短文;2.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民族性的反思;3.有关社会、政治、文化的时论。编者吕文浩先生在《卷首语》中评价道,“在二十世纪中国的一流史家里,傅斯年是独特的。”“傅斯年在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上最辉煌的贡献是,他树立了史料学派的大旗,写下
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美妙的理想社会“桃花源”,亦即“世外桃源”,含蓄地寄寓了作者心中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社会给人以极美极深的印象,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无限憧憬。那么,这个理想社会究竟是何种社会形态?有何社会特征?在中国古代儒、道两个主流思想派别中,它符合哪家主张?  就笔者所见,一般涉陶选本皆泛泛而论,未作细究;只有个别选本的论述较为具体,认为其具有儒家“大同”社会的特征,是“大同”社会
2009年9月5日,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史专家卞孝萱先生遽归道山,享年86岁。站在讣告前,有震惊、有遗憾、有怅惘。正值上课时间,身旁人流如织,一种对于生存的荒谬感油然而生:你熟悉的人离去了,世界却岿然不动,运转如常。暑假前尚在学校图书馆古籍部见过卞先生,当时他精神健旺,依然是斜斜握着一支圆珠笔,专注地抄写资料。如今却已天人永隔,相见无期。  余生也晚,我入南京大学时,卞先生早已离休,且我在历史系,
走进本科同学的教室,和大家对话,非常高兴。说过这句话后,特别别扭,觉得这句话大概不能令同学们信服。这学期刚开始,可能上节课老师的开场白也是:非常高兴来给同学们上课。下节课老师也许还是这么说,成了一句套话。我想说,我不是在说套话,但怎么论证这是我的真实想法?还真是个挑战。大家先听听我的论证。  德国有一个大社会学家叫卡尔·曼海姆。曼海姆概括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别时说,传统社会的特征是确信,准确地说
吴方和这本书    吴方生于1948年,44岁时出版《青山遮不住——中国文化的历史走向》,三年后因癌症去世。大学的同班同学传说:吴方写此书极苦,揣着馒头,成年累月泡在图书馆里。他原本是一个认真的人,这本纵览数千年的大作,简直就是用生命换来的。  展读此书,我的感觉正如他引用的王献之那段话:“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所谓山,即历史上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川,即吴方给予的各种解说。这
为先贤立传,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自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开创纪传体以来史不绝书。近现代名人传记作品汗牛充栋,但我国现代医学先驱、卫生防疫事业奠基者伍连德博士(1879—1960),除他本人撰写的《鼠疫斗士:一个现代中国医生的自传》(英文版)外,其中文传记直至2007年3月才由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国士无双伍连德》(以下简称《国士》)。伍连德博士开创了近现代中国卫生防疫事业。是东三省民众健康的守护者
2017年秋季起,全国所有地区初中起始年级都使用了统编语文教材,新教材的明显变化,就是增设了“名著导读”,每册有必读名著2部,选读名著4部。同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设计了18个学习任务群,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放在首位。“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
《菩萨蛮(其一)》为《花间集》卷一第一篇,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教师的阅读主要是一种教学行为,是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学行为的阅读,显然不是趣味性阅读,那种阅读兴起时拿来就读,兴尽时抛在一边;但显然也不是纯知识性阅读,只满足于了解各种信息、观点和结论。教师的阅读,应当是一种专业性或半专业性的阅读,它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研究。从阅读过程的完整性看,就要经历素读、参读和
许博识,江苏省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教师。叶荣滨,江苏省昆山震川高级中学教师。   传统的随笔写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随意”表达的平台,学生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文采而不受文体的限制。传统的随笔写作在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上的作用功不可没。   但近两年,交际语境写作逐渐成为主流。2019年高考全国Ⅰ、Ⅱ卷,2020年高考全国Ⅰ、Ⅱ、Ⅲ卷的作文题都已变成交际语境写作。交际语境写作和以往传统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