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从2013年开始,探索小学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确立了以“五种素养”为核心的小学卓越教师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1 2 0.5 0.5”人才培养模式、“模块化”课程体系、“14465”教育实习体系,加强了实践教学的条件保障和组织与管理,实施了“三结合双导师制”,效果显著。
关键词: “五种素养” 小学卓越教师 人才培养 研究与实践
从2010年9月开始,部分高师院校积极探索并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调查研究发现,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过程中突出存在以下问题:我国卓越教师质量标准缺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对保守,大部分高师院校本科四年的人才培养模式仍为“3.5 0.5”;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
基于此,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从2013年开始,探索组建小学卓越教师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试点以“五种素养”为核心的小学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具有较高职业素养、适应小学基础教育教学的卓越教师人才。
一、确立了以“五种素养”为核心的小学卓越教师人才培养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李琼教授等人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显示:教师的专业发展涉及五个因素——“专业精神、专业理念、专业能力、专业知识、自主反思与发展意识”①。其中专业精神包括服务精神、爱生精神、求进精神和求真精神;专业理念包括自信心、职业认同感和学生观;专业知识包括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实践知识;专业能力包括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课堂管理与组织、交流与沟通、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学习等;自主发展意识主要包括自主专业发展规划和主动学习与发展的意识②。本文将这五个因素称之为“五种素养”。
此外,李琼教授等人还通过对中小学卓越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小学卓越教师、普通教师、新教师三者之间的区别具有鲜明的特点:即“教学组织与管理、学科教学知识、教学反思与研究、学生观、教学特色”③。这些研究为我校小学卓越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方向引领,结合2012年教育部下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我们从七个方面对这“五种素养”进行了解读,据此确立了小学卓越教师人才培养目标:崇高的职业道德、坚定的教育信念、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出色的执教能力、自主与创新能力、鲜明的个人特色。
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坚定的教育信念着重阐释了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理念,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着重阐释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出色的执教能力着重阐释了教师的专业能力,自主与创新能力着重阐释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
二、构建了以“五种素养”为核心的“1 2 0.5 0.5”人才培养模式
“1”指大一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系列讲座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2”指大二和大三通过组建专业学习导师团队和教育实习导师团队,培养实验班师范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自主发展意识;第一个“0.5”指大四上半学期将学生分小组派送到市内小学进行实习,着力提升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第二个“0.5”指大四下半学期进行教育研习,着力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中的教学反思与研究能力。
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师范教育的“3.5 0.5”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加快了师范生的教师角色转换和专业成长速度,提升了师范生的教师综合素养。
三、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内涵
构建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该体系由通识必须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三大模块构成。通识必修课程模块着力于丰富学生的通识性知识;专业主干课程模块着力于夯实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素质拓展课程模块着力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人兴趣,实现人才培养的特色化和差异化。
2.具体实施策略
(1)加大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中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力度。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教师教育课程的占比应保持在20%—30%④。依据这一理论,我校实验班教师教育课程占比为26%,增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
(2)重构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增加选修课的学分和学时,根据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开设国学、社会学等系列选修课。
(3)在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增加特色课程。一是设置微型课和特长课,将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型人才;二是设置微型课题研究课,着力培养学生的教学反思与研究能力;三是设置“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系列讲座课,思考小学基础教育改革;四是设置“小学语文名师教学示范课”,学习优质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与技巧。
(4)增加实践课程比重。一方面在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增加实践课程学分和学时,另一方面增加全程实践的学时和学分,教育实习总周数不少于22周。
四、构建了以“五种素养”为核心的“14465”教育实习体系
“14465”教育实习体系即一个目标、四个阶段、四个板块、六种形式、五种素养构成。具体而言,一个目标是指通过四学年各教学环节的系统设计和训练,将师范生培养成为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卓越教师;四个阶段是指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各阶段教育实习内容各有侧重,循序渐进培养师范生的“五种素养”;四个板块是指教育实习内容主要涉及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教研实践;六种形式是指在理论与实践教学基础上,主要采用观摩、课堂练习、微课、见习、实习、研习等具体形式;五种素养是指通过各阶段、各环节循序渐进的训练促进师范生专业精神、理念、知识、能力、自主反思与发展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如图1所示:
图1 小学卓越教师教育实习体系设计
五、加强了实践教学的条件保障和组织与管理
1.分層分类构建“U—G—S”实践教学基地 “U-G-S”模式源自于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以来研究实验并成功创办的以培养面向21世纪的卓越教师为目标的新的办学模式,即“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与中小学校合作开展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研修等系统性工作。合作过程中,三方目标一致、责任共同、利益分享、资源优化,从而实现人的发展、组织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发展”⑤。该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以“实验区”为平台,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充分发挥各自主体职能,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同开展师范生教育实践、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课题合作研究、教育信息资源平台建设等工作⑥。
为保障学生“五种素养”的培养,我校积极开展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采用分层分类方法构建了“U—G—S”实践教学基地模式。
分层是指将实践教学基地分为普通小学、区县级示范小学和市级示范小学;分类是指将实践教学基地分为农村小学和城区小学。通过这一模式的构建,既给师范生提供了在优秀小学和优秀教师指导下的实践,又让师范生了解了边远地区薄弱基础教育的现状,为农村优秀教师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通过与重庆市合川区教委、沙坪坝区教委、渝中区教委、南岸区教委合作,已成功组建了“小学卓越教师培养实验区”。在教育实践、科学研究、职前职后教师一体化培养、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实现了合作双赢。
2.建立了“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是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指在教育实践中遴选小学基础教育中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高校学科教学指导教师组成导师组,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教学实践。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实验班为例,我校在“小学卓越教师实验区”遴选了一批优秀教师,组建了一支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对师范生进行了一对一的实习指导。为提升这支队伍的专业素养,我校在“小学卓越教师实验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学科教学教师深入小学进行挂职锻炼、兼职任课;小学优秀教师进入高校课堂,进行讲座、师范生专项技能训练指导、说课指导、微课指导等。
3.构建了“多方联动”的教育实习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育实习在评价上重结果轻过程,评价形式、评价对象单一,忽视师范生的成长过程,忽视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效果,忽视实习基地的管理。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在实验班的建设过程中,与合川区教委、实验区的小学一起,探索建立了“多方联动”教育实习评价体系。
“多方联动”是指在对实习生、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学校考评时,将自评、生评、互评、师评、校评等形式结合,形成全方位、科学客观的评价。对实习生从实习态度、师德、教学实践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相关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实习手册及相关实习材料的提交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其中自评、互评各占10%,小学生评、校评各占20%,师评占40%。对实习指导教师从指导教师态度、指导教师相关指导材料、实习生的实习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其中自评占10%,互评、校评占20%,实习生评占50%。对实习学校从校园文化建设、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的组织与管理、实习条件和资源的创造与提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其中自评占20%,师评占20%,实习生评60%。该评价体系关注了实习过程,丰富了参评对象,充实了考评内容,有效保证了教育实习效果。
4.建立了实习档案袋制度
实习档案袋关注实习生成长过程的记录。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从2014年开始,建立了网络实习管理平台,为每一个实习生建立了实习档案袋,学生在实习期间将相关实习材料以时间为序进行上传,高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材料进行批阅、指导,关注实习生的实习过程,翔实记录实习生的成长。
这一系列实践教学的改革解决了传统实践教学基地合作不积极、不深入,教育实习管理薄弱等问题,为学生“五种素养”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六、实验班的管理实施了“三结合双导师制”
实验班在班级管理上采取“辅导员 班主任”双导师制;在理论学习上采取“专业学习导师 学术训练导师”双导师制,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自主发展意识;在教育实践中采取“校内 校外”双导师制,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专业信念和专业能力。
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小学卓越教师人才培养已显成效,2016年5月11日《中国教育报》第11版,以“从‘闭门造车’到‘贴地而行’”为题,对我校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长篇報道,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
注释:
①②李琼,曾晓东,杜亮.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结构与特点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8(9):56-61.
③李琼,吴丹丹,李艳玲.中小学卓越教师的关键特征:一项判别分析的发现[J].教师教育研究,2012(4):89-95.
④申继亮,李琼.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1(11):49-52.
⑤董玉琦,刘益春,高夯.“U-G-S”:教师教育新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170-175.
⑥刘益春,李广,高夯.“U-G-S”教师教育模式实践探索——以“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建设为例[J].教育研究,2014(8):107-112.
关键词: “五种素养” 小学卓越教师 人才培养 研究与实践
从2010年9月开始,部分高师院校积极探索并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调查研究发现,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过程中突出存在以下问题:我国卓越教师质量标准缺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对保守,大部分高师院校本科四年的人才培养模式仍为“3.5 0.5”;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
基于此,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从2013年开始,探索组建小学卓越教师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试点以“五种素养”为核心的小学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具有较高职业素养、适应小学基础教育教学的卓越教师人才。
一、确立了以“五种素养”为核心的小学卓越教师人才培养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李琼教授等人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显示:教师的专业发展涉及五个因素——“专业精神、专业理念、专业能力、专业知识、自主反思与发展意识”①。其中专业精神包括服务精神、爱生精神、求进精神和求真精神;专业理念包括自信心、职业认同感和学生观;专业知识包括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实践知识;专业能力包括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课堂管理与组织、交流与沟通、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学习等;自主发展意识主要包括自主专业发展规划和主动学习与发展的意识②。本文将这五个因素称之为“五种素养”。
此外,李琼教授等人还通过对中小学卓越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小学卓越教师、普通教师、新教师三者之间的区别具有鲜明的特点:即“教学组织与管理、学科教学知识、教学反思与研究、学生观、教学特色”③。这些研究为我校小学卓越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方向引领,结合2012年教育部下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我们从七个方面对这“五种素养”进行了解读,据此确立了小学卓越教师人才培养目标:崇高的职业道德、坚定的教育信念、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出色的执教能力、自主与创新能力、鲜明的个人特色。
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坚定的教育信念着重阐释了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理念,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着重阐释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出色的执教能力着重阐释了教师的专业能力,自主与创新能力着重阐释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
二、构建了以“五种素养”为核心的“1 2 0.5 0.5”人才培养模式
“1”指大一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系列讲座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2”指大二和大三通过组建专业学习导师团队和教育实习导师团队,培养实验班师范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自主发展意识;第一个“0.5”指大四上半学期将学生分小组派送到市内小学进行实习,着力提升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第二个“0.5”指大四下半学期进行教育研习,着力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中的教学反思与研究能力。
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师范教育的“3.5 0.5”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加快了师范生的教师角色转换和专业成长速度,提升了师范生的教师综合素养。
三、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内涵
构建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该体系由通识必须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三大模块构成。通识必修课程模块着力于丰富学生的通识性知识;专业主干课程模块着力于夯实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素质拓展课程模块着力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人兴趣,实现人才培养的特色化和差异化。
2.具体实施策略
(1)加大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中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力度。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教师教育课程的占比应保持在20%—30%④。依据这一理论,我校实验班教师教育课程占比为26%,增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
(2)重构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增加选修课的学分和学时,根据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开设国学、社会学等系列选修课。
(3)在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增加特色课程。一是设置微型课和特长课,将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型人才;二是设置微型课题研究课,着力培养学生的教学反思与研究能力;三是设置“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系列讲座课,思考小学基础教育改革;四是设置“小学语文名师教学示范课”,学习优质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与技巧。
(4)增加实践课程比重。一方面在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增加实践课程学分和学时,另一方面增加全程实践的学时和学分,教育实习总周数不少于22周。
四、构建了以“五种素养”为核心的“14465”教育实习体系
“14465”教育实习体系即一个目标、四个阶段、四个板块、六种形式、五种素养构成。具体而言,一个目标是指通过四学年各教学环节的系统设计和训练,将师范生培养成为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卓越教师;四个阶段是指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各阶段教育实习内容各有侧重,循序渐进培养师范生的“五种素养”;四个板块是指教育实习内容主要涉及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教研实践;六种形式是指在理论与实践教学基础上,主要采用观摩、课堂练习、微课、见习、实习、研习等具体形式;五种素养是指通过各阶段、各环节循序渐进的训练促进师范生专业精神、理念、知识、能力、自主反思与发展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如图1所示:
图1 小学卓越教师教育实习体系设计
五、加强了实践教学的条件保障和组织与管理
1.分層分类构建“U—G—S”实践教学基地 “U-G-S”模式源自于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以来研究实验并成功创办的以培养面向21世纪的卓越教师为目标的新的办学模式,即“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与中小学校合作开展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研修等系统性工作。合作过程中,三方目标一致、责任共同、利益分享、资源优化,从而实现人的发展、组织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发展”⑤。该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以“实验区”为平台,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充分发挥各自主体职能,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同开展师范生教育实践、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课题合作研究、教育信息资源平台建设等工作⑥。
为保障学生“五种素养”的培养,我校积极开展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采用分层分类方法构建了“U—G—S”实践教学基地模式。
分层是指将实践教学基地分为普通小学、区县级示范小学和市级示范小学;分类是指将实践教学基地分为农村小学和城区小学。通过这一模式的构建,既给师范生提供了在优秀小学和优秀教师指导下的实践,又让师范生了解了边远地区薄弱基础教育的现状,为农村优秀教师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通过与重庆市合川区教委、沙坪坝区教委、渝中区教委、南岸区教委合作,已成功组建了“小学卓越教师培养实验区”。在教育实践、科学研究、职前职后教师一体化培养、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实现了合作双赢。
2.建立了“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是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指在教育实践中遴选小学基础教育中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高校学科教学指导教师组成导师组,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教学实践。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实验班为例,我校在“小学卓越教师实验区”遴选了一批优秀教师,组建了一支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对师范生进行了一对一的实习指导。为提升这支队伍的专业素养,我校在“小学卓越教师实验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学科教学教师深入小学进行挂职锻炼、兼职任课;小学优秀教师进入高校课堂,进行讲座、师范生专项技能训练指导、说课指导、微课指导等。
3.构建了“多方联动”的教育实习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育实习在评价上重结果轻过程,评价形式、评价对象单一,忽视师范生的成长过程,忽视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效果,忽视实习基地的管理。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在实验班的建设过程中,与合川区教委、实验区的小学一起,探索建立了“多方联动”教育实习评价体系。
“多方联动”是指在对实习生、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学校考评时,将自评、生评、互评、师评、校评等形式结合,形成全方位、科学客观的评价。对实习生从实习态度、师德、教学实践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相关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实习手册及相关实习材料的提交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其中自评、互评各占10%,小学生评、校评各占20%,师评占40%。对实习指导教师从指导教师态度、指导教师相关指导材料、实习生的实习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其中自评占10%,互评、校评占20%,实习生评占50%。对实习学校从校园文化建设、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的组织与管理、实习条件和资源的创造与提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其中自评占20%,师评占20%,实习生评60%。该评价体系关注了实习过程,丰富了参评对象,充实了考评内容,有效保证了教育实习效果。
4.建立了实习档案袋制度
实习档案袋关注实习生成长过程的记录。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从2014年开始,建立了网络实习管理平台,为每一个实习生建立了实习档案袋,学生在实习期间将相关实习材料以时间为序进行上传,高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材料进行批阅、指导,关注实习生的实习过程,翔实记录实习生的成长。
这一系列实践教学的改革解决了传统实践教学基地合作不积极、不深入,教育实习管理薄弱等问题,为学生“五种素养”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六、实验班的管理实施了“三结合双导师制”
实验班在班级管理上采取“辅导员 班主任”双导师制;在理论学习上采取“专业学习导师 学术训练导师”双导师制,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自主发展意识;在教育实践中采取“校内 校外”双导师制,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专业信念和专业能力。
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小学卓越教师人才培养已显成效,2016年5月11日《中国教育报》第11版,以“从‘闭门造车’到‘贴地而行’”为题,对我校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长篇報道,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
注释:
①②李琼,曾晓东,杜亮.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结构与特点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8(9):56-61.
③李琼,吴丹丹,李艳玲.中小学卓越教师的关键特征:一项判别分析的发现[J].教师教育研究,2012(4):89-95.
④申继亮,李琼.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1(11):49-52.
⑤董玉琦,刘益春,高夯.“U-G-S”:教师教育新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170-175.
⑥刘益春,李广,高夯.“U-G-S”教师教育模式实践探索——以“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建设为例[J].教育研究,2014(8):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