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212-02
中华民族在悠悠五千年漫长的文明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大量光辉灿烂、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深深植根和繁荣于民间,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它是祖先创造并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锡伯族是中国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来自古老的肃慎锡伯部,与古代鲜卑和近代满族有一定的渊源。据2012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锡伯族全国总人口为190481人(数据截止2010年)。其中辽宁省锡伯族人口132615人,占全国锡伯族总人口的70%。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铁岭、朝阳、锦州、丹东、瓦房店、凤城等地。由此可见,锡伯族虽然人数不多,但在辽宁的分布还是相当广泛的,这为锡伯族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锡伯族是一个古老且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先后经历了渔猎文化、山林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屯垦戍边文化和当代文化等不同的发展时期,各个发展时期都留下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居住、服饰、饮食、生产、工艺、葬俗等文化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歌舞音乐、民间戏曲、民间文学等文化遗存。
锡伯族民间文学是锡伯族留给后世的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成为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锡伯族民间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歌、民谣、谚语,其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富有深刻哲理,且又颇具民族特色。
一、民歌
锡伯族民歌源于真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寄托了锡伯族人民对纯真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在锡伯族民间流传相当广泛。民歌中广为流传的有《萨满歌》、《打猎歌》、《亚奇娜》、《摇篮曲》等。《萨满歌》是锡伯族人信仰的原始萨满教的萨满跳神作法时唱的歌。就其内容而言,有驱鬼避邪的、有祭祀祖先的、有敬拜神灵的。如:“筷子哪有马杆长,树大怎能遮太阳。魔鬼不要撒瘟疫,坑害好人神不容。马不套缰成野马,野狼不打成妖精。叫声恶魔听仔细,赶快滚回阴山去。” 歌词中反映了锡伯族人民憎恨邪恶,敢与妖魔作斗争的顽强精神。《打猎歌》体现了古代锡伯族人的渔猎生活,是当时真实生活的写照。如:“雪飘如蝶飞,驰骋共撤围;踏遍千重山,猎夫凯歌回。”这首民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早期锡伯族人民不畏艰险、顶风冒雪、翻山越岭、战天斗地的豪放情怀和捕猎获胜凯旋而归的情景。《亚奇娜》是一首古老的叙事民歌,表现的是一对贫困而勤劳的夫妇,齐心协力、相亲相爱,搏击江水捕鱼忙,披星戴月走山林的渔猎生活的幸福与甜美。如:“亚奇娜,咱夫妻,恩爱相处谋生计。亚奇娜,谋生计,撒网打鱼到江边。亚奇娜,到江边,风里雨里没房住。亚奇娜,安新居,木梭穿线织鱼网……亚奇娜,咱夫妻,欢歌喜舞生活甜。” 《摇篮曲》也是一首古老的锡伯族民歌,它歌词不固定,由母亲荡起摇篮,用催婴儿入睡的固定曲调随口自编,轻轻吟唱,音调柔和而悠扬。如:“摇摇喳,巴卜喳,宝宝好好睡觉吧。摇摇喳,巴卜喳,明天抱你去看操。摇摇喳,巴卜喳,将军年纪虽然小,胆子大来本领高。”以上这几首民间广为流传的民歌描述了古代锡伯族人民的真实生活,年代虽已久远,但却一直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反映了锡伯族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崇尚与向往。
二、民谣
民谣在锡伯族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世代相传的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内容。其内容健康,老少皆宜,喜闻乐见。如童谣《小白羊》唱到:“小白羊,胡须长,穿皮袄,高鼻梁,咩咩叫,跪着吃奶报答娘,长大成人不孝母,此人不如小白羊”。这首民谣反映了锡伯族人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是大人在游戏中教给儿童,使儿童在玩耍中就领会了这个深刻的道理。又如《亿苦谣》唱到:“地了场光衣裳破,扛活回家挨大饿。肚皮贴着脊梁骨,夜里围着火盆坐,出入披着麻袋片,灶坑天天少烟火”。这首民谣反映了锡伯族穷苦农民给地主扛长工的苦难生活及受到封建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悲惨情景。再如《拿命换》中唱到:“要吃地主饭,就得拿命换。鸡叫就起身,半夜吃早饭。下地带小跑,东家还嫌慢。歇气三袋烟,多说一袋半。八根肋条骨,累折一对半。”这首民谣痛斥了地主老财对穷苦人民的剥削与压榨,也蕴含着强烈的反抗精神。民谣之所以源远流长,流传甚广,主要是语言简练、朗朗上口,且真实的反映了锡伯族人民的生活处境与爱憎所向,是老少皆宜的口头民间文学形式。
三、谚语
谚语是锡伯族民间文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通俗、形象、精炼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哲理。它是锡伯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含有朴素的哲理,具有教育意义,且具民族特色。如“尽管狼在嚎叫,骏马照样奔驰”,“山高脚更高,河宽桥更宽。”此两则谚语反映了锡伯族人民不畏强暴,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智夺胜利的奋斗精神。又如:“冻的是懒人,饿的是闲人”,“一天省一把,三年买匹马。”“懒人好装病,馋人好上供。”此三则谚语言简意赅,道出了锡伯族人民憎懒爱勤,自力更生,勤俭节约,劳动致富的优良品格。再如:“金子越磨越亮,木炭越洗越黑”,“谎言骗过了别人,影子瞒不过太阳”,此两则谚语反映了锡伯族人民诚实、坦率的广阔胸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叫唤的雀儿没食吃”,这则谚语,则讽刺了那些整天呱呱乱叫,油嘴滑舌,光说不做的人。告诫人们只有脚踏实地,少说多做,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锡伯族这些古老的谚语由于广泛流传于民间,且通俗易懂,所以人们从小耳濡目染,不仅记住了这些谚语,也深明其中的哲理,并在生活实践中深刻体会,身体力行,也使这些谚语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而流传至今。
锡伯族民间文学中的民歌、民谣、谚语,内容涉猎广泛,想象奇特丰富,语言质朴活泼,颇具民族特色,且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教育意义。通过对锡伯族民间文学之民歌、民谣、谚语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锡伯族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发展轨迹。
作者简介:
杨小梅(1968-),女,教授。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212-02
中华民族在悠悠五千年漫长的文明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大量光辉灿烂、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深深植根和繁荣于民间,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它是祖先创造并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锡伯族是中国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来自古老的肃慎锡伯部,与古代鲜卑和近代满族有一定的渊源。据2012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锡伯族全国总人口为190481人(数据截止2010年)。其中辽宁省锡伯族人口132615人,占全国锡伯族总人口的70%。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铁岭、朝阳、锦州、丹东、瓦房店、凤城等地。由此可见,锡伯族虽然人数不多,但在辽宁的分布还是相当广泛的,这为锡伯族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锡伯族是一个古老且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先后经历了渔猎文化、山林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屯垦戍边文化和当代文化等不同的发展时期,各个发展时期都留下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居住、服饰、饮食、生产、工艺、葬俗等文化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歌舞音乐、民间戏曲、民间文学等文化遗存。
锡伯族民间文学是锡伯族留给后世的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成为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锡伯族民间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歌、民谣、谚语,其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富有深刻哲理,且又颇具民族特色。
一、民歌
锡伯族民歌源于真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寄托了锡伯族人民对纯真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在锡伯族民间流传相当广泛。民歌中广为流传的有《萨满歌》、《打猎歌》、《亚奇娜》、《摇篮曲》等。《萨满歌》是锡伯族人信仰的原始萨满教的萨满跳神作法时唱的歌。就其内容而言,有驱鬼避邪的、有祭祀祖先的、有敬拜神灵的。如:“筷子哪有马杆长,树大怎能遮太阳。魔鬼不要撒瘟疫,坑害好人神不容。马不套缰成野马,野狼不打成妖精。叫声恶魔听仔细,赶快滚回阴山去。” 歌词中反映了锡伯族人民憎恨邪恶,敢与妖魔作斗争的顽强精神。《打猎歌》体现了古代锡伯族人的渔猎生活,是当时真实生活的写照。如:“雪飘如蝶飞,驰骋共撤围;踏遍千重山,猎夫凯歌回。”这首民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早期锡伯族人民不畏艰险、顶风冒雪、翻山越岭、战天斗地的豪放情怀和捕猎获胜凯旋而归的情景。《亚奇娜》是一首古老的叙事民歌,表现的是一对贫困而勤劳的夫妇,齐心协力、相亲相爱,搏击江水捕鱼忙,披星戴月走山林的渔猎生活的幸福与甜美。如:“亚奇娜,咱夫妻,恩爱相处谋生计。亚奇娜,谋生计,撒网打鱼到江边。亚奇娜,到江边,风里雨里没房住。亚奇娜,安新居,木梭穿线织鱼网……亚奇娜,咱夫妻,欢歌喜舞生活甜。” 《摇篮曲》也是一首古老的锡伯族民歌,它歌词不固定,由母亲荡起摇篮,用催婴儿入睡的固定曲调随口自编,轻轻吟唱,音调柔和而悠扬。如:“摇摇喳,巴卜喳,宝宝好好睡觉吧。摇摇喳,巴卜喳,明天抱你去看操。摇摇喳,巴卜喳,将军年纪虽然小,胆子大来本领高。”以上这几首民间广为流传的民歌描述了古代锡伯族人民的真实生活,年代虽已久远,但却一直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反映了锡伯族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崇尚与向往。
二、民谣
民谣在锡伯族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世代相传的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内容。其内容健康,老少皆宜,喜闻乐见。如童谣《小白羊》唱到:“小白羊,胡须长,穿皮袄,高鼻梁,咩咩叫,跪着吃奶报答娘,长大成人不孝母,此人不如小白羊”。这首民谣反映了锡伯族人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是大人在游戏中教给儿童,使儿童在玩耍中就领会了这个深刻的道理。又如《亿苦谣》唱到:“地了场光衣裳破,扛活回家挨大饿。肚皮贴着脊梁骨,夜里围着火盆坐,出入披着麻袋片,灶坑天天少烟火”。这首民谣反映了锡伯族穷苦农民给地主扛长工的苦难生活及受到封建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悲惨情景。再如《拿命换》中唱到:“要吃地主饭,就得拿命换。鸡叫就起身,半夜吃早饭。下地带小跑,东家还嫌慢。歇气三袋烟,多说一袋半。八根肋条骨,累折一对半。”这首民谣痛斥了地主老财对穷苦人民的剥削与压榨,也蕴含着强烈的反抗精神。民谣之所以源远流长,流传甚广,主要是语言简练、朗朗上口,且真实的反映了锡伯族人民的生活处境与爱憎所向,是老少皆宜的口头民间文学形式。
三、谚语
谚语是锡伯族民间文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通俗、形象、精炼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哲理。它是锡伯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含有朴素的哲理,具有教育意义,且具民族特色。如“尽管狼在嚎叫,骏马照样奔驰”,“山高脚更高,河宽桥更宽。”此两则谚语反映了锡伯族人民不畏强暴,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智夺胜利的奋斗精神。又如:“冻的是懒人,饿的是闲人”,“一天省一把,三年买匹马。”“懒人好装病,馋人好上供。”此三则谚语言简意赅,道出了锡伯族人民憎懒爱勤,自力更生,勤俭节约,劳动致富的优良品格。再如:“金子越磨越亮,木炭越洗越黑”,“谎言骗过了别人,影子瞒不过太阳”,此两则谚语反映了锡伯族人民诚实、坦率的广阔胸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叫唤的雀儿没食吃”,这则谚语,则讽刺了那些整天呱呱乱叫,油嘴滑舌,光说不做的人。告诫人们只有脚踏实地,少说多做,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锡伯族这些古老的谚语由于广泛流传于民间,且通俗易懂,所以人们从小耳濡目染,不仅记住了这些谚语,也深明其中的哲理,并在生活实践中深刻体会,身体力行,也使这些谚语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而流传至今。
锡伯族民间文学中的民歌、民谣、谚语,内容涉猎广泛,想象奇特丰富,语言质朴活泼,颇具民族特色,且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教育意义。通过对锡伯族民间文学之民歌、民谣、谚语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锡伯族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发展轨迹。
作者简介:
杨小梅(1968-),女,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