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机械育秧技术在粮食安全生产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于农业及其广大农户。机械育秧技术具有省工、省时、高产特点,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面积的减少,农村劳动力紧缺现状,推广应用机械育秧技术凸显十分重要。虽然我国的水稻种植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秧苗培育、灌溉、施肥、防虫害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使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尤其是机械育秧技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为我国水稻种植业做出贡献。基于此,分析水稻育秧和机械化插秧技术,从秧苗培育、插栽、施肥、灌溉、防虫害等方面对水稻机械育秧技术进行探讨,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 水稻;机械育秧;机械插秧;水肥管理
中图分类号:S233.7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3.008
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稻种植在机械化和规模化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水稻高产创建中,水稻产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水稻育秧和机械化栽培在水稻产量提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提升育秧质量、合理施肥、保证水分、防治虫害等问题。大力发展水稻机械育秧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促进水稻种植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发展、提高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1 瑞丽市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的特点
瑞丽市具有明显的粮食生产优势,尤其是在水稻的种植方面,水稻种植面积保持在6.5万hm2以上,产量约为78万t。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州粮食作物中占据较大比重[1]。近年来,德宏州深入开展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提升水稻单产和总产,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在水稻机械育秧技术方面。与传统人工育插秧相比,瑞丽市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具有如下优势。
1.1 秧田用量低
采用毯状秧苗的机械插秧机的播种密度较传统技术高,相比于大田比例1∶10,机械插秧机的(1∶80)~(1∶100)极大地提升了秧田利用率,从而带动土地利用率的提升。
1.2 杂草生长受到抑制
查阅近年来采用机械插秧的秧田数据可以看出,与直播田相比,杂草数量明显降低。
1.3 有利于节约化生产
秧盘规格化育秧技术的机械秧苗在土地占用、秧龄期等方面具有优势,同时机械化作业也提升了集中管理的水平,育秧期的肥、水、药的效果得到提升,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合理调节用肥比例和用肥时机,达到提高肥料的使用效果。
2 机械育秧技术
2.1 种子处理
2.1.1 用种量
因使用播种器,杂交种子数量为1.2 kg/667 m2,减少0.3 kg/667 m2,节约成本25.5元/667 m2。常规稻种子数量为1.6 kg/667 m2,减少0.4 kg/667 m2,节约成本12元/667 m2。
2.1.2 秧床
平整秧床前,用Φ0.8 cm胶管灌水对大田拉线矫水平一次。秧床一定要做到光、平、实,如秧田高低超过
8 cm,可分段、分片筑埂解决,避免后期灌水不匀,造成出苗不齐甚至烂芽和烧苗。
2.1.3 浸种、拌种
晒种半天后浸泡36 h,除去杂质和空秕粒,阴凉处晾干谷种表面水分,同多·多唑(旱育保姆)搅拌均匀,比例为350 g/4 kg。效果:可节省催芽这一程序;促使秧苗后期生长更加健壮。
2.2 秧床准备
播种前3 d开始整理秧床,选择无杂草水田稀泥,旋耕两三次,田面达到泥细、面平,待沉淀3~5 d即可开沟作畦。苗床宽1.2~1.4 m,以横摆两片秧盘为宜,每667 m2
准备育秧软盘18~24片。秧盘规格为长58 cm、宽
28 cm、深2.5 cm。如使用后洗净,放置阴凉处存放,可使用两三年[2]。秧畦间距20~30 cm、沟深25~30 cm作排水沟兼作管理通道。为使秧板床面平整,可先上水平整,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使板面沉实。
2.3 施肥管理
断奶肥一般在一心一叶期,即播后6~7 d施用,每667 m2秧田用尿素5 kg,约每667 m2秧床用尿素一小茶杯,对水后于傍晚浇施或喷施,对水比例为1∶100。移栽前三四天务必要看苗情施好送嫁肥,促使苗色青绿,叶片挺健清秀,具有较强的发根能力和抗移植能力。
3 水稻秧田培育技術
水稻机械育秧技术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水稻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水稻产量。笔者将从秧苗培育与插栽、施肥、灌溉、防虫害等方面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析。
3.1 良种选择
水稻品种对水稻产量起直接作用,因此在选种时应尽量选择抗病性好、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并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选择适合的水稻品种。
3.2 播期确定
在晚季育秧工作中,考虑高气温已经升高,秧苗生长速度较快,机械育秧应控制在15~20 d。实践证明,超过20 d机械插秧速度和质量容易受到影响。最佳的播种时间应该控制在前一茬作物收获之后的12~15 d,这样可为土壤沉实和翻耕溶田留出足够的时间。
3.3 大田整地作业
大田整地的要求是田面无残留,整洁,同时表层土壤硬度适中,达到上细下粗、上烂下实的目的,避免陷机和壅泥现象的发生。一般情况下,整地作业耕层控制在10~15 cm,整地之后整体基本水平,高低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上一茬作物的残留物应在表面以下5 cm。基肥和肥料的配比应该根据各地不同情况确定。田块1~2 cm的水层应控制在花水状态[3]。整地之后需要沉积24~36 h,达到上糊下实的目的。
3.4 机械播种
2017年,瑞丽市拥有水稻插秧机74台,与2016年相比新增11台,插秧机主要分为步进式和乘坐式两大类。目前,瑞丽市使用的是价格较为低廉、结构简单、操作轻巧灵便的手扶步行式插秧机。2017年,采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种植18.8 hm2;采用水稻机械化精量水穴直播技术种植1.13 hm2,涉及农户47户,种植品种为金谷优3301。农户首先需要准备种子、床土和清水到位,然后按照自动播种工作流程进行。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播种底土准备育苗基质和床土各占一半,并搅拌均匀,这样的底土较为疏松,有利于水稻秧苗扎根,同时便于起苗;第二,水稻机械播种一般应4人协同完成,首先通过调节旋钮确定最佳的秧盘播种量,同时在播种过程中随时进行检查,保证播种的整齐和均匀;第三,洒水应保证底土湿透,同时不能漫出。 机械播种地的操作要点如下。
第一,株距调试。常用的手扶式插秧机型有东洋、富来威、常发、久保田等,栽插时要根据不同的机型和水稻品种调整株距。建议:杂交稻的株距调试为14.7~
16 cm,即每667 m2种植1.3万~1.4万穴;常规稻的株距调试为11.7~12 cm,即每667 m2种植1.8万~1.9万穴。
第二,取秧量调试。种植户和机手种植习惯及大田耕作平整度等情况,为使栽插的秧苗直立美观,栽插时普遍深度过深,对后期分蘖有一定影响。因此,杂交稻的取秧量应调试为平均每穴2~2.5株,即每667 m2保证
2.4万~2.6万株基本苗;常规稻的取秧量应调试为平均每穴3~3.5株,即每667 m2保证3.5万~4万株基本苗。
3.5 水肥管理
科学进行水稻施肥管理,改变以往凭借经验施加水稻肥料的传统方式。一次性全层施肥方案是机械育秧施肥方式的主要形式,混合农家肥和复合肥,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均匀的撒在秧田中。一般情况下,对于土壤肥力一般的秧田,每667 m2秧田施加60 kg钾肥、40 kg磷肥、70 kg氮肥。建议在灌溉的过程中安排施肥,同时满足秧苗对于肥力和水分的需求。
水稻栽培过程中的灌溉管理十分重要,应根据水稻根系的需水量进行灌溉,遵循浅湿结合、间歇灌溉的原则。水稻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对用水要求也不相同。在移栽过程中,根系可能由于受损导致其吸水能力下降,但叶子的蒸腾作用正常进行,因此要浅灌3 cm左右,保证土壤湿润,促进水稻新根的正常发育。水稻分蘖期要保证合适的灌溉量,灌溉量不足会产生无效分蘖;灌溉量过大又会降低土壤的透气性,影响水稻发育。这一阶段一般采用浅灌3 cm的方式,保证水稻正常分蘖。水稻抽穗阶段一般保持2 cm水层即可[4]。
3.6 病虫害防治
水稻生产中的重大问题是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在机械育秧技术中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应采用科学治理方式。
分蘖期到灌浆期是水稻纹枯病的发病高发期,针对于纹枯病问题,应从每年的5月中下旬开展工作,在分蘖后期每667 m2田地喷雾喷洒5%井冈霉素500 mL对水
250 kg进行防治。
水稻稻瘟病是另一种水稻生产中经常发生的疾病,稻苗长出第三片叶子时是防治的最佳时期。推荐在稻田出现急性斑病时开始用药,直至水稻分蘖期防治措施结束。同时,在穗瘟破口到齐穗的这段时间也应施药两三次。如果在上述水稻病症同时发生三代三化螟,在破口之前施药一两次。在第二年重发穗瘟情况下,则应该在6 d之内施药两次。针对穗瘟病,常用的防治方法是每667 m2田地喷雾喷洒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 g对水250 kg,施加的时间为破口期,如果7 d之后病情变化不明显,应继续喷洒一次。
在稻曲病的防治上,推荐在抽穗期前每667 m2田地喷洒10%络氨铜水剂1 500 g对水350 kg进行防治。
相比之下,第二代二化螟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比较复杂。一般在6月19—22日灯下又见一明显盛蛾高峰,峰日蛾量多的63只。防治二代二化螟的最佳时期是6月29日—7月1日,一般每隔7 d防治一次。防治水稻二化螟可以選择使用16%锐卷90 g,或25%卷净100g,或14.1%稻纵毙
100 g,或25%卷白绿80 g,或95%润田丹30~60 g,或25%切卷100 g,或10%卷杀70~100 g进行防治,效果显著。
4 结语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产量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2017年瑞丽市水穴直播705.6 kg,干重为617.8 kg,从产量上来看,比人工栽插高5%~9%,增产效果明显。总结2017年工作,认为水稻高产创建工作的主要经验是:认真谋划组织、强化准备工作、改善技术措施、强化技术指导、探索机插秧农艺措施。此外,针对2017年生产具体情况,下一步工作应注意插秧机数量增长缓慢问题,同时不断完善提高机插秧各项技术。
参考文献
[1]陈恒,袁雪梅,陈国梁,等.双季水稻生物降解秧盘机插技术应用效果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通讯,2017(5):71-73.
[2]陈鑫坤,杨克军.不同育秧秧盘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2017(4):35-36.
[3]丁维祥.沼肥自制营养土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J].种子科技,2017,35(3):76.
[4]徐婕,苏昭柏,孙成亮,等.商品育秧基质与营养土不同配比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北方水稻,2017,47(1):11-13.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 水稻;机械育秧;机械插秧;水肥管理
中图分类号:S233.7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3.008
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稻种植在机械化和规模化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水稻高产创建中,水稻产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水稻育秧和机械化栽培在水稻产量提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提升育秧质量、合理施肥、保证水分、防治虫害等问题。大力发展水稻机械育秧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促进水稻种植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发展、提高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1 瑞丽市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的特点
瑞丽市具有明显的粮食生产优势,尤其是在水稻的种植方面,水稻种植面积保持在6.5万hm2以上,产量约为78万t。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州粮食作物中占据较大比重[1]。近年来,德宏州深入开展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提升水稻单产和总产,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在水稻机械育秧技术方面。与传统人工育插秧相比,瑞丽市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具有如下优势。
1.1 秧田用量低
采用毯状秧苗的机械插秧机的播种密度较传统技术高,相比于大田比例1∶10,机械插秧机的(1∶80)~(1∶100)极大地提升了秧田利用率,从而带动土地利用率的提升。
1.2 杂草生长受到抑制
查阅近年来采用机械插秧的秧田数据可以看出,与直播田相比,杂草数量明显降低。
1.3 有利于节约化生产
秧盘规格化育秧技术的机械秧苗在土地占用、秧龄期等方面具有优势,同时机械化作业也提升了集中管理的水平,育秧期的肥、水、药的效果得到提升,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合理调节用肥比例和用肥时机,达到提高肥料的使用效果。
2 机械育秧技术
2.1 种子处理
2.1.1 用种量
因使用播种器,杂交种子数量为1.2 kg/667 m2,减少0.3 kg/667 m2,节约成本25.5元/667 m2。常规稻种子数量为1.6 kg/667 m2,减少0.4 kg/667 m2,节约成本12元/667 m2。
2.1.2 秧床
平整秧床前,用Φ0.8 cm胶管灌水对大田拉线矫水平一次。秧床一定要做到光、平、实,如秧田高低超过
8 cm,可分段、分片筑埂解决,避免后期灌水不匀,造成出苗不齐甚至烂芽和烧苗。
2.1.3 浸种、拌种
晒种半天后浸泡36 h,除去杂质和空秕粒,阴凉处晾干谷种表面水分,同多·多唑(旱育保姆)搅拌均匀,比例为350 g/4 kg。效果:可节省催芽这一程序;促使秧苗后期生长更加健壮。
2.2 秧床准备
播种前3 d开始整理秧床,选择无杂草水田稀泥,旋耕两三次,田面达到泥细、面平,待沉淀3~5 d即可开沟作畦。苗床宽1.2~1.4 m,以横摆两片秧盘为宜,每667 m2
准备育秧软盘18~24片。秧盘规格为长58 cm、宽
28 cm、深2.5 cm。如使用后洗净,放置阴凉处存放,可使用两三年[2]。秧畦间距20~30 cm、沟深25~30 cm作排水沟兼作管理通道。为使秧板床面平整,可先上水平整,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使板面沉实。
2.3 施肥管理
断奶肥一般在一心一叶期,即播后6~7 d施用,每667 m2秧田用尿素5 kg,约每667 m2秧床用尿素一小茶杯,对水后于傍晚浇施或喷施,对水比例为1∶100。移栽前三四天务必要看苗情施好送嫁肥,促使苗色青绿,叶片挺健清秀,具有较强的发根能力和抗移植能力。
3 水稻秧田培育技術
水稻机械育秧技术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水稻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水稻产量。笔者将从秧苗培育与插栽、施肥、灌溉、防虫害等方面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析。
3.1 良种选择
水稻品种对水稻产量起直接作用,因此在选种时应尽量选择抗病性好、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并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选择适合的水稻品种。
3.2 播期确定
在晚季育秧工作中,考虑高气温已经升高,秧苗生长速度较快,机械育秧应控制在15~20 d。实践证明,超过20 d机械插秧速度和质量容易受到影响。最佳的播种时间应该控制在前一茬作物收获之后的12~15 d,这样可为土壤沉实和翻耕溶田留出足够的时间。
3.3 大田整地作业
大田整地的要求是田面无残留,整洁,同时表层土壤硬度适中,达到上细下粗、上烂下实的目的,避免陷机和壅泥现象的发生。一般情况下,整地作业耕层控制在10~15 cm,整地之后整体基本水平,高低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上一茬作物的残留物应在表面以下5 cm。基肥和肥料的配比应该根据各地不同情况确定。田块1~2 cm的水层应控制在花水状态[3]。整地之后需要沉积24~36 h,达到上糊下实的目的。
3.4 机械播种
2017年,瑞丽市拥有水稻插秧机74台,与2016年相比新增11台,插秧机主要分为步进式和乘坐式两大类。目前,瑞丽市使用的是价格较为低廉、结构简单、操作轻巧灵便的手扶步行式插秧机。2017年,采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种植18.8 hm2;采用水稻机械化精量水穴直播技术种植1.13 hm2,涉及农户47户,种植品种为金谷优3301。农户首先需要准备种子、床土和清水到位,然后按照自动播种工作流程进行。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播种底土准备育苗基质和床土各占一半,并搅拌均匀,这样的底土较为疏松,有利于水稻秧苗扎根,同时便于起苗;第二,水稻机械播种一般应4人协同完成,首先通过调节旋钮确定最佳的秧盘播种量,同时在播种过程中随时进行检查,保证播种的整齐和均匀;第三,洒水应保证底土湿透,同时不能漫出。 机械播种地的操作要点如下。
第一,株距调试。常用的手扶式插秧机型有东洋、富来威、常发、久保田等,栽插时要根据不同的机型和水稻品种调整株距。建议:杂交稻的株距调试为14.7~
16 cm,即每667 m2种植1.3万~1.4万穴;常规稻的株距调试为11.7~12 cm,即每667 m2种植1.8万~1.9万穴。
第二,取秧量调试。种植户和机手种植习惯及大田耕作平整度等情况,为使栽插的秧苗直立美观,栽插时普遍深度过深,对后期分蘖有一定影响。因此,杂交稻的取秧量应调试为平均每穴2~2.5株,即每667 m2保证
2.4万~2.6万株基本苗;常规稻的取秧量应调试为平均每穴3~3.5株,即每667 m2保证3.5万~4万株基本苗。
3.5 水肥管理
科学进行水稻施肥管理,改变以往凭借经验施加水稻肥料的传统方式。一次性全层施肥方案是机械育秧施肥方式的主要形式,混合农家肥和复合肥,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均匀的撒在秧田中。一般情况下,对于土壤肥力一般的秧田,每667 m2秧田施加60 kg钾肥、40 kg磷肥、70 kg氮肥。建议在灌溉的过程中安排施肥,同时满足秧苗对于肥力和水分的需求。
水稻栽培过程中的灌溉管理十分重要,应根据水稻根系的需水量进行灌溉,遵循浅湿结合、间歇灌溉的原则。水稻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对用水要求也不相同。在移栽过程中,根系可能由于受损导致其吸水能力下降,但叶子的蒸腾作用正常进行,因此要浅灌3 cm左右,保证土壤湿润,促进水稻新根的正常发育。水稻分蘖期要保证合适的灌溉量,灌溉量不足会产生无效分蘖;灌溉量过大又会降低土壤的透气性,影响水稻发育。这一阶段一般采用浅灌3 cm的方式,保证水稻正常分蘖。水稻抽穗阶段一般保持2 cm水层即可[4]。
3.6 病虫害防治
水稻生产中的重大问题是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在机械育秧技术中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应采用科学治理方式。
分蘖期到灌浆期是水稻纹枯病的发病高发期,针对于纹枯病问题,应从每年的5月中下旬开展工作,在分蘖后期每667 m2田地喷雾喷洒5%井冈霉素500 mL对水
250 kg进行防治。
水稻稻瘟病是另一种水稻生产中经常发生的疾病,稻苗长出第三片叶子时是防治的最佳时期。推荐在稻田出现急性斑病时开始用药,直至水稻分蘖期防治措施结束。同时,在穗瘟破口到齐穗的这段时间也应施药两三次。如果在上述水稻病症同时发生三代三化螟,在破口之前施药一两次。在第二年重发穗瘟情况下,则应该在6 d之内施药两次。针对穗瘟病,常用的防治方法是每667 m2田地喷雾喷洒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 g对水250 kg,施加的时间为破口期,如果7 d之后病情变化不明显,应继续喷洒一次。
在稻曲病的防治上,推荐在抽穗期前每667 m2田地喷洒10%络氨铜水剂1 500 g对水350 kg进行防治。
相比之下,第二代二化螟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比较复杂。一般在6月19—22日灯下又见一明显盛蛾高峰,峰日蛾量多的63只。防治二代二化螟的最佳时期是6月29日—7月1日,一般每隔7 d防治一次。防治水稻二化螟可以選择使用16%锐卷90 g,或25%卷净100g,或14.1%稻纵毙
100 g,或25%卷白绿80 g,或95%润田丹30~60 g,或25%切卷100 g,或10%卷杀70~100 g进行防治,效果显著。
4 结语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产量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2017年瑞丽市水穴直播705.6 kg,干重为617.8 kg,从产量上来看,比人工栽插高5%~9%,增产效果明显。总结2017年工作,认为水稻高产创建工作的主要经验是:认真谋划组织、强化准备工作、改善技术措施、强化技术指导、探索机插秧农艺措施。此外,针对2017年生产具体情况,下一步工作应注意插秧机数量增长缓慢问题,同时不断完善提高机插秧各项技术。
参考文献
[1]陈恒,袁雪梅,陈国梁,等.双季水稻生物降解秧盘机插技术应用效果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通讯,2017(5):71-73.
[2]陈鑫坤,杨克军.不同育秧秧盘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2017(4):35-36.
[3]丁维祥.沼肥自制营养土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J].种子科技,2017,35(3):76.
[4]徐婕,苏昭柏,孙成亮,等.商品育秧基质与营养土不同配比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北方水稻,2017,47(1):11-13.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