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以它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切合了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因此也成为新课改的重要部分。而根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这就奠定了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中的重要性。结合“我与蔬菜交朋友”这一实践活动方案分析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特点;遵循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课程改革下应运而生的,是学生根据直接经验,联系自身生活,体现知识综合运用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博大精深,要想上好它并不容易,这需要广博的知识与能力,对教师的要求也不低,且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丰富就可以看出,它
包含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等,这并不是一门一科就可以应付的事。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它要求着教师与学生学以致用,
把学到的运用到生活中,这能体现知识的力量,从小学开始就培养这种意识,对我国今后的人才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那么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它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可以从现今小学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印证、理解。
一、新课改下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要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我们知道综合性实践活动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这些都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形成的,是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总结出来的,也成为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放之四海皆准的特点,因此,我们的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要充分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从“我与蔬菜交朋友”这一活动方案来看,它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走出社区进行调查研究,把成果拿到课堂上来讨论这样的做法展开的。从主题上来看,蔬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并不难找,因此可以让小学生来完成这样的活动,这是个简单的研究性学习,
让小学生从研究中学会观察一些事物,观察的能力对于写作、美术
都是有利的;从观察的角度来看,得到蔬菜的营养价值之类的内容又属于别的知识范围,这体现了活动整体性的特点;从研究的过程来看,让小学生“收集信息”“交流”“汇报”等,又体现出活动具有实践性;由于活动是学生自己去研究调查,因此在组织交流汇报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少个性的汇报内容,这是“我与蔬菜交朋友”体现出来的开放性;在“我与蔬菜交朋友”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根据蔬菜的营养价值又提出各种营养蔬菜的搭配,这体现了活动的开放性;“在各小组利用课余紧张准备汇报的同时,老师给他们出主意、提意见。”老师只对学生进行有必要的指导,并不包揽学生的工作,这体现了活动的自主性。
二、新课改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要符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遵循的原则
新课改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也有相应的原则,遵循这些原则是当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的要求。在“我与蔬菜交朋友”的活动中,如上面所提的在各小组准备的同时,老师给他们适时地出主意、提意见,这就体现了正确处理学生主动实践、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原则。
在研究蔬菜的时候,老师和小学生又遇到了生成性的新主题,
在知道蔬菜的营养价值后,又恰当地给这些有营养的蔬菜进行巧搭配,这是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这里没有拘泥于某一固定的目标上,教师没有为损失几分钟而觉得浪费,而是继续去延伸这些生成的新问题,这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是有利的。
从“我与蔬菜交朋友”的课时安排来看,它分成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是第八周,活动的实施阶段是第九、第十周,活动的评价与总结阶段在第十一周。由于综合性活动是每周三课时,这里把活动分为四周进行,其中实施阶段集中放在两周内,有详有略,这体现了课时安排上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在“我与蔬菜交朋友”这个活动中,教师打破了学校和教室的约束,带领学生走进社区,仔细深入地做社会研究调查,这就体现出活动整合了校内和校外的课程原则。其实生活一切皆是教育的源泉,校外的资源同样也是有用的,教师这样的做法把灵动的生活融于教育当
中,让学生更加容易地接受有用的知识。在原则中有一条是“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这四大指定领域分别是研究
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其中“我与蔬菜交朋友”就是研究性学习,它是走进社区的活动,是符合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学生在研究中参与做菜的过程,
这是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方案中明确“学生通过此阶段活动学会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可利用资源收集查阅资料。”这体现了信息技术教育;此活动的重点是收集关于蔬菜的信息,在活动的实施阶段,不少学生是从网上收集整理资料的,这样的做法与把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实施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是相
符的。
参考文献:
李顺.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6).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特点;遵循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课程改革下应运而生的,是学生根据直接经验,联系自身生活,体现知识综合运用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博大精深,要想上好它并不容易,这需要广博的知识与能力,对教师的要求也不低,且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丰富就可以看出,它
包含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等,这并不是一门一科就可以应付的事。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它要求着教师与学生学以致用,
把学到的运用到生活中,这能体现知识的力量,从小学开始就培养这种意识,对我国今后的人才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那么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它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可以从现今小学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印证、理解。
一、新课改下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要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我们知道综合性实践活动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这些都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形成的,是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总结出来的,也成为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放之四海皆准的特点,因此,我们的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要充分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从“我与蔬菜交朋友”这一活动方案来看,它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走出社区进行调查研究,把成果拿到课堂上来讨论这样的做法展开的。从主题上来看,蔬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并不难找,因此可以让小学生来完成这样的活动,这是个简单的研究性学习,
让小学生从研究中学会观察一些事物,观察的能力对于写作、美术
都是有利的;从观察的角度来看,得到蔬菜的营养价值之类的内容又属于别的知识范围,这体现了活动整体性的特点;从研究的过程来看,让小学生“收集信息”“交流”“汇报”等,又体现出活动具有实践性;由于活动是学生自己去研究调查,因此在组织交流汇报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少个性的汇报内容,这是“我与蔬菜交朋友”体现出来的开放性;在“我与蔬菜交朋友”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根据蔬菜的营养价值又提出各种营养蔬菜的搭配,这体现了活动的开放性;“在各小组利用课余紧张准备汇报的同时,老师给他们出主意、提意见。”老师只对学生进行有必要的指导,并不包揽学生的工作,这体现了活动的自主性。
二、新课改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要符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遵循的原则
新课改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也有相应的原则,遵循这些原则是当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的要求。在“我与蔬菜交朋友”的活动中,如上面所提的在各小组准备的同时,老师给他们适时地出主意、提意见,这就体现了正确处理学生主动实践、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原则。
在研究蔬菜的时候,老师和小学生又遇到了生成性的新主题,
在知道蔬菜的营养价值后,又恰当地给这些有营养的蔬菜进行巧搭配,这是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这里没有拘泥于某一固定的目标上,教师没有为损失几分钟而觉得浪费,而是继续去延伸这些生成的新问题,这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是有利的。
从“我与蔬菜交朋友”的课时安排来看,它分成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是第八周,活动的实施阶段是第九、第十周,活动的评价与总结阶段在第十一周。由于综合性活动是每周三课时,这里把活动分为四周进行,其中实施阶段集中放在两周内,有详有略,这体现了课时安排上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在“我与蔬菜交朋友”这个活动中,教师打破了学校和教室的约束,带领学生走进社区,仔细深入地做社会研究调查,这就体现出活动整合了校内和校外的课程原则。其实生活一切皆是教育的源泉,校外的资源同样也是有用的,教师这样的做法把灵动的生活融于教育当
中,让学生更加容易地接受有用的知识。在原则中有一条是“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这四大指定领域分别是研究
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其中“我与蔬菜交朋友”就是研究性学习,它是走进社区的活动,是符合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学生在研究中参与做菜的过程,
这是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方案中明确“学生通过此阶段活动学会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可利用资源收集查阅资料。”这体现了信息技术教育;此活动的重点是收集关于蔬菜的信息,在活动的实施阶段,不少学生是从网上收集整理资料的,这样的做法与把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实施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是相
符的。
参考文献:
李顺.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