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学习古典诗歌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能够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初中教学中,古诗词赏析历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在“阶段目标”中更是明确要求7至9年级学生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还要求“背诵80篇(段)”。但现在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课堂沉闷,教师教学方法单调,学生百无聊赖,学习效果可想而知。笔者现就古诗词教学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在我们教师队伍中,尚有一些教师对古诗词没有兴趣,因而关于这方面的积累和修养不够。教师自身古诗词修养的“贫血”或“缺钙”,甚至对于课标中一些要求背诵的诗篇都没有记住,使得正常教学都难以维继,又怎能谈得上激发学生兴趣呢?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泉活水。因此,教师要积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积累,用自身渊博的知识和优雅的谈吐去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诗词的兴趣。
二、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一些教师教法陈旧、落后,认为古诗词教学不外乎熟读、背诵、翻译这三步曲,采用“字字解释、句句翻译”八字真经教学法,常走“作者介绍——齐读两遍——解释一遍——齐读结束——要求背诵”的路子,重记忆轻朗读,重背诵轻品味,形式单调,使得古诗词教学枯燥无味。这样大大破坏了诗歌的美,使一篇篇充满灵性的古典诗歌变得索然寡味、毫无生机,导致一些学生对古典诗歌敬而远之。因而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教法,采用灵活、有趣的方法,吸引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这里,笔者介绍几种古诗词教学方法:
1.要求学生课前精心准备,未雨绸缪
要学生课前有所准备,就是要学生进行预习。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教学前我先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以及作者、写作背景做大致的理解。有的时候我还要求学生在做完了解后再写一些自己对诗词的看法等。这样就等于他们在上课前已经自学一遍,已经对课文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这样再上课时,就能有针对性的听教师讲课,从而取得好的听课效果。
2.营造氛围,交流情感
古人所谓“诗言志”,是指诗歌是作者情感的凝聚和抒发。何其芳曾经说过:作品“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良好的氛围和积极的情感活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氛围,让学生积极走进作者的情感之中,与作品、作者产生共鸣,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经过深入地理解和体验,真正做到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并把它传达给学生。学生在诗歌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教师讲授的双重作用下,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例如,笔者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前先仔细地研究了苏轼的遭遇和思想感情,然后在课堂上这样深情地介绍:“有这一位词人,他才华横溢,心胸豪放、旷达,有人说他本非凡间子,只应天上有。可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词人一生却颠霈流离,被贬到杭州、密州、徐州,最后病死于琼州内迁的途中。就在他密州任上,本以为可以和他最亲的亲人相会,不想又成‘空余恨’。这位词人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水调歌头》的作者苏轼。请大家先感受一下苏轼当时的内心情感,再读他的词。”学生在教师深情地引导下被融入了一种孤独和相思的氛围当中,内心情绪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都积极参与,更好地感受和领悟了诗歌的思想,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豁达。
3.引导学生品味佳句,积累自身语言
我们教材中所选用的古诗词,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它们经过了时间的洗礼,愈发显得珍贵。尤其是里边的名句,更是熠熠生辉,对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提高他们的写作手法、品德修养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反复推敲,领悟诗人手法的巧妙。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不写依依不舍的情怀,而代之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李白怀才不遇,仕途坎坷,却发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声音。更要理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这些名句将积淀于学生的精神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
三、课外开展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生生性活泼,喜欢竞争,有很强的表现欲望,而且他们喜欢老师对他们的能力表示赞扬和肯定。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外举行一些活动,用学生喜欢的形式让他们学习诗词。
古诗词,一般来说篇幅较短小,而且朗朗上口,易于背诵,所以我根据古诗词的特点举行了古诗词朗读比赛、背诵比赛、默写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比赛。这些比赛可以以个人、小组、男女等方式进行。这种形式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几首诗一眨眼的工夫就熟记于心。学生赛得开心,背诵的教学目标也易于完成,效果让人相当满意。
总之,进入新课程的时代,语文教师应充分注意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根据实际的教学进行穿插渗透,以求达到最优化,充分发挥其在开发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方面的独特作用。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在我们教师队伍中,尚有一些教师对古诗词没有兴趣,因而关于这方面的积累和修养不够。教师自身古诗词修养的“贫血”或“缺钙”,甚至对于课标中一些要求背诵的诗篇都没有记住,使得正常教学都难以维继,又怎能谈得上激发学生兴趣呢?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泉活水。因此,教师要积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积累,用自身渊博的知识和优雅的谈吐去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诗词的兴趣。
二、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一些教师教法陈旧、落后,认为古诗词教学不外乎熟读、背诵、翻译这三步曲,采用“字字解释、句句翻译”八字真经教学法,常走“作者介绍——齐读两遍——解释一遍——齐读结束——要求背诵”的路子,重记忆轻朗读,重背诵轻品味,形式单调,使得古诗词教学枯燥无味。这样大大破坏了诗歌的美,使一篇篇充满灵性的古典诗歌变得索然寡味、毫无生机,导致一些学生对古典诗歌敬而远之。因而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教法,采用灵活、有趣的方法,吸引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这里,笔者介绍几种古诗词教学方法:
1.要求学生课前精心准备,未雨绸缪
要学生课前有所准备,就是要学生进行预习。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教学前我先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以及作者、写作背景做大致的理解。有的时候我还要求学生在做完了解后再写一些自己对诗词的看法等。这样就等于他们在上课前已经自学一遍,已经对课文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这样再上课时,就能有针对性的听教师讲课,从而取得好的听课效果。
2.营造氛围,交流情感
古人所谓“诗言志”,是指诗歌是作者情感的凝聚和抒发。何其芳曾经说过:作品“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良好的氛围和积极的情感活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氛围,让学生积极走进作者的情感之中,与作品、作者产生共鸣,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经过深入地理解和体验,真正做到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并把它传达给学生。学生在诗歌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教师讲授的双重作用下,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例如,笔者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前先仔细地研究了苏轼的遭遇和思想感情,然后在课堂上这样深情地介绍:“有这一位词人,他才华横溢,心胸豪放、旷达,有人说他本非凡间子,只应天上有。可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词人一生却颠霈流离,被贬到杭州、密州、徐州,最后病死于琼州内迁的途中。就在他密州任上,本以为可以和他最亲的亲人相会,不想又成‘空余恨’。这位词人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水调歌头》的作者苏轼。请大家先感受一下苏轼当时的内心情感,再读他的词。”学生在教师深情地引导下被融入了一种孤独和相思的氛围当中,内心情绪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都积极参与,更好地感受和领悟了诗歌的思想,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豁达。
3.引导学生品味佳句,积累自身语言
我们教材中所选用的古诗词,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它们经过了时间的洗礼,愈发显得珍贵。尤其是里边的名句,更是熠熠生辉,对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提高他们的写作手法、品德修养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反复推敲,领悟诗人手法的巧妙。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不写依依不舍的情怀,而代之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李白怀才不遇,仕途坎坷,却发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声音。更要理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这些名句将积淀于学生的精神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
三、课外开展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生生性活泼,喜欢竞争,有很强的表现欲望,而且他们喜欢老师对他们的能力表示赞扬和肯定。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外举行一些活动,用学生喜欢的形式让他们学习诗词。
古诗词,一般来说篇幅较短小,而且朗朗上口,易于背诵,所以我根据古诗词的特点举行了古诗词朗读比赛、背诵比赛、默写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比赛。这些比赛可以以个人、小组、男女等方式进行。这种形式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几首诗一眨眼的工夫就熟记于心。学生赛得开心,背诵的教学目标也易于完成,效果让人相当满意。
总之,进入新课程的时代,语文教师应充分注意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根据实际的教学进行穿插渗透,以求达到最优化,充分发挥其在开发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方面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