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母语,无论是从我国数千年的传统经验来看,还是从当今世界母语教育的发展潮流来看,都要始终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单纯从语言形式上学习母语,把母语教育当作一种纯技术的教育,从而淡化了母语固有的人文内涵;二是脱离母语学习的特点,把大量时间花在与母语无关的学习内容上,从而导致长期以来令人心痛的“少慢差费”现象难以改变。当前的语文教学,前一种情况已有所改变,后一种现象却又有所抬头。有的课,不花功夫吟咏文本,而是从头至尾看课件;有的课,对品味词句不屑一顾,整堂课仅仅停留在内容的发散上;有的课,缺少真切的感悟和认真的积累,却热心于不着边际的谈话,凡此种种,都是与学习母语的规律相违背的。母语教学应把握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生字教学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只有学会了汉字才谈得上其它的语文能力。针对初中学学生的特点,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努力使他们提高学习生字的效率,尽量做到当堂任务当堂清,为做其他的语文活动与练习多留时间。
长期以来,识字教学忽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记,一味地强调识字的工具性,枯燥而又乏味,结果却是高耗低效,生字回生率极高。识字作为教学的任务之一,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灵动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情趣化的识字平台,不断拓宽、巩固识字的途径,引导学生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并能灵活用字。那样,识字就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二、善于设问激疑
一是把握提问的尺度和时机。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提什么问题,怎样提出,在什么时候提出,以及如何组织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是需要教师认真探究的。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目的以及学生的实际,整体设计提问。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答予以充分估计,并准备相应的对策,提出一些预备性、过渡性的问题,逐层深入,引导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思考,从而避免学生可能产生的理解上的偏差。
二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首先提问要难易适应,避免学生因问题过难而产生畏惧情绪,或因问题过分简单而感到索然无味。其次,提问应新颖独特,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设计一些新奇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的好奇之心、好胜之心、好表达之心。如讲授《故乡》一文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埋的碗碟?”这个问题比较新奇,很容易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认真研读课文,从字里行间找出线索,对杨二嫂、闰土的言行、品质的分析、比较,去解开谜团,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认识。
三是注重师生双向互动。课堂提问不只是教师提问学生的单向活动,也应包括学生向教师提问。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问题就会有思考,就会主动探寻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必将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理解得以深入,认识得以升华。学生具备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终身受益。
三、突出学生主体
首先,正确认识每一位学生。一个班级学生,语文程度参差不齐,其中有少量较差,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教师一定要树立起学生经过努力完全能够学好本国语文的信心,万不能看到一些较差的学生就牢骚满腹,怨气冲天,也不能越俎代庖,把大量本该由学生自己去干的事情都给包办了。
其次,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教学中,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不同程度尤其是中下水平学生学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要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浓了,劲头足了,再加上教师引导得法,所有学生的语文程度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快提高。
再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决不是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形成的,也不是靠教师或家长的生硬灌输所能奏效。学生只有在自己的历练中才能一点一点感受到学习语文后的长进,品尝到学习语文后的甜头,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变枯燥为丰满,变苦恼为快感,变死记为思索,变无所事事为注意力集中,而这种主动、丰满、快感、思索与注意力集中,又足以鼓动学生学习语文的更大兴趣。在养成学习语文一系列好习惯后的无数次良性循环中,学生的语文水平也就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四、强化语言表达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的第一交际手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注重信息和交际的今天,训练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语言就显地尤为重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是创设交际情境,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新课标明确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语言表达”。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产生积极的说话欲望,乐于说话。如:让学生替老师说话、补充课文中的省略部分、精心设计板书,进行说话训练等。写话时,让学生先说后写,这样既进行了交流,又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二是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强化语言表达训练。语言能力的培养要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生活中,也可让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信任的教师或同学,就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分别同他们作一次深入的说话。然后,把两次谈话的经过、交谈的内容和对自己的触动详细地写进当天的日记。再把这日记拿回家,征求父母亲的意见,并就自己的发展方向或理想、追求同父亲或母亲商谈,达成比较一致的见解,以此达到强化语言表达训练的目的。
三是挖掘有利因素,促进语言表达训练。体验是一个人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引起的一系列感受,它能引发强烈的表达欲望。通过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说、玩中学写,兴趣盎然,轻松愉快,真正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在双向互动的训练中,学生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及会得到切实提高。
一、重视生字教学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只有学会了汉字才谈得上其它的语文能力。针对初中学学生的特点,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努力使他们提高学习生字的效率,尽量做到当堂任务当堂清,为做其他的语文活动与练习多留时间。
长期以来,识字教学忽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记,一味地强调识字的工具性,枯燥而又乏味,结果却是高耗低效,生字回生率极高。识字作为教学的任务之一,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灵动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情趣化的识字平台,不断拓宽、巩固识字的途径,引导学生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并能灵活用字。那样,识字就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二、善于设问激疑
一是把握提问的尺度和时机。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提什么问题,怎样提出,在什么时候提出,以及如何组织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是需要教师认真探究的。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目的以及学生的实际,整体设计提问。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答予以充分估计,并准备相应的对策,提出一些预备性、过渡性的问题,逐层深入,引导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思考,从而避免学生可能产生的理解上的偏差。
二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首先提问要难易适应,避免学生因问题过难而产生畏惧情绪,或因问题过分简单而感到索然无味。其次,提问应新颖独特,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设计一些新奇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的好奇之心、好胜之心、好表达之心。如讲授《故乡》一文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埋的碗碟?”这个问题比较新奇,很容易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认真研读课文,从字里行间找出线索,对杨二嫂、闰土的言行、品质的分析、比较,去解开谜团,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认识。
三是注重师生双向互动。课堂提问不只是教师提问学生的单向活动,也应包括学生向教师提问。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问题就会有思考,就会主动探寻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必将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理解得以深入,认识得以升华。学生具备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终身受益。
三、突出学生主体
首先,正确认识每一位学生。一个班级学生,语文程度参差不齐,其中有少量较差,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教师一定要树立起学生经过努力完全能够学好本国语文的信心,万不能看到一些较差的学生就牢骚满腹,怨气冲天,也不能越俎代庖,把大量本该由学生自己去干的事情都给包办了。
其次,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教学中,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不同程度尤其是中下水平学生学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要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浓了,劲头足了,再加上教师引导得法,所有学生的语文程度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快提高。
再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决不是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形成的,也不是靠教师或家长的生硬灌输所能奏效。学生只有在自己的历练中才能一点一点感受到学习语文后的长进,品尝到学习语文后的甜头,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变枯燥为丰满,变苦恼为快感,变死记为思索,变无所事事为注意力集中,而这种主动、丰满、快感、思索与注意力集中,又足以鼓动学生学习语文的更大兴趣。在养成学习语文一系列好习惯后的无数次良性循环中,学生的语文水平也就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四、强化语言表达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的第一交际手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注重信息和交际的今天,训练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语言就显地尤为重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是创设交际情境,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新课标明确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语言表达”。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产生积极的说话欲望,乐于说话。如:让学生替老师说话、补充课文中的省略部分、精心设计板书,进行说话训练等。写话时,让学生先说后写,这样既进行了交流,又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二是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强化语言表达训练。语言能力的培养要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生活中,也可让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信任的教师或同学,就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分别同他们作一次深入的说话。然后,把两次谈话的经过、交谈的内容和对自己的触动详细地写进当天的日记。再把这日记拿回家,征求父母亲的意见,并就自己的发展方向或理想、追求同父亲或母亲商谈,达成比较一致的见解,以此达到强化语言表达训练的目的。
三是挖掘有利因素,促进语言表达训练。体验是一个人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引起的一系列感受,它能引发强烈的表达欲望。通过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说、玩中学写,兴趣盎然,轻松愉快,真正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在双向互动的训练中,学生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及会得到切实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