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为本的高效课堂诊断评价与监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asdfg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省黄石市第十中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十二五”期間,我校承担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高效课堂教学诊断研究”市级小课题,并于2014年12月顺利结题。经过黄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鉴定委员会专家组认真鉴定,该课题被评为优秀课题。该课题的实施,使我校教师掌握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掌握了市教科院开发的“高效课堂典型特征及诊断量化评价”,教师备课、上课、观课、评课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校教学质量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是,正如课题结题鉴定委员会首席专家、市教科院院长肖惠东所言,“以导学案为载体的高效课堂教学诊断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使用导学案教学,知识的生成性不够;二是导学案教学重视知识落实和能力培养,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有所欠缺。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略)
  (三)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国内近几年在“高效课堂”研究方面有较大进展,主要体现在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以及信息技术下的课堂发展评价性策略研究,对诊断评价和教学策略方面也分别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针对以校为本的高效课堂诊断评价与监控策略研究成果还不多见,此方面的研究处于起始阶段。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略)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进行本课题研究主要依靠以下理论作为支撑:
  1.斯塔弗尔比姆cipp评价模式理论
  CIPP模式,亦称决策导向或改良导向评价模式,是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它认为评价就是为管理者做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构成了CIPP评价模式。
  CIPP模式的基本观点是: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它主张评价是一项系统工具,为评价听取人提供有用信息,使得方案更具成效。在搞好评价活动中,评价设计大纲和实施流程是必要的。
  第一,背景评价,即确定课程计划实施机构的背景;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明确满足需要的机会;诊断需要的基本问题;判断目标是否已反应了这些需要。背景评价强调应根据评价对象的需要对课程目标本身做出判断,看两者是否一致;第二,输入评价是在背景评价的基础上,对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资源以及各被选方案的相对优点所做的评价,其实质是对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用性进行评价。输入评价,主要是为了帮助决策者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手段,而对各种可选择的课程计划进行评价;第三,过程评价是对方案实施过程中作连续不断地监督、检查和反馈。过程评价,主要是通过描述实际过程来确定或预测课程设计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如何修正课程计划的有效信息;第四,结果评价是对目标达到程度所做的评价,包括:测量、判断、解释方案的成就,确证人们的需要满足的程度等。成果评价,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它要收集和结果有关的各種描述与判断,把他们与目标以及背景、输入和过程反面的信息联系起来,并对它们的价值和优点做出解释。
  2.斯塔克外观评价模式理论
  外观(countenance)评价模式是由斯塔克提出的。他认为,评价应该从三方面收集有关课程的材料:前提条件、相互作用、结果。前提条件是指教学之前已存在的、可能与结果有因果关系的各种条件;相互作用是指教学过程,主要是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结果是指实施课程计划的效果。对于这三个方面的材料都需要从两个维度──描述与批判──作出评价。描述包括课程计划打算实现的内容和实际观察到的情况这两方面的材料;评判也包括根据既定标准的评判和根据实际情况的评判两种。
  3.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这一术语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J.H.Flavell提出,之后Flavell本人、Meichenbaum以及Buell等人都对这一概念进行过界定。尽管各研究者对元认知的表述不甚相同,但他们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它的对象是人类的信息加工系统──认知系统。Flavell对其所下的定义: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依概念可知,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成分。
  元认知知识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即关于个人的认知活动以及影响这种认知活动的各种因素的知识。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关于个人的知识,即关于自己与他人作为认知思维着的主体的一切特征的知识。(2)关于任务的知识,即对学习材料、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的认知。(3)关于策略的知识,即个体意识到自己对学习策略的选取、调节和控制有所认识。
  元认知体验是人们在进行认知活动时伴随而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它包括了知和情两方面的体验。即一方面有认知活动进行时对知识获取的觉知,另一方面也有对认知过程中经历的情绪、情感的觉察。
  元认知监控是指人们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所进行的积极的、自觉的监视、调节与控制。它包括认知活动前制定计划;认知活动中实施监控、评价和不断反馈;认知活动中对结果的不断检查、调节和修正。
  4.自我调节学习理论
  B.J.Zimmerman等人基于对元认知理论没有将学习动机等方面考虑进去的认识,提出了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因为自我调节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个不断思考、判断和适应的学习过程。因此它是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最佳途径。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就元认知方面讲,自我调节的学习者在获得知识过程中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这些过程能够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了解任务、作出决策。从动机方面讲,自我调节学习是自觉自愿进行的,是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从行为看,自我调节的学习者选择、建构甚至是创造最适宜的学习环境和物质环境。
其他文献
现当代的中国日语精读课中,一般采用的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并且是以较传统的文法译读法为主,主要强调语法的讲解和单词记忆、课文背诵等方面,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学习没有目标,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久而久之,对于学习,他们先是厌倦,而后放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上的差生。正是由于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差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差生学习上的进步。这些原因造成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知识空白点多,思路狭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低下。作为教师,要针对具体学生的具体情况,想方设
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否学好英语,关键在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培养,否则就会形成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成为恶性循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培养学生课堂能动性,使英语课堂更具风趣、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英语课堂可以划分为学生预学、教师释疑、学生应用三个环节。每个环节不是简单割裂,而是相互交融。预学环节偏重于学生的学,更多的是自我独立学习。在英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英汉词典
基础设施是推进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先领域。日本作为亚洲重要经济体以及我重要邻国,针对我国对外投资布局,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出口战略,从项目标准、区域布局、金融支持等
不同特征企业的劳动力资本化程度是不一样的。通过探讨不同特征企业对中高层次技术人才、中高层次管理人才、一线技工和一线普工的需求状况,可以得出不同特征企业劳动力资本
我觉得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大量阅读。学习英语更需要大量阅读。在小学,很多教师都用了很多的方法来进行练习,大搞题海战术,做的练习册一本又一本,学生头昏眼花,教师改作业也改得分不清东南西北,远离教材,不知自己在做些什么,在教些什么,被题海所牵制。而当你让学生真正的说一说英语,学生却变成了哑巴。  小学阶段,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众所周知,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
【摘 要】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越性、呈现情境的直观性、趣味性、对教育教学所起到的作用的概述,阐明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能够使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与教师的情感、与教材的
天然彩色棉花“棕絮1号”作为生态型棉花越来越受到广大棉农和消费者的喜爱,它具有产量高、纤维品质好、农艺性状好、适应性广的特点。为了探索彩棉“棕絮1号”在粤北地区的适
词汇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没有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就无法达到交际的目的。在传统的词汇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单调,学生被动接受。兴趣培养不起来,只觉英语学习枯燥乏味。  一、对基础词汇的重点把握  词汇教学也应运用突出重点、基础先行的原理,使学生牢固掌握一批能量极大的“小词”,从而建立自己的“基本词汇量”。掌握了它,就可以轻松愉快地每日应用它们,并能触类旁通地学会大量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