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今天起,凯瑟琳的名字就会和蚊帐一样,守护他们度过每一个蚊子横行的夜晚。“这是凯瑟琳的蚊帐!”几个非洲孩子手舞足蹈地对着镜头用土语喊着。
“一、二、三……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数到三十的时候,她蜷缩在沙发上,开始瑟瑟发抖,恐惧到不能自己……她叫凯瑟琳,这一年,她5岁。
2006年4月初的一天,5岁的凯瑟琳看电视时,眼前出现了一幅悲惨景象——烈日当空、沙尘障目,在非洲普通村落一棵干枯的芒果树下,有一座红土堆成的新坟,一个14个月大的女孩就葬在那里,她两天前死于疟疾。小女孩的父亲悲痛欲绝地描述道:“她发高烧、不停地哭、吐胆汁、全身抽搐……”PBS电视台的这部非洲记录片讲述的是非洲一种叫疟疾的病,每年都会杀死80多万个非洲孩子,算起来平均每三十秒钟就会有一个小孩因疟疾而死亡。原来这就是文章一开始,凯瑟琳恐惧的原因:“妈妈,一个非洲孩子就这样死了!”
妈妈上网查了资料后告诉凯瑟琳:
“疟疾很可怕,小孩得到疟疾很容易没命。”
“那小孩为什么会得疟疾?”“疟疾是靠蚊子传染的,非洲蚊子太多。”
“那怎么办?”
“现在有一种泡过杀虫剂的蚊帐,有它就可以保护人不被蚊子咬。”
那他们为什么不用蚊帐?”
“因为这种蚊帐对他们来说,太贵了,他们买不起。”
“不行,我们必须要做点什么!”
几天后,琳达突然接到了幼儿园老师的电话:“恕我冒昧,最近您家里是不是有什么变故?凯瑟琳的餐费还没有交。”琳达有些纳闷——如果凯瑟琳没有交餐费,那么她的钱哪儿去了呢?第二天早上,凯瑟琳一边大嚼大咽,一边问琳达:“妈妈,如果我不再吃零食,不再买芭比娃娃和故事书,能买一顶蚊帐吗?”这下子,琳达终于明白了凯瑟琳的心思。
那天放学后,琳达把女儿直接带到了超市,她花了十美金,亲自挑选了一个最大的蚊帐,足可以保护四个人。
蚊帐买到了,可是该把它送给谁呢?琳达打电话给查号台,服務小姐给了她美国慈善总会的电话,通过这个电话,琳达咨询到,有一个叫“Nothing ButNets”(只要蚊帐协会)的专门负责为非洲筹集蚊帐的组织。
凯瑟琳亲手把蚊帐送进了邮局,一周以后,一封来自纽约“只要蚊帐协会”总部的回信就送到了她手中,他们在信里亲切地对凯瑟琳说:“你是我们组织年龄最小的捐赠者哦!捐赠蚊帐超过十顶,还可以获得捐赠证书。”
凯瑟琳回家后,并没有露出欣慰的笑容,她嘟着嘴半天不说话,盯着墙壁上的时钟好一会,突然沮丧地说:“我们只捐了一顶蚊帐,虽然这个三十秒没有孩子死去,可是下一个三十秒,还是有人会死!”琳达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不缺乏爱心,可是还是有那么多人得不到帮助,因为人们通常只有爱心,而缺乏行动。
可是,10顶蚊帐也足够他们一家人一周的生活费了,并且,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她突然灵光一闪,兴奋地对女儿说:“为了10顶蚊帐,我们一起来募捐吧!”说起募捐的方式,琳达首先想到的是义卖。于是,每个周末,琳达都会带着凯瑟琳到社区的跳蚤市场出售旧货和手工制品,她们在摊位上放着一个醒目的标牌:“你买东西,我捐蚊帐!”没过几周,凯瑟琳的小脸就晒黑了,她眼珠滴溜溜地盯住过往人流,不厌其烦地跟每一个路人述说非洲疟疾的危害,但很多人都没有弄明白凯瑟琳的意图,只是象征性地购买一点便宜的杂物来安慰这个小女孩。
要怎样才能发动全民一起来帮助非洲小朋友呢?凯瑟琳想:我捐钱给“只要蚊帐”协会,他们发证书给我,那别人捐钱给我,应该也得到证书啊!兴奋不已的凯瑟琳马上着手设计证书。她的家人也主动加入了设计证书小组。妈妈到超市采购纸张、胶水、蜡笔、颜料、印章和亮片,爸爸把一间储藏室打扫成工作间,而弟弟则帮她在一摞摞的礼物卡上画爱心和星星,然后歪歪扭扭地在每一张证书上写下:“一顶蚊帐以您的名义买下了。”
证书非常受欢迎,人们只要捐赠购买一顶蚊帐的钱,就可以得到一张证书。当凯瑟琳穿得像万圣节的小鬼那样推销“蚊帐证书”时,很多邻居都既感动又好奇地买下了一张。最重要的是,很多小朋友都踊跃地表达了对那些证书设计方面的意见,并加入到凯瑟琳的制作小组。每个小孩既是设计师,又是推销员,人们亲切地称街上的这些小推销员们为“凯瑟琳的队员”。
凯瑟琳终于筹齐了购买10顶蚊帐的钱,2006年8月,当她把一百美元汇出后,很快就收到了“蚊帐协会”特别定制的荣誉证书,证书上郑重地写道:“感谢您的10顶蚊帐——致‘蚊帐大使’凯瑟琳”。当凯瑟琳小小的手掌捧起这张烫着金字的荣誉证书时,她快乐得脸颊发烫。证书中还有一封来自“只要蚊帐”协会乔治先生的信,他在信中说:“亲爱的‘蚊帐大使’凯瑟琳,很高兴地通知你,你的蚊帐将被送到非洲加纳斯蒂卡村庄,那里常年干旱,有550户人家……”550户人家?凯瑟琳入神地盯着这个数字,马上想到:我总共只捐过11顶蚊帐,可是那里有550户人家,蚊帐怎么够分呢?一个孩子睡在蚊帐里,其他孩子怎么办?她郑重地对妈妈说:“帮我告诉乔治叔叔,我会尽快帮加纳斯蒂卡村庄凑够蚊帐的。”
凯瑟琳的野心让琳达吃惊不小,不过她很快发现,愿意帮助凯瑟琳完成心愿的人可不止她一个。2006年圣诞节前夕,社区的牧师突然登门拜访,他真诚地说:“我简直不敢相信凯瑟琳小小年纪,却有那样罕见的爱心和力量,我想让她去教堂讲演蚊帐募捐的故事。”
凯瑟琳很兴奋,但也很紧张,她担心自己的口才没那么好,不能把心里的意思表达出来,于是决定用舞台剧的形式来表现非洲的疟疾。凯瑟琳的家人、朋友和邻居都加入了进来。凯瑟琳把一堆用来装比萨饼的盒子做成非洲房子的模型,把床上用久了的蚊帐挂在上面,弟弟约瑟夫和邻居瑞德、玛莎姐弟俩则涂成大黑脸模仿非洲的孩子。
2006年圣诞节那天的弥撒结束后,他们拿着道具上台了。就在一群非洲小孩在台上悠哉游哉嘻嘻哈哈的时候,妈妈琳达、爸爸安东尼还有教堂的牧师化妆成扎着翅膀戴着夸张尖嘴的蚊子飞了上来。 当凶恶的“蚊子”扑向无辜的孩子,他们尖叫着不知所措时,凯瑟琳勇敢地挺身而出,大叫:“到蚊帐里来!蚊帐保护你们!”孩子们钻进蚊帐,凯瑟琳对他们关爱地说:“现在你们安全了!”“蚊子”渐渐散去,凯瑟琳用清晰的画外音说:“在非洲,每30秒钟就会咬死一个孩子,因为蚊子携带的疟疾病毒会要了他们的命。”演出非常成功。短短的3分钟的表演,让所有人都明白了,蚊帐可以拯救非洲儿童的生命。人们纷纷掏钱捐款。有一个小男孩眼泪汪汪地说:“我想救5个小孩,但是我的钱不够,你愿意一会儿到我家去取吗?”
凯瑟琳天真、善良的表演感动了很多人。晚上,凯瑟琳对着募捐箱尖叫起来:“妈妈!妈妈!我数不过来了!”年幼的凯瑟琳不会复杂的运算,也不太会数数,当琳达告诉她,仅仅一天她就收到了800多美元的捐款,她开心得快疯了。从那以后,凯瑟琳经常被邀请去讲述蚊帐救人的故事,她不断强调:“加纳斯蒂卡村庄有550户人家,他们需要550顶蚊帐……”
2007年3月28号,凯瑟琳6岁了,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募集了6316美元的善款!
“只要蚊帐协会”的乔治被凯瑟琳的天真和博爱感动了,他把凯瑟琳的个人情况、募捐事迹和捐赠数量都放在了“只要蚊帐协会”的网站首页上。当大家看到一个年仅6岁的小女孩竟然有着这样超越年龄、超越地理阻隔、超越种族差异的同情心时,没有人不为之动容。
凯瑟琳的行为吸引了社会上很多人为此捐款,全世界都掀起了为非洲捐蚊帐的热潮。2007年4月的一天,电视上播出了一则有贝克汉姆参演的为非洲募捐蚊帐的公益广告,“他真棒!他应该受到表扬!”小小的凯瑟琳这样想。
一个星期之后,贝克汉姆收到了一份奇特的手工礼品证书,里面煞有介事地写着:感谢您为“蚊帐”事业做出的贡献,特颁此奖,以资证明。贝克汉姆不仅珍藏起了这张比任何奖品都珍贵的“证书”,还把证书的图片放到了个人网站上。
2007年6月8日,是凯瑟琳最开心的一天,她收到了一封来自加纳的信,在信里,村里的孩子们说:
“谢谢你给我们的蚊帐!‘只要蚊帐’的叔叔给我们看了你的照片,很美!”
这封信给了凯瑟琳极大的鼓舞,这个拥有惊人野心的“蚊帐大使”又有了新动作,她和好朋友们一起精心制作了上百张新的证书,准备给最新一期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的每个人都寄一张,向他们募捐。凯瑟琳在一张证书上认真地写道:“亲爱的比尔·盖茨先生,没有蚊帐,非洲的小孩会因为疟疾死掉,他们需要钱,可是钱在您那里……”
2007年11月5日,电视里播放了一条新闻:“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为“只要蚊帐”组织捐献了300万美元!第二天,琳达接到了“只要蚊帐”组织乔治的电话,他激动地对琳达说:“比尔·盖茨基金会的人说,他们通过一张证书联系到了我们,那上面好像说给非洲孩子买蚊帐的钱都在盖茨那里,他们想不拿出来也不行……”乔治和琳达都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琳达的眼角流出了泪水,她紧紧地抱起自己最美丽的女儿凯瑟琳,爱抚着凯瑟琳柔顺的棕色卷发,她感受到孩子天使般的心就在自己胸前跳动,感觉到这个孩子柔嫩的小手能抚平世界的一切创伤。
到2008年,凯瑟琳已经募集到了超过3万美元的善款,她捐献的蚊帐遍布非洲。此时此刻,凯瑟琳有了一个最朴实也最真挚的愿望——去非洲看看!2008年6月的一天,乔治突然打来了电话,他早就知道凯瑟琳的心思,经过组织的周密安排,这次他终于正式向这个小姑娘发出邀请,请她去非洲参加一部公益纪录片的拍摄,名字是《孩子救了孩子》。
2008年7月,凯瑟琳终于踏上了非洲的土地。去加纳斯蒂卡村的路是那样遥远而坎坷不平,凯瑟琳吐了好几次,一张小脸时而转白时而转红。不知道过了多久,车速渐渐慢了,在滚滚的烟尘中,先有一群孩子激动地迎到了车前,然后大人们的身影也慢慢浮现出来。
車子终于停下了,志愿者们开始分发药物并且给孩子们注射预防针。凯瑟琳和几个又黑又瘦的非洲孩子一起把蚊帐挂在孩子们破旧的床上,然后又和这群叽叽喳喳的同龄人兴奋地在蚊帐里钻来钻去。就在这时,一个稍大的孩子在蚊帐的一头卖力地写起字来。
蚊帐上醒目的红色笔迹正是“凯瑟琳”!几个字符代表着这几个非洲孩子对凯瑟琳的全部认识。从今天起,凯瑟琳的名字就会和蚊帐一样,守护他们度过每一个蚊子横行的夜晚。“这是凯瑟琳的蚊帐!”几个非洲孩子手舞足蹈地对着镜头用土语喊着。这时乔治笑着说:“以后,我们就把这个村子叫‘凯瑟琳蚊帐村’!”
截止2008年7月,凯瑟琳已经筹够了6万美元,可以买6000顶蚊帐——足够拯救近2万人。
现在,凯瑟琳已经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她常常出现在学校的礼堂中,告诉自己的同龄人:“疟疾是可以预防的儿童大屠杀,我们可以让它不再发生!”
她会让全场的孩子一起从1数到30,她会对你说:“瞧,由于你的努力,这30秒,无人丧生!”
有一句话这样说道:“当你排除万难开始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来帮你……”开始时没人相信一个小女孩竟用一个平常人的力量改变了残酷的现实,但她却用最纯真无邪的爱,打动了全世界,用坚持到底的行动告诉我们,人人都能成为拯救生命出一份力……
王容摘自《阅读》
“一、二、三……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数到三十的时候,她蜷缩在沙发上,开始瑟瑟发抖,恐惧到不能自己……她叫凯瑟琳,这一年,她5岁。
2006年4月初的一天,5岁的凯瑟琳看电视时,眼前出现了一幅悲惨景象——烈日当空、沙尘障目,在非洲普通村落一棵干枯的芒果树下,有一座红土堆成的新坟,一个14个月大的女孩就葬在那里,她两天前死于疟疾。小女孩的父亲悲痛欲绝地描述道:“她发高烧、不停地哭、吐胆汁、全身抽搐……”PBS电视台的这部非洲记录片讲述的是非洲一种叫疟疾的病,每年都会杀死80多万个非洲孩子,算起来平均每三十秒钟就会有一个小孩因疟疾而死亡。原来这就是文章一开始,凯瑟琳恐惧的原因:“妈妈,一个非洲孩子就这样死了!”
妈妈上网查了资料后告诉凯瑟琳:
“疟疾很可怕,小孩得到疟疾很容易没命。”
“那小孩为什么会得疟疾?”“疟疾是靠蚊子传染的,非洲蚊子太多。”
“那怎么办?”
“现在有一种泡过杀虫剂的蚊帐,有它就可以保护人不被蚊子咬。”
那他们为什么不用蚊帐?”
“因为这种蚊帐对他们来说,太贵了,他们买不起。”
“不行,我们必须要做点什么!”
几天后,琳达突然接到了幼儿园老师的电话:“恕我冒昧,最近您家里是不是有什么变故?凯瑟琳的餐费还没有交。”琳达有些纳闷——如果凯瑟琳没有交餐费,那么她的钱哪儿去了呢?第二天早上,凯瑟琳一边大嚼大咽,一边问琳达:“妈妈,如果我不再吃零食,不再买芭比娃娃和故事书,能买一顶蚊帐吗?”这下子,琳达终于明白了凯瑟琳的心思。
那天放学后,琳达把女儿直接带到了超市,她花了十美金,亲自挑选了一个最大的蚊帐,足可以保护四个人。
蚊帐买到了,可是该把它送给谁呢?琳达打电话给查号台,服務小姐给了她美国慈善总会的电话,通过这个电话,琳达咨询到,有一个叫“Nothing ButNets”(只要蚊帐协会)的专门负责为非洲筹集蚊帐的组织。
凯瑟琳亲手把蚊帐送进了邮局,一周以后,一封来自纽约“只要蚊帐协会”总部的回信就送到了她手中,他们在信里亲切地对凯瑟琳说:“你是我们组织年龄最小的捐赠者哦!捐赠蚊帐超过十顶,还可以获得捐赠证书。”
凯瑟琳回家后,并没有露出欣慰的笑容,她嘟着嘴半天不说话,盯着墙壁上的时钟好一会,突然沮丧地说:“我们只捐了一顶蚊帐,虽然这个三十秒没有孩子死去,可是下一个三十秒,还是有人会死!”琳达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不缺乏爱心,可是还是有那么多人得不到帮助,因为人们通常只有爱心,而缺乏行动。
可是,10顶蚊帐也足够他们一家人一周的生活费了,并且,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她突然灵光一闪,兴奋地对女儿说:“为了10顶蚊帐,我们一起来募捐吧!”说起募捐的方式,琳达首先想到的是义卖。于是,每个周末,琳达都会带着凯瑟琳到社区的跳蚤市场出售旧货和手工制品,她们在摊位上放着一个醒目的标牌:“你买东西,我捐蚊帐!”没过几周,凯瑟琳的小脸就晒黑了,她眼珠滴溜溜地盯住过往人流,不厌其烦地跟每一个路人述说非洲疟疾的危害,但很多人都没有弄明白凯瑟琳的意图,只是象征性地购买一点便宜的杂物来安慰这个小女孩。
要怎样才能发动全民一起来帮助非洲小朋友呢?凯瑟琳想:我捐钱给“只要蚊帐”协会,他们发证书给我,那别人捐钱给我,应该也得到证书啊!兴奋不已的凯瑟琳马上着手设计证书。她的家人也主动加入了设计证书小组。妈妈到超市采购纸张、胶水、蜡笔、颜料、印章和亮片,爸爸把一间储藏室打扫成工作间,而弟弟则帮她在一摞摞的礼物卡上画爱心和星星,然后歪歪扭扭地在每一张证书上写下:“一顶蚊帐以您的名义买下了。”
证书非常受欢迎,人们只要捐赠购买一顶蚊帐的钱,就可以得到一张证书。当凯瑟琳穿得像万圣节的小鬼那样推销“蚊帐证书”时,很多邻居都既感动又好奇地买下了一张。最重要的是,很多小朋友都踊跃地表达了对那些证书设计方面的意见,并加入到凯瑟琳的制作小组。每个小孩既是设计师,又是推销员,人们亲切地称街上的这些小推销员们为“凯瑟琳的队员”。
凯瑟琳终于筹齐了购买10顶蚊帐的钱,2006年8月,当她把一百美元汇出后,很快就收到了“蚊帐协会”特别定制的荣誉证书,证书上郑重地写道:“感谢您的10顶蚊帐——致‘蚊帐大使’凯瑟琳”。当凯瑟琳小小的手掌捧起这张烫着金字的荣誉证书时,她快乐得脸颊发烫。证书中还有一封来自“只要蚊帐”协会乔治先生的信,他在信中说:“亲爱的‘蚊帐大使’凯瑟琳,很高兴地通知你,你的蚊帐将被送到非洲加纳斯蒂卡村庄,那里常年干旱,有550户人家……”550户人家?凯瑟琳入神地盯着这个数字,马上想到:我总共只捐过11顶蚊帐,可是那里有550户人家,蚊帐怎么够分呢?一个孩子睡在蚊帐里,其他孩子怎么办?她郑重地对妈妈说:“帮我告诉乔治叔叔,我会尽快帮加纳斯蒂卡村庄凑够蚊帐的。”
凯瑟琳的野心让琳达吃惊不小,不过她很快发现,愿意帮助凯瑟琳完成心愿的人可不止她一个。2006年圣诞节前夕,社区的牧师突然登门拜访,他真诚地说:“我简直不敢相信凯瑟琳小小年纪,却有那样罕见的爱心和力量,我想让她去教堂讲演蚊帐募捐的故事。”
凯瑟琳很兴奋,但也很紧张,她担心自己的口才没那么好,不能把心里的意思表达出来,于是决定用舞台剧的形式来表现非洲的疟疾。凯瑟琳的家人、朋友和邻居都加入了进来。凯瑟琳把一堆用来装比萨饼的盒子做成非洲房子的模型,把床上用久了的蚊帐挂在上面,弟弟约瑟夫和邻居瑞德、玛莎姐弟俩则涂成大黑脸模仿非洲的孩子。
2006年圣诞节那天的弥撒结束后,他们拿着道具上台了。就在一群非洲小孩在台上悠哉游哉嘻嘻哈哈的时候,妈妈琳达、爸爸安东尼还有教堂的牧师化妆成扎着翅膀戴着夸张尖嘴的蚊子飞了上来。 当凶恶的“蚊子”扑向无辜的孩子,他们尖叫着不知所措时,凯瑟琳勇敢地挺身而出,大叫:“到蚊帐里来!蚊帐保护你们!”孩子们钻进蚊帐,凯瑟琳对他们关爱地说:“现在你们安全了!”“蚊子”渐渐散去,凯瑟琳用清晰的画外音说:“在非洲,每30秒钟就会咬死一个孩子,因为蚊子携带的疟疾病毒会要了他们的命。”演出非常成功。短短的3分钟的表演,让所有人都明白了,蚊帐可以拯救非洲儿童的生命。人们纷纷掏钱捐款。有一个小男孩眼泪汪汪地说:“我想救5个小孩,但是我的钱不够,你愿意一会儿到我家去取吗?”
凯瑟琳天真、善良的表演感动了很多人。晚上,凯瑟琳对着募捐箱尖叫起来:“妈妈!妈妈!我数不过来了!”年幼的凯瑟琳不会复杂的运算,也不太会数数,当琳达告诉她,仅仅一天她就收到了800多美元的捐款,她开心得快疯了。从那以后,凯瑟琳经常被邀请去讲述蚊帐救人的故事,她不断强调:“加纳斯蒂卡村庄有550户人家,他们需要550顶蚊帐……”
2007年3月28号,凯瑟琳6岁了,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募集了6316美元的善款!
“只要蚊帐协会”的乔治被凯瑟琳的天真和博爱感动了,他把凯瑟琳的个人情况、募捐事迹和捐赠数量都放在了“只要蚊帐协会”的网站首页上。当大家看到一个年仅6岁的小女孩竟然有着这样超越年龄、超越地理阻隔、超越种族差异的同情心时,没有人不为之动容。
凯瑟琳的行为吸引了社会上很多人为此捐款,全世界都掀起了为非洲捐蚊帐的热潮。2007年4月的一天,电视上播出了一则有贝克汉姆参演的为非洲募捐蚊帐的公益广告,“他真棒!他应该受到表扬!”小小的凯瑟琳这样想。
一个星期之后,贝克汉姆收到了一份奇特的手工礼品证书,里面煞有介事地写着:感谢您为“蚊帐”事业做出的贡献,特颁此奖,以资证明。贝克汉姆不仅珍藏起了这张比任何奖品都珍贵的“证书”,还把证书的图片放到了个人网站上。
2007年6月8日,是凯瑟琳最开心的一天,她收到了一封来自加纳的信,在信里,村里的孩子们说:
“谢谢你给我们的蚊帐!‘只要蚊帐’的叔叔给我们看了你的照片,很美!”
这封信给了凯瑟琳极大的鼓舞,这个拥有惊人野心的“蚊帐大使”又有了新动作,她和好朋友们一起精心制作了上百张新的证书,准备给最新一期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的每个人都寄一张,向他们募捐。凯瑟琳在一张证书上认真地写道:“亲爱的比尔·盖茨先生,没有蚊帐,非洲的小孩会因为疟疾死掉,他们需要钱,可是钱在您那里……”
2007年11月5日,电视里播放了一条新闻:“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为“只要蚊帐”组织捐献了300万美元!第二天,琳达接到了“只要蚊帐”组织乔治的电话,他激动地对琳达说:“比尔·盖茨基金会的人说,他们通过一张证书联系到了我们,那上面好像说给非洲孩子买蚊帐的钱都在盖茨那里,他们想不拿出来也不行……”乔治和琳达都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琳达的眼角流出了泪水,她紧紧地抱起自己最美丽的女儿凯瑟琳,爱抚着凯瑟琳柔顺的棕色卷发,她感受到孩子天使般的心就在自己胸前跳动,感觉到这个孩子柔嫩的小手能抚平世界的一切创伤。
到2008年,凯瑟琳已经募集到了超过3万美元的善款,她捐献的蚊帐遍布非洲。此时此刻,凯瑟琳有了一个最朴实也最真挚的愿望——去非洲看看!2008年6月的一天,乔治突然打来了电话,他早就知道凯瑟琳的心思,经过组织的周密安排,这次他终于正式向这个小姑娘发出邀请,请她去非洲参加一部公益纪录片的拍摄,名字是《孩子救了孩子》。
2008年7月,凯瑟琳终于踏上了非洲的土地。去加纳斯蒂卡村的路是那样遥远而坎坷不平,凯瑟琳吐了好几次,一张小脸时而转白时而转红。不知道过了多久,车速渐渐慢了,在滚滚的烟尘中,先有一群孩子激动地迎到了车前,然后大人们的身影也慢慢浮现出来。
車子终于停下了,志愿者们开始分发药物并且给孩子们注射预防针。凯瑟琳和几个又黑又瘦的非洲孩子一起把蚊帐挂在孩子们破旧的床上,然后又和这群叽叽喳喳的同龄人兴奋地在蚊帐里钻来钻去。就在这时,一个稍大的孩子在蚊帐的一头卖力地写起字来。
蚊帐上醒目的红色笔迹正是“凯瑟琳”!几个字符代表着这几个非洲孩子对凯瑟琳的全部认识。从今天起,凯瑟琳的名字就会和蚊帐一样,守护他们度过每一个蚊子横行的夜晚。“这是凯瑟琳的蚊帐!”几个非洲孩子手舞足蹈地对着镜头用土语喊着。这时乔治笑着说:“以后,我们就把这个村子叫‘凯瑟琳蚊帐村’!”
截止2008年7月,凯瑟琳已经筹够了6万美元,可以买6000顶蚊帐——足够拯救近2万人。
现在,凯瑟琳已经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她常常出现在学校的礼堂中,告诉自己的同龄人:“疟疾是可以预防的儿童大屠杀,我们可以让它不再发生!”
她会让全场的孩子一起从1数到30,她会对你说:“瞧,由于你的努力,这30秒,无人丧生!”
有一句话这样说道:“当你排除万难开始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来帮你……”开始时没人相信一个小女孩竟用一个平常人的力量改变了残酷的现实,但她却用最纯真无邪的爱,打动了全世界,用坚持到底的行动告诉我们,人人都能成为拯救生命出一份力……
王容摘自《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