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清代文体分类在继承前代分类的基础上呈现出明显的现代指向,即摆脱具象思维模式下的“分体式”分类,演进为抽象与归纳主导的“归类式”分类.这个演进过程发轫于宋代,经过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文体分类在继承前代分类的基础上呈现出明显的现代指向,即摆脱具象思维模式下的“分体式”分类,演进为抽象与归纳主导的“归类式”分类.这个演进过程发轫于宋代,经过元、明两代缓慢的发展,在清代突然发生质变,向现代概括而简略的文体分类快速转进.这种文体分类意识的转变既是文体创作和应用促发的结果,也是清代“智识主义”学风积淀的结果.“归类式”文体分类的发展使秩序井然的文体谱系在清末得以建立,方便后人学习掌握文体创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普及创造了条件,也为后来现当代文体分类指引了方向.同时,这种方向的指引,也造成现当代文体分类对古代文体的丰富性和具体可感性的遮蔽.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分析《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重耳出亡(僖公二十三年)和夏姬相关的史实等三例不同于一般编年史写法的叙事,来阐述《左传》的时间观念对历史解释的影
作为晚清理学经世派的代表人物,郭嵩焘秉承湖湘学术经世致用的一贯品格,治《诗》兼采汉宋,以致用为归宿.身处变乱之世的郭嵩焘对《诗》之“变雅”尤为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希冀
词话是词学批评理论的最典型载体,清代词话代表了词话的最高水平.从南宋至明清,词话的内容由单纯记载本事演变为兼具鉴赏、批评、理论等.清代词话主要分为辑录类词话和原创类
琉球汉诗,是东亚汉诗中后起而杰出的一脉.肇自清初,琉球诗人创作试帖诗者代不乏人,甚至出现了结集出版的试帖诗集.琉球试帖诗的兴衰历程,随清代科举改制与诗学宗尚的转徙而代
民国时期对《文心雕龙》的研究,无非朴实与议论两途,朴实者大多是就文献整理与校勘方面进行,议论者则各驰骋其评骘.总体而言,朴实派的研究受黄侃先生影响甚大,黄侃先生俨然成
由于中晚唐诗既属唐诗,也与宋诗有密切联系的特性,因此在日本江户诗坛的唐宋诗之争中受到诗人关注.尤其在江户后期宋诗派兴起后,他们视中晚唐诗为“变风变雅”,从“变”的角
《晚清四十家诗钞》颇受学界关注,但对其桐城派诗选的定性,却容易遮蔽其诗学特质.诗选所录诗人身份多样,既有桐城派诗人,也不乏同光时期的诗坛名家.不少诗人无论是从诗学活动
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一书,在“龙学”界影响巨大,至今仍被视为存在的高度.但该书在1979年10月出版时,囿于当年“以古证古”、“以今论古”的学术和政治氛围,其开拓性的
音节在中国古代不仅是一个音韵学概念,也是文学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评价标准.人们认为,音节是人的情感生命的一种语言符号,诗文无不“以性命奥学寓于音节韵度中”.故音节美学
理学与诗歌的关系演进,是考察朱熹《斋居感兴二十首》评论史的重要命题.以此为切入点,《斋居感兴二十首》的评论经历了 一个清晰的演变过程.在宋代,理学与诗歌的关系出现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