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积深已久的语文教学弊端,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滚滚大潮中,更加明显。语文,本应以其特有精致的语言、鲜明的形象、丰富的内蕴、广阔的视野,使孩子们产生强烈的兴趣。如果它一旦沦为应付考试的工具,只有机械的操练、乏味的"分析"就会成为孩子们的学习的负担,令他们黯然神伤。
关键词:课改;小学语语文;素质教育
中国分类号:G623.2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批评缺乏全面性、深刻性、指责性的多,建议性的少,流于表面的多,切中要害的少,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语文学科指出了三个性质,即"工具性"、"思想性"、"基础性",仅此三性,能概括小学语文学科的全部特点吗?显然不能。除上述三"性"外,还有下列一些性质:"启蒙性"、"人文性","实践性"、"认识性"、"综合性"等。其中,尤为显而易见的是"综合性"和"实践性"。所谓"综合性"是指没有哪个学科的学习不涉及到语文,在学习其他学科的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在学习语文;反之亦然,小学语文之所以要开设活动课,张扬大语文教学观,道理就在于此。所谓"实践性",如前所述,学好汉语的本源就在于在语言环境中不断实践,一个人可以没有学校靠实践学会汉语(口语),但学校教育如果离开实践,学生肯定学不好汉语,从语文的学习规律讲,对课文的理解要重"感悟",正所谓理解不是讲出来的,能力不是教出来的。
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高标准要求的今天,语文教学改革急切呼唤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理论进行指导。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摒弃“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学生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素养必须靠自主的语文实践才能提高。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來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比较充足的识字写字的时间,读书思考的时间,讨论交流的时间……并且做到人人投入、全员参与,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条件的。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学语文;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自信;通过在教学中引导、发现,使学生不断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信心和基本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便会落到实处。
二、树立“大语文”学习观
以往的语文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小小教室里,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这样做肯定不对,要破“课堂为中心”。自然、社会、沸腾的现实生活,也是学习语文的课堂。师大的教授在讲座的过程中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些话,他说:“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应仅限于读书、写字、答问,而应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三、构建课堂教学模式
近年来对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创造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反映先进教学观念的教学模式,如情境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主体教育、和谐教育、创造教育等,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可操作的形式。在众多的教学模式中,其基本式是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在实践创作中,在具体设计中须一切从实际、实效出发,要循于模式,但不囿于模式,竟至超越模式。
如:情境教育。所谓情境教育,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思想。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最好的老师,而情境教育正是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第一要素。
情境教育的实质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在教学中怎样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情境寓情于教,以促进学生素质的主动协调发展呢?例如:我在教学诗歌《秋天的雨》一课时,在初读课文时,先借助音乐形象、烘托、渲染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还没看见下雨先听见滴答滴答下雨的声音",课堂上随着轻快的背景音乐及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片,同学们被深深吸引住了,整个个体、整个思维仿佛都跟着作者走进了秋天的雨这一课。接着,便利用多媒体将秋天的雨,这个画面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让同学们在动的画面中从视觉上感受"这样的气氛既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做了较好的情感铺垫,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学生的美感体验,提高了素养,开发了智力,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积极开展创新性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全面开放课外活动设施。课外活动为学生施展创造才能提供舞台,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开展导读服务活动,设立素质教育读物专架,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举办导读讲座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内学得的知识得到印证和拓宽,在课内培养的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2、创办学生自己的报刊、黑板报、广播站、小记者站、艺术团、书画社等等。放手让学生创办自己的专栏节目,主动充当其中角色,使他们能够独立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为自己的"小社会"服务,发挥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并重
语文课程改革,要致力于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是语文能力。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能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基础不仅是扎实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以往的语文教学比较忽视的。培养创新能力,核心是独立思考能力,还有丰富的想象力。怎样培养呢?行知小学的曲健校长曾说过:“在识字教学中培养独立分析、识记字形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读文章想画面的能力,激活想象力;鼓励学生发表独特感受和个人见解,说真实想法,不人云亦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观察,鼓励发现,提倡写个性化作文,增加想象作文的练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应该把握好尺度,不能盲目追求新异。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要处理好培养求异思维与培养求同思维的关系。不是想法、说法越新越好,越与众不同越好。关键是要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课改;小学语语文;素质教育
中国分类号:G623.2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批评缺乏全面性、深刻性、指责性的多,建议性的少,流于表面的多,切中要害的少,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语文学科指出了三个性质,即"工具性"、"思想性"、"基础性",仅此三性,能概括小学语文学科的全部特点吗?显然不能。除上述三"性"外,还有下列一些性质:"启蒙性"、"人文性","实践性"、"认识性"、"综合性"等。其中,尤为显而易见的是"综合性"和"实践性"。所谓"综合性"是指没有哪个学科的学习不涉及到语文,在学习其他学科的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在学习语文;反之亦然,小学语文之所以要开设活动课,张扬大语文教学观,道理就在于此。所谓"实践性",如前所述,学好汉语的本源就在于在语言环境中不断实践,一个人可以没有学校靠实践学会汉语(口语),但学校教育如果离开实践,学生肯定学不好汉语,从语文的学习规律讲,对课文的理解要重"感悟",正所谓理解不是讲出来的,能力不是教出来的。
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高标准要求的今天,语文教学改革急切呼唤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理论进行指导。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摒弃“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学生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素养必须靠自主的语文实践才能提高。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來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比较充足的识字写字的时间,读书思考的时间,讨论交流的时间……并且做到人人投入、全员参与,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条件的。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学语文;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自信;通过在教学中引导、发现,使学生不断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信心和基本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便会落到实处。
二、树立“大语文”学习观
以往的语文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小小教室里,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这样做肯定不对,要破“课堂为中心”。自然、社会、沸腾的现实生活,也是学习语文的课堂。师大的教授在讲座的过程中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些话,他说:“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应仅限于读书、写字、答问,而应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三、构建课堂教学模式
近年来对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创造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反映先进教学观念的教学模式,如情境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主体教育、和谐教育、创造教育等,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可操作的形式。在众多的教学模式中,其基本式是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在实践创作中,在具体设计中须一切从实际、实效出发,要循于模式,但不囿于模式,竟至超越模式。
如:情境教育。所谓情境教育,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思想。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最好的老师,而情境教育正是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第一要素。
情境教育的实质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在教学中怎样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情境寓情于教,以促进学生素质的主动协调发展呢?例如:我在教学诗歌《秋天的雨》一课时,在初读课文时,先借助音乐形象、烘托、渲染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还没看见下雨先听见滴答滴答下雨的声音",课堂上随着轻快的背景音乐及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片,同学们被深深吸引住了,整个个体、整个思维仿佛都跟着作者走进了秋天的雨这一课。接着,便利用多媒体将秋天的雨,这个画面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让同学们在动的画面中从视觉上感受"这样的气氛既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做了较好的情感铺垫,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学生的美感体验,提高了素养,开发了智力,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积极开展创新性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全面开放课外活动设施。课外活动为学生施展创造才能提供舞台,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开展导读服务活动,设立素质教育读物专架,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举办导读讲座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内学得的知识得到印证和拓宽,在课内培养的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2、创办学生自己的报刊、黑板报、广播站、小记者站、艺术团、书画社等等。放手让学生创办自己的专栏节目,主动充当其中角色,使他们能够独立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为自己的"小社会"服务,发挥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并重
语文课程改革,要致力于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是语文能力。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能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基础不仅是扎实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以往的语文教学比较忽视的。培养创新能力,核心是独立思考能力,还有丰富的想象力。怎样培养呢?行知小学的曲健校长曾说过:“在识字教学中培养独立分析、识记字形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读文章想画面的能力,激活想象力;鼓励学生发表独特感受和个人见解,说真实想法,不人云亦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观察,鼓励发现,提倡写个性化作文,增加想象作文的练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应该把握好尺度,不能盲目追求新异。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要处理好培养求异思维与培养求同思维的关系。不是想法、说法越新越好,越与众不同越好。关键是要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