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科书学习难度即学生在没有教师帮助的情况下,由教科书文本特性导致的学习困难程度,难度越低则越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习。为分析人教版新旧教科书学习难度差异,以“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工具”为评价工具,以“离子反应”为例对人教版新旧教科书从文本组织和文本表征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新版教科书在文本组织和文本表征两个方面整体的学习难度均低于旧版教科书,更有利于学生自行阅读,但新版教科书在学习目标指引等指标上仍然存在难度过大的问题。
关键词:人教版;新旧教科书;学习难度;离子反应
文章编号:1005-6629(2021)05-0020-07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多次提出,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科书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材料,其学习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难度越低则越有利于学生的独立学习。对于学习难度的定义,专家和学者们众说纷纭,本文的学习难度指的是学生在没有教师帮助的情况下,由教科书文本特性导致的学习困难程度。根据相关统计,教科书的文本内容、组织形式、表征方面的难度对于学生学习至关重要。
“离子反应”是学生步入高中以后接触到的第一个宏微结合的学习内容,对于学生落实“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又为高中后续诸如“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化学电池”等内容奠定了学习基础。“离子反应”一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6月第一版高一化学教材(以下简称2019版)中占了7页,比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三版高一化学教材(以下简称2007版)整整增加了2页。笔者对人教版新旧教科书“离子反应”一节的学习难度进行分析,以期对比出新旧教科书的学习难度差异。
2研究工具的介绍
该文借鉴了陈燕开发的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工具,该工具从化学学科的特点出发,结合各类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意见,充分考虑了可能影响化学教科书难度的各种因素,通过访谈确定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则是通过问卷调查逐级分析确定下来的,并且难度指标及难度值的合成计算方式均通过了信效度的检验。在开发完成后得到了教师和研究工作者的应用,并获得专家认可。该工具将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分为“文本内容”“文本组织”“文本表征”三个维度。文本内容由教科书中的知识、实验和习题三方面共同组成;文本组织指的是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学科逻辑顺序和心理认知顺序以及教科书功能模块和栏目等外在表现形式;文本表征即内容的呈现方式,包括文字表征、图像表征以及图文表征。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版教科书“离子反应”一节的文本内容上并未做过多变化,所以两版教科书“离子反应”的学习难度差异主要是由文本组织和文本表征这两个方面引起的。因此本文分析的是文本组织和文本表征两个层面的教科书学习难度,对于教科书的文本内容则不做研究。
该工具进一步将这三个维度一一细分为2~3个二级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有关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解释及权重的确定请参阅参考文献,具体见表1,其中的数字表示的是每个指标的权重。
文本组织和文本表征中的三级指标评价标准见表2,表2中的“1、2、3”表示三种等级,分别对应2、6、10分。
在文本组织和文本表征的各指标中,多重表征清晰度和图文对应解释性为多对象评估指标,即要通过分别计算该指标下每一个对象的分值,然后取平均数得到该指标的分值。其他均属于整体性评估指标。
指标的计算方法是先根据评价标准进行“1、2、3”等级的确定,三个等级分别对应2、6、10分,然后乘以各自的权重系数,计算出最终得分。最后将各维度下所有指标的最终得分加和,即为该维度的难度值。最终分值越低则表示难度越低,反之则表示难度越高。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难度值=各指标得分×权重系数
3結果
表3、表4展示了两版教科书“离子反应”一节的文本组织和文本表征的难度值,为了方便衡量各指标的难度高低,笔者将各指标难度为1级时的难度值计算出来作为最低难度值。对于整体性评估指标,笔者以整节内容为单位,根据评价标准进行等级确定以及分数计算;针对多对象评估指标,笔者对每一个对象(即每一张图片)进行分析,依据评价标准确定其等级并计算分数,然后将每个对象的得分取平均分即为最终分值。由于该工具在评价标准和指标权重上均有着良好的信效度,因此以该工具为指导进行的教材分析也即为合理有效。
4结论与分析
由表3、表4的结果可知,从整体上看,2019版在文本组织和文本表征学习难度上都低于2007版,可见2019版教科书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其中2019版在“内容组织连贯性”“内容组织一致性”“学习方法指导”“表述清晰性”以及“多重表征清晰度”上均处在最低难度,在“内容组织关联性”“学习动机激发”“学习评价反馈”“表述亲和性”“多重表征类型多样性”这几个指标上,虽然没有降至最低难度,但是相较2007版难度值也有所下降,并且计算最低难度值也并非为了说明每个指标都一定要达到最低难度才是最好,仅仅只是为衡量两版教科书的难度提供参考。下面笔者将针对变化较大之处对新旧教科书进行具体比较分析。
4.1内容组织连贯性
内容组织的连贯性指不同知识内容问的编排,以及相同知识在不同情境中的发展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和学科逻辑顺序。因此该部分主要从“无前提性知识倒置”“重复出现的知识在不同情境中逐渐深入”以及“内容组织遵循由简到繁”三个角度衡量难度。两版教科书对于后两个方面均处理得很好,并且2019版无前提性知识的倒置。但是2007版存在一定程度的前提性知识的倒置,具体体现在:2007版在电解质的定义中明确指出了“电解质为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然而在后续的学习中仅仅介绍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完全没有提及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是如何导电的,而学生此前并未接触过熔融状态下物质的运动过程,突然出现该定义并且未进行相关解释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困难。而此2019版则在正文中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描述了NaCl晶体在熔融状态下的运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该内容。
关键词:人教版;新旧教科书;学习难度;离子反应
文章编号:1005-6629(2021)05-0020-07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多次提出,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科书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材料,其学习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难度越低则越有利于学生的独立学习。对于学习难度的定义,专家和学者们众说纷纭,本文的学习难度指的是学生在没有教师帮助的情况下,由教科书文本特性导致的学习困难程度。根据相关统计,教科书的文本内容、组织形式、表征方面的难度对于学生学习至关重要。
“离子反应”是学生步入高中以后接触到的第一个宏微结合的学习内容,对于学生落实“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又为高中后续诸如“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化学电池”等内容奠定了学习基础。“离子反应”一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6月第一版高一化学教材(以下简称2019版)中占了7页,比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三版高一化学教材(以下简称2007版)整整增加了2页。笔者对人教版新旧教科书“离子反应”一节的学习难度进行分析,以期对比出新旧教科书的学习难度差异。
2研究工具的介绍
该文借鉴了陈燕开发的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工具,该工具从化学学科的特点出发,结合各类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意见,充分考虑了可能影响化学教科书难度的各种因素,通过访谈确定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则是通过问卷调查逐级分析确定下来的,并且难度指标及难度值的合成计算方式均通过了信效度的检验。在开发完成后得到了教师和研究工作者的应用,并获得专家认可。该工具将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分为“文本内容”“文本组织”“文本表征”三个维度。文本内容由教科书中的知识、实验和习题三方面共同组成;文本组织指的是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学科逻辑顺序和心理认知顺序以及教科书功能模块和栏目等外在表现形式;文本表征即内容的呈现方式,包括文字表征、图像表征以及图文表征。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版教科书“离子反应”一节的文本内容上并未做过多变化,所以两版教科书“离子反应”的学习难度差异主要是由文本组织和文本表征这两个方面引起的。因此本文分析的是文本组织和文本表征两个层面的教科书学习难度,对于教科书的文本内容则不做研究。
该工具进一步将这三个维度一一细分为2~3个二级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有关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解释及权重的确定请参阅参考文献,具体见表1,其中的数字表示的是每个指标的权重。
文本组织和文本表征中的三级指标评价标准见表2,表2中的“1、2、3”表示三种等级,分别对应2、6、10分。
在文本组织和文本表征的各指标中,多重表征清晰度和图文对应解释性为多对象评估指标,即要通过分别计算该指标下每一个对象的分值,然后取平均数得到该指标的分值。其他均属于整体性评估指标。
指标的计算方法是先根据评价标准进行“1、2、3”等级的确定,三个等级分别对应2、6、10分,然后乘以各自的权重系数,计算出最终得分。最后将各维度下所有指标的最终得分加和,即为该维度的难度值。最终分值越低则表示难度越低,反之则表示难度越高。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难度值=各指标得分×权重系数
3結果
表3、表4展示了两版教科书“离子反应”一节的文本组织和文本表征的难度值,为了方便衡量各指标的难度高低,笔者将各指标难度为1级时的难度值计算出来作为最低难度值。对于整体性评估指标,笔者以整节内容为单位,根据评价标准进行等级确定以及分数计算;针对多对象评估指标,笔者对每一个对象(即每一张图片)进行分析,依据评价标准确定其等级并计算分数,然后将每个对象的得分取平均分即为最终分值。由于该工具在评价标准和指标权重上均有着良好的信效度,因此以该工具为指导进行的教材分析也即为合理有效。
4结论与分析
由表3、表4的结果可知,从整体上看,2019版在文本组织和文本表征学习难度上都低于2007版,可见2019版教科书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其中2019版在“内容组织连贯性”“内容组织一致性”“学习方法指导”“表述清晰性”以及“多重表征清晰度”上均处在最低难度,在“内容组织关联性”“学习动机激发”“学习评价反馈”“表述亲和性”“多重表征类型多样性”这几个指标上,虽然没有降至最低难度,但是相较2007版难度值也有所下降,并且计算最低难度值也并非为了说明每个指标都一定要达到最低难度才是最好,仅仅只是为衡量两版教科书的难度提供参考。下面笔者将针对变化较大之处对新旧教科书进行具体比较分析。
4.1内容组织连贯性
内容组织的连贯性指不同知识内容问的编排,以及相同知识在不同情境中的发展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和学科逻辑顺序。因此该部分主要从“无前提性知识倒置”“重复出现的知识在不同情境中逐渐深入”以及“内容组织遵循由简到繁”三个角度衡量难度。两版教科书对于后两个方面均处理得很好,并且2019版无前提性知识的倒置。但是2007版存在一定程度的前提性知识的倒置,具体体现在:2007版在电解质的定义中明确指出了“电解质为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然而在后续的学习中仅仅介绍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完全没有提及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是如何导电的,而学生此前并未接触过熔融状态下物质的运动过程,突然出现该定义并且未进行相关解释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困难。而此2019版则在正文中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描述了NaCl晶体在熔融状态下的运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