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农村小学家校合作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23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学生的教育越来越持续的关注。相对城市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环境来说,农村小学的教育程度和教育质量以及相应的教育效果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尤其是在偏远农村的小学教育观念更为落后,不能使教育工作有效展开。对于小学生的教育仅仅依靠学校一方面是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学生主要接触或者是对小学生影响最深的是家庭教育,因此在对偏远农村的小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两者共同提高对学生的教育质量,保证学生获得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此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偏远农村;农村教育;家校合作;小学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9-0031-01
  小学的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小学生由于自主能力较差,学生的学习习惯容易受到影响,更需要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积极进行引导,做好相应的教育工作。而地处偏远的农村小学相对教育制度不是特别完善,对学生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比较落后,使得对学生的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在偏远农村的学生,常见的社会问题比较多,如贫困学生或者是留守学生的情况相对比较多,因此使得学生的家庭教育不能有效展开,同时让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更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基于此,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就需要学校和学生的家庭联系起来,相互配合,对学生共同教育促使学生有效学习。

1.当前农村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1)沟通渠道单一
  通过相关研究表明,在目前农村小学中,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方式主要是通过电话或者是短信等方式进行的,一般的还有家访或者是家长会等方式进行沟通,而由于农村家长认为沟通没有必要,同时对于学校的联系或者是沟通不够重视,另外学校和学生的家庭沟通频率并不高,因此使得上述的沟通方式效果不是很明显,不能有效的达到家校合作的教育效果。
  (2)沟通交流内容有限,缺乏相应的深度
  虽然在偏远农村小学采用了家校合作的教育方式,但是实际上对于家校合作没有准确的认识,尤其是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内容上仅仅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是学校的部分事件的通知,没有发挥出家校合作共同教育的效果,并且在沟通上没有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或者是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使得沟通交流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不是很明显。
  (3)沟通单向化,缺乏有效的互动
  在家校合作教育中,学校和家长需要双方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相互配合教育工作,两者在共同平等的协作教育工作的展开,然而在偏远农村,家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另一重要问题便是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单方面的,一般主要是学校给家长联系,同时一般老师与家长联系时多是探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或者是学生出现的错误和问题,家长一般被动的接受老师对孩子认知情况,家长不能及时向老师反馈学生的情况,或者是自身对学生的思想和看法,不能有效的互动,因此不能有效积极的探讨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
  (4)家校沟通平台较少
  由于在学校中,老师面对的是学生整个群体,学生数量比较多,因此老师对学生的关注不是很全面,加上家校沟通平台不完善,不能合理有效的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思想道德等的综合素质的情况不能有效的进行反馈,两者对学生的认识容易出现偏差,并且是单方面的,不能合理有效的进行家校教育工作。

2.提高偏远农村地区家校合作的有效性策略
  (1)政府扩大对学校的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撑
  首先,农村偏远地区对于家校合作的教育方式理念上并不认同或者是不重视。其次,沟通方式上较为单一,而政府对家校合作的支持起到关键性的积极作用。因此政府应提供给校园相应的经济支撑,同时提供相应的人力支持,加强网站建设、亲子互动等方式加强家校的联系沟通效果。除此之外,还应利用讲座等方式让学校和家庭认识家校合作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积极作用,强化对家校合作的理解。
  (2)学校积极建设相应的活动,提高家校在家校教育中的参与度
  学校是家校合作中重要的一部分,相当于是学生的家校教育工作是由学校指导的,因此学校要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的家长积极的参与到家校教育工作中来。这就需要学校能够提供给家长和老师有效沟通的渠道,同時通过渠道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家长的思想和看法,安排好相应的教育工作,另外家长可以通过渠道看到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同时加强学生家庭的教育,通过有效的渠道有效的将学生、学生家长和老师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3)老师和家长应能有效沟通,共同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主体主要是学生,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引导者是老师和家长,同时老师和家长是家校合作过程中沟通的主体,因此两者应相互理解,能够有效沟通,明确自身在家校合作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以及对学生起到的重要的作用,两者相互信任,安排好相应的教育工作,两者相互配合,使对学生的教育更加有效。
  总之,提高家校合作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对学生未来良好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不仅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配合,还需要政府对家校合作工作有一定的支持。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家校合作中,学校和家长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多方面健康发展,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展开教育。

参考文献
  [1]肖茜.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管理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2]杨凤芝.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沟通现状的调查研究[D].云南大学,2017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核心素养框架下,建构和谐的家校合作教育,有效联动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结合学校在家校协同共育实践中所作的创新与探索,介绍已形成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家校共育;FSC;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9-0030-0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
摘 要:水墨画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小学中段开展学生水墨画教学,培养学生水墨画学习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创造和动手实践能力。但是如何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有效开展学生水墨画教学,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传统艺术技法,应该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和关注。本文从课堂导入、观察临摹、情境创设和教学评价多元化视角出发,探索小学中段学生水墨画兴趣培养策略。   关键词:
一个好的煤矿企业,不仅体现在它的产量有多高、效益有多好,更在于有多少职工为其感到骄傲、自豪。作为阳煤集团的骨干企业,阳煤一矿在55年的发展历程中,凭借着艰苦奋斗、拼搏
期刊
摘 要:2017年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了新修订,其中提出了活动型课程的理念,该理念自提出后便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的顺应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必须将活动型课程运用到实践中,尤其是政治学科的高考复习中。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活动型课程的概念和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的特征;其次,分析了活动型课程在政治学科高考复习中的运用策略,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活动型课
摘要:集体教学活动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丰富幼儿知识储备的关键所在,也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幼儿园集体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运用建立主动学习模式、营造活跃活动氛围、灵活提问等措施,达成以学导教目的,以期为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改革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以学导教;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