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高校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通过体育学习,学生的体育素质和体育技能得以提升,同时他们的体育精神、情感态度也得以强化,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影响深远。然而,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丧失成为了毋庸置疑的话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体育精神的塑造和人文情感的提升,对于人格的成长极为不利,这为高校体育教育敲响了警钟。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教育 人文精神 重塑
高校体育教育从根本上实现了学生体格、精神、毅力等多方面的培养,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成长,乃至于今后的工作都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高校体育教育,不仅仅强调对学生体育技能的训练,更加强调对于学生人格、价值观及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强化学生体育精神及人文精神的塑造,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从而推动了体育教育的改革和进步。
一、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人文精神丧失现状
(一)体育教学目标片面化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过多地强调理论教育及体育技能的训练,忽视了美学教育、德育教育及学生情感的塑造。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其根本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体格、铸就健全的人格与精神,引领学生不断走向真善美,强调比赛中的公正性,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等。而目前体育教学目标日渐模糊,过多地将教学目标放在教学的内容上,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精神及人格的塑造,这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
(二)体育教学内容竞技化
体育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竞技化,影响了人文精神的塑造。在教学中,过多地侧重于体育知识、技能的训练和教育,对于学生体育素质、体育精神的关注较少,从而造成很多学生的技能得以提升,但是体育综合素质下降,这对于实现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极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学必然会走向竞技化的极端,而人文精神的塑造则相对较少,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教学及评价方式单一
在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丧失还体现为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和教学评价方式的片面性。首先,从教学方式上来说,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完全按照讲解--示范—练习的模式来进行实践,过多地以记忆和训练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教育位置,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度。其次,教学评价方式上,过多地注重达标测试,以标准化的要求来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得他们的个性与特长得不到展现;此外,在教学评价中,期末考试在其中占据了主要的比重,对于学生平时的表现及体育潜能的挖掘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总之,单一化的教学及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稀缺。
二、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重塑
(一)以人文精神为核心制定教学目标
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人文精神的重塑,必须要强化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教学目标。首先,对于高校来说,必须要充分地重视人文精神在体育教育中的意义,认识到人文精神对于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将培养“完整意义上的人”作为教学实践的目标,将这种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去。其次,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各项规划来说,必须要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指导,围绕着这一精神核心来设计教学活动,从而不断地提升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只有将人文精神贯彻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才能够开发学生潜能,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塑造。
(二)调整课程体系,拓展教学内容
不断调整课程体系,拓展教学内容,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重塑。第一,不断开发丰富的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体育必修课、选修课、公共理论课等,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要,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与成长。第二,将人文精神的塑造与课程开设相统一,在教学中多穿插一些与人文精神相关联的课程章节,以此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和价值感,从而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实现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方式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该实现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方式,实现人文精神的回归。首先,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善于使用小组合作、启发式教学、互动教学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尊重个人学习主体性。其次,通过安排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游戏教学、比赛教学等,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同时更加强化了他们体育精神的提升,实现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重塑。
三、结语
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重塑,对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人格成长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的重塑、课程体系的调整、体育教学方式的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的构建等几个方面来对人文精神进行重塑,可以在根本上完善高校体育教育目标,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朝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总之,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而言,必须要将人文精神作为教学的重要精神核心,促使高校体育教育朝着素质化的方向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曾晓琼.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蕴含的体育人文精神[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07:97-99.
[2] 武燕.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现实缺失与重塑[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0,03:93-94,96.
李
宝峰 13936139128, 哈尔滨市哈南工业新城核心区哈南十五路1号黑龙江民族职业
摘 要 高校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通过体育学习,学生的体育素质和体育技能得以提升,同时他们的体育精神、情感态度也得以强化,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影响深远。然而,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丧失成为了毋庸置疑的话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体育精神的塑造和人文情感的提升,对于人格的成长极为不利,这为高校体育教育敲响了警钟。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教育 人文精神 重塑
高校体育教育从根本上实现了学生体格、精神、毅力等多方面的培养,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成长,乃至于今后的工作都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高校体育教育,不仅仅强调对学生体育技能的训练,更加强调对于学生人格、价值观及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强化学生体育精神及人文精神的塑造,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从而推动了体育教育的改革和进步。
一、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人文精神丧失现状
(一)体育教学目标片面化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过多地强调理论教育及体育技能的训练,忽视了美学教育、德育教育及学生情感的塑造。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其根本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体格、铸就健全的人格与精神,引领学生不断走向真善美,强调比赛中的公正性,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等。而目前体育教学目标日渐模糊,过多地将教学目标放在教学的内容上,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精神及人格的塑造,这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
(二)体育教学内容竞技化
体育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竞技化,影响了人文精神的塑造。在教学中,过多地侧重于体育知识、技能的训练和教育,对于学生体育素质、体育精神的关注较少,从而造成很多学生的技能得以提升,但是体育综合素质下降,这对于实现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极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学必然会走向竞技化的极端,而人文精神的塑造则相对较少,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教学及评价方式单一
在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丧失还体现为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和教学评价方式的片面性。首先,从教学方式上来说,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完全按照讲解--示范—练习的模式来进行实践,过多地以记忆和训练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教育位置,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度。其次,教学评价方式上,过多地注重达标测试,以标准化的要求来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得他们的个性与特长得不到展现;此外,在教学评价中,期末考试在其中占据了主要的比重,对于学生平时的表现及体育潜能的挖掘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总之,单一化的教学及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稀缺。
二、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重塑
(一)以人文精神为核心制定教学目标
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人文精神的重塑,必须要强化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教学目标。首先,对于高校来说,必须要充分地重视人文精神在体育教育中的意义,认识到人文精神对于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将培养“完整意义上的人”作为教学实践的目标,将这种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去。其次,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各项规划来说,必须要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指导,围绕着这一精神核心来设计教学活动,从而不断地提升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只有将人文精神贯彻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才能够开发学生潜能,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塑造。
(二)调整课程体系,拓展教学内容
不断调整课程体系,拓展教学内容,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重塑。第一,不断开发丰富的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体育必修课、选修课、公共理论课等,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要,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与成长。第二,将人文精神的塑造与课程开设相统一,在教学中多穿插一些与人文精神相关联的课程章节,以此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和价值感,从而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实现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方式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该实现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方式,实现人文精神的回归。首先,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善于使用小组合作、启发式教学、互动教学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尊重个人学习主体性。其次,通过安排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游戏教学、比赛教学等,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同时更加强化了他们体育精神的提升,实现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重塑。
三、结语
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重塑,对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人格成长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的重塑、课程体系的调整、体育教学方式的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的构建等几个方面来对人文精神进行重塑,可以在根本上完善高校体育教育目标,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朝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总之,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而言,必须要将人文精神作为教学的重要精神核心,促使高校体育教育朝着素质化的方向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曾晓琼.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蕴含的体育人文精神[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07:97-99.
[2] 武燕.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现实缺失与重塑[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0,03:93-94,96.
李
宝峰 13936139128, 哈尔滨市哈南工业新城核心区哈南十五路1号黑龙江民族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