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经典诵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加强经典诵读教学的意义,针对当前经典诵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一步对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经典诵读的实施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 经典诵读;中学语文教育;学科意义;研究
引言:
近年来,“经典诵读”的活动已经风靡全国。诵读的内容是中华民族的经典著作,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以诵读辅经典,以经典助诵读”的模式,把诵读与经典紧密联系,即我们所说的“经典诵读”。经典美文,不但语言规范优美,而且意境深远,思想深邃。诵读经典美文,能培养中学生语感,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作文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经典诵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1、可积累素材,模拟内化,提升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语言素材的积累对于提高中学生语文作文能力是多么必不可少,积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诵读。诵读经典的佳作名篇,掌握好文章的结构技法,丰富词汇语句,这将为中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只有大量诵读经典名作,积累有用素材,才能避免在写作时无话可说或者无病呻吟,才能做到文思如泉涌,很多符合自己表达的内容、结构方法以及情感语句都会呼之即来,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下笔如有神”。
2、可全面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必须依靠读、写、说、听全面结合。其中,诵读活动更是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它对于读、写、说、听每项语文能力的提高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经常诵读中华传统经典名作,细细品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慢慢累积成语文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培养中学生在听说读写中的能力,只要学生能够持之以恒,不断地品读、玩味,便可以全面提高语文的素养。
3、可承接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健全人格
健全学生的人格与构建学生精神文化这是传统经典教育的目标之一。中华传统经典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文化血脉与道德理念的载体,是五千年文化的浓缩,凝集了古代圣贤对于人生、世界的体验与思考,蕴含了道德准则以及精神品质,就算在现在也发挥其道德价值与文化意义。坚持实施,可以使得学生耳濡目染,在交往过程中注意言行举止,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净化心灵[1]。
二、经典诵读教育失败的原因分析
1、教法不当
经典诵读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这种指导不仅仅是诵读技巧,更是对学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思想内容、意象意境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引导。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学生诵读经典大多处于随意状态或者被动积极状态,缺少深入体会和个性理解,大多学生把诵读当成背诵课文的手段,老师也很少给予学生具体指导,只要求学生朗读流利即可,很少注重诵读的情感、节奏、韵律。长久下来,学生的诵读水平会越来越低,诵读的热情和兴趣也将慢慢消失。
2、目标不清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诵读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给出了很高的定位,希望学生通过诵读经典的文章达到传承中华文明、积淀文化内涵、提高自身修养和审美水平的育人目标。然而在实际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对经典诵读的理解不够深入,将其理解为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的有效素材。有的教师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忽视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在升学压力下,老师和学生都只关心这篇文章是否有用,考试考不考,正是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下,经典诵读才被忽视。但是经典诵读的教育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不是马上就能够体现出效果的,只有经过长期的累积,才会发现学过的东西对人生有帮助。因此,教师应该目光长远,正确认识到经典诵读是“业在当代,功在千秋”,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2]。
三、加强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经典诵读的具体实施
1、重新认识经典诵读,培养中学生诵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诵读兴趣直接关系到经典诵读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诵读效果。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于调动学生对经典诵读的热情,使他们从被动读到主动读,读出兴趣、读出感悟。具体来说,第一,要培养学生诵读兴趣就必须提高学生对经典诵读重要性的认识,要明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意义,更要明白经典诵读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第二,在经典诵读中,养成勤学钻研的好习惯,汲取书本中的精神营养,有利于个人气质的形成;第三,教师通过认真的鉴别和筛选,给学生提供优秀的传统经典材料。例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济南的冬天》、《世说新语》,都是我国优美的文学作品,不仅流露出自然美、社会美、思想美,也表现出各种形式的艺术美。通过对这些精美的语言材料的诵读,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此外,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认同通常具有连带性,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学生由对某个作家感兴趣发展成为喜欢其作品。久而久之,诵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积累也越来越丰厚。
2、保障诵读时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课程只是穿插在语文课堂中,诵读时间往往得不到保障。虽然学生有了诵读的兴趣,但是在繁重的课业下,学生的诵读时间往往没有保障,导致学生的诵读兴趣慢慢消失。朱自清说:“诵读教学并不太难,第一,得知道诵读就是读,不是吟,也不是唱,这是最简单的标准。第二得多练习,曲不离口,诵读也要如此,这是最简单的办法。”所以,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经典诵读就需要巧妙的安排时间,化零为整,努力協助学生寻找诵读的时间,或者将课文作为诵读的材料,这样不仅可以保障诵读时间,又能够达到教学效果。
3、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在这里指学生在经典诵读中,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习得一些习作方法,进行创造性习作的做法。因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是当前语文教改的一个方向。读与写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诵读经典美文,培养写作能力就是要把握好“读”与“写”这两个要点。读是基础,在读中理解经典美文的内容,想象其画面和意境,领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是目的,即在读的基础上,以经典美文为题材,结合其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角度的改写和再创作。 教学中,注意让学生既能充分理解、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写作训练。以改写《舟过安仁》为例,首先让学生朗读,把《舟过安仁》读通、读懂,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味。古诗词语言凝练,情节中大多存有“留白”处。学生通过充分朗读了解诗意后,开始引导他们寻找诗句中的“留白”,如:“两小童”的年龄、外貌怎样?他们有哪些神态、动作、对话?诗人在一旁又有哪些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接着改写,这是教学重点。写前让学生了解这是一首叙事诗,重点学习如何记叙“两小童”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的过程,如何抓住神态、动作和对话来刻画出既淘气又聪慧可爱的孩童形象。学生理清思路后便可以动笔改写了。最后是评析环节,应对学生多加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定能随之提高[3]。
4、营造诗文情境,实现情感体验
隨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大大地提升,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被淘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在经典诵读的教学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做到少讲精讲,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经典,实现情感体验。例如,《木兰诗》一文主要表现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感人事迹,在课前教师可以用言语描绘出一个大概的故事背景,着重宣扬花木兰替父出征的重要意义和高尚情操。
5、巧妙设计诵读与习作训练
在经典诵读中,凭借课内外一些经典的美文,根据文本特点,巧妙设计写作训练题,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许多经典文章在文中或文末往往让人有言已尽而意未穷之感,若能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续写或插写,既可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6、开展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组织经典美文朗诵会、小小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改写并排演课本剧,编撰习作集等。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多读、多写、多练,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在经典诵读指导中,教师一定要改变把学生禁锢在课堂里口耳相授的单调方式,要善于在活动中捕捉机会,挖掘写作素材,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练笔,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如,在诵读《论语》时,学生觉得生涩拗口,难以记忆。可以找《论语》这首歌,让学生学唱,学生的兴致高涨,伴着优美明快的旋律,很快便记住了不少内容。之后,让学生想象,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书院,孔子是怎样授课的?弟子们又是怎样学习的?然后,引导学生编写课本剧《论语第一课》,还让学生排演节目。通过这些形式活泼多样的活动,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又极大地丰富了写作素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瑰宝。经典诵读带给初中学生的不是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而是长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它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也是祖国几千年优秀文明与文化的传承者,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是要通过经典的力量来感染青少年的思想,美化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参考文献:
[1]郭治锋.现代语文教育学生学习方式演变的两点启示[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03):135-140.
[2]姚利权.经典诵读在浙江省高校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3(05):120-121.
[3]宾恩海.略论中学语文教育领域的“鲁迅阐释”[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3(08):29-34.
【关键词】 经典诵读;中学语文教育;学科意义;研究
引言:
近年来,“经典诵读”的活动已经风靡全国。诵读的内容是中华民族的经典著作,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以诵读辅经典,以经典助诵读”的模式,把诵读与经典紧密联系,即我们所说的“经典诵读”。经典美文,不但语言规范优美,而且意境深远,思想深邃。诵读经典美文,能培养中学生语感,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作文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经典诵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1、可积累素材,模拟内化,提升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语言素材的积累对于提高中学生语文作文能力是多么必不可少,积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诵读。诵读经典的佳作名篇,掌握好文章的结构技法,丰富词汇语句,这将为中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只有大量诵读经典名作,积累有用素材,才能避免在写作时无话可说或者无病呻吟,才能做到文思如泉涌,很多符合自己表达的内容、结构方法以及情感语句都会呼之即来,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下笔如有神”。
2、可全面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必须依靠读、写、说、听全面结合。其中,诵读活动更是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它对于读、写、说、听每项语文能力的提高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经常诵读中华传统经典名作,细细品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慢慢累积成语文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培养中学生在听说读写中的能力,只要学生能够持之以恒,不断地品读、玩味,便可以全面提高语文的素养。
3、可承接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健全人格
健全学生的人格与构建学生精神文化这是传统经典教育的目标之一。中华传统经典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文化血脉与道德理念的载体,是五千年文化的浓缩,凝集了古代圣贤对于人生、世界的体验与思考,蕴含了道德准则以及精神品质,就算在现在也发挥其道德价值与文化意义。坚持实施,可以使得学生耳濡目染,在交往过程中注意言行举止,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净化心灵[1]。
二、经典诵读教育失败的原因分析
1、教法不当
经典诵读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这种指导不仅仅是诵读技巧,更是对学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思想内容、意象意境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引导。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学生诵读经典大多处于随意状态或者被动积极状态,缺少深入体会和个性理解,大多学生把诵读当成背诵课文的手段,老师也很少给予学生具体指导,只要求学生朗读流利即可,很少注重诵读的情感、节奏、韵律。长久下来,学生的诵读水平会越来越低,诵读的热情和兴趣也将慢慢消失。
2、目标不清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诵读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给出了很高的定位,希望学生通过诵读经典的文章达到传承中华文明、积淀文化内涵、提高自身修养和审美水平的育人目标。然而在实际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对经典诵读的理解不够深入,将其理解为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的有效素材。有的教师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忽视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在升学压力下,老师和学生都只关心这篇文章是否有用,考试考不考,正是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下,经典诵读才被忽视。但是经典诵读的教育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不是马上就能够体现出效果的,只有经过长期的累积,才会发现学过的东西对人生有帮助。因此,教师应该目光长远,正确认识到经典诵读是“业在当代,功在千秋”,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2]。
三、加强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经典诵读的具体实施
1、重新认识经典诵读,培养中学生诵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诵读兴趣直接关系到经典诵读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诵读效果。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于调动学生对经典诵读的热情,使他们从被动读到主动读,读出兴趣、读出感悟。具体来说,第一,要培养学生诵读兴趣就必须提高学生对经典诵读重要性的认识,要明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意义,更要明白经典诵读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第二,在经典诵读中,养成勤学钻研的好习惯,汲取书本中的精神营养,有利于个人气质的形成;第三,教师通过认真的鉴别和筛选,给学生提供优秀的传统经典材料。例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济南的冬天》、《世说新语》,都是我国优美的文学作品,不仅流露出自然美、社会美、思想美,也表现出各种形式的艺术美。通过对这些精美的语言材料的诵读,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此外,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认同通常具有连带性,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学生由对某个作家感兴趣发展成为喜欢其作品。久而久之,诵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积累也越来越丰厚。
2、保障诵读时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课程只是穿插在语文课堂中,诵读时间往往得不到保障。虽然学生有了诵读的兴趣,但是在繁重的课业下,学生的诵读时间往往没有保障,导致学生的诵读兴趣慢慢消失。朱自清说:“诵读教学并不太难,第一,得知道诵读就是读,不是吟,也不是唱,这是最简单的标准。第二得多练习,曲不离口,诵读也要如此,这是最简单的办法。”所以,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经典诵读就需要巧妙的安排时间,化零为整,努力協助学生寻找诵读的时间,或者将课文作为诵读的材料,这样不仅可以保障诵读时间,又能够达到教学效果。
3、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在这里指学生在经典诵读中,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习得一些习作方法,进行创造性习作的做法。因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是当前语文教改的一个方向。读与写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诵读经典美文,培养写作能力就是要把握好“读”与“写”这两个要点。读是基础,在读中理解经典美文的内容,想象其画面和意境,领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是目的,即在读的基础上,以经典美文为题材,结合其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角度的改写和再创作。 教学中,注意让学生既能充分理解、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写作训练。以改写《舟过安仁》为例,首先让学生朗读,把《舟过安仁》读通、读懂,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味。古诗词语言凝练,情节中大多存有“留白”处。学生通过充分朗读了解诗意后,开始引导他们寻找诗句中的“留白”,如:“两小童”的年龄、外貌怎样?他们有哪些神态、动作、对话?诗人在一旁又有哪些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接着改写,这是教学重点。写前让学生了解这是一首叙事诗,重点学习如何记叙“两小童”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的过程,如何抓住神态、动作和对话来刻画出既淘气又聪慧可爱的孩童形象。学生理清思路后便可以动笔改写了。最后是评析环节,应对学生多加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定能随之提高[3]。
4、营造诗文情境,实现情感体验
隨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大大地提升,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被淘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在经典诵读的教学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做到少讲精讲,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经典,实现情感体验。例如,《木兰诗》一文主要表现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感人事迹,在课前教师可以用言语描绘出一个大概的故事背景,着重宣扬花木兰替父出征的重要意义和高尚情操。
5、巧妙设计诵读与习作训练
在经典诵读中,凭借课内外一些经典的美文,根据文本特点,巧妙设计写作训练题,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许多经典文章在文中或文末往往让人有言已尽而意未穷之感,若能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续写或插写,既可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6、开展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组织经典美文朗诵会、小小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改写并排演课本剧,编撰习作集等。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多读、多写、多练,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在经典诵读指导中,教师一定要改变把学生禁锢在课堂里口耳相授的单调方式,要善于在活动中捕捉机会,挖掘写作素材,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练笔,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如,在诵读《论语》时,学生觉得生涩拗口,难以记忆。可以找《论语》这首歌,让学生学唱,学生的兴致高涨,伴着优美明快的旋律,很快便记住了不少内容。之后,让学生想象,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书院,孔子是怎样授课的?弟子们又是怎样学习的?然后,引导学生编写课本剧《论语第一课》,还让学生排演节目。通过这些形式活泼多样的活动,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又极大地丰富了写作素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瑰宝。经典诵读带给初中学生的不是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而是长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它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也是祖国几千年优秀文明与文化的传承者,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是要通过经典的力量来感染青少年的思想,美化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参考文献:
[1]郭治锋.现代语文教育学生学习方式演变的两点启示[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03):135-140.
[2]姚利权.经典诵读在浙江省高校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3(05):120-121.
[3]宾恩海.略论中学语文教育领域的“鲁迅阐释”[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3(08):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