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基本政策浅析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c1987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当前的农村政策,是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有关农村土地改革的政策,有关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有关城乡一体化改革的政策。较难理解的是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确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问题,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并持续发展的问题。现就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政策的了解出发,重点介绍与解析了当前几项较热点的农村政策。
  一、回顾农村改革30年来,农村政策跨越的三大步
  第一步,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艰难的诞生及健康而迅速的发展。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做出了一件在当时有坐牢危险的大胆决定:“分田单干,包产到户。” 变革正是建立于这种无畏与勇气的永恒基石上!可他们万万没想到,30年前仅仅是出于“填饱肚子”这种原始冲动的一个冒险尝试,却无意地让小岗村成为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并进而拉开了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幕。
  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连续五年的有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中央1号文件。1982年1月1日,中央印发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即当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这个文件内容很多,但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第一次以中央的名义正式肯定了“双包”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尊重群众的选择,并宣布长期不变,从而结束了围绕“包产到户”漫长而激烈的争论,受到农民发自肺腑的热烈欢迎。198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全面推广联产承包。明确提出联产承包不仅在贫困地区、偏远山区可以搞,经济发达地区也可以搞,同时强调,联产承包不一定都包到户,有的愿意包到组,有的愿意实行专业承包都可以,可以百花齐放。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家庭承包可以15年。明确提出农村改革最基本的内容是确立家庭承包,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国家对农业生产、农业经营者应当进行从过去直接管理转向间接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取消统购派购。国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将粮食和棉花的统购改为合同订购,放开了农副产品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198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培育农村市场。提出改革统购统销制度,改革流通体制。从这一年农村改革进入第二步,培育市场机制。
  第二步(1999年—2005年),实行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根据2000年中央7号文件的规定,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和相关的配套改革。“三取消”。一是取消乡统筹费和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二是取消屠宰税。三是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两调整”。一是调整农业税政策。二是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一改革”。是指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
  同时推进乡镇机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等相关配套改革。农民除了交纳7%的农业税和1.4%的农业税附加外,不再承担其他任何收费。
  第三步(2006年—今)实行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改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这一阶段改革将全面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二、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未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农民增收相对困难。
  (二)、粮食产量的安全隐患长存。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安全问题对我们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而言更是头等大事。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仅从2008年来看,毒奶粉事件,三聚氰胺问题鸡蛋,蛆橘等都备受关注,特别是毒奶粉对婴幼儿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最受谴责。
  (四)、农村社会稳定尤需关注。土地纠纷越来越多,农民和企业的矛盾冲突后果严重,复退军人的诉求越来越明显,宗教冲突有可能成为将来的核心问题。
  (五)、经济建设方面存在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落后,自然资源对农业发展的约束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农业仍然是一个十分明显的弱势产业。
  三、当前几项热点农村政策的解析
  (一)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
  1、农民增收政策的回顾。(1)、以税费改革为重心的减负增收政策(少取)。(2)以增加农业补贴为核心的补贴增收政策(多予)。(3)以促进农民流动转移为核心的就业增收政策(放活)。
  2、历年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政策。三農政策主要来源于两个纲领性文件。当然,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也来源于这两个文件。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个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1)强化价格支持,保持合理的农产品价格水平。一是大幅度提高政府对粮食最低收购价。二是增加政府储备。三是扩大出口需求。四是加强“北粮南运”、新疆棉花外运协调,继续实行相关运费补贴和减免政策。
  (2)强化补贴增收,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农业补贴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
  (3)强化就业增收,努力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六条大的政策措施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二)有关农村土地改革的政策。
  1、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七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既强调了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又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在强调“毫不动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长久不变”和“两个转变”。为了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第一,坚持一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就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第二,提出一个长久不变。“一个长久不变”就是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三,要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二是稳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把承包地块的面积、空间位置和权属证书落实到农户 。
  “两个转变”就是: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范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2、严格规范的土地管理政策。
  两个最严格: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在《决定》和一号文件中,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提出了以下一些措施:①基本农田必须落实到地块、标注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证书上,并设立统一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志,严禁地方擅自调整规划改变基本农田区位。②严格基本农田占有审批制度,构建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耕地实行先补后占,不得跨省区市进行占补平衡。③实行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等等。
  (三)、关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相关政策。
  1、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方面。
  (1)、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规划。一是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规划的定位,逐步确立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发展中的“龙头”地位;二是探索城乡规划编制内容改革。树立粮食、能源、环境安全观,树立城乡统筹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观念 ;三是探索对城乡规划实施监督管理的改革。加强对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
  (2)、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
  (3)、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加强农村道路、电、通信和垃圾处理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建——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4)、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我们党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对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提出的明确要求。
  (5)、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的服务与管理。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6)、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优先将农业大县纳入改革范围。
  2.加快形成城鄉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一是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环境。二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三是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四、新一轮农村改革创造出的农村未来美好图景。
  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其他文献
摘要:历史教育教学是一个薄弱环节,多方面原因使教师比较难于教学,学生学习也无多大兴趣,教师的历史教学成绩很大程度上得不到承认,本文从自己的从教和所见的情况,说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历史教学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近年来,历史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 第一、初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历史教育体系。主要表现在以各级学校为主体的历史教育体系基本建立起来,有一支从事历史教学
期刊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精神,是教育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农村中小学校作为当地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应当牢固树立以校为本理念,进一步理清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提升学校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
期刊
21世纪的小学生不仅要求掌握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更要为良好的道德素质打下基础。责任感是其中的核心素质。而当代小学生责任感教育出现淡化的现象令人担忧。因此,兼有启蒙和初级基础教育的小学,应强化对小学生责任感的基础教育。要针对小学生责任感缺少形成的教师心理、质量观、社会误区、家校结合等成因,在教师素养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管理方法等方面发掘教育资源,形成多种有效教育方式,促进小学生心理成熟,行为自控,从多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就业形势逐渐严峻,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失,这也是造成大学生未能充分就业的重要原因。高校应着重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 培养 就业能力    就大学生而言,就业能力主要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对系统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够实现就业理想,适应环境变化,满足社会需求,从而在社
期刊
师范学校毕业后,我便回到了家乡做了一名教师。我钟爱着教育事业,真诚地爱着自己的学生,在从教的人生中,品尝着苦涩与甘甜。托尔斯泰曾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經历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一位称职的教师,都源于一个“心”和一个“爱”字。对工作用心,对学生施以爱心,我们才会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他人,无愧于人民教师教书育人这个神圣光荣的使命。  作为班
期刊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虽然已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大历史任务,但基础教育仍普遍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样的,解决的手段也是多方面的。  一、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  第一,教育体制僵化,财政投入不足。首先,自建国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从来实行的是国家办学、中央负责、财政单一供给的模式。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教育管理上,政府统得太死,管得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就是导入。教师的开讲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既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求知欲,又让学生的思维迅速定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小语教材体裁不一,内容丰富,新课导入并无固定的模式可循,因而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和自己的风格,充分研究和设计,精心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导入方法       “导”即“引”,课堂导入就是在学习新知或教师开展教
期刊
摘要:当前,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诸多问题:如师资力量薄弱、经费缺乏、设备欠缺等困难,如能以新课改为契机,转变观念,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尽可能保障生物学实验顺利开展,使生物学实验教学同样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从而提高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农村初中 生物实验教学 现状       目前正在全面实施的中学新课程改革,为中学生物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农村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状况不容
期刊
摘要:随着这几年多媒体网络技术的突发猛进,把多媒体网络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整合,确实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学生对概念的模糊理解清晰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乏味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技术;数学;整合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逐步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带来社会结构性变革,使社会呈现信息化特征。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发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生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他还说:“奉劝年轻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犯了这种过失的。要是设身处地为孩子们想一想,那么就可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正错误。”這位教育家的观点也无疑是在提倡:尊重学生,不妨高看学生一眼,尤其是后进生。美国布鲁纳认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教师。个别学生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