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认知语言学家提出各种象似性原则,以解释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汉字“走”和“跑”说起,通过它们隐喻意义的对比,探讨其使用的理据性,以说明语言中存在着另一种象似性原则——力度象似性,以此为语言象似性的又一力证。
关键词: “走” “跑” 认知 隐喻意义 力度象似性
1.引言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语言学研究由形式语言学转向认知语言学,由注重对语言结构系统本身的分析转向关注语言背后的人类认知系统。象似性是其重要研究内容,它是指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联系。二十多年来,象似性的研究成为热点,从共时句法、历时语法、语言习得、语用学、言谈分析等角度来探讨,都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就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来看,沈家煊总结出了句法中“距离象似原则”、“顺序象似原则”、“数量象似原则”。严辰松介绍了“疏离”、“对称”、“不可预料性”、“思维的顺序”等4类“临摹”现象。张敏介绍了“复杂性”、“独立性”、“距离”、“次序”、“对称”、“重叠”、“范畴化”等象似性动因。王寅又补充了标记象似性、话题象似性、滤减象似性、句式象似性、篇章象似性,以及社会文化与语言符号之间的象似程度。
本文通过对汉字“走”和“跑”的隐喻意义的思考和联想,发现语言中可能存在另一种象似性。
2.关于“走”、“跑”的本义及隐喻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注解“走”为“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而“跑”本义是“疾走”。不难看出,“跑”与“走”就本义而言,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区别只在快与慢。我们发现有的时候“走”和“跑”能与一些同样的字词搭配使用,意思极相近。比如,“逃走/跑”、“东奔西走/跑”等。但是多数情况不能互换,比如我们可以说“走访”、“走亲戚”、“跑买卖”、“跑荒”,但几乎没人说“跑访”、“跑亲戚”、“走买卖”、“走荒”等。为什么会有这些异同呢?我们发现,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此加以理解和诠释,这或许还可说明一种新的象似性原则的存在。
根据Lackoff的观点,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即将所熟悉的认知域概念映射(mapped)到陌生的认知域里,生成新的概念,借以理解陌生事物。在概念隐喻理论中,熟悉的认知域也被称之为始源域(source domain),陌生的认知域被称之为目标域(target domain)。我们对“走”和“跑”的研究以查阅多本相关词典作为基础,主要对它们的隐喻用法作了一个大致的整理和归类。暂且分为两类:A类——二者可以互换,意思相似;B类——二者一般不能互换。
A类:
逃走/跑、走/跑电、走/跑气、走/跑调、走/跑运、走/跑码头、走/跑江湖
走/跑得了和尚走/跑不了庙
B类:
走路、走访、走人、走样、走眼、走神、走辗、走味儿、走镖、走私、走洋脚、走形式、走亲戚、走人情、不胫而走、一走了之
赛跑、跑荒、跑信、跑差、跑肚、跑媒、跑账、跑官、跑街、跑买卖、跑材料、跑业务、跑交通、跑龙套、跑旱船、跑竹马
吃药不忌嘴,大夫跑断腿。
树叶都让风刮跑了。
这钱是你的,跑不了。
你当真叫他回去,跑不了一顿饱打。(刘鹗:《老残游记》)
可以看出A类词项说明了“走”和“跑”本义上的联系;B类词项在总体上占多数。为什么它们有时可以互换使用而有时又不能呢?这种使用有什么样的理据性呢?
《古汉语词典》对“走”的本义解释为“跑”。据考,“走”属会意字,金文字形,像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像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这就是为什么会有A类两者可以互换使用的词项,原来它们最初是同义词。不过A类中的可互换的词项也并非完全同义。比如说,“跑”气比“走”气来得更快速和突然,而“走”江湖比“跑”江湖显得更有几分从容,后者更有为生计奔忙的意味。这是因为两个汉字的意义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如今已非同义。“走”现在指人的一般速度的步行,本义一般只出现在成语和习语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会有B类意思不同的词项。
通过观察B类,我们发现与“跑”结合形成的词汇更带有匆忙、忙碌、快速的意思,而含有“走”的词汇一般含有从容、缓慢、悄然的意思。这与二者的本义分明是有联系的。其实,通过对英语中run和walk的考察,我们发现有同样的情况。
walk around绕行 run around奔忙
walk away with sth.顺手拿走 run away潜逃,失控
walk over虐待,利用 run over匆匆看, 辗过
walk off擅自拿走 run off逃跑,迅速写出
在英语中,run同样与快速、匆忙、忙碌等意义联系在一起,而walk却不是。不同语言中存在的这些类似现象说明: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联系,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有理据的。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工具,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总有一个认识的先后过程,对于已认识的一类事物,会在脑中留下印象,形成储存在大脑中的经验体系。当人们在生活中发现某一陌生事物与经验体系中的某一事物具有象似性时,人们就会将所熟悉的事物的某方面意象转移到陌生事物上,用其经验体系中较熟悉的事物的特点去解释,评价,表达相对陌生的事物,产生隐喻。速度慢的“走”表达了从容、悠闲、不易察觉,而速度快的“跑”则表达了繁忙、匆忙、仓促快速等意义。这背后隐藏着人类普遍的认知规律,说明人类自身的感受和经验影响到思维和语言。
“走”、“跑”所体现的语言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不同于以往所论述的简单的音(形)义的联系。它们所表示的动作的力度和速度映射至其隐喻意义所表达的动作的力度、速度或者繁简程度,就更加复杂。鉴于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这种在速度、频率、力度上的联系,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一种新的象似性原则——力度象似性。因为速度快、频率大的物体产生的力量也相对较大,我们统称之为“力度象似性”。试用下图简单说明人类认知系统在这过程中的作用。
图 1
力度象似性在外观上不及其他象似性明显,但这并不能否定它存在的真实性。“走”和“跑”经过隐喻的作用,形成了多种义项。一词多义实际也是象似动因的结果。相同的结构表达几个意义的现象,象似于这些意义之间的同质性。
3.结语
通过对汉语中一些动词的研究,我们认识到象似性不仅存在于以往所探討过的语言的多个层面,而且有助于解释一些动词的隐喻意义和使用理据。多义词各义项间的跨语义场变化与人类的进步密切相关,与人们的联想能力不断拓宽有关。一个词语的若干义项构成了一个有层次的语义结构或网络。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研究这些微系统来了解语言大系统,而且可以逐步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的特点。对语言使用理据的分析有助于认识人类自身的认知机制和语言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2-8.
[2]王寅.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象似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a,(2):51-54.
[3]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b,(5):4-7.
[4]严辰松.语言临摹性概说[J].国外语言学,1997,(3):21-25.
[5]RonaldW.Langacker.认知语法基础(Ⅰ)理论前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RonaldW.Langacker.认知语法基础(Ⅱ)描写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 “走” “跑” 认知 隐喻意义 力度象似性
1.引言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语言学研究由形式语言学转向认知语言学,由注重对语言结构系统本身的分析转向关注语言背后的人类认知系统。象似性是其重要研究内容,它是指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联系。二十多年来,象似性的研究成为热点,从共时句法、历时语法、语言习得、语用学、言谈分析等角度来探讨,都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就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来看,沈家煊总结出了句法中“距离象似原则”、“顺序象似原则”、“数量象似原则”。严辰松介绍了“疏离”、“对称”、“不可预料性”、“思维的顺序”等4类“临摹”现象。张敏介绍了“复杂性”、“独立性”、“距离”、“次序”、“对称”、“重叠”、“范畴化”等象似性动因。王寅又补充了标记象似性、话题象似性、滤减象似性、句式象似性、篇章象似性,以及社会文化与语言符号之间的象似程度。
本文通过对汉字“走”和“跑”的隐喻意义的思考和联想,发现语言中可能存在另一种象似性。
2.关于“走”、“跑”的本义及隐喻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注解“走”为“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而“跑”本义是“疾走”。不难看出,“跑”与“走”就本义而言,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区别只在快与慢。我们发现有的时候“走”和“跑”能与一些同样的字词搭配使用,意思极相近。比如,“逃走/跑”、“东奔西走/跑”等。但是多数情况不能互换,比如我们可以说“走访”、“走亲戚”、“跑买卖”、“跑荒”,但几乎没人说“跑访”、“跑亲戚”、“走买卖”、“走荒”等。为什么会有这些异同呢?我们发现,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此加以理解和诠释,这或许还可说明一种新的象似性原则的存在。
根据Lackoff的观点,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即将所熟悉的认知域概念映射(mapped)到陌生的认知域里,生成新的概念,借以理解陌生事物。在概念隐喻理论中,熟悉的认知域也被称之为始源域(source domain),陌生的认知域被称之为目标域(target domain)。我们对“走”和“跑”的研究以查阅多本相关词典作为基础,主要对它们的隐喻用法作了一个大致的整理和归类。暂且分为两类:A类——二者可以互换,意思相似;B类——二者一般不能互换。
A类:
逃走/跑、走/跑电、走/跑气、走/跑调、走/跑运、走/跑码头、走/跑江湖
走/跑得了和尚走/跑不了庙
B类:
走路、走访、走人、走样、走眼、走神、走辗、走味儿、走镖、走私、走洋脚、走形式、走亲戚、走人情、不胫而走、一走了之
赛跑、跑荒、跑信、跑差、跑肚、跑媒、跑账、跑官、跑街、跑买卖、跑材料、跑业务、跑交通、跑龙套、跑旱船、跑竹马
吃药不忌嘴,大夫跑断腿。
树叶都让风刮跑了。
这钱是你的,跑不了。
你当真叫他回去,跑不了一顿饱打。(刘鹗:《老残游记》)
可以看出A类词项说明了“走”和“跑”本义上的联系;B类词项在总体上占多数。为什么它们有时可以互换使用而有时又不能呢?这种使用有什么样的理据性呢?
《古汉语词典》对“走”的本义解释为“跑”。据考,“走”属会意字,金文字形,像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像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这就是为什么会有A类两者可以互换使用的词项,原来它们最初是同义词。不过A类中的可互换的词项也并非完全同义。比如说,“跑”气比“走”气来得更快速和突然,而“走”江湖比“跑”江湖显得更有几分从容,后者更有为生计奔忙的意味。这是因为两个汉字的意义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如今已非同义。“走”现在指人的一般速度的步行,本义一般只出现在成语和习语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会有B类意思不同的词项。
通过观察B类,我们发现与“跑”结合形成的词汇更带有匆忙、忙碌、快速的意思,而含有“走”的词汇一般含有从容、缓慢、悄然的意思。这与二者的本义分明是有联系的。其实,通过对英语中run和walk的考察,我们发现有同样的情况。
walk around绕行 run around奔忙
walk away with sth.顺手拿走 run away潜逃,失控
walk over虐待,利用 run over匆匆看, 辗过
walk off擅自拿走 run off逃跑,迅速写出
在英语中,run同样与快速、匆忙、忙碌等意义联系在一起,而walk却不是。不同语言中存在的这些类似现象说明: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联系,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有理据的。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工具,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总有一个认识的先后过程,对于已认识的一类事物,会在脑中留下印象,形成储存在大脑中的经验体系。当人们在生活中发现某一陌生事物与经验体系中的某一事物具有象似性时,人们就会将所熟悉的事物的某方面意象转移到陌生事物上,用其经验体系中较熟悉的事物的特点去解释,评价,表达相对陌生的事物,产生隐喻。速度慢的“走”表达了从容、悠闲、不易察觉,而速度快的“跑”则表达了繁忙、匆忙、仓促快速等意义。这背后隐藏着人类普遍的认知规律,说明人类自身的感受和经验影响到思维和语言。
“走”、“跑”所体现的语言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不同于以往所论述的简单的音(形)义的联系。它们所表示的动作的力度和速度映射至其隐喻意义所表达的动作的力度、速度或者繁简程度,就更加复杂。鉴于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这种在速度、频率、力度上的联系,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一种新的象似性原则——力度象似性。因为速度快、频率大的物体产生的力量也相对较大,我们统称之为“力度象似性”。试用下图简单说明人类认知系统在这过程中的作用。
图 1
力度象似性在外观上不及其他象似性明显,但这并不能否定它存在的真实性。“走”和“跑”经过隐喻的作用,形成了多种义项。一词多义实际也是象似动因的结果。相同的结构表达几个意义的现象,象似于这些意义之间的同质性。
3.结语
通过对汉语中一些动词的研究,我们认识到象似性不仅存在于以往所探討过的语言的多个层面,而且有助于解释一些动词的隐喻意义和使用理据。多义词各义项间的跨语义场变化与人类的进步密切相关,与人们的联想能力不断拓宽有关。一个词语的若干义项构成了一个有层次的语义结构或网络。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研究这些微系统来了解语言大系统,而且可以逐步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的特点。对语言使用理据的分析有助于认识人类自身的认知机制和语言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2-8.
[2]王寅.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象似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a,(2):51-54.
[3]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b,(5):4-7.
[4]严辰松.语言临摹性概说[J].国外语言学,1997,(3):21-25.
[5]RonaldW.Langacker.认知语法基础(Ⅰ)理论前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RonaldW.Langacker.认知语法基础(Ⅱ)描写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